• 沒有找到結果。

宜蘭縣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 生活適應及其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宜蘭縣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 生活適應及其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

Copied!
16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鄭燿男 先生

宜蘭縣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 生活適應及其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

研究生: 熊顥芳

(2)
(3)
(4)

謝誌

千頭萬緒不知從何說起,論文寫作即將告一段落,研究生生涯也即將劃下句 點。兩年的研究生生活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在這兩年中,有歡笑有淚水,許 許多多美好的回憶在此刻充斥著我的心頭。回想起剛入學時的水土不服、無法適 應,內心總想:「兩年而已嘛,忍一下就過了」!但經過兩年與同窗好友共同努 力撰寫論文、修習教程的生活,讓我漸漸愛上了這群可愛搞笑的同學以及總是熱 情如火的台東。面對即將到來的離別,大家要各分東西的去追尋夢想,心中有萬 分惆悵與不捨,但離別不會打倒我們,我們的友誼一定可以長長久久,直到老去。

如今論文得以順利完成,必須萬分感謝許多人的鼎力相助。首先感謝指導教 授 鄭燿男 老師的悉心指導,老師總在百忙中為我批改論文。以及口委 連廷嘉 老師及 涂金堂 老師的熱心指導,感謝老師們的指點,讓不材的學生能有所進步。

其次感謝總是當我背後靠山,我最敬愛的父母,如果沒有你們的支持,這篇 論文很有可能無法完成,感謝你們總是給予我最大的心理及物質支持,在我壓力 大到掉淚時,媽媽總是溫柔的安慰我、鼓勵我,給我繼續寫論文的動力。在進行 問卷施測時,媽媽不辭辛苦的動用人脈幫我一一聯絡學校、爸爸協助我奔波寄送 問卷,一切的一切都點滴在心頭,我會努力達成你們的期望以報答養育之恩,謝 謝你們。

再來要感謝同窗打拼的好夥伴們,在論文撰寫的水深火熱不能睡覺時,常常 一起望著床興歎,一起寫到天亮的日子十分珍貴,大家總是笑說這論文是用肝換 來的。同窗們彼此扶持的友誼是我完成論文的動力來源,感謝超麻吉的 婉真,

同年的我們總是有說不完的話,謝謝你一路扶持、包容,跟你一起打拼的日子很 快樂,也感謝同門的 茗湘、 冠萩,難忘一起走過等待 meeting 的歲月,還有幫 助我統計良多的 昕翰、搞笑又熱心的雅鈞、教育碩二公用出氣包的 家治、台東 第一名模的 玟伶、教程常掩護我們的 瑛真、常煮飯給我們吃的學妹 介文以及 學弟及學長姐們,以及我畢生好友 信賢、芝琪、建成、國鈞、志勇感謝你們的 加油鼓勵,因為有你們我的論文生活才得以多采多姿,這段笑中帶淚的回憶將會 是我人生中最好的回憶。

最後感謝幫助發放問卷的宜蘭縣各國小會計主任,感謝你們百忙中的配合。

要感謝的人太多,礙於文章篇幅,以此短短的謝誌表達我內心萬分的感謝,僅以 此論文獻給我的父母、愛我的人及關心我的同學,因為有你們,才有這本論文的

(5)

宜蘭縣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生活適應及其相關 影響因素之研究

熊顥芳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背景的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其依附關係、父母參與、班 級氣氛與生活適應間的關係,並企圖了解影響其生活適應的因素,以作為教育實 務以及相關輔導機關之參考。本問卷使用問卷調查法普查宜蘭縣國民小學四到六 年級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共發出問卷 400 份,回收問卷 371 份,有效問卷 359 份,有效回收率為 89.75%。資料分析使用描述性統計、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 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多元迴歸等資料分析方法進行統計推論。本研究主要發現 如下:

一、宜蘭縣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依附關係、父母參與、班級氣氛、生活適應現況 屬「中上程度」。

二、父親依附、母親依附、同儕依附與生活適應間有正相關。

三、父親參與、母親參與與生活適應及其分層面均達顯著正相關。

四、班級氣氛與生活適應各分層面均達顯著正相關

五、依附關係、父母參與、班級氣氛對生活適應具有預測力,能夠有效預測外籍 與大陸配偶子女的生活適應能力。

關鍵字: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依附關係、父母參與、班級氣氛、生

活適應

(6)

A Study of the Life Adaptation and its Relative Ifluential Factors on Children of Foreign And Mainland China Spouses

in I-Lan County

Hao-Fang Hsiung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researc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parents’ participation and classroom atmosphere and life adaptation on children of foreign and Mainland China spouses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Furthermore, it attempts to realize the factors that effect their life adaptation. All of the study results provided for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consulting organizations were proposed. In this study, utilizing the research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the researcher made a general survey on them with the sample comprised of fourth-grade, fifth-grade and sixth-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I-LAN County. She sent out 400 questionnaires and retrieved 371 ones. There were 359 valid questionnaires.

Effective response rate was 89.75%. The study data was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a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 moment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main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The variables included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parents’ participation, classroom atmosphere and life adaptation of children of foreign and Mainland China spouses in I-LAN County are at the level of high-intermediate.

2. Paternal attachment, maternal attachment, peer attachment and life adaptation present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3. Paternal participation, maternal participation and life adaptation and the separate levels of these variables present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4. Classroom atmosphere, life adaptation and the separate levels of these two variables present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5.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parents’ participation and classroom atmosphere have predictive power on life adaptation; it can predict effectively the ability of life adaptation of children of foreign and Mainland China spouses.

6.

Keywords: Children of Foreign and Mainland China Spouses,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parents’ participation, classroom

(7)

目次

第一章 緒 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生活適應之基本概念 ... 9

第二節 生活適應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12

第三節 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20

第四節 父母參與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29

第五節 班級氣氛與生活適應之研究 ...35

第六節 外籍及大陸配偶子女之生活狀況 ...43

第七節 小結 ...5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5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5

第二節 研究假設 ...57

第三節 研究對象 ...58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9

第五節 研究實施之流程 ...77

第六節 資料處理 ...80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 81

第一節 外配子女依附關係、父母參與、班級氣氛與生活適應之現況 .81 第二節 不同背景之外籍配偶子女依附關係、父母參與、班級氣氛 與生活適應之差異分析與討論...85

第三節 依附關係、父母參與、班級氣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分析 與討論...99

第四節 依附關係、父母參與、班級氣氛與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生活 適應之迴歸分析與討論...10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09

(8)

第一節 結論 ...109

第二節 建議 ... 113

參考文獻

... 117

中文部份 ... 117

西文部份 ...126

附錄

... 128

專家效度名單 ... 128

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生活適應概況調查問卷(預試問卷) ... 129

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生活適應概況調查問卷(正式問卷) ... 133

專家效度修改問卷內容 ... 137

(9)

表次

表 2-1 依附關係模式 ...23

表 2-2 外籍配偶居留人數按國籍別 ...44

表 2-3 94 年與國人結婚之外籍與大陸配偶人數統計 ...45

表 2-4 就讀國中小之外籍配偶子女人數 ...48

表 2-5 近三年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就讀國中小學人數 ...48

表 2-6 台閩地區嬰兒出生數按生母國籍分 ...48

表 3-1 宜蘭縣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就讀國小人數表 ...58

表 3-2 國小學童「依附關係」預試問卷項目分析表 ...60

表 3-3 「依附關係」部份之因素結構 ...63

表 3-4 國小學童依附關係預試問卷之信度分析表 ...64

表 3-5 國小學童「父母參與」預試問卷項目分析表 ...66

表 3-6 「父母參與」部份之因素結構 ...67

表 3-7 國小學童「父母參與」預試問卷之信度分析表 ...67

表 3-8 國小學童「班級氣氛」預試問卷項目分析表 ...70

表 3-9 國小學童「班級氣氛」預試問卷因素結構表 ...71

表 3-10 國小學童「班級氣氛」預試問卷之信度分析表...72

表 3-11 國小學童「生活適應」預試問卷項目分析表...74

表 3-12 國小學童「生活適應」部份之因素結構...75

表 3-13 國小學童「生活適應」預試問卷之信度分析表...75

表 4-1 宜蘭縣外配子女學童依附關係現況分析表 ...82

表 4-2 宜蘭縣外配子女學童父母參與現況分析表 ...83

表 4-3 宜蘭縣外配子女知覺班級氣氛現況分析表 ...83

表 4-4 宜蘭縣外配子女生活適應現況分析表 ...84

表 4-5 不同性別之外配子女之依附關係差異分析表 ...86

表 4-6 不同年級之外配子女之依附關係差異分析表 ...86

表 4-7 不同社經地位之外配子女之依附關係差異分析表 ...87

表 4-8 不同家庭結構之外配子女之依附關係差異分析表 ...88

表 4-9 不同性別之外配子女之父母參與差異分析表 ...89

表 4-10 不同年級之外配子女之父母參與差異分析表...89

表 4-11 不同社經地位之外配子女之父母參與差異分析表...90

表 4-12 不同家庭結構之外配子女之父母參與差異分析表...91

表 4-13 性別之外配子女之班級氣氛差異分析表...92

表 4-14 不同年級之外配子女之班級氣氛差異分析表...93

表 4-15 不同社經地位之外配子女之班級氣氛差異分析表...94

(10)

表 4-17 不同性別之外配子女之班級氣氛差異分析表...96

表 4-18 不同年級之外配子女之生活適應差異分析表...97

表 4-19 不同社經地位之外配子女之生活適應差異分析表...98

表 4-20 不同家庭結構之外配子女之生活適應差異分析表...99

表 4-21 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變項相關分析表...100

表 4-22 父母參與與生活適應變項相關分析表...101

表 4-23 班級氣氛與生活適應變項相關分析表...102

表 4-24 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之迴歸分析...104

表 4-25 父母參與與生活適應之迴歸分析...105

表 4-26 班級氣氛與生活適應之迴歸分析依...107

(11)

圖次

圖 3-1 研究架構圖 ...56 圖 3-2 研究流程圖 ...79

(12)

第一章 緒 論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交通的發達,從一個國家移動到另一個國家已經不是夢 寐以求的理想,在全球化、國際化風潮的帶領下,國人的足跡漸漸跨足了全世界。

因此在 1990 年代間,台灣男子與東南亞籍配偶結婚成為風潮,但是這些婚姻的組 成,往往不是建立在穩固的愛情基礎上,常是因為經濟因素才結合,婚後外籍配偶 在尚未了解文化、環境、語言、習俗的狀況下,就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台灣,所面臨 的各式各樣問題常無力解決,因此外籍配偶背負著極大的壓力,尤其在小孩出生後,

子女的教養問題一一浮現,且外籍與大陸配偶的丈夫多為低社經地位人士,因此教 養台灣未來棟樑的重責大任就落在她們肩上。隨著時間的流逝,外籍配偶的人數與 日俱增,「新台灣之子」也正迅速增加中,這群孩子踏入校園就學時,其在學校的學 習與適應情況是值得我們探討關注,因此本研究將針對這群新興族群進行探討研究。

本章共分為五節,第一節在描述此研究之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是研究目的與 問題;第三節為本研究之重要名詞釋義;第四節是本研究的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980 年代以後,由於交通、航空的便利,各國人民往來機會頻繁,各式各樣的 移民、通婚、買賣式婚姻、甚至是人口販賣的情況增多,各國都有類似外籍新娘融 入當地社會與其子女的教育問題,台灣亦不例外(黃德祥,2006)。根據內政部統 計資料顯示至94 年底止累計:我國外籍與大陸配偶(以下簡稱外籍配偶)人數估計 達36.5 萬人,其中外籍配偶(含歸化取得我國國籍者)13.1 萬人占 35.90%,大陸 與港澳地區配偶 23.4 萬人占 64.10%(內政部統計處,2006),由此可知,我國外 籍與大陸配偶人數佔總人口數十分大的比例。隨著經濟起飛,開放觀光,在 1990 年間我國男性出國迎娶外籍配偶成為風潮,然而這些台灣新郎的社經地位通常較 低,結婚的目的也是為了傳承香火,外籍配偶來台隨即被賦予傳宗接代、打理家務 的使命,對於尚未適應新環境、及新婚生活的外籍配偶而言,其內心所承受的壓力 之大可想而知。根據研究顯示,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外籍配偶於婚後第一、二年

(13)

就有下一代(夏曉鵑,1997),在一切尚未熟悉的情況下,就要面臨孩子的教養問 題,對於尚未完全適應的外籍配偶來說無形的增加其心理壓力。黃森泉、張雯雁

(2003)研究就指出,造成外籍與大陸配偶教養子女有困難的原因為:1.缺乏生兒 育女之經驗:外籍與大陸配偶除了缺乏教養經驗,也缺乏教養的知識,容易造成其 子女發展遲緩或早夭的情況產生。2.與家人教養觀念不相同:如婆媳間的觀念差異 3.語言問題:因不熟悉中文字,而無法給予子女學業上的教導。又在劉秀燕(2003)

訪談六位外籍配偶研究中指出,外籍配偶人際關係困擾對其子女行為表現有負面的 影響。由此可知,正視外籍與大陸配偶的生活與人際適應問題是必要的。

外籍與大陸配偶除了生活適應問題外,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

(以下簡稱外配子女)的新生兒數佔人口比例增加,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民國 95 年 1 至 10 月出生嬰兒約 16 萬 8 千人,較上年同期略減 0.53%,而同期出生嬰兒 之生母國籍(地區)為外國籍者占 6.75%,大陸港澳地區者占 5.19%,本國籍者占 88.06

%。生母為大陸港澳地區或外國籍者合占11.94%(內政部統計處,2006 C),由資 料顯示,出生總人口雖然下降,但外配子女在出生人口中已有一定的比例,面對人 口結構的改變外籍配偶子女人數增加,在在衝擊我們的教育體系甚至是社會體系。

然而這些外配子女在家庭社經背景低落的情形下,產生哪些適應問題呢?根據 許多研究顯示,外配子女在生活或學習上確實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林璣萍(2003)

研究指出,外配子女確實存在整體學習弱勢的情況;而在語言學習方面,諸多研究 者發現外配子女的語文程度發展是參差不齊的(鍾鳳嬌、王國川,2004),且有少部 分的外配子女是發展遲滯的。此研究結果與盧秀芳(2004)、鍾鳳嬌、王國川、陳永 朗(2004)的研究發現是一致的,盧秀芳(2004)發現外籍與大陸配偶是影響其子 女語言發展的關鍵人物,且外配子女因口語表達能力不足而導致學校生活困難重 重;而鍾鳳嬌、王國川、陳永朗(2004)則指出外籍配偶子女較本國籍配偶子女在 語文方面有顯著落後的情形,在心智能力上也有些許落後的差異。另一方面,在生 活適應上,家庭社經地位低落是影響外配子女學校生活的重要因素(盧秀芳,2004), 而在與同儕互動上,外配子女被同儕喜歡的程度較一般家庭子女來的低(蕭彩琴,

2005)。

綜而觀之,國內目前對外配子女此新興族群的研究多為探討學業成就方面,在 生活適應方面則有部分探討,因此本研究選擇外配子女的生活適應進行研究,不同 的家庭背景是否會為其帶來生活適應上的差異,本研究試著探討其生活適應現況,

(14)

並進一步提供教師及家長資訊建議。

在孩童學習過程中,影響個體行為、習慣、信念的最大來源,莫過於家庭與學校 兩方面,在家庭中父母為主要關鍵人物、在學校中主要人物則是老師與同儕。家庭 與學校對於孩童來說就像左右手,如果兩手能夠互相幫忙、互相協助,就能夠達成 任務;如果無法互相幫忙,不僅造成另一隻手的負擔,最後還會因為承受不住而任 務失敗。因此,對於孩童生活來說,家庭與學校都是影響其生活適應的兩個重要因 素,在家庭方面有依附關係、父母參與等影響因素;在學校方面則有班級氣氛及同 儕依附等影響因素。依附關係在個體生理、心理成長過程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不僅會影響到個體人格是否健全,亦會影響到日後人際關係及生活適應上的發展。

在嬰兒期時,嬰兒會與其主要照顧者有強烈的情感連結,進而建立其專屬的依附關 係模式。根據研究顯示子女對父、母的依附關係以及父母參與都是影響孩童生活適 應的因素。在陳瑩珊(2000)、郭啟瑞(2005)研究中,都指出國小學童的依附關係 與生活適應具有相關性。除此之外,外配子女對父母的依附關係是否有所不同,對 於其生活適應是否有影響,都是本研究要與以探討的。因此,探討兒童期所建立的 依附關係模式將有助於了解其生活適應的狀況。

而另一個影響兒童甚大的家庭因素就是父母參與的程度,許多相關研究顯示,

父母參與孩童的程度越高其生活適應能力也會越高(李佩玲,2003)。父母若是投入 越多的心力在子女各種生活事項,包含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等,對於提 升孩童生活適應能力有極大的幫助。除此之外,外配子女的父母參與情形是否有所 不同,對生活適應是否有所影響,都是本研究希望探討的。總而言之,在家庭教育 部分,依附關係、父母參與便成為本研究對外籍配偶子女生活適應問題的重要焦點 之一。此外,根據相關研究顯示,班級氣氛與生活適應具有相關性(陳茜如,1995)。

在其研究中顯示,班級氣氛與兒童生活適應中的「社會適應」、「功課與遊戲調適」

具有顯著正相關。又本研究的對象為外配子女,其在班上所知覺到的班級氣氛,與 其生活適應是否有相關性的存在,乃為本研究所欲探討的。因此在學校教育部份,

班級氣氛變成為本研究對外籍配偶子女生活適應問題的重要焦點之一。

而在研究區域上,本研究選擇宜蘭縣進行研究,宜蘭縣相較於台北、高雄等地 區較為偏僻,在宜蘭縣郊的小漁村裡有許多家庭社經背景不高的外配子女,而他們 目前生活適應現況為何,是否因為居住在教偏僻的宜蘭縣郊而有所不同,都是本研 究欲探討的。總而言之,外配子女與依附關係、父母參與、班級氣氛等變項都有相

(15)

關,因此將依附關係、父母參與籍班級氣氛作為本研究之中介變項進行探討研究。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壹、 研究目的

融合兩個族群所產生的第二代,因為擁有不同的族群與文化,而擁有多元的家 庭背景。這個多元的背景對於其婚生子女的生活適應是帶來豐富精采的多元生活,

還是如大眾所擔心的其子女在家庭、學校、社會的適應上產生弱勢。

本研究根據上述研究動機,擬定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如下:

一、了解外配子女的生活適應現況。

二、了解不同背景外配子女生活適應的差異情形。

三、探討外配子女在父母與同儕依附關係、父母參與、班級氣氛及生活適應上的差 異情形。

四、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外配子女在父母與同儕依附關係、父母參與、班級氣氛與 生活適應上的相關性。

五、分析外配子女在依附關係、父母參與、班級氣氛與生活適應的預測力。

六、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未來國小教師在教育實務上,對外籍與大 陸配偶子女的教學及輔導或教育行政人員政策訂定方面的參考。

貳、 研究問題

基於上述的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討不同背景的外配子女的依附關係、父母參 與、班級氣氛對生活適應之影響,故本研究提出的研究問題如下:

一、外配子女在生活適應上的現況為何?

二、不同背景之外配子女其生活適應及其各層面的情況是否有所不同?

三、不同背景的外配子女,在父母與同儕依附關係、父母參與、班級氣氛上是否 有所不同?

四、外配子女其父母與同儕依附關係、父母參與、班級氣氛與生活適應及其各層

(16)

面之間的關係如何?

五、外配子女,其擁有的依附關係、父母參與、班級氣氛對生活適應及其各層面 的影響為何?

第三節 名詞釋義

壹、生活適應

生活適應指的是個體與所處生活環境交互作用的歷程。而生活適應良好與否的關 鍵在於是否與環境取得和諧的關係(陳小娥、蘇建文,1977),因此良好的生活適應 是指個體與生活環境間的交互作用達到和諧一致的狀態(黃玉臻,1997)。因此若個 體能夠與其生活所處的環境達成和諧一致的協調,就稱為此個體生活適應良好。

本研究所指的「生活適應」是採用並修訂黃玉臻(1997)所編制的「我的生活量表」

加以施測,受試者所得的分數,受試者得分越高,代表其生活適應越良好。此量表 共分為四個分量表,分別為個人適應、家庭適應、學校適應以及同儕適應。各分量 表的內涵如下:

一、個人適應:

包含自我接受與情緒的感受、表達。量表得分越高,代表受試者的個人適 應越好。

二、家庭適應:

包含對家庭的歸屬感、對家庭接受的程度及家中的生活情形。量表得分越 高,代表受試者的家庭適應越好。

三、學校適應:

以學校裡的生活為主,包括對教師、教室常規及學習的適應。量表得分越 高,代表受試者的學校適應越好。

四、同儕適應:

以同儕間關係適應為主,包括對同學與朋友的相處與接受。量表得分越高,

代表受試者的同儕適應越好。

(17)

貳、外配子女

對於來台的外籍配偶,社會大眾對她們的稱呼有許多不同的說法,舉凡「外籍 新娘」、「台灣新移民」、「台灣新住民」、「新台灣人」、「跨國婚姻婦女」、「外籍台灣 媳婦」、「女性新住民」等都是。為避免某些稱呼有歧視貶低之嫌,並統一各種說法,

內政部為其正名,於民九十二年八月六日函請各相關機關、直轄市及縣(市)政府,

並發布新聞稿,將「外籍與大陸新娘用語」,統一修正為「外籍與大陸配偶」,而他 們與本國人所婚生之子女稱為「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柯乃文,2006)。本研究所 指「外配子女」是指受試兒童在本研究問卷中填答其父親或母親,為透過各種管道 取得外僑居留權、永久居留權以及歸化取得國籍者。

參、依附關係

依附關係是指嬰兒與依附對象之間強烈而持久的情感關係(Bowlby, 1982)。本研 究所指的依附關係,是指兒童對父母或同儕之間持續不斷的情感聯結所表現出來的 行為,並以受試者在本研究修訂之郭啟瑞(2005)「依附行為量表」上的得分,作 為受試者所知覺依附關係的指標。受試者在量表上的得分越高,表示其所知覺的依 附關係品質越好。此量表內容包括「父親依附量表」、「母親依附量表」、「同儕依附 分量表」三個分量表,每個分量表均包括:信任、溝通及疏離三個因素。

肆、父母參與

父母參與是指父母參與子女各種生活事項的程度,包含家庭生活、學校生活、

社會生活三部份。本研究所指的父母參與以家庭生活參與為主,並依據受試者在研 究者改編之「父母參與量表」中得分高低做為其參與程度的呈現。本研究參考謝青 儒(2001)的觀點將父母參與分為三個層面:分別為「課業指導」、「親密度」、「溝 通支持」,主要內容如下:

一、課業指導:

爸媽會把他所知道的教導我、爸媽會關心我的功課、課業有問題時,爸媽會協 助我一起解決、爸媽會關心我在學校各方面表現。共四題,構成「課業指導」,之 後的量尺以此稱之。

二、親密度:

(18)

我喜歡爸媽,會想跟爸媽在一起、我有好的表現時,爸媽會稱讚、鼓勵我、我 會敬重、看得起爸媽、我覺得爸媽所做的事,值得我尊敬。共四題,構成「親密度」,

之後的量尺以此稱之。

三、溝通支持:

我有心事時,我會找爸媽談一談、爸媽會與我聊天、閒話家常、當我心情不好 時,爸媽會安慰我、我會將學校發生的一些事情與爸媽討論。共四題,構成「溝通 支持」,之後的量尺以此稱之。

伍、班級氣氛

班級氣氛是指在班級學習環境中,班級成員的共同心理特質,包含師生之間、

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人際關係,及學生之經驗、學生對班級特徵之知覺等(Miller, 1991)。並以受試者在本研究修訂之黃朝凱(2003)所編制的「班級氣氛問卷」上,

學生所知覺的得分來衡量,總分得分愈高表示:對班級氣氛越滿意、凝聚力越強、

教師及同學支持度愈高、老師對學生的限制較低及同儕衝突的現象越少。

本研究的班級氣氛將由六個層面來測量,分述內容如下:

(一)衝突:指學生之間緊張與爭吵的情形。

(二)限制:是指教師不允許學生自由表達觀念與情感的機會。

(三)凝聚力:指全班師生及同儕間互動能團結、合作及互相支持的程度。

(四)滿意:指的是同學喜歡班級的情形。

(五)教師支持:指教師關懷、幫助、信任與激勵學生的情形。

(六)同學支持:指學生彼此相處融洽及主動關心的情形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本研究將主要以問卷調查方式,調查外配子女在學校的生活適應狀況,以暸解由 多元文化組成的家庭是否會影響子女的生活適應狀況。本研究將採普查方式調查宜 蘭縣四到六年級的外配子女,選擇宜蘭地區而不選擇外籍與大陸配偶人數最多的台

(19)

為宜蘭地區人,因此基於地利之便和關懷此地之心,本研究以此為研究範圍。

貳、研究限制

一、就研究樣本而言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所使用的研究工具,研究對象需具備基本語文能力、理解 能力,才能順利填寫問卷,以增加問卷填答的有效性,故排除人數較多的一、二 年級學生,而選擇四到六年級學生為本研究樣本。也因此在樣本上人數較少,在 研究結果的推論上將有所限制。

二、就研究地區而言

本研究取樣將限於宜蘭地區,因此研究結果的概括性較小,本研究的結論可作 為該地區教育行政機關、學校行政單位與教師、家長參考,但是否可將結論類推 至全國各縣市的外配子女,仍需依照不同地區狀況加以考量研究。

三、就研究方法而言

限於時間及能力,本研究在實徵研究方面,係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的蒐集,

因此僅能從問卷中獲得所要調查的結果,然而受試者填寫問卷時是否因主觀因素

(如語文能力)之影響、是否誠實、認真的回答,均非本研究所能控制,因而在 問卷分析、解釋上可能會有偏差結果產生。此外在有限的題目下分析生活適應現 況也有所限制,若能配合長期輔以質性觀察及記錄,將能更全面性的了解外配子 女的生活適應現況。

四、就研究變項而言

影響生活適應的相關因素甚多,例如個人因素(如人格特質、自我概念)、家 庭因素(如家庭物質環境等)、學校因素(如教師領導風格等)均可能影響學童生 活適應,本研究限於時間、精力,並考慮施測便利與回收率,故依據本研究的研 究目的與文獻探討,只以性別、年級、父母社經地位、家庭結構等變項,探討外 配子女的生活適應與依附關係、父母參與、班級氣氛的相關影響情形,因此本研 究的推論僅止於這些變項上。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係以宜蘭縣外配子女,在校就讀四到六年級的學生為研究對象,旨在探 討其依附關係、父母參與、班級氣氛和生活適應的關係。因此本章擬以蒐集整理 其相關理論與既往相關研究結果,針對其內容加以深入探討、比較,以作為本研 究之概念架構與理論基礎的依據。本章茲分為七個部份:(一)生活適應之基本概 念(二)生活適應之理論與相關研究(三)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四)

父母參與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五)班級氣氛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六)外籍及 大陸配偶子女家庭(七)總結本章。

第一節 生活適應之基本概念

壹、生活適應的意義

「適應」這個名詞最早出現在生物學的概念中,最早提出適應這個概念是達爾 文(1895),他在其生物學進化論中,最先使用「適應」這個名詞(引自吳新華,1996)。 他認為生物維生的準則就是「優勝劣敗、適者生存」的自然選擇。生物為了在這環 境中生存下去,會改變個體的結構以配合其所處的環境,以便能順利生存。這是生 物學家對於「適應」的看法,其他不同領域、不同學科的學者,對於「適應」則持 著不同的看法。如Piaget(1967)在他「認知發展理論」中,用生物學觀念中的「適 應」來解釋智力的意義。Piaget 認為智力跟組織是生物受到遺傳因子影響,所承襲 的兩種基本能力傾向。他認為組織是一種統整身心各方面功能以達到目的的活動歷 程;適應的目的是在求取內在基模或認知架構與外在世界達到平衡的歷程。Piaget 更進一步表示,適應的方式有二,包括同化跟調適,在認知運作過程裡,同化與調 適是共同運作的,只是主從的差別。若是同化與調適能調合得好則達到平衡,就能 適應良好,否則就會失衡,進而適應不良。另外,美國心理學者Arkoff. A. 也提出 對適應的看法,他認為適應是: 1.個人與環境互動的過程,而且也是個人與環境兩 者互動的產物。 2.適應是一種雙向的過程,有時人必須適應環境以求和諧,但有時 也會主動改變環境,亦即適應的過程受到個人與環境之間交互作用的影響。 3.適應

(21)

不只是一種靜態的狀態,也是一種動態的過程,因為人與環境隨時在變,原有的適 應也因時空不同而在改變(引自吳佳蓉,2002)。總而言之,Arkoff. A. 認為適應是 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的歷程,是一種動態及靜態的歷程,且使個人與環境需求能達 成和諧一致的狀態。

在過去學者的定義方面,諸多學者從環境與個體的角度來談生活適應,大體來 說可以區分為兩類,以下分別詳述之:

一、生活適應是個體為與環境達成和諧一致的連續行為,並藉此改變 自己的行為、改變環境,甚至是兩者都加以改變的歷程

生活適應是指一個人對自己、對環境、對別人的反應。因此,一個身心健 康的個體,一方面改變外在環境,以維持和協而平衡的交互作用。亦是一種 個體想要滿足自身需求,而與環境發生調和作用的過程。是一種動態的、交 互的、有彈性的歷程,不僅是單向的,而且是雙向的,甚至是多向的歷程(朱 敬先,1995;張春興、林清山,1989)。

二、適應是一種內在狀態,也就是個體與環境的交互作用所達成的和諧 狀態

適應是個人與其所處環境的交互作用。個人自誕生後,接觸自然與社會環境中 的許多刺激,並有所反應產生交互作用,此即適應的歷程。是一個人與他人或其與 所處環境之間的規律性與和諧化的狀態,而此種狀態乃是建立在一個人與其所處環 境之間的交互作用上。當與環境開始作用之後,久而久之,就會成為一種習慣(林 清江,1983;廖榮利,1986;賴保禎、簡仁育,1981)。

除此之外,楊國樞及吳新華兩位學者分別以不同角度探討生活適應的定義。楊 國樞(1986)以心理學角度進行探討,他認為人生可以說是一種適應的歷程。在這 歷程中,每一個人都想盡種種方法與手段,來應付外界的要求與滿足內在的需要,

以期在主觀上達到一種滿足與幸福之感。而吳新華(1996)則是從較為廣義的層面 來看生活適應的定義,他認為適應具有多重的含意,但簡單來說,可分為兩種,消 極的適應是指個體被動的順應環境,而積極的適應是指個體一邊企圖改變環境的條 件,一邊調適自我的需求,使個體與環境間處在最和諧的狀態下。

(22)

總結上述諸多學者的定義,生活適應可以定義為個體與環境間的交互作用,為 兩者間達成和諧一致的歷程,當遇到適應困難時,個體為適應良好,可能會改變自 己調整需求、改變環境或運用資源來尋求解決之道,以克服困境,使個體與環境達 到和諧、穩定的互動狀態。

貳、生活適應的分類

生活適應的內涵包羅萬象,許多研究者依照不同的分類標準將生活適應廣泛的內 涵加以分類,綜合眾多研究顯示,本研究將不同研究者之生活適應分類歸納為以下 四種,將分項敘述之:

(一) 個人適應及社會適應

此類的研究者將生活適應一分為二,他們認為兒童適應類型若非個人適應 即為社會適應,他們將個體在學校適應及社會適應上的內涵均歸類在社會適應 中,個人適應裡則是包含個體對自己的適應及對家庭的適應。這一類觀點的研究 者有,石樹培(1991)、王文琪(1995)、朱崑中(1997)等人。

(二) 個人適應、家庭適應、學校適應

此類的研究者在分類上多增加一類-家庭適應,將有關家庭適應的內涵由 個人適應中劃分出來,在內涵上較分兩類者詳細,但在社會適應並未多加分析。持 這一類觀點的研究者有,蔡姿娟(1999)。此外,陳貴龍(1987)也是將生活適應劃 分為三類,但他依造其研究目的加以修改,分別為接納他人、接納自我、環境適應。

(三) 個人適應、家庭適應、學校適應、社會適應

持這一類看法的研究者最多,在兩大類適應類型中又劃分出教具影響力的兩個 類型,在內涵上包含的範圍較前兩類廣泛,依造不同類別進行分析研究,亦可得到 較確實的研究結果。持這一類觀點的研究者有莫麗珍(2003)、黃玉臻(1997)、黃 美月(1995)、劉琨輝(1985)、賴靜瑩(1999)、羅婉麗(2001)等人。而吳佳蓉(2002)

及林梅蓉(2005)則是將四類的適應分別依研究目的加以修改,為學習適應、師生 適應、同儕適應、自我適應等四類較為偏向學校適應的分類法。

(23)

(四) 其他

此類的研究者有王柏元(1999)及黃保勝(1997)。黃保勝將生活適應分類為 學習適應、常規適應、師生關係、對學校的態度、同儕關係與心理適應等六項。而 王柏元是針對原住民兒童為研究對象,他將生活適應分類為,同儕關係、常規適應、

自我關係、學習適應、心理適應、種族適應等六項。

總和上述研究看來,最多研究者使用為四類的分類法,在眾多分法中,四類 的分類法是較為貼近本研究目的的分法,因此本研究將採用此種分類法,將焦點放 在外配子女個人適應、學校適應、家庭適應、社會適應等四部分進行探討研究。

第二節 生活適應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壹、生活適應之理論

生活適應泛指個人與環境交互作用的歷程,其所包含的內容包羅萬象,許多學 者、心理學家都提出了他們對於生活適應的看法及解釋,以下將就精神分析論、人 本論、特質論、社會學習論、認知論等五大不同論點,對生活適應的理論基礎進行 探討。

一、精神分析論(psychoanalytic theory)

精神分析論認為個體很多行為都產生於潛意識過程,行為必有其內在原因,這些 原因個體不一定能夠察覺,因其來自個體無法察覺的潛意識中的本能驅力、焦慮與 衝突。精神分析論者認為行為主要的決定因素是與生俱來的本能與早期經驗。精神 分析論的代表人物有Freud、Adler 等。以下針對不同學者加以詳述之。

Freud 認為人格的結構是由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 ego)三部份 所組成。「本我」在遵守「快樂原則」,順應內心的渴望,想要的東西就是想要而且 現在就要,其手段是「原始的過程」;「自我」是根據「現實原則」,自我的功能在確 保本我的本能需求能夠在超我的許可下獲得滿足,自我是使用「次級過程」來達成 他的任務;「超我」是在遵從「道德原則」、「完美原則」,超我對於本我的需求會加 以「阻止或勸說」,三者間的交互作用所產生的內在動力,就是人格動力。當人格動

(24)

經質焦慮、道德焦慮、客觀焦慮。為化解焦慮而在潛意識中出現習慣性的反應行為 就是防衛機轉,是一種潛意識的自我過程。防衛機轉的種類主要有:轉移作用

(displacement)、昇華作用(sumblimation)、壓抑作用(repression)、退化作用

(regression )、 投 射 作 用 ( projection )、 反 向 作 用 ( reaction )、 合 理 化 作 用

(rationalization)。因此,三我間若能達成穩定合諧的關係,即能形成一適應良好的 個體;反之,若三我間彼此有衝突,無法協調一致,個體就會出現適應不良的現象。

Freud 認為在人格發展的五個階段中,如果發展不順遇到阻礙,就會在成人期留下 特徵,對生活適應亦會產生影響。由此可知,早期發展為日後行為適應的基礎(吳 新華,1996;陳昭廷,2002)。

Adler 認為在個體的成長經驗中,難免會有自卑感的經驗產生,而個體在補償自 卑邁向優越的路途上,常會受到複雜的社會環境中各因素的阻撓,個體如何面對、

處理這些阻撓,正是決定他能否適應良好的主因。他認為個體若適應良好,則有勇 氣面對問題,有勇氣正視問題背後的真相,不會因害怕而逃避。此外,Adler 認為勇 氣、共識、社會興趣三者是個體表現自己的基本傾向。綜而言之,Adler 認為適應的 最終目標是為了追求人類的福祉而可以放棄個人遠大卓越目標(張春興,1991)。

由上述可知,早期的發展會成為日後適應的基礎,而成長過程中所經歷各種事 件的經驗及處理的勇氣則會成為他日後影響是否良好的依據。

二、人本論(humanistic theory)

人本論認為人是積極主動的個體,人性是善良具有抉擇能力的,主要是在探討 人類的潛能,強調人有自我實現的需求與傾向。人本主義認為人行為的主要決定因 素是潛在的自我導向(張春興,1991)。人本論的代表人物有 Maslow、Rogers。

Maslow 認為要了解一個人,就先從了解人的需求開始,他認為需要與我們生理 維護、社會關係、渴望成功以及個人才華抱負有關(楊錦登,1999)。他所提出的需 求層次論,將人的需求分成七部份,分別為:生理的需求、愛與隸屬的需求、自尊 與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認知的需求、審美的需求。前一階段是後階段的 基礎,前一階段需求滿足後,後階段的需求才會出現。在這些需求中,最高層次的 需求就是自我實現的需求,Maslow 認為能達到自我實現的人,能夠達到較高層次的 適應水準,但擁有較高適應水準並不表示他們完美無缺,而是個體能夠接納並面對 自身的缺點,使自身遠離焦慮的情緒掙扎,讓行事能與自我價值、自我概念符合一

(25)

致(張春興,1991)。

Rogers 的理論核心是「自我」,自我概念的形成,與自我概念中自我的和諧與衝 突,就是 Rogers 自我論的中心。他認為人格的成長就是自我結構的改變,而自我概 念或自我結構,是指個人對自己多方面綜合的看法,在這些看法中,包含個人對自 己能力、性格以及對人、事、物間關係等方面,亦包含個人追求目標或理想所獲得 之成敗經驗,以及對自己所作的評價。他認為人具有兩種能力,一是「能意識到自 我概念與個人經驗的不一致性」,二是「重新組織自我概念使之與個人經驗更趨一 致」,他認為個體心理適應不良就是自我的直接經驗,與別人所提供的間接評價經驗 不一致,就會產生不適應的狀況。總而言之,適應包含發現個體真實的價值與感覺,

努力發揮個體的潛能及調和個人價值,若個體適應良好就能接受並清楚表達自己的 感覺,同時也能努力追求自我內心的成長;反之,若適應不良就無法清楚的表達自 己的感受,進而限制了自我內心的發展(楊錦登,1999;詹馨,1984)。

三、特質論

特質論學者主張,人各有其不同的特質,這種特質是不因環境而改變的,而人 格就是由這些固定不變的特質所組成的,特質論的代表人物有 Cattell、Allport(張 春興,1991)。

Cattell 認為發展與適應是由一連串動力特質組合而成,Cattell 視不適應為一種 衝突的方式,若是個體被環境激起動力欲加以深究,卻受到阻礙不能滿足而感到挫 敗時,內心就會產生衝突、焦慮並導致適應不良的情況產生。

Allport 認為特質是人格的基礎,是每個人以生理為基礎持久不變的性格特徵,

他將人的特質分為三大類:首要特質、中心特質、次要特質。首要特質是指足以代 表個人最獨特個性的特質;中心特質是指代表個人性格的幾方面特徵,是構成人格 特質的核心部份;次要特質是指個人只有在某些情境下表現的性格特徵(張春興,

1991)。Allport 提出異於其他心理學家的看法,他認為正常人跟精神病人是有非常大 的差異,心理健康、適應良好的人並非只是無精神病的人,而是能自然發揮其自尊 與能力的人。心理成熟與否的標準在於健康的人可以能夠擴張自我,使自己與他人 家存在溫暖的關懷,包括親和、同情,情緒上的安全感、能自我接納、較為圓熟、

能容忍挫折或不合理,有符合實際的知覺、技能和任務,有自我客觀和洞察幽默的 能力,進而擁有統整的生活哲學(楊錦登,1999;詹馨,1984)。

(26)

四、社會學習論

社會學習論主要是以觀察學習作為社會學習的基礎,而學習的產生是由學習者在 社會情境中經由觀察別人行為的表現方式、以及行為結果(得到獎勵或懲罰),間接 學習到的,強調個體在社會環境下間接觀察、模仿學習對個體適應上的影響,社會 學習論的代表人物有Bandura。

Bandura 社會學習論認為個體的人格特質都是在社會環境中,經過觀察、模仿他 人而習得,有些個體只憑觀察也可以學習某些人格特質,如此只憑所見即產生學習 的現象,稱為觀察學習,其步驟為注意(Lattention processes)、保留(retention processes)、再生(motor reproduction)及增強(motivational processes)。Bandura 將行 為視為「個人變項」和「環境變項」的共同產物,其認為不適應就是在這觀察學習 歷程中所產生,在此歷程中,直接或偏差性的增強而維持偏差的行為(張春興,

1991)。

五、認知論

認知論者認為只有透過心理過程的研究才能徹底了解人類的行為,希望應用基 本的心理歷程來解釋人類的特定行為。認知論認為行為的主要決定因素是刺激情境 與心智歷程,認為個體對於事件的認知與其採取因應的方式是影響個體行為與適應 的最主要因素。代表人物有Ellis。

Ellis 認為人會對自身周遭發生的事件賦予不適當的認知和非理性的信念,而被 自身情緒困擾著,因此,他認為個體對生活無法適應亦是因為個體本身對事物的非 理性信念認知所造成的,只要能修正個體本身對事物的非理性信念,就能夠有較良 好的適應(吳淑玲,1999)。

綜合上述,五大學派對生活適應各有其主張,而其中精神分析論跟特質論學者 均認為影響人生活適應的因素是先天的,而非後天環境造成的,前者認為人的潛意 識會影響生活適應能力;後者認為人與生俱來的特質會影響到個體生活適應的能力 高低。而社會學習論學者,則認為環境對個體生活適應能力的影響重大,他們認為 透過對環境中他人的觀察進而提昇生活適應能力。

(27)

貳、背景變項與生活適應之研究

生活是多元、精彩又多變的歷程,也是最貼近個體成長的歷程。因此,在研究 個體生活適應情況上,有諸多背景因素會影響生生活適應,例如:性別、年級、家 庭社經地位、家庭結構、子女排序、父母婚姻狀況等,本研究僅就主要的背景變項 進行分析探討。

一、性別

近年來,國小學童生理發展十分快速,遂形成生、心差距漸大的現象,又國小 四、五、六年級學童正處於生、心發展交替的時期,而社會對於不同性別的學童是 否有著不同的社會期望,以至於男女學童間生活適應的差異存在。因此,在研究生 活適應的相關實徵研究中,以性別與生活適應的研究佔最大的比例。

在性別與生活適應的研究上,許多研究的結果為女生的適應能力較男生佳,女 生在生活適應能力上得分較高(吳佳容,2002;吳淑玲,1998;吳新華,1996;高 明珠,1999;郭啟瑞,2005;許瑞蘭,2002;陳貴龍,1987;黃玉臻,1997;黃保 勝,1996)。在吳新華(1996)研究中顯示在女生在親和力、社交技巧、功課與遊戲 的調適、行為不成熟和神經質,以及總體的適應表現都優於男生。這個結果與黃玉 臻(1997)研究結果相符合,其研究結果為不同性別的國小學童其學校適應、同儕 適應及整體適應有顯著差異,其得分皆是女生顯著高於男生。而在吳淑玲(1998)

的研究中發現國小男、女學生在個人適應、家庭適應、與總適應層面上並無顯著差 異;但在學校適應與同儕適應層面上,女生顯著優於男生。高明珠(1999)也提出 相同看法,其研究針對國小兒童的研究發現性別在學校適應及同儕適應層面上達到 了顯著差異,皆是女生高於男生;而生活適應的整體層面也達到顯著差異,是女生 高於男生。林梅蓉(2005)亦指出單親女生在整體生活適應、學習適應師生關係同 儕關係層面上,單親女生都優於單親男生。這個結果與黃保勝(1996)以轉學生為 研究對象所得到的研究結果有些許不同,在學習適應、常規適應、師生關係、對學 校態度四個層面上都是女生優於男生,但在同儕適應、心理適應兩層面則是無顯著 的差異。

然而有些學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男生、女生在生活適應上並無差異,

甚至男生的生活適應比女生還要良好(吳碧娥,2006;袁儷綺,2002;陳昭廷,2002;

陳瑩珊,2000;黃立賢,1996;蔡俊傑,1999)。陳昭廷(2002)以國小資優學童為

(28)

研究對象,其研究顯示,不同性別的資賦優異生並無差異,但在行為成熟度分量表 上,女生優於男生;在自我接受度上是男生優於女生。而蔡俊傑(1999)則以台灣 地區南部國二學生為研究對象,其結果指出在生活適應方面不同性別在生活適應總 層面、家庭生活的適應、學校生活的適應無顯著差異。但在健康生活的適應、個人 生活適應方面,男生比女生適應要好;而在社區生活適應、異性生活適應,女生比 男生適應的好;就整體生活適應而言,男女生適應並沒有差別。這個結果與黃立賢

(1996)的研究結果一致,他發現男、女生個人適應情況都有較以往下降的趨勢,

而在性別差異上,並無多大差異。

綜而言之,在性別與生活適應的研究上,其研究結果顯示女生在生活適應上得 分較男生高,在總體適應上女生較男生佳,但在同儕適應及個人適應上尚未有一致 的定論,因此,本研究將就生活適應的分面向-個人適應、家庭適應、學校適應、

同儕適應等分面向進行探討。

二、年級

隨著時間的改變,個體的發展會有質的和量的改變,個體面對問題的解決能力、

自我調適的能力都會隨著年級的增長而有不同的發展,以Erikson 的發展危機論來 說,個體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問題、困難、任務、發展目標及衝突與危機,這些 都是個體必須去克服的。因此,不同年級的學生會有不同的問題困擾,進而隨著年 級的不同擁有不同的生活適應能力。

根據研究顯示,國小學生的生活適應能力會隨著年級的增加而逐漸降低(吳新 華1996;許瑞蘭,2002;陳昭廷,2002)。吳新華(1996)以高雄市及全台灣四、

五、六年級為研究對象進行施測,所得的結果顯示,在總量表得分上以四年級最高,

依次為五、六年級,在功課與遊戲及的分量表上,亦是四年級表現顯著優於六年級,

而在情緒不穩定及社會適應分量表上,則是六年級的表現優於四、五年級。他亦指 出年級是影響國小學童班級適應關係密切的主要因子。此研究結果與陳昭廷(2002)

研究相符合,其研究顯示不同年級的資賦優異學生並無差異,在「功課與遊戲的調 適」與「生活目標」兩者分量表上,四年級表現優於六年級,但在社會適應上,六 年級的表現優於四年級。林梅蓉(2005)研究也指出單親學童在整體生活適應、學 習適應、師生關係、及自我適應上五年級學生顯著優於六年級學生。黃保勝(1996)

則是針對台中市國小轉學生進行研究,發現其國小三年級轉學生在學習適應、師生

(29)

關係、對學校態度及總適應上明顯優於五年級轉學生。

由上述可知,眾多研究發現,年級是否能成為影響學童生活適應的因素需考慮,

雖在分變項上能有許多分歧說法,但大體來說,國小學童隨年級增加適應能力下降。

三、家庭社經地位

家庭社經地位常是以教育程度、職業類別、家庭收入作為家庭社經地位的指標,

進而比較不同階層間的差異,並探求與教育間的相關性(陳奎熹,1980)。家庭社經 地位的不同是否會為國小學童帶來不同的適應能力,是否因為家庭社經地位高低不 同,而擁有不同的家庭資源,進而影響到學童生活適應的能力,這是值得探究的。

林梅蓉(2005)研究指出高社經地位之單親學童在學習適應、自我適應層面上,

顯著優於低社經地位之單親學童,且高社經地位之單親學童在學習適應及自我適應 層面上,顯著優於中低社經地位之單親學童。而在黃保勝(1996)研究中亦有同樣 的結果,家庭社經地位不同之國小轉學生,在學校生活適應層面有顯著的差異。

但在陳昭廷(2002)研究顯示不同家庭社經地位之資賦優異學生,其整體生活適 應並無差異,只有在「功課與遊戲的調適」分量表上,高家庭社經的謂者表現優於 低家庭社經地位者。持相同看法的還有黃立賢(1996),他發現家庭社經地位與個人 適應、社會適應、總適應間相關並不成立,統計分析並不支持高家庭社經地位之兒 童適應較良好,而低家庭社經地位之兒童適應較差的假設。

根據以上文獻所示,家庭社經地位對於生活適應的影響似乎並不明確,家庭社經 地位較高的家庭,較關心學童的學習或生活適應狀況,對於學童在個人、學校、同 儕和社會適應上都較能予以關懷,將有利於學童在生活適應上的問題解決;相反的,

家庭社經地位較低的學童,他所獲得的家庭資源較少,可能他的生活適應能力比較 低。另外,本研究的對象為外配子女,是否家庭社經地位低落會為他們帶來生活適 應的困難,這是本研究將要探討的。

四、家庭結構

家庭結構係指在一個家庭中,父、母與子女的組合型態是同住或分居的狀態,根 據國小學童與父母居住狀況的不同可將家庭結構分為兩種,一為雙親家庭(父母俱 在且同住的家庭)及單親家庭(父母一方已亡或分居、離婚或因工作需要,而未與 父母雙方同住的家庭)。不同的家庭結構對於學童生活適應的影響,父母不同的居住

(30)

方式會為學童帶來多大的影響力,都是本研究所欲探討的。

許多研究均指出單親家庭的學童適應能力較雙親家庭學童差(王沂釗,1994;黃 月美,1995;高明珠,1999;蔡俊傑,1999)。王沂釗(1994)研究指出男女青少年 其個人適應情形,不會因為生長在完整家庭或是在離婚家庭中而有所差異;但完整 家庭之男性青少年其社會適應情形較來自離婚家庭之男性青少年為佳;而在同樣為 離婚家庭的背景條件下,女性青少年之社會適應情形較男性青少年為佳。而黃月美 (1995)研究則發現單親兒童之生活適應比非單親兒童來的差,單親兒童之學校適 應、人際適應、家庭適應與個人適應均顯著差於非單親兒童。高明珠(1999)也發 現國小兒童在家庭結構方面,其中「家庭適應」層面因家庭結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存在,而在整體的生活適應方面也達到了顯著差異,且是雙親家庭高於單親家庭。

蔡俊傑(1999)亦提出相同的看法,他以台灣地區南部國二學生為研究對象,發現 在父母生活形式在生活適應總層面、健康生活的適應、個人生活的適應、家庭生活 的適應、學校生活的適應、社區生活的適應、異性生活的適應均有顯著差異,就整 體生活適應而言,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學生與單親的學生比父母長期不在家的學生 適應要好。

但也有些研究提出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家庭結構對於生活適應適情況並沒有 直接的影響(林梅蓉2005;鄭麗珍 2001)。根據鄭麗珍(2001)的研究顯示「整體 生活適應」之結果並不因為居住在單雙親家庭與否而有所不同,但在「社會適應」、

「功課及遊戲調適」與「神經質」三個分量表上,存在著顯著差異。鄭麗珍(2001)

認為居住在單親家庭的學童比雙親家庭的學童有較好的「社會適應」結果,但當他 們要調和與兼顧「遊戲與功課」兩層面的活動時並不覺得容易。而在林梅蓉(2005)

的研究中指出目前國小單親家庭兒童適應狀況良好,有中上的程度,並進一步提出 單親家庭不一定有問題兒童,而問題兒童也不一定來自單親家庭的看法,希望社會 大眾不要有對單親兒童有入為主的觀念。

綜合上述文獻而言,大多數學者認為家庭結構對於學童生活適應是有影響的,少 部份研究有不同說法存在,因此,本研究將家庭結構納入研究變項中,以了解家庭 結構對國小外配子女生活適應的影響程度。並深入探究外配子女的家庭結構是否會 對子女的生活適應能力產生影響,本研究將進一步探討其影響情形。

(31)

第三節 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壹、依附關係之內涵與理論基礎

國小高年級兒童,正處於生理、心理發展逐漸成熟的階段,為迎接即將到來的新 環境及不同的壓力,兒童的心理發展必須經歷一段複雜的成長歷程,在這個時期中,

父母及教師若能深入了解兒童心理發展狀態及所產生的問題,遂能協助兒童心理發 展成熟並適應良好。然而,不論是兒童或成年人在處理生活適應的問題時,往往會 使用已經早期存有的依附關係模式,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所遭遇到的人、事、物 帶來的衝擊日益增加,生活適應上面臨了許多挑戰,當兒童在面對生活適應環境轉 變時,依附關係模式便成為他調適這些差距的最主要依據。因此,本研究將探討依 附關係對生活適應的影響,以下分別就依附關係內涵、理論基礎、及相關研究進行 探討。

一、依附關係之意涵

嬰兒的各種行為常常代表著不同的意義,早期的人們卻認為,嬰兒的種種行為 只是一連串的隨機,並不具有情緒的關聯性或行為表達。這個說法在 1948 年被 Bowlby 推翻,他以跟母親分離的兒童為觀察對象,進而提出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他認為兒童之所以會表現出這些行為,必定有其要表達的意思,這些行為 是被用來表達嬰兒與照顧者間身體跟社會性親密行為的方式。嬰兒通常會用哭、笑、

及發聲等「訊號行為」(signaling behavior)來吸引主要照顧者的注意,還會使用「親 近行為」(signaling behavior),如:注視、追蹤、吸吮及抓緊等,來增加與依附對象 的互動。Bowlby 認為依附行為不會存在於整個人生歷程中,但主要發展是在兒童 期及青年期。他進一步指出依附關係並非是靜止的,是種擴及人生全程的動力歷程。

嬰兒與母親之間依附(attachment)的品質,會持續影響到幼兒時期兒童社會適應與 人際關係及其認知的發展程度,甚至會影響到青年期或成年期,幼兒時期的依附經 驗,仍然繼續保存於個人相關的認知、情緒及行為當中,影響其個體各時期的生活 適應狀況(蘇建文、龔美娟,1994)。由此可知,依附關係的重要性跨越了年齡與領 域,成為個體一切生活發展與適應的基礎。

依附亦可以說是情感的連結,是與主要照顧者(大多為母親)的重要連結,連結

(32)

的對象通常為少數甚至是唯一,具有不可替代對象的特性。個體想要親近依附對象 而受到回饋時,個體即會產生正面情緒;假使個體有親近需求卻遭到對象拒絕時,

個體即會出現負面情緒(Ainsworth, 1991)。雖然依附關係具有不可替代性,但隨著 個體年齡增長、環境改變等因素下,依附對象可能會轉移到他人身上,如轉移到同 儕身上。依附關係亦是一種內在行為模式,個體運用依附行為與人接觸維持親密關 係並獲得安全感,依附行為表現可能表現在生理上或心理上,主要是個體能夠有安 全感,並且不論哪個時期均有依附行為的產生,此種依附關係通常不易改變,但隨 著經驗與發展階段的不同會有所改變(蔡秀玲,1997)。

Bowlby 將依附關係視為一種內在運作模式,所謂「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是指兒童的神經系統,會依循環境刺激並運用應變能力,將常出現 的「運作模式」(working models)儲存。隨著時間的流逝,運作模式會內化,整合 成個體對於「自己」與「他人」的認知及「自己」與「環境」的認知,成爲運作模 式的中心成分,組織個體主要的思想、情緒及行爲表現。

綜和上述所論,依附關係是一種原始驅力,此驅力促進個體產生依附行為,並 藉此維持與依附對象的親密關係,而建立起的依附行為不僅止出現在兒童期

,青年期與成人期亦會有依附行為的發生,依附行為存在於整個人生歷程中,具有 獨特、持續等特性,個體可以藉由依附關係的維持,來達到生理及心理的滿足,並 對個體各方面適應均產生影響。簡而言之,依附關係是指個體與主要照顧者穩定、

獨特的、不易改變的情感連結。

二、依附關係之類別

(一)Ainsworth 分類法

Ainsworth 根據 Bowlby 理論進一步延伸設計出陌生情境測驗,並根據這個測驗 觀察嬰兒與母親的依附關係。Ainsworth 根據嬰兒所表現出的重聚行為(reunion behavior)進行分類,他認為依附關係可以分為三類:(楊芳彰,1997;Ainsworth, 1979)

1.逃避依附(insecure- avoidant attachment)

在陌生環境中,幼兒持續的活動著,母親離去對他們而言沒有多大的差別,

(33)

與母親分離再重聚時,他們不太會去理會母親。

2.安全依附(secure attachment)

在陌生情境中,他們會與母親保持可親近的距離,主動尋求與母親的互動。

與母親分離再重聚時,緊張的情緒會緩和下來,會主動親近母親,並尋求母親 的安慰。遇到挫折時會請求母親協助,能夠獨自安靜的探索陌生環境。

3.矛盾依附(insecure- resistant attachment)

在陌生情境中,他們顯得非常不安,會黏著母親。當與母親分離了之後,他們 會非常的焦慮不安,而與母親分離再重聚,他們會親近母親並且對母親表現出 憤怒的情緒。

而 後 , Main 與 Solomon ( 1990 ) 提 出 了 第 四 種 依 附 類 型 - 解 構 依 附

(disorganized attachment)。此類依附的情況為當與母親重聚時,個體會呈現不同範 圍的混亂行為,包括靜止、刻板化的移動,在母親重現時,他們對挫折具備極低的 容忍度,專注力非常低(楊芳彰,1997)。

(二)Bartholomew 與 Horowitz 分類法

除Ainsworth 之分類之外,Bartholomew 與 Horowitz(1991)針對 Bowlby 理 論進行再分類,主張兩種內在工作運作模式的形式,一種為內在自我模式、一種 為內在他人模式,分別有正向及負向的行為產生,共產生四個類型的模式(表 2-6),Bartholomew 與 Horowitz 運用這四個模式來說明兒童依附的行為。

1. 安全型內在運作模式

此類型的人肯定自己,對於自我或他人都持有正向積極的看法,認為自己 是夠好的與他人,他人也是好的。當與他人有情感連結時,能夠和諧的與他人 相處,樂於跟他人分享一切,能夠積極的與他人互動,能清楚表達自己的主見

,與他人擁有親密的友誼,但不會失去主見。

2. 沈溺的內在運作模式

此類型的人認為自己不夠好,不夠具有讓別人喜歡的特質,認為他人都是比 自己好的,在與他人情感連結時,常會投注過多心力在經營與他人的關係。依賴 別人的稱讚和認同來建立自尊,對親密關係非常依賴,害怕被拒絕,因此他們追 尋極端的親密,缺乏自主性。唯有在接納自己後,才能夠肯定自己的特質。

(34)

3. 屏棄型內在運作模式

此類型的人認為自己是好的,但他人都是不好的,不相信他人也不依賴他人,

行事非常獨立,認為他人是不可依靠的,他們認為唯有靠自己才能成功。

4. 害怕型內在運作模式

此類型的人認為自己是不好的,不足以讓他人喜歡的,同時他也覺得他人是 不好的,是不足以讓我喜歡的,因此他不相信自己不相信他人。對於與他人情 感連結呈現逃避害怕的態度,避免與他人有所互動,在人群中,他們會害羞、

沒有自信、沒有安全感、逃避與他人的關係擔心被拒絕。

由以上的分類法看來,可以發現依附行為乃是個體與主要照顧者連結所表現的方 式,大致可區分為為安全型、逃避型、害怕型、沈溺型。每一型都具有不同的特徵,

與他人進行情感連結的方式也不一樣。以人數來說,安全性佔絕大部份的人,約有 七成(Ainsworth, 1979)。除此之外,依附行為不僅影響與他人情感聯結的人際系統,

甚至會對個體環境適應、認知發展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表 2-1 依附關係模式

資料來源:Bartholomew 與 Horowitz(1991:226)

三、依附關係之理論基礎

(一)精神分析論者的觀點

精神分析論的代表學者 Freud, S. 將依附關係視為一種本能的驅力,他認為之所 以會有依附關係的產生,是因為母親能夠滿足嬰兒的需求,能夠解決嬰兒本我最基 本的需要,如:肚子餓、不舒服等。因為母親具備讓嬰兒獲得需求又消除他壓力的

內在自我模式

正向 負向

正向 安全型 沈溺型

內在他人 模式

負向 屏棄型 害怕型

(35)

能力,嬰兒遂「本能地」將母親當作其依附的對象,並與母親建立起依附關係,這 個關係基礎將成為嬰兒日後發展的關鍵基礎。而另一精神分析學家Erikson, E. H. 認 為,嬰兒與母親依附的程度會受到母親回應需求的強度及給予安全感的程度影響。

若母親給予嬰兒需求的回應都是相同一致,嬰兒就能建立起安全的依附模式,並對 他人建立起良好的信任感;若母親所提供的需求回應次次不同或不給予回應,嬰兒 的壓力無法消除,就會對他人產生不信任感。Erikson, E. H.認為嬰兒期的心理發展 是日後成長關鍵的基礎,因此,此時期若建立起無信任感的心理發展,將會對其人 際關係發展帶來很大的影響(郭啟瑞,2005;Ainsworth, 1969)。

(二)行為學習論者的觀點

早期行為學習論觀點的學者運用操作制約來解釋依附關係的產生,他們認為依 附關係的建立乃是由於母親餵乳的關係,他們認為餵乳時母親不僅滿足了嬰兒的需 求還給予正向的回應,如:溫柔的言語、觸摸等。但現代的行為學習論者不再強調 餵乳的重要,而是將焦點轉移到增強上,認為不同的增強方式會讓依附關係產生。

照顧者若能滿足嬰兒的原始驅力,如飢餓、口渴、不舒服等,嬰兒會將照顧者與此 愉快的感覺進行連結,因此照顧者本身成了增強來源,照顧者與嬰兒間的互動成了 一種互相強化、彼此控制對方的行為,透過這樣的學習歷程,嬰兒學會了如何與照 顧者接近並引起照顧者的注意,依附感就由此產生。由此可知,行為學習論者認為 依附關係的產生是因為母親滿足了嬰兒的需求,並經由增強的強化過程,而產生的 結果(引自張秋蘭,2000;郭啟瑞,2005)。

(三)認知發展論者的觀點

認知學派學者 Piaget 在認知發展論中提出兒童認知發展有其階段性,發展的階 段包括感覺動作期、前運思期、具體運思期及形式運思期。他認為兒童的心理發展 必須奠基於生理發展的基礎上,而前一階段又為後面一階段的基礎,因此嬰兒的依 附關係發展必須在嬰兒有智力發展的前提下才會發生,嬰兒必須具備辨識熟人與陌 生人及具備「物體恆存」兩種能力,才有辦法發展出依附關係的行為及心理歷程。

而這個時期通常為七到九個月,在感覺動作期時發展此能力(張春興,1994;

Ainsworth, 1969)。由此可知,認知發展對個體生活適應能力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因此要提升個體生活適應能力,認知發展論者認為必需先建立良好的認知發展結構。

數據

圖 3-1  研究架構圖 ...................................................................................................56  圖 3-2  研究流程圖 ..................................................................................................79
表 2-3    94 年與國人結婚之外籍與大陸配偶人數統計                  單位:人;%  年別  我國總結婚  登記數(對)  外籍配偶 人數  大陸及港澳地區配偶人數  外籍與大陸配偶所占比率(%)  民國 90 年  170515 19405  26797  27.10  民國 91 年  172655 20107  28906  28.39  民國 92 年  171483 19643  34991  31.86  民國 93 年  131453 20338  10972  23
表 2-4    就讀國中小之外籍配偶子女人數                                                          單位:人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2006。  表 2-5  近三年外配子女就讀國中小學人數                                                  單位:人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2006。  表 2-6  台閩地區嬰兒出生數按生母國籍分
圖 3-1  研究架構圖 依附關係 父親依附 母親依附 同儕依附  生活適應 個人適應 家庭適應 學校適應 同儕適應 背景變項 性別 年級 家庭社經背景 家庭結構 父母參與 父親參與 母親參與 班級氣氛 同學支持 衝突 滿意 教師支持  A C、DC、D C、D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compare how a traditional narrative teaching method and a GeoGebra-based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al method affe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se schematic video and animation to help students with LD solve real-life mathematical word problems.. The single-subje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the cross-strait visitor’s tourist experience.With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motives stated as above, the objectives of this research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status quo of the food quality and service quality for the quantity foodservice of the high-tech industry in Taiwan;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variables of hypermarkets consumers’ flow experience and the trust, the external variables, and the internal variables

This study is processed with tribe or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on both cultural and natural ecological perspectives to implore the inter-relations of the resources of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work enthusiasm of the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he attitude of the enthusiasm and the effect of the enthusiasm.. In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