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工具

一、 生涯決策自我效能量表

(一)量表計分方式

本量表為研究者參考 Taylor 和 Betz(1983),依 Crites(1961, 1969)所 提出的生涯成熟模式(Model of career maturity)中的生涯選擇能力(career choice competency ) 改 編 而 成 的 「 生 涯 決 策 自 我 效 能 量 表 」( 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Scale, CDMSE),內容包含五個分量表,分別 為 :「 正 確 的 自 我 評 估 」( accurate self-appraisal )、「 職 業 資 料 之 蒐 集 」

(gathering occupational information)、「目標選擇」(goal selection)、「未 來計畫之擬定」(making plan for the future)、及「問題解決」(problem solving),其計分方式為 Likert's 十點量表,分數愈高代表自我效能愈高。其 計分方式如下:

完 少 有 相 完 全 許 些 當 全 沒 信 信 有 有 信 心 心 信 信 心 心 心

0 1 2 3 4 5 6 7 8 9

在本次預試之研究中,研究者認為題目過多,且十點量表的分類過於細緻,

受試者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才能區別 0 到 9 分的差異,為了減輕受試者的 困擾,此外也配合「生涯阻礙量表」的計分方式,因此乃採 Likert's 四點計分 法,分數從 1 至 4 分,另外亦加上百分比程度的差異,做為填答時的參考依據,

分別為「非常沒信心」(0%~25%)、「沒信心」(26%~50%)、「有些信心」(51%~

75%)、「非常有信心」(76%~100%),分數愈高代表生涯決策自我效能愈高。

(二)預試及項目分析

在問卷的取得過程中,乃是研究者先寫 E-mail 與 Taylor 和 Betz 聯絡,在 徵求原作者同意後,進行問卷的修訂(見附錄一)。因量表原本研究對象為大學 生,在本研究中是針對研究生來施測,因此先刪除一些不符合研究目的之題目,

例如:決定是否進入研究所以達成職業目標、蒐集相關研究所的資料等題目。之 後請指導教授以及教育研究所同學共八名,將問題字句加以修改、潤飾。原量表 共 50 題,包含五個分量表,分別為:「正確的自我評估」、「職業資料之蒐集」、「目

標選擇」、「未來計畫之擬定」及「問題解決」,經刪除或修改後,共得 38 題,作 為預試題目。

根據 204 個研究樣本進行因素分析,採最大變異法,選取特徵值大於 1,且 平均數介於 2.01 至 3.2,標準差大於.75,極端值顯著,相關與因素負荷大於.3 者予以保留,經過項目分析,檢核各題遺漏值、平均數、標準差、偏態、極端值、

相關、因素負荷,刪除第 1、3、7、8、16、21、23、25、27 共 9 題。平均數未 通過檢核的有第 1(M =3.55)、7(M =3.23)、23(M =3.24)題;標準差小於.75

經過刪題後,再跑一次因素分析,共得五個因素,分別為:「目標決定」、「蒐

因素

生涯相關資料之蒐集有關,故命名為「蒐集職業資訊」;(3)第三個因子可解釋 變異量佔總變異量之 4.16%,其內容與面對生涯相關問題時,自我能力之判斷 有關,故命名為「自我評估」;(4)第四個因子可解釋變異量佔總變異量之 3.86

%,其內容與生涯發展方向的選擇有關,故命名為「目標選擇」;(5)第五個因 子可解釋變異量佔總變異量之 3.55%,其內容與自我對生涯發展的瞭解有關,

故命名為「自我瞭解」。

在信度部分,全量表的 Cronbach's α信度為.96,各分量表 Cronbach's α 信度分別為(1)目標決定.93;(2)蒐集職業資訊.87;(3)自我評估.79;(4)

目標選擇.77;(5)自我瞭解.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