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生涯自我效能、生涯發展及生涯決定之影響因素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生涯自我效能、生涯發展及生涯決定之影響因素

本研究欲探討不同性別與類別之高中資優生在生涯自我效能、生涯 發展及生涯決定的情形,故在此探討有關性別與類別及其它因素影響生 涯變項之情形。

一、性別因素

性別議題在生涯相關研究中屢見不鮮,從早期以男性為主體的生涯 發展模式,逐漸發展出針對女性之生涯模式,如Betz 與 Hackett 的女性 生涯發展自我效能取向、Farmer 的女性生涯動機理論及 Horner 的女性害 怕成功理論均有深入的探討。

民國 94 年發布的「青少年政策白皮書綱領」中探討兩性教育水準發 現,雖然兩性在大學教育程度相當,但大學階段,女性就讀人文社會相 關科系是男性的兩倍,男性就讀科技相關科系則是女性的兩倍多。在碩 士、博士學位方面男性顯著多於女性,分析認為與台灣家庭傳統觀念認 為男性追求高學歷的支持度較高有關。在人文社會領域部分,碩、博士 階段男女的比例拉近,但在科技領域的比例更為懸殊(行政院青年輔導委 員會,2005)。

性別對男女生自我效能之影響,一直都是研究生涯發展學者關心的 議題,但近年來社會變遷、兩性平權不斷提倡,因此兩性在生涯自我效 能上是否有顯著差異存在,值得後續研究不斷探討。楊淑萍(1995)指出 許多研究發現女性受傳統刻板印象影響,會比男性持較低的自我效能,

並較低估自己的能力。Matina Horner (1972) 提出「害怕成功」理論,這 種人格特質會妨礙一個人的工作表現,因為它會預期自己的成功會帶來 負面的結果,研究並顯示造成女性害怕成功的原因包含學校課程的性別 差異化教育方式。Betz 和 Hackett 在 1981 年研究發現性別角色刻板印象 會造成女性害怕成功、害怕失敗、缺乏肯定、缺乏自信、角色衝突、自 我能力偏低等(引自瞿智怡,2003)。

很多女性會認為她們只能做教師、護士、空中小姐、秘書等,因為 她們根本沒有想到還有其他的行業可供選擇,因此生涯發展的了解對女 性資優相當重要,如此才能鼓勵她們選擇一些具挑戰性而非傳統性的職 業(盧台華,1989)。Hartung et al. (2004) 陳述大部份認為男生有較多生 涯選擇的機會,相較之下,女生較可能去追求和自己性別相符的職業,

而具備高自尊的女性比較可能選擇非傳統職業,但同樣擁有高自尊的男 性則反映出選擇傳統及性別刻板印象的職業。Betz 和 Hackett (1981) 探 討 101 位大學男性與 134 位大學生女性之自我效能預期與生計決策的過 程,研究結果發現,因性別所造成的自我效能差異反映在生涯決定上,

男性大學生不論在傳統或非傳統男性職業的自我效能皆相等,而女性則 是在傳統職業自我效能上有較高的自我效能感。Branch 和 Lichtenberg 於 1987 年重複 Betz 和 Hackett 之研究,兩研究結果一致,換言之,自我效 能在兩性從事傳統和非傳統工作上具有良好的預測力(引自許淑穗,

1998)。田秀蘭(2003)以社會認知理論為基礎,探討高中學生職業自我效 能、結果預期、職業興趣及職業選擇行為之間的關係發現,女性在實用 型及研究型興趣層面的自我效能較男性低,女生較傾向於不會選擇非傳 統性的職業等。

女性生涯自我效能藉由下列行為表徵反映出來,包括:一、一般調 適技巧 (general coping skills) ,包括問題解決、紓解負面情緒等;二、

表達意願的能力 (assertion) 與主動性;及三、生涯相關調適技巧 (Hackett

& Betz, 1981) 。換言之,女性自我效能的高低會影響到她們是否選擇或 逃避進入某一專業領域。Hackett 與 Betz (1981) 進一步藉用 Bandura (1977) 四個自我效能形成來源的概念,提出女性在生涯發展上的四大問 題:一、在女性刻板印象與社會角色期待下,師長多半鼓勵女性長大後 以家庭為重,而非以事業成功為追求的目標(口頭勸說);二、女性缺乏 適當的機會發展專業能力,以追求符合理想的生涯目標;三、在以男性 為主的行業中,缺乏成功女性的角色模範;四、女性在面臨事業與家庭 的角色衝突時,容易產生挫折、焦慮等情緒反應。這些問題也經常成為

資優女性 (Kelly, 1993) 在生涯選擇上的困擾。

田秀蘭(2001)提出性別差異一直是生涯發展中的重要課題,這種差 異情形在兒童階段就十分明顯,到了中學階段,由於同性別的同儕團體 影響較大,因而個人在性別角色態度方面的發展更傾向於與自己性別相 同的角色學習。也就是說男生學得更具男性的特質,而女生學得更像女 生,這樣的社會化歷程無形中也縮小了個人日後的生涯選擇範圍。

Rosenberg 和 Simmons (1975) 發現青少年的性別差異明顯較兒童時 期為大,其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更為僵化,如此會影響青少年對生涯發 展的覺知與選擇。Bakar (1994) 探討美國俄亥俄州中學生的生涯發展,

發現性別是造成男女學生在生涯發展產生差異的顯著變項。林幸台(1993) 指出性別因素對生涯發展的影響仍然很明顯,女生受環境的限制顯然較 男生為多。國內許多研究顯示,資優女性對生涯的準備度較男生差,亦 認為女生僅可從事少數幾項行業,受社會環境限制的情形相當明顯。

謬敏志(1992)提出職業性別刻板印象發展最少始於 6-8 歲,至高中 階段,個人職業興趣便逐漸成熟而具體化,對職業選擇將有所限制,如 欲拓展則需向傳統挑戰。Gottfredson (1981) 提出性別刻板印象是個人在 選擇職業的重要考量,興趣因素最早被犧牲,這顯示出ㄧ般人想從事符 合自己性別角色的職業,因此在青少年期的生涯考量較偏重社會方面因 素,直到十五歲後,生涯發展才逐漸以自我觀念所主導。在早期,資優 女性往往被強迫在婚姻和職業兩者之間做抉擇,選擇追求職業生涯者常 常是遭受社會異樣的眼光,且女性在職業場中往往受到差別待遇(邱金 滿,1997)。汪金英(1994)指出,隨著年齡的增長,性別角色影響生涯選 擇的程度也顯著增加。

但仍有些研究持相反觀點,顯示兩性的差異並未影響其生涯自我效 能、生涯發展及生涯決定。陳貞夙(1998)探討犯罪青少年的生涯信念、

生涯自我效能等相關研究發現,不同性別的犯罪青少年的生涯自我效能 無顯著差異。許淑穗(1998)研究顯示大學女性在女性化工作上的自我效 能較高,而男生在男性化工作與女性化工作的自我效能差異性不高,但

男、女在兩性化的自我效能上並無顯著差異。李詠秋(2002)以公私立大 學的學生為研究對象,結果發現生涯自我效能並未因性別而有顯著差異 存在。林惠瑜(2004)的研究顯示,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在生涯自我效能上 沒有顯著差異。

簡文英(2001)希望女性能藉由提高自我效能、提供非傳統職業資 訊、培養中性化特質、克服生涯重新定向之心理障礙等,使生涯發展不 再自我設限。許淑穗(1998)提出在教育過程中培養女學生表現中性性別 角色或鼓勵女性的中性化特質的確有助其生涯發展。也就是說,了解如 何避免因性別刻板印象造成生涯選擇偏誤或低估自我效能而導致不當生 涯選擇是必要的。是故,女性在生涯自我效能低於男性的現象值得關切,

較低的生涯自我效能無形中限制了生涯選擇的範圍。

由此發現,經由家庭、學校及工作環境等多方面塑造,性別仍受刻 板印象所囿,女性在評估自我能力、選擇職業類別、對自我成敗後果的 覺知上仍受傳統束縛,難免害怕失敗、缺乏信心。是故,自我效能、社 會評價與教育環境均對兩性生涯發展與選擇造成差異,雖也有不少研究 持相異觀點,但值得深入探討。

二、就讀類組因素

Betz 和 Hackett (1983) 探討 214 名大學男、女性自我效能預期與選 擇科學領域為主修科系變項間之關係,結果發現數學的自我效能預期與 受試者選擇科學領域為主修科系有顯著相關。換言之,數學的自我效能 愈高者,愈有可能選擇科學領域為主修科系。Perez 和 Kottke 以管理系 和護理系的大學女性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發現不同科系的學生在性別 角色取向和生涯自我效能上具顯著差異,管理系學生的性別角色呈兩性 化,生涯自我效能較高;護理系學生的性別角色較傾向女性化,生涯自 我效能較低(引自黃淑敏,1999)。厲瑞珍(2002)研究顯示人文學院學生 的整體生涯自我效能高於社會學院與科技學院的學生,特別是在「自我 評估」、「資料收集」及「未來計畫」方面。郭玟嬨(2003)以科技大學學

生為研究對象,發現在生涯自我效能整體層面,工程學院學生顯著高於 管理學院學生。林惠瑜(2004)研究發現,工程類大學生之生涯自我效能 低於人文與社會科學、生命與基礎科學類大學生,但黃淑敏(1999)研究 顯示不同科系的學生其生涯自我效能並無顯著差異。

邱卉绮(2005)發現不同類組之高中生在生涯自我效能及生涯決定困 難上有顯著差異存在。在生涯自我效能方面,社會組學生在目標選擇、

職業自我評量比自然組學生更具信心;在生涯決定困難方面,社會組在 猶豫不決、內在衝突與文化及環境因素之情形較自然組為嚴重。陳玫玟 (1994)研究顯示類科別對生涯決定程度有影響,郭蓓蓉(2007)研究亦發 現就讀不同類組高中生在生涯決定困難上有顯著差異存在。于曉平(2007) 研究發現,語文或人文社會科學資優女性的生涯自我效能高於數理資優 女性。張仁家(1994)研究顯示不同類科之職校學生在生涯決策行為有顯 著差異。

綜上所述,不同類科學生之未來目標選擇、自我能力覺知、內在衝

綜上所述,不同類科學生之未來目標選擇、自我能力覺知、內在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