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性別高中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生與數理資優生生涯決定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不同性別高中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生與數理資優生生涯決定

為了比較不同性別高中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生與數理資優生在生涯決 定之程度上差異,乃以性別及類別為自變項,以「生涯決定量表」之結 構與信心、個人衝突、外在支援等三個分數為依變項,進行二因子多變 項變異數分析,以回答研究問題 3。

為了確認樣本的變異數是否符合同質性假定,乃進行樣本變異數同 質性檢定,發現Box 多變量變異數同質性檢定結果統計量,Box`s M 值 等於 19.12,轉換成

F

統計量為 1.03,顯著性考驗的

p

值等於.42>.05,

未達顯著水準,表示自變項在依變項之多變量變異數未違反同質性之假 定。表 4-7 為各組學生在「生涯決定量表」上三項分數之平均數與標準 差:

表 4-7 兩組學生在「生涯決定量表」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結構與信心 個人衝突 外在支援 組別 人數 M SD M SD M SD

38 2.76 0.09 2.56 0.08 2.38 0.09 42 2.69 0.09 2.43 0.08 2.43 0.09 人社 80 2.72 0.06 2.50 0.06 2.40 0.07 54 2.90 0.08 2.75 0.07 2.41 0.08 56 2.95 0.07 2.55 0.07 2.40 0.08 數理 110 2.92 0.05 2.65 0.05 2.41 0.06 92 2.83 0.06 2.66 0.06 2.40 0.06 98 2.82 0.06 2.49 0.05 2.41 0.06 全樣本 190 2.82 0.04 2.57 0.04 2.41 0.04

表 4-8 為兩組學生在「生涯決定量表」分數之二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 析摘要表:

表 4-8 兩組學生在「生涯決定量表」分數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自由度 Wilks Λ 淨相關Eta 平方

性 別 1 0.97 0.035 類 別 1 0.92** 0.080 性別 × 類別 1 0.99 0.012

誤 差 184

**p<.01

就不同性別的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生與數理資優生的生涯決定之差異 而言,表 4-8 顯示,性別與類別並無交互作用(Λ=.99,

p

>.05),由此 可知,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生與數理資優生的生涯決定不因性別而有所差 異。就主要效果而言,性別的主要效果未達顯著水準(Λ=.97,

p

>.05)、

類別的主要效果達到顯著水準(Λ=.92,

p

<.05)。淨相關Eta 平方值在

性別與類別為 0.012,性別為 0.035,類別為 0.08,可見類別可解釋學

信心方面,數理資優生顯著優於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生;在個人衝突方面,

數理資優生顯著優於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生。

學生在生涯自我效能的平均數為 4.34,無論是人社或數理學生均超 過 4 分,高於平均數 3.5;學生在生涯發展準備度的五個分量表(生涯抱 負、與工作有關態度、與工作有關行為、生涯探索及生涯資訊)之平均數 分別為 3.16、3.10、3.02、2.85、2.71,均大於平均數 2.5;學生在生 涯決定的三個分量表(結構與信心、個人衝突及外在支援)之平均數分別 為 2.82、2.57、2.41,三者皆低於 3,且結構與信心及個人衝突兩項甚 至等於或小於平均數 2.5。由此看出,學生在生涯抉擇時,可能遭遇衝 突、困惑,更需支援與協助。

綜上所述,不同性別高中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生與數理資優生之生涯 決定之差異情形,分述如下︰

一、結構與信心

在結構與信心方面,就性別而言,男生與女生在結構與信心上無顯 著差異存在;就類別而言,數理資優生顯著優於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生。

這顯示了數理資優生對於個人、工作世界資料的掌握與生涯選擇信心程 度優於人文社會資優生,此與邱卉綺(2005)、郭蓓蓉(2007)和張仁家 (1994)的研究結果相同。Krumboltz (1976) 指出學習經驗影響個人生涯 決定,而台灣社會重理工的學習環境也可能造成數理資優生在選擇生涯 時較人社資優生有信心。

二、個人衝突

在個人衝突方面,就性別而言,男生與女生在個人衝突上無顯著差 異存在;就類別而言,數理資優生顯著優於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生。這顯 示出若因個人能力與興趣的雙趨衝突及無法做生涯選擇的外在阻礙,男 生與女生有相似的情形,而數理資優生較人社資優不常面對此困境。有 研究持相反觀點,如陳怡安、林幸台(2002)研究顯現男性語文資優生較 易因外在影響而選擇理組,相對地,女性則繼續以積極態度發展語文專

長;Tirri (2001) 認為男性比女性更確定生涯方向,且獲得更多支持。袁 志晃(2002)、楊智馨(1997)及劉姿君(1994)認為生涯未定狀態會影響生 涯決定,且以猶豫行動最為顯著。然而,研究結果顯現相較於數理資優 生,人社資優生卻仍無法擺脫個人衝突上的困擾,此結果支持若干學者 的看法:由於資優生可能同時擁有多元才能卻導致遲遲無法做決定(沈容 伊,2001;Fiebig, 2003; Kerr & Sodano, 2003; Perrone, 1997),資優學生 在生涯決定常受重要他人(如父母、師長)的期望與世俗定位而遭遇生涯 困境(林幸台,1981;Colozzi & Colozzi, 2000; Peterson, 2000),這些外在 刻板壓力造成數理資優較人社資優可擁有更多彈性空間走自己的路,這 可能都是人社資優生在面臨生涯衝突時較為掙扎的因素。

三、外在支援

在外在支援方面,就性別而言,男生與女生在外在支援上無顯著差 異存在;就類別而言,數理資優生與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生亦無顯著差異 存在。研究結果顯示,從渴求外在工作世界與個人適配,希望外界給予 生涯決定上支援的程度來看,男生與女生、數理與人社在這方面差異不 大。曾淑容、莊佩珍(1995)發現絕大多數資優女性在其生涯歷程中都不 曾接受有關的生涯輔導,林幸台(1994)指出資優學生常因其資質優異而 未獲得生涯輔導的協助,正點出資優生在生涯需求上長期存在的問題。

研究結果似乎呈現了無顯著差異背後可能隱含男女生、數理與人社均缺 乏足夠支援的事實。資優生可能已達到其年齡的成熟度,然而,卻無法 做出成熟的生涯決定 (Stewart, 1999) 。因此,終身的生涯輔導是必要的。

第四節 高中資優生生涯自我效能、生涯發展及生涯決定之訪 談結果

一、生涯自我效能的覺察與轉變

1.對資優班的評價:學生普遍覺得人社資優錄取率較數理資優班高,數 理資優很難考,而外界仍存有數理較為優越的認知,造成人社與數理學 生不同的影響。

(1)學生入班時對資優班的認識:

A.人社資優生認為人社資優班比數理資優容易考取多了,且錄取率頗高。

「那個時候進來想說考個資優班嘛,那數理班一定考不上嘛,……程度沒有 到數理資優班,所以想說去考個人文社會資優班這樣。」(BHT-01)

「可是老師說數理資優班一定很多人選,然後就想說那就考人社資優班……

那個先後順序應該是先資優班,然後再資優班這樣挑。」(GHT-01)

「我報考的時候很緊張,我以為很難考,可是後來發現人社班其實還蠻好考 的,我們這一屆是錄取三十個人,好像報考才四十五人,還有二、三個人缺 考……」(GHO-01)

「當初考的時候好像競爭很小,好像也才四十個人要取三十個人耶,感覺很 好考,所以不會覺得自己比別人厲害,……我不會覺得自己好像文科特別好。」

(BHT-02)

B.數理資優生認為數理資優班就是很難考、很強、很厲害!

「數理資優班聽起來很威,就是感覺很強啦!」(BMO-01)

「剛開始考上會覺得,哇!我好厲害,因為很多人也有來考。」(BMT-01) (2)外界對資優班觀感對學生的影響:

A.人社資優生認為大眾仍抱持數理優於人文的觀點,且對人社資優不甚 了解,他們的看法多少造成學生心中負擔。

「我國中老師有個很年輕的,連他都說你幹麻不去考數理資優班,要考人文 社會資優班?……我想會問這個問題背後多多少少就會受這一塊影響。」

(BHO-01)

「外面的人他們比較了解數理資優班,像我出去跟人家說我念人文社會資優 班,人家好像也不覺得那有什麼,可是別人說他念數理資優班的時候就覺得 哇很了不起!所以我覺得社會的印象中,……整個趨勢是理科優於文科,所 以多少會有影響。」(GHO-02)

「他們好像搞不太清楚這些人以後出來要幹嘛,大家本來對人文這個字就比 較模糊,所以他們只是想說,會有人特別對人文這個東西開一個班去教,會 覺得大家怎麼對這個班都完全不了解。」(BHT-03)

「像有些親戚,不見得是爸媽,就會覺得你讀這個班幹嘛啊,為什麼不去讀 自然類的東西跑來讀這個東西?會有點壓力在。」(BHT-04)

「我同學他們外公、外婆會說,啊!你唸這個班幹什麼,家裡出個醫生什麼 之類的,可能這個壓力傳給他爸媽,他爸媽再傳給他。」(BHO-02)

B.外界對數理資優有高度期望,但他們較不受影響。

「他們可能對我們期望比較高吧,會覺得我們是未來國家棟梁!」(BMT-02)

「普通班一些同學會一直提到,啊!你數理資優班怎麼樣怎麼樣……我不會 有什麼特別的感覺,……倒是我們自己不會一直強調我們是資優班的。」

(GMT-01) 2.自我概念的評估:學生評估自我的能力,人社生認為自己非真正的資

優,數理生察覺到想要傑出是很難的。

(1)自我信念的方向:

A.有人社班同學認為自己能進資優班的原因是外在因素所致。

「自己考上人社班,你會感覺有可能只是當天的運氣、或者是什麼題目剛好 適合你寫,還是那天身體狀況比較好。」(GHT-02)

B.有數理資優同學把可進資優班歸因於自己能力好。

「考上就代表自己有能力可以進吧!有一點要證明自己的能力。」(GMT-02) (2)自我的評價:

A.人社資優生認為人社資優不像數理資優是「真正的資優」,它並無數理 那種天賦,充其量只是肯花時間投入而已。

「……我都會跟人家講說我是人社班,如果人家講人社資優班,我會說沒有

資優兩個字,……我們真的只是願意做,但是這跟資不資優是兩回事,可是 我覺得數理資優需要天分。」(GHT-03)

「我覺得絕對套不上資優生這種名號,因為我覺得並沒有說資優,我們並沒 有說像數理資優班他們天生的那種天賦,……就是他們真的有一塊特別強、

特別突出,人家遠遠不及他們。……我們的資優感覺是訓練出來的……。這 種東西你只要去吸收,有興趣去吸收那誰都會,我們班跟其他班有什麼特別 的就是訓練比較多。」(BHO-03)

「我念這個班本來就不像數理資優班那樣程度這麼好,……會覺得自己可能 比別人資優一點點,就是在這個領域,但是在其他方面就真的覺得跟數理資 優班比起來自己是差了一截……」(BHT-05)

「我有個同學現在在附中數理資優班,……國二的時候他就去做基測試題,

碰到國三那種他是靠邏輯和推理自己就全部解出來了,而且還全對,都沒有

碰到國三那種他是靠邏輯和推理自己就全部解出來了,而且還全對,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