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個人若是看不到未來,就掌握不到現在;

一個人若是掌握不住現在,就看不到未來~

(金樹人,1997) 一、研究動機

日新月異的科技時代早已來臨,數位化與電腦緊緊地聯繫著各行各 業,儘管如此,任何偉大的發明終究無法取代「人」的個體,因為所有 科技的發展均來自於人類的需求。然而,高科技的飛躍進步,徹底改變 了人的行為模式與人際關係,更讓社會既有的規範與人的思想態度產生 衝突與矛盾,造成人更多的苦悶與疏離(楊國賜,2010)。網路無遠弗屆 的縮短時空距離,看似提高了效率與效能,帶來前所未有的方便,但當 學生終日沉溺在網路世界裡,反倒扼殺了求知的態度與創造的動力,如 此極端稱頌科技,對校園抑或社會而言,到底是福還是禍?

過度強調專業技術輕忽人文素養,絕對是反教育的行為,更是病態 的社會現象。一個人喪失了人的主體與本心,更遑論貢獻社會的服務熱 忱,此乃違背資優教育的初衷。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曾說:「科學不是萬 能的,人文和文化才可以提升人類到高層的境界,光靠科技是不能走入 光明的遠景」(自由時報,1993/12/18)。由此可見,人文涵養的重要性 是無庸置疑的,一個人真正的價值應該是在於他自己,任何外在的慾望 與需求會轉變成好的或壞的,端視這個人如何應用它。雖說當年斯賓塞 提出「什麼知識最有價值」的討論永遠不會有共識,而且隨著時代的變 化也會產生差異,但不同類型的知識及其組合方式對人的素養形成具有 不同的作用(張紅霞,2009)。反觀我國投注大量資源在理工教育,人文 領域僅處於邊陲地位,如此可能導致具有人文社會學科研究潛能的學生 也對理工科系趨之若鶩,這很容易誤導了學生的生涯決定,雖然有些人

文社會科學的學生表現傑出,但他們可能在「重理工、輕人文」的大環 境下遭受歧視,這也很容易阻礙其未來生涯發展的方向。

民國八十九年「中華民國人文社會科學白皮書」描繪未來人文社會 科學發展的藍圖,更直接陳述若只強調狹義的科技研發,會促使社會不 同體系間不平衡的發展,甚至因此衍生層出不窮的問題。教育部長吳清 基更在教育施政的理念與政策中揭櫫了全人教育與生命教育的重要,因 此,培養五育均衡的適性教育、具備人倫道德觀與關懷社會的視野、實 現人己物之和諧教育是必要的。民國九十七年在「資優教育白皮書」中 更揭示了資優人才的智慧應當為國家、社會做出貢獻,因此資優生該回 饋服務,使他們步入社會後能自我實現並成就他人。換言之,藉由優秀 人才的帶領下,提升國家整體的競爭力,這種種均顯示出國家為培養人 文社會科學人才不遺餘力,期盼拯救重理工輕人文的缺失。

民國八十年,教育部中教司長表示,人文社會類的服務業人才為社 會所殷切需要,故當時挑選十六所高中,逐年規劃提升人文社會教育品 質 (中央日報,1991/9/4)。民國九十三學年度起,台北市高中開放設立 資優班,共分為七類別,其中人文社會科學類首度納入其中,並決定於 北一女中、建中與中山女中三校增設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班,使台北市高 中未來的資優教育能朝向語文、人文社會與數學、自然科學等多元方向 發展,並達到資優教育全人發展的目的,在多元才能開展、發揮潛能外,

更具備高度責任感能利他、愛人。在國外的資優教育中,人文社會科學 資優領域並未獨立設置資優班,筆者認為,並非國外不強化人文社會科 學的重要性,而是國內長期以來過度功利導向的教育目的與社會價值,

迫使政府必須在具有指標性的資優教育中特別讓人文社會科學獨立出 來,以突顯其扭轉理工與人文教育長期不平等對待之用意。

資優學生為國家未來提升競爭力的主要來源,資優教育的發展也獲 得許多國家的重視。資優教育重要的目標之一就是在發展資優或特殊才 能孩子的潛能,使在不同領域成為卓越的人才(毛連塭,1995)。此外,

資優生在職業生涯發展歷程是否順遂,不但攸關其個人理想能否實踐,

更關係著他對國家社會的貢獻及影響,因此,資優生的生涯發展議題不 可輕忽之。但過去在推廣資優教育時,重視發掘資優學生、培養優秀人 才,更著重在課程教材的發展,較少以生涯發展的觀點來輔導資優學生 (陳長益,1993)。盧台華(1989)認為資優生雖然興趣相當廣泛與多樣化,

唯其在生涯發展方面的興趣卻顯得相當狹窄。林幸台(1993)研究發現高 一資優生對生涯的理念並不完整,甚至有若干偏差的觀念。吳怡君(2000) 研究發現大台北地區約有三分之一的高中新生都有相當高的「生涯困 擾」。蔡美華(2002)選擇高中數理資優生共 545 人進行研究發現,高中資 優生的生涯發展準備度偏低。且Erikson 在 1963 年認為高中時期的青少 年正處自我認同與角色混淆的關鍵期,對於所接收到的訊息開始質疑,

因此一個目標明確的生涯概念,正好可作為其實現自我概念,統整個人 過去與未來所有心理層面的重要工具(引自郭蓓蓉,2007)。由上述發現,

資優生的生涯發展問題不可等閒視之,應更加看重才是。

生涯理論大師Super 曾對生涯提出見解,認為生涯是生活裡各種事 件的演進方向與歷程,統合個體一生中各種職業和生活角色 (Super, 1976) 。生涯歷程中的行為、思考模式、情緒反應均會受到生涯自我效 能的影響(林幸台,1988;謝宏惠,1990),且生涯發展論更視生涯發展 歷程為個人一連串生涯抉擇的總合。良好的生涯發展或做一個好的抉擇 行動時,能有機會去了解自己的狀況,以及嘗試探索各種可能的條件,

是一件無庸置疑又極重要的工作 (Goodson, 1981) 。因此,協助高中生 認識自我,擁有高度生涯自我效能,建立良好的生涯發展,進而做出最 適合自己的生涯決定實為一重要的課題。是故,研究者希望深入了解資 優生在生涯方面所遭遇之困境,以提供生涯發展教育之參考。

除了個體本身因素外,父母在資優生的生涯發展中扮演舉足輕重的 角色(陳昭儀,1991),在現今開放的社會裡,父母在其生涯發展中的角 色與地位也是我們想探討的。而兩性議題在生涯領域中從未缺席,性別 對男女生自我效能之影響,一直都是研究生涯發展學者所關心的。除了 性別外,就讀類組似乎也影響生涯決定,邱卉綺(2005)研究顯示,就讀

不同類組的高中生在生涯決定時亦產生差異。本研究欲藉由選擇不同性 別及不同類組之安排,來比較其在生涯相關變項上是否有差異。

研究者從諸多文獻中發現,國內、外關於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生在生 涯方面的探討甚少,國內僅有于曉平(2007)曾針對全國八所高中之女性 資優生進行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發展之研究,發現語文或人文社會資優 生之生涯自我效能及生涯發展均較數理資優班高,但筆者發現,其研究 對象為高一學生,筆者認為高一學生進入資優班時間較短,對人文社會 科學及數理資優之概念可能不較高二、高三學生完善,且此研究對象為 女性資優生,針對男性人文社會科學及數理資優生在生涯方面的探討較 為缺乏。是故,本研究將研究對象設定為高二、高三學生,且涵蓋了男 生與女生之人文社會科學及數理資優生,並在量化資料外更增加訪談法 以補充量化資料之不足,如此質量並重的方式實施,期望能對人文社會 科學和數理資優生在生涯方面有深入的探討。而于曉平(2005)研究高中 數理資優女生選擇進入基礎科學科系之歷程發現,高二、高三生在科系 選擇上有顯著差異,學生到了高三對選系才較有自己的想法,這顯示出 高三對數理資優女性而言是選擇進入科學領域極為關鍵的階段,且研究 更顯示出高達三分之二的高二生對未來升學選擇感到困擾,因此,針對 高二和高三進行生涯輔導是刻不容緩的事。是故,研究者選擇高二、高 三生作為研究對象實有重要考量。又白瑩潔(2007)探討人文社會科學資 優生對課程的詮釋與看法中發現,人社課程有助提升學生對人文社會科 學的興趣並發展多項能力。張瑜真(2006)研究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班課程 之相關影響因素發現,人社資優班的成立有助及早激發學生興趣及培養 相關知能,但也提出升學主義會影響學生投入程度及高三課程規劃方 式,社會刻板印象與價值觀衝擊男校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班的實踐。由此 觀之,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班成立之初衷,是否受升學主義及社會價值觀 而對人社資優教育的實施產生影響?且此現象是否直接或間接影響學生 整體的生涯發展及生涯決定?這是研究者想深入探討的。

筆者去年於高中資優班及行政處室實習,發現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班

比起數理資優班有較多學生轉出的趨勢,這種現象實在令我感到疑惑與 好奇,是不是升學主義使得人社班淪為制度下的跳板?或學生在決定進 入人社班時對自我之生涯決定仍屬不確定狀態?抑或是學生在選擇就讀 人社班時並非出自於自己的意願?因此,研究者希望透過對兩所高中資 優班之研究探討,分析其在生涯自我效能、生涯發展及生涯決定的情況

比起數理資優班有較多學生轉出的趨勢,這種現象實在令我感到疑惑與 好奇,是不是升學主義使得人社班淪為制度下的跳板?或學生在決定進 入人社班時對自我之生涯決定仍屬不確定狀態?抑或是學生在選擇就讀 人社班時並非出自於自己的意願?因此,研究者希望透過對兩所高中資 優班之研究探討,分析其在生涯自我效能、生涯發展及生涯決定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