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相關研究探討

(2011) 法 畫原理與創作技巧,學生更加喜愛藝術與人文領域 的課程。

由上表可知,以兒童為對象的卡通動畫相關的研究有逐年增加的傾向;同時,

無論是觀賞卡通動畫亦或是讓幼兒實際操作,都顯示其確實具有輔助兒童有效學 習之功能。如李菁芸(2006)研究指出,經由卡通動畫實驗介入的幼兒在圖像表達 上與對照組達到顯著差異;蔡秀紋(2010)指出,接受「生命教育卡通影片教學」

的孩童其「積極負責」、「珍惜自然環境」的生命教育態度有所提昇;李桂(2011) 研究發現,幼兒對應用逐格動畫的色彩學習感到新奇有趣,且在色彩的認知概念 和應用有進步和成長;廖偉強(2011)研究也顯示,學生對學習逐格動畫有濃厚興 趣,進而更加喜愛藝術人文學習領域。

貳、課程發展之相關行動研究

「課程發展是指課程經由發展的歷程與結果,強調演進、生長的課程觀念。

亦是將教育目標轉化為學生學習的課程程式或教學方案,並強調教育理念的發展 演進與實際的教育行動 」(黃光雄、蔡清田,2009,p.188)。而行動研究是研究 者對所處的環境存有疑惑,進而針對問題進行反思的歷程;目標是希望研究者能 藉由問題,採取行動以改進實務者對問題的理解(蔡清田、楊俊鴻、翁宜青等人譯,

2004)。因此課程發展的行動研究,即是研究者因為所處的環境,對某主題課程產 生興趣,欲理解課程若在所處現場進行實施,其背後會發生的故事為何。國內近 年進行課程發展的行動研究已不在少數,研究者找尋符合研究方法學-行動研究法 發現問題、討論、實踐、修正的螺旋式研究過程之研究,挑選其中 13 篇,整理如 下表 2-2。

表 2-2

國內教育課程發展行動研究之相關論文整理表 作者

(年代) 研究方法 研究結果 林淑慧

(2003)

行動研究 方法學

鄉土教學的課程發展是不斷的渡化、省思的動態歷 程,且需不斷討論、實踐、修正。課程實施需把握其 實施原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充分利用社區資源,

落實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等。

商,進行研究規劃的討論;此外呂松林(2003)也提出為落實課程規劃,研究者與 專家、學者共同慎重修正與調整教學方案,還請教的在地的專業人士。綜合以上 研究者所述,行動研究進行時視論文類別,而與地方專家、專家、學者討論,以

「人力」的方式組成團隊,讓團體進行來結合各界力量方能更有效率地進行行動 研究。

二、動態歷程

林淑慧(2003)提到課程發展是持續不斷透過討論、實踐、省思、修正的動態 歷程;陳錦秋(2004)提到課程發展與行動研究的歷程,經由不斷的修正作法,這 個階段還必須建立課程發展的對話機制;吳錦雲(2005)的研究指出,透過行動-

省思-修正的螺旋歷程,發展幼兒園本位的課程發展行動研究,其符合幼兒的學 習需求;王婉婷(2006)指出,課程發展過程所遭遇到的各種問題是環環相扣寫互 相影響的,在這個歷程研究整不斷反省、閱讀文獻、討論、並請教專家以求解決 之道;陳駿(2010)指出,在研究歷程不斷反思、修正的動態歷程下,增長教學問 題的解決能力。綜合以上研究所述,行動研究是一個反覆過程的動態研究,透過 重複「討論」、「實施」、「省思」三個步驟,不斷針對研究課程內容進行一再的修 正,方能發展出完整的課程。

三、行動過程與教師專業成長

呂松林(2003)提到發展鄉土藝術課程,其強調「過程」的學習,塑造正確的 價值觀,進而累積教師教材編撰經驗,達到自身專業突破;陳錦秋(2004)也提到 教師專業成長既是教師個人的責任,也是教學團隊的責任,因此透過行動研究強 化自身專業知能;王婉婷(2006)指出研究透過與同儕合作、積極溝通的方式來促 進教師專業成長;陳律歆(2009)也指出,其進行環境藝術教育課程發展的行動研 究,使教學者得到專業成長;陳駿(2010)指出,研究者透過課程的設計與實施,

在這樣的過程對主題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綜合以上研究所述,進行行動研究的 探究過程中,教師反覆進行「討論」、「實施」、「修訂」過程,這樣的過程中教師 必須不斷的充實自己,因此教師專業會同時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