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知覺父母期望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知覺父母期望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依據前述的研究動機與目的,探討國中生知覺父母期望、情緒智能與生 活適應的關係且進行文獻探討,以作為研究設計及研究結果討論參考的依據。

本章共分四節,第一節探討知覺父母期望的理論與相關研究;第二節探討情 緒智能的理論與相關研究,第三節探討生活適應的理論與相關研究,第四節探討 知覺父母期望、情緒智能與生活適應之關係。

第一節 知覺父母期望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一、父母期望的定義與內涵

(一)父母期望的定義

Finn(1972)指出「期望」是個人對他人或自己所形成的意義或潛意識的評 價,更甚評價者會期許被評價的人,表現與其所持評價一致的態度,由於評價者 會對被評價者有著認為自己所評價都為真的想法,因此於表現上會有相同一致的 心向。莊昌憲(2001)認為期望是指一種特定行動能否導致某項結果的機率,也 就是指當個體在一個情境中做了一件事情,則其會對結果有所預期,若將期待的 對象設定為子女,則表示父母在子女的生活過程中,對子女的各項表現,有著自 己的預期結果。由此可知,期望可視為個人對被評價者的一種期待或態度。

父母期望的名稱及定義,由於專家學者的研究方向或分析的層面略有不同,

故因而有差異,一般常見有稱為「父母教育期望」、「家長教育期望」等等,但研 究者認為若把父母期望的範圍只定義在教育層面中會過於狹隘,故以下文獻皆以

「父母期望」當作本研究的研究變項。

郭生玉(1975)認為父母期望為父母對子女日常功課的表現及對未來教育之 期望。黃菁瑩(1999)、林俊瑩(2001)則將父母期望定義為父母對子女在學校

10

學業成績期許及未來學歷上的最高期望。亦有部分學者對父母期望的定義皆認定 為父母對子女在校成績及未來教育成就的期望(林義男,1993;張善楠、黃毅志,

1997;楊景堯,1993;柯銀德,2003;邱欣雁,2005;林彥岑,2009)。綜上所 述,可得知部分學者對於父母期望的定義,多以父母對子女外在表現,如:「成 績表現」及「未來學歷」,從此層面作為探討父母期望的架構。

然而,有專家學者認為前述定義過於狹隘,父母期望應不僅止於對孩子的教 育期望而已,這樣會過於重視學業成績及文憑主義,故後將定義納入對道德品德、

人際關係、行為表現等等的期望,則父母期望的層面也較為廣泛。如,侯世昌(2002)

將父母期望定義為:「家長希望子女接受何種教育、得到怎樣的成效,所持有的 一種心向或態度,其中又分為學業成就期望及品德人際期望」。蕭惠蘭(2003)

則延伸父母對子女學歷的期待至就業期望,將父母期望定義為:「父母對孩子學 業成就的期許,以及對未來學歷或工作上的最高期待」。邱愉容(2008)定義父 母期望為:「父母依子女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表現,對其未來學業成就發展方向所 給予的期望與評價,包含課業提供、親子互動、成績關注和參與活動的機會。」

綜上所述,可以發現隨著時代的演變,父母期望已由早期對孩子課業的關注 及升學成就的期望,進而多加入品格發展、人際關係、職業成就的期望等等,故 已多重視孩子需擁有適應社會的態度及能力。因此研究者進一步將父母期望定義 為:「父母在教養子女的過程中,透過親子互動關係表現出對子女的學業表現、

道德品格、社交關係、升學成就、未來職業各方面之期待,而此期待是指父母希 望子女接受何種教育,並得到預期中的成效,所持的一種態度或心向。」

(二)知覺父母期望的定義

本研究之研究主題為國中生知覺父母期望,故對「知覺父母期望」一詞需定 義之。根據 McClelland 與 Atkinson(1948)對知覺的界定是一種心理程序,個 體經由此一程序將掌握到的外界刺激印象加以重新組織訊息並賦予其意義。張春 興(2006)對知覺的定義為:「藉由感官以覺知環境中物體存在、特徵及其彼此

11

12 錞,2004;邱欣雁,2005;楊筱筠,2007;邱愉容,2008)。

其中「配合課業提供」及「成績關注」和前述的學業及成就期望定義較接近,

13

類方式,將「學業及成就期望」細分為「課業升學期望」及「職業成就期望」, 最後納入姚佳君(2011)的研究,採用「互動回饋期望」向度,最後決採「課業 升學期望」、「職業成就期望」、「生活品德期望」、「社交人際期望」及「互動回饋 期望」五項層面作為探討國中生知覺父母期望的內涵,以下就這五項內涵說明:

1. 課業升學期望

係指父母對子女在校的課業學習成績、未來升學及最高學歷之期望。

2. 職業成就期望

係指父母對子女在未來職業類別、職位地位以及社會地位之期望。

3. 品德行為期望

係指父母對子女在品德修養、品格操守、道德觀念及行為表現之期望。

4. 社交人際期望

係指父母對子女在人際互動、交友狀況、在校受歡迎的程度之期望。

5. 互動回饋期望

係指父母對子女表達期望時的意見溝通、支持接納與行為表現。

二、父母期望的相關理論

(一)教育心理學:自我應驗預言

張春興(2006)指出,當教師對學生存有不適當地期望,影響到學生的自我 評價,形成他自認我不如人的預言,久而久之,他在以後行為上及無形中實踐了 他的預言,此種心理現象稱為自我應驗預言,又稱比馬龍效應。若將比馬龍效應 推論到父母對子女的期望上,則表示父母會透過其態度、言行,影響子女對自我 的期望,進而影響其日後的行為表現或未來成就(劉慧華,2013)。且由於父母 和子女相處時間較師生關係多而親密,因此父母期望也較教師期望易被子女所知 覺,對子女較容易產生影響。

陳玟伊(2006)的研究也發現,家長的期望會影響子女的行為,並產生交互 作用,進而影響子女的自我評價與行為表現。因此若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14

可以發現父母對子女若有著合適的期望,則對於其的發展有正面且長遠的影響。

(二)社會學:Finn 的期望網理論

有關父母期望的理論,國外學者 Finn(1972)指出父母的期望與價值觀將形 成複雜的期望網,進而影響子女的表現,其模式如圖 2-1-1 所示:

圖 2-1-1 Finn 的期望網

資料來源:周新富(2006)。家庭教育學-社會學取向(頁 381)。臺北:五南。

由 Finn 的期望網可知,父母對子女的關心與期望會影響子女的成果表現,

另外,教師期望、同儕期望及重要他人之期望,有些會直接影響成果表現;有些 則影響個體的自我期望,因而產生自我概念,進而影響個體的成果表現。而這些 重要他人的期望,又受到自身的文化傳統及個人背景因素相關。

文化傳統和需求 個人被知覺到的特性

(年齡、種族、性別、能力、以往成就)

同儕期望 父母期望 教師期望 他人期望

自我 期望

成果表現

(成就)

自我概念 直接影響

15

劉慈惠(1999)表示於多年來跨文化的研究成果充份顯示,文化與生態環境 等因素在父母教養信念的形成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父母的角色與教養特質 會因文化和環境而有所差異 (Bronfenbrenner, 1979; Fowler, 1983; Ogbu, 1981;Whiting & Edwards, 1988)。例如,Okagaki 與 Sternberg (1993)針對美國 境內不同民族的研究發現,美國白人的父母認為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比孩子 聽話來的重要,但少數民族(如亞裔、墨裔)的父母則認為訓練孩子聽話遠比其思 考的獨立性重要。

(三)家長教育期望模式

侯世昌(2002)根據 Braun(1987)提出的多層面教師期望理論模式,

建構出家長教育期望模式,並歸納為七個階段,並分述如下:

1. 學生外在表現

學生因其個別條件或成長背景,如:在家中排名、學生人格特質、

智力、性別、年齡及興趣等因素的不同,在各方面會有不同的行為表現。

2. 家長知覺

父母知覺子女表現出來的外顯行為,若子女實際的行為表現與父母 期望的愈符合,則親子之間的互動會愈好。

3. 家長期望

父母因自己對子女表現的的希望,往往受到家長性別、職業、年齡、

社經地位、自己過去的學習經驗及親子關係的影響而有所調整。

4. 家長行為

父母因對子女的教育有所期望,而表現出一切能為外界所察覺的態 度或行為取向,尤其是與子女間的互動關係。

5. 學生知覺

因父母的態度、行為或父母直接告知,學生知覺到父母對自己的教 育期望為何,兩者間若愈接近,則親子間愈容易溝通。

16

6. 學生的自我期望

學生了解父母對自己的教育期望後,會影響其對自己的自我概念、

成就動機及對自己的期望水準,影響其實際的行為表現或成就水準。

7. 家長教育期望的應驗

學生的實際行為表現或成就水準如與父母的教預期相符,長久下來,

即顯示家長教育期望的應驗。反之,如學生的實際行為表現或成就水準 與父母的教育期望不符,則父母需思考其所知覺到的子女表現是否正確,

以重新建立其對子女的教育期望或改變其外顯行為。

根據上述侯世昌(2002)所提出的家長教育期望模式可以發現,家長對子女 的期望不只是學業成績以及未來成就,更包括了品德及人際關係,另外也強調子 女知覺父母期望之後,進而產生自我概念,最終交互影響成對自我的期望,並表 現於外顯行為上。

由此可知研究父母期望的內涵,不只是探討學業上的表現,更應以全人發展 角度去探討,因此研究者將採侯世昌(2002)的家長教育期望模式,另外也參酌 楊環華(2010)的父母期望,將「學業及成就期望」細分為「課業升學期望」及

「職業成就期望」,另外也納入姚佳君(2011)的研究,採用「互動回饋期望」

「職業成就期望」,另外也納入姚佳君(2011)的研究,採用「互動回饋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