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根據本研究之目的與需要,所採用的研究工具主要有研究者自編之「基本資 料調查表」、「國中生知覺父母期望量表」及陳李綢、蔡順良(2009)所編製的「中 學生情緒智能量表」及「中學生生活適應量表」。以下就這四項說明如下:

一、基本資料調查表

國中生的個人基本資料部分,主要調查受試者的背景變項,包括:「性別」

以及「年級」。「性別」分為男生、女生;「年級」分為七、八、九年級。

二、國中生知覺父母期望量表 (一)量表編製依據及經過

本研究所編製的國中生知覺父母期望量表,係參考侯世昌(2002)的家長教 育期望模式中的「品德及人際期望」,並將其細分為:「品德行為期望」及「社交 人際期望」,且參考楊環華(2010)的父母期望分類方式,將「學業及成就期望」

細分為「課業升學期望」及「職業成就期望」,最後納入姚佳君(2011)的研究,

採用「互動回饋期望」向度,最後發展成為本問卷五個向度的原型。

編擬預試量表後,研究者邀請三位專家國中教師針對此量表的語意進行審閱,

提供修正意見。經與指導教授討論審核,確認預試量表共 40 題。預試後進行項 目分析,刪題後訂為正式問卷,共 30 題。

(二)量表架構與內涵

依據侯世昌(2002)等人對父母期望的定義,本研究的預試題目編制說明如 下表 3-3-1:

43

表 3-3-1 國中生知覺父母期望量表架構內涵表

研究架構 內涵 題數

課業升學期望 父母對子女在課業學習成績、未來升學

及最高學歷之期望。 8 題

職業成就期望 父母對子女在未來職業類別、職位地位

及社會地位之期望。 8 題

生活品德期望 父母對子女在品德修養、品格操守、

道德觀念及行為表現之期望。 8 題 社交人際期望 父母對子女在人際互動、交友狀況及

在校受歡迎的程度之期望。 8 題 互動回饋期望 父母對子女表達期望時的意見溝通、

支持接納與行為表現。 8 題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三)量表預試 1、項目分析

本量表的預試對象取自新北市立錦和高級中學附設國中部之九年級學生,共 計 207 名,刪除遺漏填答及明顯反應心向的問卷後,共計得有效樣本 199 份,可 用率為 96.1%。

待量表回收後,將預試結果進行項目分析,藉此刪除不良試題。本研究之項 目分析採極端組比較法(CR 值)及項目與總分相關法(同質性考驗法)。吳明隆、

涂金堂(2005)建議為提高題目之鑑別度,故篩選標準須符合「CR 值>3」、「題 目與總分相關>.30」的標準。未達上數選擇標準者,則予以刪除(預試問卷試 題內容詳見附錄一、項目分析結果詳見附錄三)。項目分析結果顯示,全數題目 皆達 CR 值 3.0 以上,且題目與總分相關也皆達.30 以上,故初步保留全部試題。

2、因素分析

將上述保留下的題目分層面進行因素分析,資料透過取樣適切性量數考驗

(KMO=.891)與 Bartlett 球面性考驗(p<.001),顯示本量表示合執行因素分

44

45

46

(五)正式量表內容與計分方式

經項目與因素分析決定正式量表內容,本量表共有五個因素:「課業升學期 望」、「職業成就期望」、「生活品德期望」、「社交人際期望」、「互動回饋期望」、,

每個因素各 6 題,全量表共 30 題(正式問卷試題內容詳見附錄二)。題號分配如 下:

1. 課業升學期望:第 1、6、11、16、21、26 題,共 6 題。

2. 職業成就期望:第 2、7、12、17、22、27 題,共 6 題。

3. 生活品德期望:第 3、8、13、18、23、28 題,共 6 題。

4. 社交人際期望:第 4、9、14、19、24、29 題,共 6 題。

5. 互動回饋期望:第 5、10、15、20、25、30 題,共 6 題。

計分方式採用 Likert 五點計分方式,請受試者圈選出最符合自己的程度,1 代表「完全不符合」、2 代表「不太符合」、3 代表「有些符合」、4 代表「大部份 符合」、5 代表「完全符合」。量表合計總分,得分越高代表國中生在該層面知覺 父母期望的程度越高。

三、中學生情緒智能量表

本量表採用國內學者陳李綢、蔡順良(2009)所編製之「中學生情緒智能量 表」做為研究工具。量表內容如下:

(一)量表內涵 1. 情緒認知

代表當個人有情緒產生時,能知覺到情緒訊息,並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態、

變化、感覺和思想,察覺該情緒存在的事實以及引發情緒的原因。

2. 情緒表達

代表個人能運用適當的文字、語言、表情或肢體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47

3. 正向激勵

代表個人在面對困難或逆境時,能忍受挫折,有堅持到底的毅力,並且會 用正向思考的方式自我激勵。

4. 情緒調節

代表個人能用適當的方法紓解壓力,減少不愉快的情緒,保持愉快的心境。

5. 情緒反省

代表個人對情緒處理的評估,能否清楚接受自己、同學、家長、老師的情 緒經驗,並且思考與評估自己是否修正或改善情緒。

(二)問卷作答與計分

全量表共五十題,採用 Likert 式四點計分量表,題目均為正向題。受試者 依照自身情況填答,量表合計總分,得分越高表示國中學生在該向度之情緒智 能表現越佳。

(三)量表信度與效度 1. 信度

(1)量表的內部相關:內部相關從.40~.86 不等,皆達.01 顯著相關。

(2)內部一致性係數:介於.79~.87 之間。

(3)折半信度:介於.75~.89 之間

(4)重測信度:以 235 名受試者,三週後進行重測,介於.65~.76 之間。

以上各項信度信度係數均達.01 顯著水準,可知本量表有著良好的穩定性與 一致性。

2. 效度

以因素分析抽取五個因素,經因素分析後,共有一個特徵值 3.31,可以解釋 情緒智能達 66.15%,這也說明本量表所包含的五個因素都與情緒智能有關聯。

48

另外以驗證性因素分析進行效度考驗,結果顯示本量表具有不錯的建構效度。

四、中學生生活適應量表

本量表採用國內學者陳李綢、蔡順良(2009)所編製之「中學生生活適應量 表」做為研究工具。量表內容如下:

(一)量表內涵

1. 自我定向:個人對生活目標、生活方式、工作方向與職業的自我定向感。

2. 家庭適應:個人對家庭中父母、兄弟姊妹、親戚的相處及交往的關係。

3. 社會適應:個人對社會中的生活環境及與朋友的相處及交往的關係。

4. 人際關係:個人與同學、朋友、家人的相處及交往的關係。

5. 學習適應:個人運用技巧解決及調適在學習方面困難的能力。

6. 自我意識:個人對周遭人事物有明確的覺察及認知能力。

7. 工作適應:個人運用技巧解決及協調工作方面問題的能力。

8. 自我勝任:個人對自己學習、領導、運動等技能的勝任感。

(二)問卷作答及計分

全量表分為八個分量表,共六十四題,採用 Likert 四點計分量表,題目內 含有正負向題。受試者依照自身情況填答,量表合計總分,得分越高表示國中學 生生活適應能力越佳。

(三)量表信度與效度 1. 信度

此量表以內部相關、折半信度、重測信度與內部一致性四方面來說明信 度,結果顯示此量表具有穩定性,以下分項說明(陳李綢、蔡順良,2009):

(1) 內部相關:從.36 到.90 間不等,達到.01 的顯著相關。

(2) 折半信度:係數介於.80 至.92 之間,達到.05 的顯著相關。

49

(3) 重測信度:以 213 位受試者間隔三星期後進行重測,信度介於.67 至.86 之間,達到.01 顯著相關。

(4) 內部一致性:係數為.97,各分量表內部一致性係數介於.78 至.93 間,

達到.01 的顯著相關。

2. 效度

此量表以因素分析、建構效度兩方面來說明效度,說明如下:

(1) 因素分析:

本量表各題目與總分間的相關為.92,p<.01;各分量表內部題目 的一致性介於.78~.93。因素分析後抽取八個因素,共有一個特徵值 5.55,解釋量達 69.34%,由此可知,本量表包含的八個因素都與生 活適應有關聯。

(2) 建構效度:

原編制者以驗證性因素分析進行效度考驗,顯現出本量表具有不 錯的建構效度。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