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二節 知覺風險

本節共分兩個部份,先介紹知覺風險定義,其操作定義和構面,並回顧過去 和休閒領域有關之研究,來探討知覺風險在休閒理論的依據。知覺風險(perceived risk)概念,在李柏宏(2008)的論述中指出:Bauer在1960年首先提出以來,至今已 有將近50年的時間,應用的範圍大致含括消費者行為、交通運輸、醫療保健、觀 光旅遊及休閒遊憩活動等。以下將針對知覺風險進行說明,茲分述如下:

一、定義

Bauer (1967)首先在消費者行為中提出「消費者行為像是冒險(risk taking)」

的想法,認為消費者行為的概念中涉及了風險,消費者任何幾乎確定的活動,都 會產生無法預期的結果,甚至有些可能是不愉快的。知覺風險是個人對情境風險 的評價,或個人對情境不確定性可估計的機率及可控制的程度,亦是個人暴露在 重大知覺損失的可能性下所引起的情緒及認知回應(Baird & Thomas, 1985 ; Jones

& Ellis, 1996; Thompson & Yeong, 2003)。

在國內外休閒相關文獻中,很多研究針對遊憩區所潛在之危險及相關經營管 理策略進行探討(Bentley & Page, 2001; Bentley, Page, & Larid, 2001; Bentley, 2001;

Cooley, 2000; Tangen-Foster & Dawson,. 1999),但僅有少數研究探討遊客對遊憩環 境之知覺風險(Brannan et al, 1992; Jones & Ellis, 1996; Priest, 1992; Priest &

Carpenter, 1993; Schuett, 1993)。目前尚未有特定的調查內容和尺度來衡量遊客的 知覺風險,主要原因是遊客對危險的認知會因所參與活動及環境而有所差異。

Cheron 和 Ritchie (1982) 首先將知覺風險的概念延伸至休閒研究領域,他 們認為遊客對遊憩活動的風險認知是由財務、功能、身體、心理、社會、時間 及滿意度等七項風險所組成,並透過因素分析將風險歸納為功能及心理兩構 面,功能構面意指遊客潛在活動參與過程中無法表現好,以及可能發生之身體 受傷;而心理構面是指遊客害怕無法達成個人及社會標準、不滿意體驗所造成 之挫折感以及時間和金錢上之浪費。Davis-Berman 和 Berman (2002)認為風險 評估是風險管理重要工作之一,而風險評估有兩種方法:一、根據資料所顯示 之統計精算風險(actuarial risk);另一種是主觀判定之知覺風險(perceived risk)。

統計精算風險是指夠過統計精算技術,以一定的活動參與單位中發生危險事件 的比例來評估危險程度;此種評估技術著重在事件發生的機率,以及事件發生 後之結果,例如 Cooley (2000) 根據統計資料以每千個參與日受傷比(injury/1000 participant days)及每百萬個參與日的死亡率(fatality/million participant days),比 較戶外冒險遊憩、高中美式足球及汽車駕駛等活動之危險性,其研究結論顯示 高中美式足球比戶外冒險遊戲來得危險。然而此種統計精算結果顯示的是參與 者的身體風險,而無法顯示參與者在參與活動過程中的心理反應(如對風險之知 覺),而此心理反應是影響參與者行為的重要因子。知覺風險是個人對活動造成 死亡和受傷可能性的主觀認定。不同的人對相同的統計精算風險可能有不同的 知覺風險。知覺風險會受活動參與者的技術(skill)和能力(competence)影響,一

般而言,當活動情境超出參與者的技術和能力使其無法掌控時,參與者最能感 受到風險。

二、知覺風險之衡量

戶外遊憩學者認為對從事冒險遊憩活動之遊客而言,知覺風險與遊憩涉入程 度有密切之關係。Ewert 和 Hollenhorst (1989) 的冒險模型中提到,當遊客對冒 險遊憩參與(engagement)增加時,其所偏好之風險會從認知上的風險(perceived risk)轉變至實際上的風險(real risk)。類似的結果也出現在Schuett (1993)的研究 中 , 該 研 究 以 肢 體 的 (physical) 、 社 會 的 (social) 、 財 產 的 (financial) 及 心 理 的 (psychological )等四個構面來調查急流泛舟者之知覺風險,結果顯示知覺風險可 預測冒險者之持久涉入程度,泛舟者的知覺風險愈高者,其所獲得的效益也會越 為顯著。王正平(2003b)於探討攀岩涉入程度與知覺風險之關係中發現,攀岩涉入 程度與社會性風險無顯著的相關性,而與身體風險及設備風險呈正相關,顯示攀 岩者隨著對活動的涉入增加,在身體傷害風險或發生設備失誤風險之危險性會隨 之增高,然而財務風險、滿意度風險、心理風險及時間風險與涉入程度呈負相關。

冒險活動參與者參與冒險與否會受個人知覺風險所影響,且知覺風險會受個 人參與經驗的增加而逐漸降低。Robinson (1992)研究指出當遊客參與冒險活動 時,會根據個人所知覺到的風險程度(perceived risk)及個人的能力(competence)來 評估是否參與冒險,若評估結果是遊客所無法接受的,則遊客會選擇放棄參與冒 險,反之結果是正面的,則遊客選擇參與冒險。進一步的研究指出,冒險活動參 與者在體驗過冒險活動後,其對活動的知覺風險及能力會隨之而改變;隨著對冒 險活動的參與,遊客有機會練習活動技巧進而提昇個人能力,且對活動的熟悉可 以降低遊客的知覺風險(Priest & Carpenter, 1993; Priest & Bunting, 1993)。

Cheron 和 Ritchie (1982)以 Peter 和 Tarpey (1975) 所使用的 6 項知覺風險

類型,並加上滿意度風險(satisfaction),做為休閒活動知覺風險之類型,定義如 下所示:

表 2-2-1 知覺風險類型

知覺風險類型 說明

財務風險(financial risk) 活動價值不符合支付成本的可能性。

功能風險(functional or performance risk)

進行活動時發生問題(機械、設備、組織)的可 能性。

身體風險(physical risk) 身體危險或受傷的可能性;損傷健康。

心理風險(psychological risk) 活動無法反映自我的個性及價值。

社會風險(social risk) 參與會影響他人對自我看法的可能性。

時間風險(time risk) 活動花費太多時間或浪費時間的可能性。

滿意度風險(satisfaction risk) 活動無法提供個人滿足感或自我實現的可能性。

資料來源: Cheron & Ritchie (1982) Leisure activities and perceived risk.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4, 139-154

Cheron 與 Ritchie (1982) 所使用的知覺風險類型,陸續被運用在休閒遊憩領 域之研究(王文君,2008;王正平,2003;李柏宏,2008;張孝銘,2006; Brannan et al., 1992; Schuett, 1993)。

Brannan (1992)以Cheron 和 Ritchie (1982)所提之七類風險分項來評估24種 遊憩活動,結果顯示,整體知覺風險最高的前十名依序為降落傘、攀岩、泛舟、

洞穴探險、打獵、下坡滑雪、衝浪、獨木舟、開車及游泳;整體知覺風險最低的 前十名依序為閱讀、玩牌、散步、從事園藝、看電影、拜訪朋友、釣魚、購物、

高爾夫及慢跑;而在各項知覺風險類型中,身體風險和心理風險是各項休閒遊憩 活動中最普遍的整體知覺風險預測指標,該研究結果顯示釣魚活動之整體知覺風

險受功能、心理及滿意度三類風險分項顯著影響(R2=0.360)。由此可知一般人 並不認為釣魚活動帶來明顯的身體風險。而在台灣東北磯海岸遊憩性磯釣客冒險 行為研究中亦發現,受訪者同意磯釣過程中所產生之設備損耗,也認為磯釣並不 影響他人對參與者之看法,但較不同意磯釣活動所可能帶來之身體傷害、時間及 金錢之浪費、以及對個人形象及滿足感所產生之負面影響(王正平,2003a)。

於海岸從事釣魚活動除須面臨惡劣的天候(如,強烈的季風和降雨)之外,

有時更要面對許多潛在的危險(如,溼滑高聳的礁岩和巨浪)。此外,岩岸中常 有多向前伸入海中的釣點,釣客在退潮時可涉水經過岩石間縫隙而到達,然而在 釣客沉浸於釣魚樂之時,往往在漲潮後無法回到岸邊,或在勉強涉水行經礁岩間 縫隙時被突來的海浪打落入海。再者,突然的氣候及海象變化更是釣客殺手。諸 如此類,許多釣客的知覺風險來自於對該釣場釣點的認識及聽聞,對該點的風險 知覺較低者,覺得該地點不危險,較易前往活動。相反地,若對該點的風險知覺 較高者,覺得該地點較危險,較不容易前往從事釣魚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