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人格特質、知覺風險與休閒效益之研究:以釣客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人格特質、知覺風險與休閒效益之研究:以釣客為例"

Copied!
17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永續觀光暨遊憩管理碩士學位學程 碩士論文. 人格特質、知覺風險與休閒效益之研究─以釣客 為例. 指導教授: 黃 玉 琴. 博士. 研 究 生: 周 彥 呈. 撰. 中華民國一○一年六月 I.

(2) 謝 誌 大學時期唸的是人文學科,在研究所階段整個大跳動轉入觀光休閒領 域,一路走來有些跌跌撞撞,但有許多人的幫助,讓我有今日的成果。 首先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黃玉琴博士的悉心教導,三年的研究所學生 生涯,在黃老師的身上學習到了堅持到底的毅力、跳躍式邏輯思考模式及 做好每件事的嚴謹態度,在學期間感謝吳忠宏教授在研究方法的教導、王 志宏教授在統計分析方面的指導,墊定研究穩固的基礎。另外,感謝在論 文撰寫與口試期間,給予指正及寶貴意見的口試委員葉源鎰教授、楊文燦 教授、陳貞吟教授與張偉雄教授;以及問卷發展期間提供建議與協助的李 介祿教授、楊文燦教授、吳政和教授、孫瑜華教授、王志宏教授、葉源鎰 教授、施建彬教授,每位師長及研究先進對本論文均有莫大助益。 在求學的路上,有幸遇到共同打拼的同學夥伴秋雲、德宣、瓊文、偉 隆大哥、新靈、慧潔、夢婷、園鑫,因為您們的陪伴與支持,使得我能順 利完成學業,有你們真好! 最後,要感謝我的家人,一路支持我在學術上精進,在我發問卷階段 上午工作,下午陪著我到處發問卷,是我面對困難時最大的支柱。回首這 一路來要感謝的人真的太多了,衷心地謝謝一路上曾幫助過、指導過我的 人。. 彥呈. 敬上. 民國101年6月 I.

(3) 人格特質、知覺風險與休閒效益之研究:以釣客為例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釣客人格特質、知覺風險與休閒效益之情況,探討釣 客基本屬性與人格特質、知覺風險與休閒效益之關係,進而建構並驗證「人 格特質、知覺風險與休閒效益模式」,最後探究釣客之人格特質、知覺風 險對休閒效益的影響。 研究對象為釣客,採問卷調查的方式,共獲得有效問卷500 份。經回 顧相關理論並運用結構方程模式的分析後,得到「人格特質、知覺風險與 休閒效益模式」。結果顯示: (1) 女性知覺風險較男性高,而男性休閒效益較女性顯著。 (2)本研究之「人格特質、知覺風險與休閒效益模式」整體適配度良好 (GFI=0.97, SRMR=0.34, NNFI=0.94, PNFI=0.58,RMSEA=0.071 ,CFI=0.96,CN=281.65)。. 由模式得知人格特質會正向且顯著地影響知覺風險、知覺風險會正向 且顯著地影響休閒效益、人格特質會正向且顯著地影響休閒效益。 根據以上結果對釣客管理單位提出經營管理策略,並對後續研究提出 相關建議。. 關鍵字:釣客、人格特質、知覺風險、休閒效益、結構方程模式。. II.

(4)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ersonality, Perceived Risk, and Leisure Benefits: A Case Study from the Anglers.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stablish a conceptual model of personality, perceived risk, and leisure benefits. The specific objectives were as follows:1. to understand anglers’ personality, perceived risk, and leisure benefits; 2.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anglers’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s, personality, perceived risk, and leisure benefits; 3. to construct and validate the structural model among personality, perceived risk, and leisure benefits; and 4.to examine the causal relationships among personality, perceived risk, and leisure benefits. A total of 500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through face-to-face survey from anglers. Establishing from the previous literature, a proposed model was tested and found that personality, rerceived risk are antecedents of leisure benefits.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anglers’ gender, female perceived higher risk than male, and male experienced. higher leisure benefits. The overall proposed model fit the data well (GFI=0.97, SRMR=0.34, NNFI=0.94, PNFI=0.58, RMSEA=0.071, CFI=0.96, CN=281.65). After conducting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ersonality positively and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perceived risk; perceived risk positively and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leisure benefits; personality III.

(5) positively and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leisure benefits. According to the aforementioned study results, this study proposed some managerial suggestions for anglers’ management. Finally, the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were also discussed.. Keywords: Anglers, Personality, Perceived risk, and Leisure benefit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IV.

(6) 目錄 中文摘要 ................................................................................................ II ABSTRACT ........................................................................................ III 目錄 ........................................................................................................ V 表目錄 ................................................................................................. VII 圖目錄 .................................................................................................... X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研究背景 ............................................................................................. 1 研究動機 ............................................................................................. 2 研究目的 ............................................................................................. 5 研究流程 ............................................................................................. 6 名詞釋義 ............................................................................................. 7.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9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人格特質 ............................................................................................. 9 知覺風險 ........................................................................................... 20 休閒效益 ........................................................................................... 25 各變項間之關係 ..............................................................................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9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四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節. 第五章. 研究架構 ........................................................................................... 39 研究假說 ........................................................................................... 41 問卷設計 ........................................................................................... 42 研究對象及方法 .............................................................................. 47 資料分析與統計處理 ...................................................................... 50. 資料分析結果 ........................................................................ 53 基本特性 ........................................................................................... 53 研究變項測量結果 .......................................................................... 57 研究變項項目分析 .......................................................................... 63 驗證性因素分析 .............................................................................. 68 結構模式分析................................................................................. 101 基本特性與研究構面差異分析 .................................................... 108. 結論與建議.......................................................................... 13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133 V.

(7) 第二節 研究貢獻與建議 ........................................................................... 137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建議........................................................... 139. 參考文獻 ............................................................................................. 141 一、中文文獻 .............................................................................................. 141 二、英文文獻 .............................................................................................. 144. 附錄一 專家問卷 ............................................................................... 149 附錄二 問卷內容 ............................................................................... 157. VI.

(8) 表目錄 表 2-1-1. 十六種人格因素表 .......................................................................... 15. 表 2-2-1. 知覺風險類型 .................................................................................. 23. 表 2-3-1. 休閒效益的定義 .............................................................................. 25. 表 2-3-2. 休閒效益的內涵 .............................................................................. 27. 表 2-3-3. 休閒效益的面向 .............................................................................. 29. 表 3-3-1 知覺風險量表 .................................................................................. 42 表 3-3-2. 休閒效益量表 .................................................................................. 45. 表 3-3-3. 人格特質量表 .................................................................................. 46. 表 4-1-1 研究樣本基本特性 .......................................................................... 54 表 4-1-2 受訪對象釣魚行為分析 .................................................................. 55 表 4-2-1 知覺風險衡量變項分析 .................................................................. 58 表 4-2-2 人格特質衡量變項分析 .................................................................. 60 表 4-2-3 休閒效益衡量變項分析 .................................................................. 61 表 4-3-1 知覺風險量表項目分析結果 .......................................................... 64 表 4-3-2 人格特質量表項目分析結果 .......................................................... 65 表 4-3-3 休閒效益量表項目分析結果 .......................................................... 66 表 4-4-1 知覺風險 CFA 初始模式參數估計表 ............................................ 69 表 4-4-2 知覺風險 CFA 模式修正參數估計表 ............................................ 71 表 4-4-3 知覺風險 CFA 初始模式整體適配指標整理表............................ 72 表 4-4-4 知覺風險 CFA 最終測量模式參數估計表 .................................... 73 表 4-4-5 知覺風險 CFA 測量模式修正整體適配指標整理表 ................... 74 表 4-4-6 知覺風險 CFA 模式構面信度及聚合效度表................................ 74 表 4-4-7 知覺風險 CFA 區別效度檢定表 .................................................... 75 表 4-4-8 知覺風險 CFA 潛在變項模式參數估計表 .................................... 76 表 4-4-9 知覺風險 CFA 潛在變項模式整體適配指標整理表 ................... 78. VII.

(9) 表 4-4-10 知覺風險 CFA 潛在變項模式之觀察變項信度及聚合效度表 . 79 表 4-4-11 人格特質 CFA 初始模式參數估計表 .......................................... 81 表 4-4-12 人格特質 CFA 模式修正參數估計表 .......................................... 83 表 4-4-13 人格特質 CFA 模式整體適配指標整理表.................................. 84 表 4-4-14 人格特質 CFA 最終測量模式參數估計表.................................. 85 表 4-4-15 人格特質 CFA 測量模式修正整體適配指標整理表 ................. 86 表 4-4-16 人格特質 CFA 模式構面信度及聚合效度表.............................. 86 表 4-4-17 人格特質 CFA 區別效度檢定表 .................................................. 87 表 4-4-18 人格特質 CFA 潛在變項模式參數估計表.................................. 88 表 4-4-19 人格特質 CFA 潛在變項模式整體適配指標整理表 ................. 90 表 4-4-20 人格特質 CFA 潛在變項模式之觀察變項信度及聚合效度表 . 91 表 4-4-21 休閒效益 CFA 初始模式參數估計表 .......................................... 93 表 4-4-22 休閒效益 CFA 模式修正參數估計表 .......................................... 95 表 4-4-23 休閒效益 CFA 模式整體適配指標整理表.................................. 95 表 4-4-24 休閒效益 CFA 模式構面信度及聚合效度表.............................. 96 表 4-4-25 休閒效益 CFA 區別效度檢定表 .................................................. 97 表 4-4-26 休閒效益 CFA 潛在變項模式參數估計表.................................. 97 表 4-4-27 休閒效益 CFA 測量模式整體適配指標整理表 ......................... 99 表 4-4-28 休閒效益 CFA 潛在變項模式之觀念變項信度及聚合效度表 . 99 表 4-5-1 測量模式參數估計表 .................................................................... 102 表 4-5-2 修正之測量模式參數估計表 ........................................................ 103 表 4-5-3 測量模式整體適配指標整理表 .................................................... 103 表 4-5-4 修正後測量模式整體適配指標整理表........................................ 104 表 4-5-5 最終之測量模式參數估計表 ........................................................ 104 表 4-5-6 結構模式整體適配指標整理表 .................................................... 105 表 4-5-7 結構模式構面信度及聚合效度表 ................................................ 107 表 4-5-8 結構模式係數值 ............................................................................ 107 表 4-6-1 不同性別對於知覺風險各構面之差異分析 ................................. 108. VIII.

(10) 表 4-6-2 不同年齡對於知覺風險之差異分析.............................................. 109 表 4-6-3 不同學歷對於知覺風險之差異分析.............................................. 110 表 4-6-4 不同職業對於知覺風險之差異分析.............................................. 111 表 4-6-5 不同個人月收入對於知覺風險之差異分析 ................................. 113 表 4-6-6 不同居住地區對於知覺風險之差異分析 ..................................... 114 表 4-6-7 參與釣魚活動年資對於知覺風險之相關分析 ............................. 115 表 4-6-8 不同婚姻狀況對於知覺風險之差異分析 ..................................... 115 表 4-6-9 不同性別對於人格特質各構面之差異分析 ................................. 117 表 4-6-10 不同年齡對於人格特質之差異分析............................................ 117 表 4-6-11 不同學歷對於人格特質之差異分析............................................ 118 表 4-6-12 不同職業對於人格特質之差異分析............................................ 119 表 4-6-13 不同個人月收入對於人格特質之差異分析 ............................... 121 表 4-6-14 不同居住地區對於人格特質之差異分析 ................................... 122 表 4-6-15 參與釣魚活動年資對於人格特質之相關分析 ........................... 123 表 4-6-16 不同婚姻狀況對於人格特質之差異分析 ................................... 124 表 4-6-17 不同性別對於休閒效益之差異分析............................................ 125 表 4-6-18 不同年齡對於休閒效益之差異分析............................................ 125 表 4-6-19 不同學歷對於休閒效益之差異分析............................................ 126 表 4-6-20 不同職業對於休閒效益之差異分析............................................ 127 表 4-6-21 不同個人月收入對於休閒效益之差異分析 ............................... 128 表 4-6-22 不同居住地區對於休閒效益之差異分析 ................................... 129 表 4-6-23 參與釣魚活動年資對於休閒效益之相關分析 ........................... 130 表 4-6-24 不同婚姻狀況對於休閒效益之差異分析 ................................... 130. IX.

(11) 圖目錄 圖 1-4-1 研究流程圖............................................................................... 6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40 圖 4-4-1 知覺風險 CFA 測量模式參數估計路徑圖 ................................ 70 圖 4-4-2 知覺風險 CFA 潛在變項最終模式路徑圖 ................................ 77 圖 4-4-3 人格特質 CFA 測量模式參數估計路徑圖 ................................ 82 圖 4-4-4 人格特質 CFA 潛在變項最終模式路徑圖 ................................ 89 圖 4-4-5 休閒效益 CFA 測量模式參數估計路徑圖 ................................ 94 圖 4-4-6 休閒效益 CFA 潛在變項最終模式路徑圖 ................................ 98 圖 4-5-1 結構模式路徑概念圖 ............................................................ 102 圖 4-5-2 結構模式路徑圖 ................................................................... 106. X.

(12) 第一章 緒論 本章為研究概況之敘述,共分為五節包括:研究背景、研究動機、研究目 的、研究流程、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台灣釣魚運動發展深受日本影響,日治時代有許多喜歡釣魚的日本人會在台 灣各地溪流、水庫及湖泊等地方從事釣魚、休閒活動,因受到這種釣魚風氣影響 所及,許多公務人員便耳濡目染地向日本人學習許多釣魚經驗。當時主要釣魚人 口大部分都是在鐵路部服務的工作人員。他們藉著職務之便,員工可以免費搭火 車到各個火車站附近的溪流或野塘垂釣,這些人可說是台灣釣魚史上的先驅 (林 中暉,2006) 。 台灣休閒漁業自民國81年起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積極推動,其中有台 北等14個縣市發展運動型之海釣活動;由於經濟快速發展,台灣每人國民所得大 幅提昇,加上產業由勞力密集邁向高科技化,不僅縮短人民的工作時間,周休二 日制度的實施,也增加了國人的休閒時間與機會,而且觀光休閒調查報告也顯 示,親近海洋、森林等大自然環境的活動,是國人心中優先的休閒選擇(莊慶達, 2001)。資料顯示目前國內釣魚人口高達200多萬人(台灣釣權會,2012),國內釣 魚人口眾多,但是公私部門對於釣客社經背景資料、費用支出等相關調查卻相當 缺乏;學術單位對於釣客遊憩行為的研究亦寥寥可數。 從國外的例子來看,American Sportfishing Association[ASA] (2002)指出,釣 魚是美國民眾重要的傳統遊憩活動,也是許多美國民眾共同的美好回憶,美國政 府及其民間組織對於釣魚活動的研究調查非常詳盡,包括釣客總人數、釣魚天 數、釣魚裝備的花費、經濟產值等。根據ASA (2011) 的報告資料顯示,美國釣 客總人數為6000多萬人(佔美國人口總數的20%),由釣魚活動創造出103萬個工作. 1.

(13) 機會,釣魚相關費用支出等達到453億美元,釣魚相關稅收達到164億美元。釣魚 活動對美國經濟效益產生巨大的影響力,並受到政府及非政府組織相當程度的重 視 (莊慶達、何書昀,1999)。此外,美國釣客對環境保育的貢獻不容小覷,在美 國每年投資於魚類保育及漁業管理的費用超過6億美元,其資金來源亦獲自釣魚 活動的相關稅收(ASA, 2006)。 以美國為例,釣客的活動對於經濟及環境有莫大的貢獻,釣魚活動除了可以 帶來基本的休閒目的外,更蘊含著教育、文化、經濟、運動、保育等多重意義, 為日後釣魚活動的發展或者場所的規劃,有探討之必要。. 第二節 研究動機 新聞媒體時常會有釣客不幸落難事件的報導,而公部門也在釣客常出沒的地 點採取了一些作為,如加強安全設施(如:救生圈)、設立警告標誌、發行宣傳品、 封鎖危險地點、勸離及訂定相關法規等措施,但效果十分有限,仍無法有效防止 悲劇產生。釣客傷亡的事件,使搜救單位為了救難付出了相當高的社會成本。 根據東北角磯釣客冒險行為調查結果顯示,有55%的受訪者有冒險刺激的動 機,35.4%的受訪者認為在東北角從事磯釣會造成肢體上的傷害、以及約有14% 的受訪者喜歡挑戰具高危險性的磯釣場(王正平,2003a),由此可知,追求刺激冒 險乃部份釣客從事釣魚活動之追求目的,而刺激尋求是一種人類潛在的內在性 格,屬於與生俱來的特性,也就是心理學上常見的人格特質(trait)。對於人類冒險 特性(trait)的研究,以Zuckerman為首的研究團隊於1960年代初其提出實際度量冒 險特質的刺激尋求量表(Sensation Seeking Scale, SSS)(Zuckerman, 1964),並認為刺 激尋求特性影響著人類對冒險運動的參與行為(Zuckerman, 1983)。而日常的生活 經驗及實證研究亦顯示刺激尋求特性較強的人,較喜歡從事冒險活動,如危險駕 駛(Clement & Jonah, 1984; Zuckerman & Neeb, 1980)、吸毒抽煙酗酒(Andrucci et. 2.

(14) al.,1989; Pedersen et al.,1989)、或冒險遊憩活動(Franques et al., 2003; Potgieter & Bisschoff, 1990)。 劉憲錫(2008)指出釣客對於釣魚活動的投入非常積極,常聽聞某些釣客為了 釣取「目標魚」而長途跋涉,進入深山溪流或靠近危險的岸邊或搭船出海,甘冒 風吹雨打日曬,準備齊全釣具裝備,欲征服魚兒上鉤,且社會各階層、各年齡層 皆有其愛好者。可見釣魚者投入相當多的時間與努力,涉入態度非常積極。 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 ,愛好親近自然,尤其喜歡釣魚,一個禮拜差不多 有五天半在釣魚,大多數清晨,他都在海裡,如果天氣不好,就在溪裡,風雨無 阻,不管是海釣、溪釣、池釣,他還買了一艘遊艇方便出海釣魚。釣魚,看似簡 單,但要釣得好,卻不簡單。許文龍說,這是門專業學問,每天的變化很大,要 掌握天候、水流等各方面資訊,才能研判魚況。許文龍在釣魚中,領悟到一套管 理哲學,其中一個叫利潤分享,這是他受員工、客戶愛戴,也是奇美成功的原因。 許文龍認為,如果一群朋友去釣魚,如果只有他釣到,別人都沒有,整船的 氣氛就會很壞,最好的狀況,就是大家都釣到一樣多,或是大家都沒釣到。「釣 魚不是為了吃魚,而是大家有分享的樂趣。」因此,許文龍實施員工入股,讓員 工和老闆直接享受益企業的獲利,大家為了讓自己和公司賺錢,自然就會努力工 作。許文龍從釣魚活動中領悟到分享哲學及也因此創造了幸福企業。 台灣釣場各自有其地理環境特色,同一釣場中的小範圍內,不同釣點的釣 客也呈現出不同的釣魚型態,釣客們有人站得直挺挺,但有人到處移動尋找最佳 位子。然而各釣點風浪大小不同、場地濕滑程度及坡度等危險性均有所差異,但 釣客並不是一致地進駐於風浪較小、地勢平坦且乾燥的釣點,反而是平均散落於 一釣場的各處。令研究者不禁好奇:是否釣客對風險的知覺所有不同?偏好在較 危險處釣魚的釣客,是不是具有獨特的人格特質,驅使其前往?或者是什麼原 因,讓釣客們像不顧生命安全似的和風險開玩笑?再者,除了在風險中追求搏魚. 3.

(15) 的樂趣之外,在這之中是否也會有休閒效益的產生?. 4.

(16) 第三節 研究目的 根據研究背景和動機,提出以下研究目的: 一、瞭解釣客人格特質、知覺風險、休閒效益三者之現況。 二、探究釣客基本屬性在人格特質、知覺風險、休閒效益三者之間的差異情形。 三、探討釣客之人格特質、知覺風險對休閒效益的影響關係。 四、建構並驗證「人格特質、知覺風險、休閒效益」之模式。 本研究期望能帶給釣客、政府管理部門在觀光學術上的貢獻,說明如下:. 一、學術上. 從文獻資料中可以看出,在美國,釣客對於經濟發展及稅收貢獻佔了不小的 比例,而臺灣對於釣客的相關研究不多,研究者認為是個值得探討的缺口。除此 之外,本研究期望跳脫過往研究,將消費行為中的變數「知覺風險」放入休閒遊 憩領域做探討。藉由文獻回顧後發現,國內針對兩兩變項之關係探討的研究並不 多,對於此三者變數國內也未有學者放在一起探討,故本研究在學術上有其重要 與突破。. 二、實務上. 在日常生活中,釣客落海事件或者因天氣變化導致被困在溪底沙洲的新聞時 有所聞,釣客本身對於釣場的熟悉度高,理當不應發生此情況,因此,藉由這次 的調查,期望可以更進一步瞭解釣客的習性、社經背景資料及費用支出情形,可 做為推廣休閒漁業的參考資料,供政府部門在政策的推動上,例如:制訂釣魚證 之相關政策,或者民間團體在釣場規劃和經營上,以及公私部門對釣客的管理上 ,可以有所幫助。. 5.

(17) 第四節 研究流程 承上述之研究目的,本研究發展系統性之研究流程,作為本研究執行之遵 循依據,進而達成本研究之目的,如下圖 1-4-1 所示: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目的. 文獻蒐集與回顧. 建立研究架構. 建立研究假說. 研究問卷設計. 問卷資料整理. 問卷資料分析. 結果與討論. 結論與建議 圖 1-4-1 研究流程圖. 6.

(18) 第五節 名詞釋義 一、人格特質(personality): 當個體的行為,反映出其獨特的人格特徵,當這些特徵持續出現在不同情 況中,則稱為人格特質(張春興,1991)。. 二、知覺風險(perceived risk): 知覺風險是個人對情境風險的評價,或個人對情境不確定性可估計的機率 及可控制的程度(Bauer, 1960). 三、休閒效益(leisure benefits): Bammel & Burrus-Bammel (1982) 認為休閒效益為人們從休閒活動參與經驗 中所獲得之利益。. 7.

(19) 8.

(20)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章將先彙整及回顧人格特質之定義,接著回顧知覺風險定義、衡量與相 關研究,還有休閒效益定義、衡量,最後探討三個變項間的相關研究,以做為 問卷建構之參考。. 第一節 人格特質 一、定義: 許多學者都認為「人格」(personality)一詞由拉丁字 persona 而來,指戲劇 演員所用的一種面具,因此人格所指的可能是個人外在可見的特徵,也就是給 予他人的印象,人格還包含了個人許多其他的屬性-各種超乎表面印象特徵的 總和或綜合體(Schultz & Schultz, 1997)。而以下是由各學者對於人格所做出的定 義。 Allport (1961)定義人格是個體內在心理、生理系統的動態組織,決定對於 環境的獨特思想與行為反應。Montiuho (1987)也認為人格是個人如何適應環境 的獨特方式,但也強調人格的形成是個人過去歷史對於現在行為之影響。Pervin (1989)除了認為人格是許多行為層面的背景架構,進而形成一個獨特的型態以 跟他人區隔。Mayo 和 Jarvis (1981)則將人格解釋為一個人有別於他人的所有穩 定的個人行為特徵(蔡麗伶譯,1990)。由上述學者之定義都可看出人格會透過 個人的行為表現顯現出來,且都具有其獨特性。 而有些學者則認為人格是由個人內部之特性集合而成。Costa 和 McCrae (1992)將人格定義為個人內部相當持久的特質、特徵或性格,並顯示個人行為 的一致性。Schultz 和 Schultz (1997) 也認為人格是一組持久而獨特的個人特性 之集合,它可以因應情境之不同而變化(陳正文等人譯,1997)。Burger (2004). 9.

(21) 對於人格下了統一的定義,人格為個人內部與外在行為表現,為源自個體內一 致的行為模式與內在歷程;此定義包含了兩個部份:一部份為一致的行為模式 通常稱之為個別差異,重點在於人格是穩定且一致的;另一部份為內在歷程包 含了所有情緒、動機與認知等,發生在深層,但卻影響著我們的行為與感受(林 宗鴻譯,2006)。而張春興(2004)定義人格是個體在生活歷程中對人、對事、對 己及對整個環境適應時所顯示的獨特個性,而此一獨特個性表現於外時則具有 相當的統整性與持久性。 綜觀上述之定義,可看出人格為源自個體內部,並為與生活歷程中對人、 對事、對己及對整個環境適應交互作用下,所形成一種持久且與他人區別的性 格,且人格由許多特質所組成,影響著個人在不同情境下的行為。 而特質是指我們在環境中,對刺激的穩定、持久的反應方式(Schultz & Schultz, 1997)。特質是一個心理結構並且會與行為一致且規律(Cattell, 1950)。 特質可看作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傾向或是個人以特定方式對一個廣泛情境做出反 應的傾向,而人格型態的概念可看作是許多不同特質的群集,使行為更具規律 以及普遍性程度(Pervin, 1989)。由此可看出人格為人格特質的整體表現,人格 特質是相當穩定的傾向,且可對個人的行為進行預測以及解釋。因此本研究將 人格特質界定為個人內在之心理結構,其組成不同之人格型態並與他人表現出 差異性,傾向以特定的方式對不同情境下做出反應。. 二、理論 Madrigal (1995)認為多數的人格理論大致上都可歸納為心理與精神分析 論、認知論、特質論、人本主義(存在主義)論、社會行為論。Burger (2004)認為 各學派都有其部份正確性,就像盲人摸象一樣,可辨認並檢驗出一種重要的人 格向度,但並不能完整描述人格究竟為何(林宗鴻譯,2006)。. 10.

(22) Frew 和 Shaw (1999)簡單描述了上述五種學派的理論,心理與精神分析論 認為行為主要是受到個人內部及潛意識力量的激發和指引;特質論認為人格可 以解釋為一個複雜及具差異的特質結構;認知論強調學習是人格發展的一種作 用;人本主義/存在主義認為人格是將個人內心深層的潛意識實現以達到真實存 在的感覺;社會行為論認為個人的行為差異是因為個別所遭遇到的學習情境不 同。以下是針對不同人格理論學派的描述(Madrigal, 1995;Schultz & Schultz, 1997;Burger, 2006)。. (一)心理與精神分析學派 心理與精神分析學派主要代表學者有 Freud (1923)、Adler (1930)以及 Jung (1964)。第一個研究「人格」的學派即是由 Freud 所創立的心理與精神分析學 派,其發現到潛意識對於行為的影響。 心理與精神分析學派強調潛意識會引導人的行為,如人會在無意識之情況 下做出某種行為而不自知;而人的內在也具有自卑感,形成人格內在具有追求 卓越(striving for superiority)以及建立自我認同感的本質;此外,人對於社會的 內在焦慮以及安全感需求也會影響人格之發展。心理與精神分析學派也強調慾 力,即「性慾」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攻擊的生物性基礎趨力對於人格發展影響 的力量,而幼童時期對於安全感、人際關係的需求也是人格發展的重要因素。 大致上可看出,心理與精神分析學派認為人格是個人之內在趨力與動機的表現。. (二)人本主義/存在主義學派 人本主義/存在主義學派的代表學者為 Maslow (1970) 和 Rogers (1961),與 心理與精神分析學派類似的是,同樣以人性本質為出發點做探討。由馬斯洛之 需求階層理論可看出,需求引導人類生長、發展與實現,將焦點放置在人格的 意識層面。需求是天生的,但滿足需求的行為是學習而來的,因此人格是受到. 11.

(23) 天生和培養、遺傳和環境、個體與情境等變數的交互影響。 人本主義/存在主義學派強調人的意志以及存在的意義對於人格發展的重 要性,與心理與精神分析學派不同的是人並不是被潛意識的本能以及過去經驗 所控制,人是具有意識和理性的動物,且具有成長及自我實現的人性以發展出 自身的能力與潛力;人在自我實現的過程中,受社會因素的影響遠超過生理因 素,其意謂著人有具有決定自己命運和決定自己行為之權力。. (三)社會行為學派 社會行為學派的重要學者為 Skinner (1953)、Rotter (1954)以及 Bandura (1977),他們把重心放在外顯行為的預測,而不是個人內在的心理狀態,人類 的制約和學習歷程是了解行為的關鍵,意謂著每個人都有被特殊的經驗制約, 且以獨特的方式對刺激產生反應,而在經驗累積之後也形成反應習慣,而人格 是習慣系統的最終產物。 社會行為學派並不注重內在的需求、特質、慾望與防衛機制,而人格的形 成是個人對外界反應行為之累積,在反應的過程中,內在的認知歷程也會介入, 意即行為發生的可能性是來自個人對於行為所產生的正面價值與期望來決定。 換句話說,人格是個人為了適應環境,在自我與社會的交互作用下所形成。. (四)認知學派 Kelly (1955)為認知學派的先驅,以個人用來預測自己和他人的認知建構來 解釋人格。他提出個人建構的理論,意指每個人所使用的個人架構都不同,而 且組織其建構的方式也不同,因此在解釋與預期事件的心理歷程也會有所差 異,並認為要了解人格的途徑就是去檢驗個人建構。 認知學派注重於探討人們認識環境以及解釋與預測週遭事物的方式,每個. 12.

(24) 人如何知覺、評價、學習、思考、決策以及解決問題,強調意識層面的心理活 動。因此,認知學派認為人格的差異是由於訊息處理的方式不同。. (五)特質學派 特質學派主要代表學者為 Allport (1961)及 Cattell (1965)。特質學派之學者 致力於運用科學方法找出人格特質之描述,以特質連續向度來表現,意指依據 人們顯現出某特質的程度來加以分類。 人 格 特 質 的 研 究 可 分 為 總 體 取 向 (nomothetic approach) 以 及 個 體 取 向 (idiographic approach);總體取向之研究是假設所有人類都可以用某個向度上的 不同水準來加以描述,也就假設每個人都具有共同特質(common traits),只是在 連續向度上具有差異性;而個體取向則是試圖找出一種最能解釋一個人獨特人 格特質的組合方式,也就是個人特質。 而在人格特質描述之相關研究上,Cattell (1965)試圖找出人格的基本結構, 他以因素分析確認出十六種人格上的基本因素,並且認為特質是一種反應傾 向,是人格相當持久的一部份,且指出遺傳與環境也會影響人格的發展。另一 方面,Eysenck 和 Eysenck (1985)則將人格特質歸納為三種類型,即外向與內 向、神經症與情緒穩定、心理症與衝動;他們認為環境對於特質類型具有影響, 但主要決定於遺傳。 特質學派之學者所重視的是人格中,個人特質的描述以及行為的預測。人 格是由許多特質所構成,且認為特質的形成與遺傳和環境因素相關;特質學派 非常強調人格之獨特性以及在不同情境與時間下都相當穩定,在人格的本質上 意識比潛意識重要,人是能夠有自覺的並能控制行為背後的動機力量,更相信 人格是被目前與未來引導而不是過去。 從以上描述各學派對於人格的解釋來看,各學派對於人格所探討的層面與. 13.

(25) 觀點各有不同,對於人格也具有不一致的答案,也提出了了解人格的方法,拼 湊出人格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各學派所研究的對象、研究工具也都不盡相同, 然而特質學派在實務上已獲得許多的應用,原因在於特質學派強調人格特質的 描述與行為的預測,而非行為的解釋,是以客觀的測量方式來建構其理論。此 外,特質學派特質概念應用較多的量化方式,並透過人格測驗以及工具來衡量 (Montiuho, 1987)。在研究工具上以自我陳述式量表為主,可簡單快速施測,且 具客觀性,也比其他工具更具表面效度(Burger, 2006)。 在遊客人格特質與旅遊行為的許多研究上,大部分也都採納特質學派的觀 點來作為衡量人格的理論根據。Madrigal (1995)也指出大部分關於人格與休閒行 為的研究都非常依賴特質理論。因此本研究也採納特質學派的觀點,以衡量釣 客之人格特質。. 三、構面 此部分主要針對特質學派之人格特質構面做探討,並提出與本研究目的較 一致之人格特質構面。. (一)人格特質之構面 在特質學派中,最被廣為討論人格特質結構為 Cattell 所提出的「十六種人 格因素量表」(Sixteen Personality Inventory, 16PF)、Eysenck 人格特質、Costa & McCrae 所提出的「五大人格特質」(Big Five) (Schultz & Schultz, 1997;Burger, 2006)。Cattell (1965)根據個人實際生活中行為的生活記錄資料(life record data)、 自陳式問卷資料(questionnaire)以及客觀測驗資料(objective test data)並運用因素 分析建構出十六種人格特質。如下表所示:. 14.

(26) 表 2-1-1. 十六種人格因素表. 特質描述(低範圍). 主要因素. 特質描述(高範圍). Reserve, impersonal,distant,. 溫暖. Warm, outgoing, attentive to. cool, reserved, impersonal, detached, formal, aloof Concrete thinking, lower. others, kindly, easy going,. (Warmth) 思考. general mental capacity, less intelligent, unable to handle. (Reasoning). general mental capacity, fast learner. 情緒穩定. changeable, affected by feelings, emotionally less. Abstract-thinking, more intelligent, bright, higher. abstract problem Reactive emotionally,. participating, likes people. Emotionally stable, adaptive, mature, faces reality calm. (Emotional Stability). stable, easily upset Deferential, cooperative,. 支配. avoids conflict, submissive, humble, obedient, easily led,. Dominant, forceful, assertive, aggressive, competitive,. (Dominance). stubborn, bossy. docile, accommodating Serious, restrained, prudent,. 活力. taciturn, introspective, silent. Lively, animated, spontaneous, enthusiastic,. (Liveliness). happy go lucky, cheerful, expressive, impulsive. xpedient, nonconforming,. 規範-責任. disregards rules, self indulgent Shy, threat-sensitive, timid,. Rule-conscious, dutiful, conscientious, conforming,. (Rule-Consciousness). moralistic, staid, rule bound. 社會開放. Socially bold, venturesome,. hesitant, intimidated. thick skinned, uninhibited. (Social Boldness) Utilitarian, objective,. 敏感. unsentimental, tough minded, self-reliant,. Sensitive, aesthetic, sentimental, tender minded,. (Sensitivity). intuitive, refined. no-nonsense, rough Trusting, unsuspecting,. 警覺性. accepting, unconditional, easy. Vigilant, suspicious, skeptical, distrustful,. (Vigilance). 15. oppositional.

(27) Grounded, practical,. 抽象性. prosaic, solution orientated, steady, conventional Forthright, genuine, artless,. minded, impractical,. (Abstractedness). absorbed in ideas. 世故. Private, discreet,. open, guileless, naive, unpretentious, involved. Abstract, imaginative, absent. nondisclosing, shrewd,. (Privateness). polished, worldly, astute, diplomatic. Self-Assured, unworried,. 憂慮. complacent, secure, free of guilt, confident, self. worried, guilt prone,. (Apprehension). satisfied Traditional, attached to. insecure, worrying, self blaming. 開放性. familiar, conservative, respecting traditional ideas. Apprehensive, self doubting,. Open to change, experimental, liberal,. (Openness to Change). analytical, critical, free thinking, flexibility. Group-oriented, affiliative, a. 自我依賴. joiner and follower dependent Tolerated disorder,. resourceful, individualistic,. (Self-Reliance) 完美主義. unexacting, flexible, undisciplined, lax,. Self-reliant, solitary, self sufficient Perfectionistic, organized, compulsive, self-disciplined,. (Perfectionism). socially precise, exacting will. self-conflict, impulsive,. power, control,. careless of social rues,. self –sentimental. uncontrolled Relaxed, placid, tranquil,. 緊張. torpid, patient, composed low drive. Tense, high energy, impatient, driven, frustrated,. (Tension). over wrought, time driven. 資料來源:Cattell, R. B. (1965). The scientific analysis of personality.Baltimore: Penguin. 與 Cattell (1965)相同的是,Eysenck 也運用因素分析試圖探討人格特質; 相異的是,他將所有人格特質歸納為兩種基本向度,即外向與內向 (extraversion-introversion)、神經質程度/情緒穩定(Neuroticism/Stability),後來又. 16.

(28) 添加了一個向度,即心理症(psychoticism)(Eysenck & Eysenck, 1985)。 而近年來,較受許多心理研究所接受的人格結構為人格五因子模型 (Five-Factor Model, FFM)。人格五因子模型是以 Norman (1963)五因素理論為架 構,並且考量 Eysenck 之人格理論後進行研究所提出之五大人格特質(Costa & McCrae, 1992)。Costa 和 McCrae (1992)將此五種構面分為: 1.外向性(Extraversion) 指個人本質上具有外向之特性,外向的人傾向於動態活動且喜愛與人相 處,內向的人則較獨立、保守、平穩生活且喜愛獨自一人。外向的人讓人感到 溫暖,享受大團體及熱鬧情境,且相當獨斷具有活力,容易尋求興奮感、刺激 感與驚悚感;相較於他人,經歷較多的樂趣。. 2.神經質/情緒穩定性(Neuroticism/Emotional Stability) 指個人情感與情緒控制能力,神經質程度較低的人情緒較穩定,而神經質 程度較高的人則情緒容易受到環境刺激所干擾。神經質的人較焦慮,容易感到 憂心,且心情不好時,較容易遷怒於他人;與陌生人相處時會不好意思且害羞。 雖然能對於衝動與需求有很好的控制,但不太能處理壓力。. 3.嚴謹性(Conscientiousness) 具有嚴謹性之個人,做事較有效率,且在決策時是相當敏感及理性。強調 一致性與精確性,且具有良好之組織能力與責任感,因此相當可靠和值得信賴。 具有嚴謹性之個人尋求成就且自律,做事非常謹慎,且在行動前會先思考。. 4.開放性(Openness) 指個人想像力的多樣性、以及對於不同經驗的深度與廣度之需求。偏好多 變化之生活,其對於不同之體驗型態相當開放,喜愛體驗具有新鮮感及各式各. 17.

(29) 樣之活動,且具有想像力並積極追求理想生活。開放性的個人對於美學事物特 別有反應,不同的情緒與情感變化對具有開放性的個人而言是相當重要的。對 於需要思考之挑戰及創造不一樣之想法及觀點感到興趣,且在社會、政治及道 德信仰上具相當自由之價值觀。. 5.親和性(Agreeableness) 具有親和性特質之人較傾向利他主義與同情,且較為親切有禮與溫暖。親 和的人容易信任他人,且認為認識的每個人都是最好的。對人相當的坦率且實 際,但傾向於將自己的需求與興趣擺在他人前面。相較於他人,具有親和性之 人較冷靜,且較溫柔;而整體來說,其為現實主義者。. 五大人格特質為測量普遍個性之工具,在不同研究中都證明此工具在結 構、發展、信度、效度都有相似的型態,已被全世界許多心理學家所認同(McCrae et al, 2004)。過去許多的研究都發現五大特質在跨越不同年齡及背景、性別、文 化下都能精確的代表個人人格(Barntt, 2006)。人格之特質都可以歸納入此五種 基本向度之中(Burger, 2006)。由此可知,五大人格特質對於人格之組成較具有 完整性,人格特質大致上以此五種特質為代表。. (二)人格特質與休閒活動之相關研究 一些研究指出,人格特質是與觀光及休閒活動偏好是相關聯的。Plog (1974) 指出人格型態的不同,在旅遊特性上也具有差異。Nickson 和 Elli (1991)以喚 起理論來解釋 Plog 所提出的他人中心與自我中心理論,並將人格特質與目的地 偏好以及旅遊行為做連結,藉此將遊客類型分類。其結果發現人格的不同對於 目的地偏好及旅遊行為具有差異。. 18.

(30) 人格特質也可以反映出不同人格特質會造成休閒活動之不同興趣。Miller (1991)運用 Holland 自我指引量表(SDS)來連結人格即實際型、探索型、藝術型、 社交型、企業型和保守型,與休閒活動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人們選擇休閒活 動是與人格型態較具一致性的。Frew 和 Shaw (1999)也應用 Holland 的人格理 論來探討人格特質與觀光行為,其結果指出人格特質的不同,對於觀光吸引力 類型的拜訪、對於觀光吸引力類型的興趣以及行為意圖等觀光行為都會有所不 同,而藝術型之人格對於藝廊或是藝術節等觀光活動較具偏好。 Barnett (2006)探討性別、種族、人格特質、情感型態以及動機取向對於休 閒偏好的影響,其結果發現五大人格特質在各休閒活動偏好中具有顯著的差 異;蔡樹芬(2006)以青少年為研究對象,其研究結果發現人格特質的不同,其 休閒活動偏好也具有差異。 另一方面,人格特質對於休閒活動體驗中所獲得的愉悅感以及專注吸收程 度也有所差異。Schill、Beyler 和 Sharp (1993)以自我毀滅人格探討對於休閒活 動的經驗,其結果指出人格的不同,對於休閒活動中所體驗到的愉悅感以及享 樂性也有所不同;越具有自我毀滅傾向人格的人,對於活動的愉悅感受也就越 低,原因可能是其情緒是較負面的,且對於自己缺乏自信。Wild、Kuiken 和 Schopflocher (1995)運用 Eysenck 人格理論以及 Costa 和 McCrae 的開放性特 質探討休閒體驗的專注吸收程度,其結果指出內外向性、神經質以及心理症人 格特質的不同,對於休閒活動中的專注吸收程度也有所不同,且專注吸收程度 與開放性特質高度相關。 然而,個人在活動偏好、愉悅性以及專注吸收程度的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因為人格特質內在需求不同所致,且人格特質與價值觀和動機之關係是相當緊 密的。Allen (1982)指出不同的人格具有不同休閒活動的興趣,其原因與人格的 內在需求有關,且發現多數對於文化及思考相關活動具有興趣的人,屬於高教. 19.

(31) 育水準、自信且自我激勵之人格型態。就外向性、神經質程度來看,外向性的 人選擇激勵性較高的休閒活動,而內向性則偏好較少激勵性的活動,原因在於 外向性的人對於刺激有強烈需求,另一方面外向性的人在休閒活動中,比起內 向性的人更需要社會需求的滿足;在外向性的人之中,情緒不穩定的人比起情 緒穩定的人更具有社會需求(Brandstätter, 1994)。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為探討釣客之人格特質,考量研究工具必須對於人格特 質能具有廣泛之描述,而五大人格特質代表著高度一致的特質,確實反映了大 部分的人格傾向,因此本研究採用 Costa 和 McCrae (1992)所提出的人格特質構 面,作為探討釣客之人格特質理論依據。. 第二節 知覺風險 本節共分兩個部份,先介紹知覺風險定義,其操作定義和構面,並回顧過去 和休閒領域有關之研究,來探討知覺風險在休閒理論的依據。知覺風險(perceived risk)概念,在李柏宏(2008)的論述中指出:Bauer在1960年首先提出以來,至今已 有將近50年的時間,應用的範圍大致含括消費者行為、交通運輸、醫療保健、觀 光旅遊及休閒遊憩活動等。以下將針對知覺風險進行說明,茲分述如下: 一、定義 Bauer (1967)首先在消費者行為中提出「消費者行為像是冒險(risk taking)」 的想法,認為消費者行為的概念中涉及了風險,消費者任何幾乎確定的活動,都 會產生無法預期的結果,甚至有些可能是不愉快的。知覺風險是個人對情境風險 的評價,或個人對情境不確定性可估計的機率及可控制的程度,亦是個人暴露在 重大知覺損失的可能性下所引起的情緒及認知回應(Baird & Thomas, 1985 ; Jones & Ellis, 1996; Thompson & Yeong, 2003)。. 20.

(32) 在國內外休閒相關文獻中,很多研究針對遊憩區所潛在之危險及相關經營管 理策略進行探討(Bentley & Page, 2001; Bentley, Page, & Larid, 2001; Bentley, 2001; Cooley, 2000; Tangen-Foster & Dawson,. 1999),但僅有少數研究探討遊客對遊憩環 境之知覺風險(Brannan et al, 1992; Jones & Ellis, 1996; Priest, 1992; Priest & Carpenter, 1993; Schuett, 1993)。目前尚未有特定的調查內容和尺度來衡量遊客的 知覺風險,主要原因是遊客對危險的認知會因所參與活動及環境而有所差異。 Cheron 和 Ritchie (1982) 首先將知覺風險的概念延伸至休閒研究領域,他 們認為遊客對遊憩活動的風險認知是由財務、功能、身體、心理、社會、時間 及滿意度等七項風險所組成,並透過因素分析將風險歸納為功能及心理兩構 面,功能構面意指遊客潛在活動參與過程中無法表現好,以及可能發生之身體 受傷;而心理構面是指遊客害怕無法達成個人及社會標準、不滿意體驗所造成 之挫折感以及時間和金錢上之浪費。Davis-Berman 和 Berman (2002)認為風險 評估是風險管理重要工作之一,而風險評估有兩種方法:一、根據資料所顯示 之統計精算風險(actuarial risk);另一種是主觀判定之知覺風險(perceived risk)。 統計精算風險是指夠過統計精算技術,以一定的活動參與單位中發生危險事件 的比例來評估危險程度;此種評估技術著重在事件發生的機率,以及事件發生 後之結果,例如 Cooley (2000) 根據統計資料以每千個參與日受傷比(injury/1000 participant days)及每百萬個參與日的死亡率(fatality/million participant days),比 較戶外冒險遊憩、高中美式足球及汽車駕駛等活動之危險性,其研究結論顯示 高中美式足球比戶外冒險遊戲來得危險。然而此種統計精算結果顯示的是參與 者的身體風險,而無法顯示參與者在參與活動過程中的心理反應(如對風險之知 覺),而此心理反應是影響參與者行為的重要因子。知覺風險是個人對活動造成 死亡和受傷可能性的主觀認定。不同的人對相同的統計精算風險可能有不同的 知覺風險。知覺風險會受活動參與者的技術(skill)和能力(competence)影響,一. 21.

(33) 般而言,當活動情境超出參與者的技術和能力使其無法掌控時,參與者最能感 受到風險。. 二、知覺風險之衡量 戶外遊憩學者認為對從事冒險遊憩活動之遊客而言,知覺風險與遊憩涉入程 度有密切之關係。Ewert 和 Hollenhorst (1989) 的冒險模型中提到,當遊客對冒 險遊憩參與(engagement)增加時,其所偏好之風險會從認知上的風險(perceived risk)轉變至實際上的風險(real risk)。類似的結果也出現在Schuett (1993)的研究 中 , 該 研 究 以 肢 體 的 (physical) 、 社 會 的 (social) 、 財 產 的 (financial) 及 心 理 的 (psychological )等四個構面來調查急流泛舟者之知覺風險,結果顯示知覺風險可 預測冒險者之持久涉入程度,泛舟者的知覺風險愈高者,其所獲得的效益也會越 為顯著。王正平(2003b)於探討攀岩涉入程度與知覺風險之關係中發現,攀岩涉入 程度與社會性風險無顯著的相關性,而與身體風險及設備風險呈正相關,顯示攀 岩者隨著對活動的涉入增加,在身體傷害風險或發生設備失誤風險之危險性會隨 之增高,然而財務風險、滿意度風險、心理風險及時間風險與涉入程度呈負相關。 冒險活動參與者參與冒險與否會受個人知覺風險所影響,且知覺風險會受個 人參與經驗的增加而逐漸降低。Robinson (1992)研究指出當遊客參與冒險活動 時,會根據個人所知覺到的風險程度(perceived risk)及個人的能力(competence)來 評估是否參與冒險,若評估結果是遊客所無法接受的,則遊客會選擇放棄參與冒 險,反之結果是正面的,則遊客選擇參與冒險。進一步的研究指出,冒險活動參 與者在體驗過冒險活動後,其對活動的知覺風險及能力會隨之而改變;隨著對冒 險活動的參與,遊客有機會練習活動技巧進而提昇個人能力,且對活動的熟悉可 以降低遊客的知覺風險(Priest & Carpenter, 1993; Priest & Bunting, 1993)。 Cheron 和 Ritchie (1982)以 Peter 和 Tarpey (1975) 所使用的 6 項知覺風險. 22.

(34) 類型,並加上滿意度風險(satisfaction),做為休閒活動知覺風險之類型,定義如 下所示:. 表 2-2-1. 知覺風險類型. 知覺風險類型. 說明. 財務風險(financial risk). 活動價值不符合支付成本的可能性。. 功能風險(functional or. 進行活動時發生問題(機械、設備、組織)的可. performance risk). 能性。. 身體風險(physical risk). 身體危險或受傷的可能性;損傷健康。. 心理風險(psychological risk) 活動無法反映自我的個性及價值。 社會風險(social risk). 參與會影響他人對自我看法的可能性。. 時間風險(time risk). 活動花費太多時間或浪費時間的可能性。. 滿意度風險(satisfaction risk) 活動無法提供個人滿足感或自我實現的可能性。 資料來源: Cheron & Ritchie (1982) Leisure activities and perceived risk.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4, 139-154 Cheron 與 Ritchie (1982) 所使用的知覺風險類型,陸續被運用在休閒遊憩領 域之研究(王文君,2008;王正平,2003;李柏宏,2008;張孝銘,2006; Brannan et al., 1992; Schuett, 1993)。 Brannan (1992)以Cheron 和 Ritchie (1982)所提之七類風險分項來評估24種 遊憩活動,結果顯示,整體知覺風險最高的前十名依序為降落傘、攀岩、泛舟、 洞穴探險、打獵、下坡滑雪、衝浪、獨木舟、開車及游泳;整體知覺風險最低的 前十名依序為閱讀、玩牌、散步、從事園藝、看電影、拜訪朋友、釣魚、購物、 高爾夫及慢跑;而在各項知覺風險類型中,身體風險和心理風險是各項休閒遊憩 活動中最普遍的整體知覺風險預測指標,該研究結果顯示釣魚活動之整體知覺風. 23.

(35) 險受功能、心理及滿意度三類風險分項顯著影響(R2=0.360)。由此可知一般人 並不認為釣魚活動帶來明顯的身體風險。而在台灣東北磯海岸遊憩性磯釣客冒險 行為研究中亦發現,受訪者同意磯釣過程中所產生之設備損耗,也認為磯釣並不 影響他人對參與者之看法,但較不同意磯釣活動所可能帶來之身體傷害、時間及 金錢之浪費、以及對個人形象及滿足感所產生之負面影響(王正平,2003a)。 於海岸從事釣魚活動除須面臨惡劣的天候(如,強烈的季風和降雨)之外, 有時更要面對許多潛在的危險(如,溼滑高聳的礁岩和巨浪)。此外,岩岸中常 有多向前伸入海中的釣點,釣客在退潮時可涉水經過岩石間縫隙而到達,然而在 釣客沉浸於釣魚樂之時,往往在漲潮後無法回到岸邊,或在勉強涉水行經礁岩間 縫隙時被突來的海浪打落入海。再者,突然的氣候及海象變化更是釣客殺手。諸 如此類,許多釣客的知覺風險來自於對該釣場釣點的認識及聽聞,對該點的風險 知覺較低者,覺得該地點不危險,較易前往活動。相反地,若對該點的風險知覺 較高者,覺得該地點較危險,較不容易前往從事釣魚活動。. 24.

(36) 第三節 休閒效益 一、定義 (一)休閒效益的意義 休閒效益的討論是源自在有限的資源中,為了要滿足眾多的慾望,所以在 參與休閒活動時,需要衡量休閒活動對人類的貢獻,以決定休閒的價值(Dustin & Goodale, 1997)。休閒效益(Benefits of leisure)一詞文義廣泛,可包括生理學、 心理學、社會學、及經濟學等領域,亦有從功能、需求遊憩體驗等角度探討, 以下為不同學者見解整理:. 表 2-3-1. 休閒效益的定義. 學者 Ajzen (1991). 內容定義 休閒效益即為休閒目標之達成,包括參與休閒能達成之 目標,以及參與者相信休閒能幫助他們達成的目標,而 且後者的重要性更甚於前者。. Wankel &. 提出效益被定義為達成目標的觀點,因此評估休閒效益. Berger(1991). 最重要的是去評估休閒活動是否能夠幫助它們達成目 標,而非一種客觀的態度評估達成目標過程。. Godbey (1994). 認為參與休閒的效益可以均衡生活體驗、健全生活內 涵、提昇生命品質三個因素。. 高俊雄 (1995). 表示休閒效益是指在參與休閒遊憩的過程中,可以幫助 參與個人改善身心狀態,或滿足個人需求的現象。. 陳中雲 (2001). 在探討到有關「休閒效益」的構面時,所包含的範疇應 包括參與休閒遊憩活動的過程以及參與休閒遊憩活動 後,可以幫助個人改善身心狀況或滿足需求的個人主觀. 25.

(37) 感受。 林欣慧(2002). 休閒效益是指個人或團體在自由時間從事休閒行為的過 程中,對從事的活動有所體驗,並且對個人或社會產生 有益的影響。. 張少熙(2003). 認為休閒功能強調活動前或活動中外在的行為效益,而 休閒效益偏重活動中或活動後內在的心靈滿足。. 李詩鎮(2003). 指出韋氏大字典之休閒效益定義,包括外在及內在之價 值,前者如工作之餘所從事之活動,可以恢復精神;後 者為參與休閒活動滿足其體驗及效益。由此可以了解到 人們參與休閒活動目的之一,便在於獲得休閒效益之追 求。. 蔡文慈(2006). 將休閒效益定義為個人在自由時間裡,基於個人自願、 自主意識,對於參與休閒活動過程中所產生之體驗,主 觀評估其對於身心有正向助益之個人感受。. 註: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上述學者之概念,本研究認為休閒效益為:「個人或團體在自由時間 從事休閒行為的過程中,對從事的活動有所體驗,並且對個人本身或社會環境 產生有益的影響。」. (二)休閒效益的模式 Mannel 和 Stynes (1991)將休閒效益整合為一系統模式,他們認為人們在參 與休閒時,會受到環境、活動、時間、心境等因素的刺激,而產生生理、心理、 環境、經濟、社會之影響,而這些影響經由人們的評價後,就產生了休閒效益。 本研究則定義為在空閒時間(free time)從事的活動,藉以獲得各方面功效及滿 26.

(38) 足,並使個人獲得愉悅感及提升生活品質。. 二、內涵: 「休閒效益」之意義與範圍相當廣泛,學者們亦分別由各個觀點來詮釋, 學者提出之觀點雖各有不同點,但仍有其相似之處,茲將相關文獻詳述如下:. 表 2-3-2. 休閒效益的內涵. 學者 Ajzen (1991). 內容 休閒活動具有六大功能: 1.帶給個人快樂,可以無冒險地進行社會實驗與認知。 2.增進身體健康與增加生活的多樣貌。 3.增加個人的自由感、體驗各種生活目標。 4.發展人際關係與建立友誼。 5.娛樂與放鬆。 6.經由需求而滿足人生。. 林東泰 (1994) 從社會心理學的層面,指出休閒的功能和價 值,包含了八點: 1.人們透過休閒活動的參與,接受社會化的涵育過程。 2.藉由休閒參與來拓展視野,培育休閒態度,學習休閒技能。 3.休閒參與可維持或提昇人際關係和社會互動。 4.透過休閒涵化個人個性和品德。 5.藉由休閒來改進與工作有關技能,以提昇工作效率。 6.休閒可防範反社會行為。 7 休閒可發展社區意識。. 27.

(39) 8.休閒可啟迪人生觀和社會觀。 高俊雄 (1995) 一個人參與休閒活動的過程中可以改善其身心狀態、滿足需 求的滿足。論點如下: (一)均衡生活體驗:紓解生活壓力、豐富生活體驗、調劑 精神情緒。 (二)健全生活內涵:維持健康體適能、啟發心思智慧、增 進家庭親子關係、促進社會交友關係、關懷生活品質。 (三)提升生命品質:欣賞創造真善美、肯定自我能力、實 踐自我理想。 註:研究者自行整理 Driver(1997)、Driver 和 Bruns(1999)從休閒效益途徑(benefits approach to leisure,BAL) 的觀點從休閒效益途徑的觀點,認為休閒效益有三種形式,即 改善情境、維持情境需求以及獲得心理滿足,茲分述如下: (一)改善目前情境:休閒經驗可為個人帶來許多效益。如身心獲得健康、 藉由體能性活動改善心肺能力、情感抒發、壓力解除、從大自然中學習認識環 境、增進人際互動、提昇休閒技能、並獲得較佳的社會適應經驗以及自我發展 等。 (二)維持情境需求:維持透過休閒改善後的情境,避免不好的情境發生。 如維持友誼、健康、穩定社群;避免不好的社會問題發生,如青少年犯罪問題 或觀光等其它事情對實質環境所造成的衝擊。 (三)獲得心理滿足:獲得一種特殊的心理滿足經驗。如美好的技能檢定、 活動結束後感覺良好或心理壓力獲得釋放等的有關經驗(Driver, 1997; Driver & Bruns, 1999)。 Bright (2000)以全方位觀點指出休閒效益的觀點有: 28.

(40) (一)心理學的觀點:改善自我概念、個人價值的反省、達到高峰之經驗。 (二)生物心理分析學的觀點:心臟血管的健康、疾病管理、心智和物理 的復健。 (三)社會學之觀點:社會穩定的提升、家庭團結、文化的認同。 (四)經濟學的觀點:僱用、收入、減少健保給付。 (五)環境學的觀點:環境維護或保存。. 三、面向 定義休閒效益及了解休閒效益之內涵後,學者們亦分別對各面向加以分析 闡述,本研究將相關文獻詳述如下: 表 2-3-3. 休閒效益的面向. 學者. 內容. Bammel &. 最早提出休閒效益六大面向觀念的學者。他們認為個人參. Burrus-Bammel.. 與休閒活動有六項休閒效益,分別為:生理效益、社交效. (1982). 益、放鬆效益、教育效益、心理效益及美學效益等六大效 益。。. Verduin &. 休閒活動參與者可以透過休閒參與的經驗中獲得不同的. McEwen (1984). 體驗效益,包括: (一)生理效益:保持定期運動或體能,可保持體適能水 準、改善體適能、減少心肺血管之疾病。 (二)心理效益:參與不同的休閒活動可得到肯定及認同 的機會及價值,也可藉由情境角色轉換獲得成就感;對於 心靈受創者也有醫療的功效。 (三)社交效益:休閒活動具有「社交潤滑劑」功效,志. 29.

(41) 同道合,能分享相同嗜好的成人藉由休閒活動參與,更容 易培養珍貴的友情、親情。 (四)放鬆效益:休閒活動使人遠離環境、解除憂慮、精 力恢復,參與耗用體力的活動,使參與者達到絕對放鬆的 目的,以保持個人身、心及精神各方面的平衡發展。 (五)教育效益:休閒提供多元的興趣領域,藉由正式或 非正式參與,滿足個人求知慾、創作慾,並提高個人知識 領域。 (六)美學效益:從休閒活動中學習美的欣賞,獲得心靈、 情感及靈性的充實及滿足, 並可確認個人價值觀念。 陳水源 (1989). 綜合多位學者的主張,將休閒遊憩對人類所產生的效益分 為社會、心理、健康、教育、宗教信仰及文化資產、經濟 與法令等六大類。. Cordes & Ibrahim. 休閒活動的參與,能夠獲得生理、情感、心理,以及社會. (1999). 的效益,說明如下:. (引自張少熙,. (一)生理效益:維持或提昇體適能。. 2003). (二)情感效益:增加自我滿足感、休閒態度形成及價值 觀確認。 (三)心理效益:滿足自我實現需求、舒暢心靈感受、豐 富學習領域、調劑精神、反應個人價值、領導力、創造力、 挑戰性及獨立性的體驗、親人團聚、遠離壓力、享受自然。 (四)社會效益:滿意社會的生活、促進團結和諧、發展 友誼及親情、提 高社會地位、提昇生活品質。. 陳中雲 (2001). 歸納國、內外學者的觀點後分為:. 30.

(42) (一)心理效益:包含肯定自我、獲得成就感,自我滿足、 自我實現、消除緊張、紓解壓力、愉悅心情、增添樂趣、 發洩情緒、舒暢身心、欣賞創造真善美及獲得特殊體驗等。 (二)生理效益:包含維持體能、保持健康,獲得休息、 消除疲憊、改善控制疾病、調劑精神及恢復精力等。 (三)教育效益:包含增進行為技能、拓展知識領域、刺 激心智、激發創意、激發個人潛力、培養多元興趣及促進 活動技巧。 (四)社交效益:包含增進家人感情、促進朋友情誼及拓 展社交圈等效益。 馬上鈞 (2002). 探討登山健行者休閒效益,整理出休閒效益的三個面向: 心理、生理、社交等三個效益: (一)生理效益:包含提升心肺功能、鍛鍊體能、改善睡 眠情況等四個類別。 (二)心理效益:包含獲得成就感並肯定自己、增進自我 滿足、實踐心中理想、消除緊張、紓解壓力、使心情愉快、 增添生活樂趣、發洩情緒、舒暢身心等五個類別。 (三)社交效益:分為促進工作同儕及朋友的感情、促進 家人間的感情、拓展社交圈、結交新朋友等三個類別。. 林欣慧 (2002). 認為休閒效益是一個人在從事活動的過程中,對活動有所 體驗,並且對個人或社會會產生有益的影響。她將休閒效 益歸納為三種,包括: (一)生理效益:包含維護健康與鍛鍊機能的生理效益。 (二)心理效益:包含休閒、輕鬆、娛樂、求新的心理效. 31.

(43) 益。 (三)社交效益:包含增進人與人的關係、與環境的關係 等社交效益。 張少熙 (2003). 提出: (一)生理效益:包含維持或增進體適能、保持身心健康、 調節身心平衡、使身心健全、獲得休息、消除疲憊、改善 或控制疾病、恢復精力。 (二)心理效益:包含避開繁雜的環境、消除緊張、紓解 壓力,愉悅心情、添增生活樂趣,發洩情緒、舒暢身心等。 (三)社交效益:包含增進人際之間的感情、拓展社交圈、 學習與同伴互助合作技巧及了解人與自然的關係等。 (四)自我實現效益:包含肯定自我、獲得成就感,自我 滿足、自我實現等。. 王敏華 (2004). 對於自然公園的使用者之休閒效益與滿意度之研究,認為 休閒效益是指在參與休閒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協助參與者 改善身心狀態,激發個人潛能,提升人際關係與社交技 能,滿足自我需求或自我實現的現象,共有四種: (一)生理效益:包含維持或增進體適能、保持身心健康、 調節身心平衡,使身心健全、獲得休息、消除疲憊,改善 或控制疾病、恢復精力等。 (二)心理效益:包含避開繁雜的環境、消除緊張、紓解 壓力,愉悅心情、增添生活樂趣,發洩情緒、舒暢身心等。 (三)社交效益:包含增進人際之間的感情、拓展社交圈、 學習與同伴互助合作的技巧及瞭解人與自然的關係等。. 32.

(44) (四)自我實現效益:包含肯定自我、獲得成就感,自我 滿足、自我實現等。 陳永安 (2006). 研究圍棋參與者的消費行為與休閒效益之間的關係,休閒 效益共區分成以下五種: (一)生理效益:可以調節身心平衡,使身心健全。 (二)心理效益:可以逃避繁雜的環境、可以獲得滿足的 感覺、可以使心情愉快、可以得到與日常生活不同的體驗。 (三)社交效益:可以結交新朋友、可紓解壓力與憂慮、 可增進人際間感情、可瞭解同伴的想法及觀念、可以有自 我覺察的機會、可以學習與同伴互助合作的技巧。 (四)教育效益:增進新事物和知識的學習、可以激發潛 力、可以啟發智慧、鍛鍊思考能力、學習面對勝負的正確 態度、更有耐心、更有決斷力、可以掌握全局並且把握機 會。 (五)自我實現效益:可以得到心靈慰藉、可以欣賞真善 美的事物、可以擴展興趣領域、可以表現以及反省自我。. 註: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上述相關文獻,休閒效益之內容實包括生理、心理、社交(社會)、自 我需求及自我實現、放鬆、教育、美學、宗教信仰及文化資產、經濟與法令等 面向。經文獻回顧過程中發現,Bammel 和 Burrus-Bammel 提出的六項休閒效 益最常被研究者參考、引用,但其中放鬆效益與美學效益的定義和內涵與其他 效益有雷同之處,故之後的研究大多將這兩個效益與其他面項效益合併探討。 例如:放鬆效益中的可保持個人身心的平衡發展,大多被併入生理及心理效益 一起討論,美學效益中的可學習到美的欣賞、瞭解真善美,常被併入教育效益 33.

(45) 的一部分。因此後續的研究較少見到放鬆與美學效益。 歸納以上學者對休閒效益看法,可初步將休閒效益的概念分為「個人效益」 及「社會效益」兩大面向。個人效益即為對個人有直接影響的休閒效益,如生 理效益、心理效益、放鬆效益、教育效益、社交效益、自我效益及美學效益等。 社會效益的範疇超越個人效益,亦即對社會大環境有益的休閒效益,如經濟效 益、社會福利效益及環境效益等。. 四、小結 綜合上述文獻,本研究採用高俊雄(1995)休閒利益三因素模式做為量表 建構基礎,休閒利益與休閒效益兩者英文皆為 Leisure benefits,概念亦同,兩 者只在於翻譯上的名詞差異。高俊雄(1995)所提出之量表是透過文獻回顧法 所產生,為提出能夠更有效解釋休閒利益的變數,高俊雄參考休閒行為相關理 論,並將過去研究對於休閒參與者個人從參與休閒活動過程中,個人需求之滿 足或身心狀態可以獲得改善的有利結果,加以整合出休閒參與促進個人利益的 三大因素,分別為「均衡生活體驗」、「健全生活內涵」及「提升生命品質」, 三因素構面各內含效果指標(題項)完整豐富,且國內學者沿用該量表均有良 好的信度及效度。. 34.

(46) 第四節 各變項間之關係 一、人格特質與知覺風險之關係: 陳廣山(1999)研究人格特質與人口統計變數對網路購物知覺風險、降低知 覺風險策略之影響中發現,人格特質中的神經質、友善性(親和性)、嚴謹性對 知覺風險構面有正向顯著的影響。 徐珮軒(2006)研究消費者人格特質與知覺風險態度對線上購買旅行平安險 之影響中發現,消費者人格特質會影響知覺風險態度,人格特質各構面與知覺 風險變數間,呈現低度的正相關,消費者對線上購買旅行平安險知覺風險的感 受程度會因其人格特質上的差異而有所不同。 王美涵(2009)研究人格特質、知覺風險與鬼月禁忌之行為意圖之研究中發 現,研究結果顯示人格特質中的嚴謹性會影響心理風險,開放性特質對執行風 險影響效果較大。 Bauer (1960)認為風險是所謂的主觀性風險(subjective risk),而非客觀性風 險(objective risk),然而不同的人(有不同人格),所知覺到之風險也會有所差異。 因此,由上述文獻資料得知,人格特質與知覺風險間具有正向的直接影響 關係,故提出本研究假說一:. 假說一:釣客之人格特質會正向且顯著影響知覺風險。. 35.

(47) 二、人格特質與休閒效益之關係 休閒效益是一種主觀的概念,每個人對休閒效益的感受皆不同,需經個人 休閒體驗、感受及主觀評價才會產生(Bammel and Burrus-Bammel, 1982)。Pervin 與 John (1997)認為,當個人的人格特質越鮮明,其表現出的行為、態度、體驗 會越明確。因此推論,釣客的人格特質會影響其從事釣魚活動的休閒效益的情 況。 曾冠宇(2008)研究單車休閒者之人格特質、休閒涉入程度與休閒利益知覺 關係之探討─以彰化地區為例中發現,單車休閒者之人格特質中的親和性、嚴 謹性、經驗開放性、外向性與其休閒利益知覺部分呈顯著正相關。 除了不同的休閒因應型式可能會對休閒效益造成影響外,因個人經驗或人格 特質的不同,也會有不同的反應(唐璽惠、王財印、何金針、徐仲欣,2005)。 邱明宗(2007)研究登山健行者人格特質、休閒滿意對登山行為及生活滿意 度的影響—以臺中市大坑地區為例中發現,具有外向性的人,個性較為積極樂 觀,樂於參與登山健行活動,休閒滿意度高,容易從參與活動中獲得益處。 廖紫婷(2009)研究大學生完美主義與休閒因應型式對休閒效益的影響中發 現,人格特質中的完美主義的組織能有效正向預測休閒效益中的「心理效益」、 「社交效益」、「生理效益」。. 綜合上述,故本研究認為人格特質與休閒效益具有直接影響關係,故提出 本研究假說二:. 假說二:釣客之人格特質會正向顯著影響休閒效益。. 36.

(48) 三、知覺風險與休閒效益之關係: Schuett (1993)針對急流泛舟者(Whitewater kayaking)探討其涉入性與參與 者的技術水準、心情感受及知覺風險行為關聯性研究,並以生理層面(physical)、 社會層面(social)、經濟層面(financial)及心理層面(psychological)等四個構面來調 查急流泛舟者之知覺風險,結果顯示遊客之知覺風險越高時,其所獲得的效益 也會越為顯著 吳家瑞(2008)研究國內大型重型機車參與者生活型態、休閒涉入、知覺風 險、休閒效益之研究中發現知覺風險會正向且顯著影響休閒效益。 葉承鑫、 陳文喜、葉時碩(2009)在遊客對其休閒涉入、知覺風險、休閒效 益與幸福感之研究-以水域遊憩活動為主的研究中發現,知覺風險各構面對休閒 效益各構面的都有顯著影響。 因此,由上述文獻資料得知,知覺風險之能力與休閒效益間具有正向的直 接影響關係,故提出本研究假說三:. 假說三:釣客之知覺風險會正向且顯著影響休閒效益。. 3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2)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was used to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ourists’ lifestyle, involvement, experience and satisfaction.. Also, it showed that tourists’

The impact of promotion activity, consuming experience and impulsive purchasing is examined among different personality consumer groups.. This research used the female

Therefore, this study uses Mainland Chian tourist as survey respondent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tore expertise, shopping satisfaction and share of wallet.. The study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onsciousness, Attitude, and the Related Behavior toward Energy Conservation– A Case Study

Keywords: Junior high students, 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CALL),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s,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to use, willingness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measure human foot volume using 3D scanning range data,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foot length, width, height and ankle circumference, to

In this study,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2) is employ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onstructs of the model and website usage behaviors to investigate

Delphi method, and build up the structure among factors to find out successful key factors of urban joined bus management through analyzing and estimating the importance am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