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3 知識特性

綜合近年來Polanyi(1958)、Winter(1987)、Nonaka(1994)、Grant(1996)、Spender(1996) 等多位學者提出不同分類之知識特性,歸納說明如下。

Polanyi 於 1958 年首先提出知識類型可依知識之狀態分為內隱(Tacit)與外顯 (Explicit),認為許多內隱知識係屬個人特質,較難以被正式化表現或溝通。其後,

Hedlund(1994)、Nonaka & Takeuchi(1995)等學者針對內隱知識與外顯知識提出更明確 之解釋,認為內隱知識係高度內隱專業(context specific)且個人化(personalquality)之知 識,無法用文字來描述表達之經驗式知識,亦為不易文件化與標準化之獨特性知識,

故不易外顯交流溝通,須透過人際互動方以產生共識。而外顯知識係能以形式、系統 語言等來表現,如外顯事實、公理、傳播的標示等,能以諸如操作參考手冊、電腦程 式或訓練工具等來清楚表達或編輯(Zander & Kogut, 1992),因此顯性知識可自知識庫 中擷取使用,其特點即係能與知識擁有者分離。

Grant(1996)將技術知識特性分為 3 類:移轉性(transferability)、聚集性(capacity for aggregation)與專用性(appropriability)。

1.移轉性(transferability)

若將知識分為knowing how 與 knowing about,即係如所謂之內隱/外顯知識與主觀 /客觀知識,此兩類知識最大差別在於知識之可移轉性,即可透過個人、空間、時間等 移轉機制進行交流。外顯知識可透過溝通來加以表現,即具備知識之可移轉性,容易 溝通即為可移轉性之基本特性。而內隱知識則須透過實地演練來學習,因而在移轉上 便較為緩慢、不確定且、耗成本的(Kogut & Zander, 1992)。

2.聚集性(capacity for aggregation)

知識是否能被有效率地移轉,其一係視其知識之聚集性(aggregation),知識移轉通 常牽涉到傳遞者與接受者;知識接受者之吸收能力即代表知識接受度(Cohen &

Levinthal, 1990)。在個人或組織層級裡,知識之吸收取決於接受者將新知識融入既有 知識之能力,此即涉及各類知識間之聚集性(additivity),若某類知識可用共同語言來表 示,便可提高知識聚集性之效率。

3.專用性(appropriability)

專用性係指接獲資源之擁有者創造出資源價值之能力(Levin et al., 1987;Teece, 1987)。知識是一種受專屬性支配之資源,因內隱知識不能直接地被移轉,故無法直接 專用,須透過應用之生產活動方能被專用化。內隱外顯知識大多儲存在個人或組織內 部,故組織知識大部分是在內部創造,且由組織所專有。

Teece(1996) 將 技 術 知 識 特 質 分 成 不 確 定 性 (Uncertainty) 、 路 徑 相 依 度 (Path Dependency)、累積性質(Cumulative Nature)、不可回復性(Irreversibilities)、技術關連性 (Technological Interrelatedness)、內隱性(Tacitness)與七類:

1.不確定性(Uncertainty)

知識創新過程常有不確定性,將其分為主要不確定性及次要不確定性,主要不確 定性係指因變化本身之隨機與不可預期本質所造成之不確定結果;而次要不確定性則 係由於缺乏溝通,導致決策者無法作出明確決策之不確定結果。

2.路徑相依度(Path Dependency)

所謂路徑相依度係指某種技術問題所採取之解決模式通常依循某特定之技術典範 (Technological Paradigm),在此技術典範中,研究之方向會依循某種路徑軌跡而進行 (Dosi, 1982)。

3.累積性質(Cumulative Nature)

技術發展若在特定典範之特定範圍中,則會依循此典範之路徑逐漸累積。如組織 之技術能耐係由過去之技術成就所累積而成。

4.不可回復性(Irreversibilities)

技術之進步升級將伴隨強烈之不可回復性,即一旦技術依循特定之技術典範軌跡 演化升級,新技術大多取代舊有技術之競爭性。如舊式機械式計算機難法替代新型電 子計算機。

5.技術關連性(Technological Interrelatedness)

知識創新係包含多種之次系統,技術通常亦會與其他技術有相互關係,如知識之 創新常需要與許多不同單位組織如研發、製造與行銷,在良好溝通協調下合作促成。

6.內隱性(Tacitness)

組織內發展之知識通常屬於高度內隱,因此難以計算與文件化。因此,知識通常 會隨著知識擁有者之人事組織調動而移轉,故新知識技術通常依賴工程師與科學家等 知識擁有者之互動交流。

7.不可專有性(Inappropriability)

技術知識Know-how 之所有權在許多法律系統通常無法明確界定,且其所得到之 報酬常無法與其貢獻相稱。Arrow 1996 年指出,技術知識係一易逝之資源,其最多僅 擁有一定期限之財產權,加以技術市場之交易在雙方存在著資訊不對稱之情勢下,技 術價值則視不同交易對象而有所不同。然技術一旦超過有限之技術財產權所有期,則 成為開放性技術知識,不為特定者所專有。

Simonin.B.L(1999)將建立組織競爭優勢之知識模糊性(ambiguity)用內隱性、專屬性 (specificity)、複雜性與經驗性四種知識特性表示:。

1.內隱性

指經由親身執行所累積學習而來未整理編輯之隱含技能,係技術人員行動之「非 知覺」所產生「行動與結果間」之模糊性,此種特性之價值在於無法將此類技術編輯 成可執行之文件式策略規範。

2.專屬性(specificity)

係對特定交易之持續性投資,而交易關係之持續保有其價值性,資產專屬性分為 區域(site)、實體資產、捐贈資產與人力資產等四種型態(Williamson, 1985)。係指某些 技能與資產,僅能在特定生產製程中使用,或僅能服務特定顧客。

3.複雜性

係某一特定知識需要一獨立之技術規則與專家資源間之整合,具備不易被了解模 仿之高度模糊性。

4.經驗性

組織之吸收能力係為過去累積經驗之函數。Hamel (1991)認為若知識擁有者與接受 者雙方存在技術代溝,其知識無法有效率之轉移,故當組織對承接技術之知識領域愈 具關係,移轉績效愈顯著。

綜合國內學者李仁芳(1990, 1994, 1996)、花櫻芬(1996)、張如蓮(1997)與吳思華 (1998)提出之知識特性包括技術變動程度、知識專屬性程度、知識模組化程度、知識 外顯程度與路徑相依度等特性。各項特性說明如下:

1.技術變動程度

知識變動程度係指技術知識隨著時間變化之速度,技術知識之系統組成元素亦隨 著時間而改變速度,如傳統產業之知識變動較緩慢,而相對於高科技產業則較快速在 變動。

2.知識專屬性程度

專屬性知識屬於非系統性知識,僅用於某特定時空背景。專屬性高之知識係核心 知識,多與企業之機器設備、員工技能、管理系統等緊密結合,具有不可轉移與分割 之特性。

3.知識模組化程度

模組化可區分為技術知識可分割性與技術知識標準化程度。知識可分割性係指廠 商在生產過程中,其製程不會因為數量、設備、生產環境等條件限制,而可將特定數

量或是製程分包給其他廠商來完成。技術知識標準化程度則指零組件之相容性與標準 化(圖 21)。

低 ———————— 技術知識標準化程度 ———————— 高 標準跨越

產業間

產生組件的 產生標準

組件稍作修改即 可混用於不同廠 商間

公司內部標準 公司內各產品組件亦 無法混用

(李仁芳、花櫻芬,1996)

圖 21 技術知識標準化量表

4.知識內隱性

內隱性高之知識存在於個人、組織特殊流程及決策過程中,很難透過文字或特殊 符號來移轉給他人之知識。須透過特殊方式與長久時間之學習才能移轉。儲存內隱知 識之方式一般包括個人、工作團隊、特殊規範、資訊流程、決策程序、作業程序、企 業文化、組織內溝通系統等。而相對外顯性知識可形式化、制度化,且易於溝通傳達 之知識。

5.路徑相依性

新創造出之知識係依先前相關之知識累積而來。以製程上有無重大突破來定義路 徑相依度之程度高低。一般路徑相依性越高知識流通效果越佳。

綜合以上學者,彙整之主要之知識特性如表9。

Tushman & Anderson (1986)

Clark & Wheelwright (1993)

Sanchez & Manoney (1996)

Utterback (1994) 組裝品也許可以用零件數目來衡量,而非組裝品可以考慮使用 步驟的數目來衡量

系統複雜度

Miyazaki (1994) 技術系統複雜程度可以透過零件數目及零件之間的連結關係 來衡量

內隱/外顯程度 Edvinsson & Sulli van (1996)

Nonaka & Takeuchi (1995)

註1:

Core Process and Design Field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註2:Create (new) knowledge: Measures and instruments that promote the creation of knowledge are, for example, the acquisition of external knowledge (mergers, consultants, recruiting, patent acquisition), the setting-up of interdisciplinary project teams that include the customer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lessons learned’ and methods to elicit tacit

knowledge.

註3:Store knowledge: The stored knowledge in manuals, databases, case studies, reports and even corporate processes and rules of thumb makes up one column of the other core activities. The other column consists of the knowledge stored in the brains of thousands of employees who leave their respective organizations at the end of each working day.

註4:Distribute knowledge: Provision of the right knowledge to the right person at the right time is the aim of the core task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The methods and tools are dominated by IT applications such as the Internet or Intranet. However, these tools only provide added value if trust and mutual understanding pervade the atmosphere of the entire company as well as projects teams. The development of a common language is an important task. Other aspect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are the transfer of experiences to new employees by training-on-the-job, mentoring or coaching techniques.

註5:Apply knowledge: According to our survey, the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is the most essential task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Knowledge management mainly provides

methods to overcome the barriers of the ‘not-invented-here’ syndrome: the one-side think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eferred solution by existing information pathologi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eadership Process Organization

Corporate Culture HR

Management Controlling

Value creating

Business Processes Distribute

Knowledge Apply Knowledge

Generate Knowledge

Store Know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