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二節 研究假設

行為意圖

根據計畫行為理論的主張,行為意圖是一種動機促使人去 行動的現實力量,因此個人的特定行為表現是由其行為意 圖所決定。本研究所探討之節能減碳行為意圖則為個人對 於未來展現節能減碳行為的意願與可能性。

第二節 研究假設

本研究依據文獻探討及研究架構,整理出利社會行為、知識、價值、

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態度及行為意圖等構面,本節將依各構面之間

64

的關係及背景變項的探討,提出 38 項研究假設,透過調查結果進行實證 研究,以瞭解大專校院學生節能減碳行為意圖的相關與差異。

壹、相關性分析

一、知識與價值之關係

在 Bai 與 Liu(2013)的研究中指出,擁有正確的低碳知識則能提 升個人對低碳的價值。同樣的,Saphores、Ogunseitan 與 Shapiro(2012)

的研究中亦提到,當個人得到正確的知識,足以建立起其對是否做好 環境保護的後果的認識,這將有利於個人進行價值判斷,而建立起個 人的價值。國內針對綠色消費的研究也指出,對餐廳的綠色消費知識 對於價值有顯著的正向影響關係(連經宇、陳育詩,2010)。

因此,本研究認為,個人對於節能減碳所採取的正確行動以及地 球環境利害關係之間的平衡之基本認識愈多,則有益於建立個人對於 執行節能減碳後所導致的後果意義評估為正面的價值,進而提出研究 假設一。

H1:知識對價值有正相關。

二、知識與主觀規範之關係

在過去的研究中顯示,若光只是要求個人遵循節能減碳的做法而 產生的社會壓力(禁止性規範),其效力遠比個人瞭解規範內容進而遵 循其做法而產生的社會壓力(描述性規範)來的低(Nigbur, Lyone &

Uzzell, 2010; Thomas & Sharp, 2013)。也就是說,首先個人必須瞭解在 規範背後的知識背景,獲取足夠的知識之後將有助於瞭解其所形成之 規範的原因,進而使個人在社會壓力(主觀規範)的感受下,願意遵 循其所期望的行為。此一概念在連經宇、陳育詩(2010)所進行的研

65

究中也可驗證,對餐廳的綠色消費知識對於主觀規範有顯著的正向影 響關係。

因此,本研究認為,個人對於節能減碳所採取的正確行動以及地 球環境利害關係之間的平衡之基本認識愈多,個人愈容易順從重要參 考群體對節能減碳正面支持力所形成的主觀規範,並展現出所期望的 行為,進而提出研究假設二。

H2:知識對主觀規範有正相關。

三、知識與知覺行為控制之關係

一個人所具備的自我是一個認知系統,具有一套內在的評估與解 釋過程,而這個內在過程形成個人對事物的概念(Bandura, 1997)。個 人能利用認知系統進行判斷,影響他們所做的選擇(Gist & Mitchell, 1992)。連經宇、陳育詩(2010)的研究中指出,對餐廳的綠色消費知 識對於知覺行為控制有顯著的正向影響關係。

因此,本研究認為,個人對於節能減碳所採取的正確行動以及地 球環境利害關係之間的平衡之基本認識愈多,則能影響他們在日常生 活中出現能否節能減碳的選項時,能夠控制自己選擇節能減碳的作法,

進而提出研究假設三。

H3:知識對知覺行為控制有正相關。

四、知識與態度之關係

過去研究大多支持知識的增加,可以促使個人形成正向的態度

(Hungerford & Volk, 1989; Hines et al., 1985;許世璋,2001;郭竹君、

鍾志強,2009),而個體會依照這種態度,表現出外顯的行動。王偉琴 與吳崇旗(2009)的研究中指出透過概念及知識的灌輸,聽講者容易

66

形成正向的環境態度與行為。在王柏崴等人(2009)的研究中也指出 知識與態度有顯著的正相關,知識透過態度則會再影響到行為意圖。

吳忠宏(2006)研究指出生態旅遊知覺越高,對發展生態旅遊的態度 就會正向。唐孝蘭(2010)等人研究也發現環境永續發展知識平均得 分偏高者,環境永續發展態度也偏正向。

因此,本研究認為,個人對於節能減碳所採取的正確行動以及地 球環境利害關係之間的平衡之基本認識愈多,則容易形成正向的態度,

引發對節能減碳的興趣,主動參加或討論相關議題,故本研究提出研 究假設四。

H4:知識對態度有正相關。

五、知識與行為意圖之關係

Hines 等人(1987)的研究結果發現知識可以作為預測環境行為的 重要因素之一,因為有限的知識將會影響個人採取節能減碳的行為,

他們將不會知道現存的狀況與問題,因此也難以鼓動他們進行節能減 碳的行為(Hobman & Frederiks, 2014)。

多數研究支持知識與行為意圖有顯著正相關(王柏崴等人,2009;

王偉琴、吳崇旗,2009;李園婷等人,2008;連經宇、陳育詩,2010;

郭竹君、鍾志強,2009;唐貺怡等人,2009),然而有些研究則指出知 識並不會影響其行為意圖(楊重信、林映辰,2010;葉國樑、黃禎貞 與陳佩英,2005)。若只是仰賴知識是不足以改變個人的生活方式和行 為模式(Gifford & Nilsson, 2014; Sterling, 2010; Stern, 2011),就算擁 有對議題的準確知識,也無法成為決定行動的因素。對於這一個部分,

Bai 與 Liu(2013)認為在知識與行為之間存在一種落差,並於研究中 證實確實如此,擁有比較多的低碳認知,不會導致個人產生較多的低

67

碳行為。

為累積更多的研究結果來瞭解變項彼此之間的關係,本研究依據 多數研究結果,認為個人對於節能減碳所採取的正確行動以及地球環 境利害關係之間的平衡之基本認識愈多,則個人對於未來展現節能減 碳行為的意願與可能性將會愈高,進而形成研究假設五。

H5:知識對行為意圖有正相關。

六、利社會行為與價值之關係

一位負責任的公民在面對環境問題時,考量到的不是自身,而是 擔憂窮人會在面對氣候變遷時因無法適應而面臨死亡,這種同理的情 感,是一種與利社會行為相同的情感反應,這將有助於感受議題的問 題點,而建立起相對應之價值(Howell, 2013; Wolf, 2011)。楊重信、

林映辰(2010)的研究發現,對特定民眾加強一般倫理、道德、生命 哲學以及環境倫理之教育與訓練,可以改變這些民眾的價值。

因此,本研究認為,常做出對社會有助益行為的人,也易於建立 個人對於執行節能減碳後所導致的後果意義評估為正面的價值,進而 提出研究假設六。

H6:利社會行為對價值有正相關。

七、利社會行為與主觀規範之關係

De Groot 與 Steg(2010)的研究中指出對社會擁有責任感的人,

亦即,認為社會上所發生的這些問題或困境,其責任歸屬應在每個人 身上(當然也包含自己),這樣的人容易對自己產生個人規範,並要求 自己遵循符合社會所期望展現出的規範行為。

因此,本研究認為,常做出對社會有助益行為的人,愈容易順從

68

重要參考群體對節能減碳正面支持力所形成的主觀規範,並展現出所 期望的行為,進而提出研究假設七。

H7:利社會行為對主觀規範有正相關。

八、利社會行為與知覺行為控制之關係

Nyborg、Howarth 與 Brekke(2006)對 Schwartz 的規範活化模式 進行擴充變項調查,發現關懷週遭而願意擔負社會問題形成個人責任 感,將會使其意識到個人必須負擔的環保責任,及其擔負後對外部的 益處,而能幫助個人在面對決定時,選取較有利於環境的做法。而 Bamberg 與 Möser(2007)在研究中也支持相同的觀點,認為擁有較 強內疚、親社會情感的人,覺得自己應該要為此事盡一份心力,在面 對選擇時,會比較傾向於選擇利環境行為的方式。

因此,本研究認為,常做出對社會有助益行為的人,當在日常生 活中出現能否節能減碳的選項時,他們能夠控制自己選擇節能減碳的 作法,進而提出研究假設八。

H8:利社會行為對知覺行為控制有正相關。

九、利社會行為與態度之關係

在 Clark 等人的研究中發現,利社會行為促使個人支持(或參與)

對環境有益的議題或活動(Clark, Kotchen & Moore, 2003)。在林洋如 與顏瓊芬(2007)的研究也表明如此,情感的涉入可以維持內控的態 度,將導致更多的投入且將更持久,並降低在執行環境行動的阻礙。

利社會行為者將自己與他人連接,擴散在全球環境範圍中,因此 傾向這股意識能夠擴散出去,成為一種共同參與的積極結果,對他們 而言,瞭解、參與、討論等,讓他們認為人們有機會形成互相支持共

69

同面對氣候變遷挑戰的群體(Howell, 2013)。

因此,本研究認為,常做出對社會有助益行為的人,則容易形成 正向的態度,引發對節能減碳的興趣,主動參加或討論相關議題,故 本研究提出研究假設九。

H9:利社會行為對態度有正相關。

十、利社會行為與行為意圖之關係

Grob(1991)認為一個有較強情感反應的個人,會比較願意從事 環境行為。林洋如、顏瓊芬(2007)研究中提出能感受到他人及非人 世界痛苦的人,容易對自然世界引發情感連結,在環境破壞時產生情 感反應,最終採取環境行為。Hines 等人(1987)的研究提到具有道德 責任感(社會責任感、應該幫助環境的個人責任感、感覺應該減少空 氣汙染或資源回收的個人責任感等)的個體較容易產生負責任的環境 行為。Howell(2013)針對 16 位選擇低碳生活模式的英國居民進行訪 談,探討他們為什麼選擇進行低碳生活模式,結果發現研究對像都呈 現出傾向利社會行為的心態,像是關懷弱勢、機會平等、追求大眾而 非個人福利、和平等,指出利社會行為將會促使個人採取他們所認為 對環境友善及生態保護的行為。

因此,本研究認為,常做出對社會有助益行為的人,則個人對於

因此,本研究認為,常做出對社會有助益行為的人,則個人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