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動機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研究動機 

 

2003 年 5 月 2 日,《蘋果日報》在台創刊,當時台灣閱報率為 50.2%(尼爾 森媒體大調查,轉引自徐榮華,2007),已在低檔徘徊。《蘋果日報》選在台灣報 業一片愁雲慘霧的時候進入市場,主因是創辦人黎智英在 2000 年時看到台灣順 利完成首次政黨輪替,體認到台灣的民主價值正是媒體發展的大好機會(陶令瑜、

吳燕玲,2000),因此 2001 年先在台創辦《壹週刊》,一戰成名後,接著籌辦《蘋 果日報》。 

黎智英於 2002 年中「大手筆籌資 60 億,買下位於內湖的兩棟大樓作為辦報 總部,又興建桃園新屋和高雄岡山兩座印刷廠,進口 6 套印刷生產設備(陳延昇,

2003)」,硬體設施完備之後,更不惜鉅資自各大媒體高薪挖角人才,而出刊前的 行銷預算高達 1.5 億元也令人咋舌(動腦雜誌編輯部,2003)。黎智英的大動作 證明了他對進軍台灣的信心,事實上,在此之前,1995 年創刊的香港《蘋果日 報》已打遍香江無敵手,黎智英將香港經驗複製到台灣,果然又為同業與讀者帶 來大震撼。 

《蘋果日報》創刊號包括全彩 27 大張的報紙、夾送影星鍾麗緹彩色全裸海 報,還附贈一顆蘋果,售價卻只要 5 元,物超所值的行銷手法讓《蘋果日報》一 炮而紅。根據中華民國發行公信會(2003)的稽核調查,以零售為主的《蘋果日 報》當日實銷逾 50 萬份,已超過全台灣所有報紙加起來的零售量。「往後的一個 月裡,這份新生的報紙每天平均印刷量在 50 萬份上下,而實銷率高達 85%,亦 即每天可以賣上 42 萬份(韋思曼,2003b)。」這在長期由《自由時報》、《聯合 報》、《中國時報》三報寡佔的台灣報業市場來說,無疑是相當傲人的成績。 

舊有的台灣報紙延續文人辦報的傳統,懷抱著報紙是「社會公器」的理想,

認為媒體是政府三權之外的「第四權」,肩負著「社會責任」,視監督政府為當然 職責。但《蘋果日報》「商人辦報」的邏輯截然不同,黎智英在談到台灣媒體生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態時曾表示,「時代改變了,使命感的需要不存在了」,因此「我們不是賣雜誌,

我們是賣共鳴、賣感覺啊!這才是我們經營傳媒的方向」(陶令瑜、吳燕玲,2000)。 黎智英不諱言,他經營媒體的原則就是追隨市場、讀者的喜好以創造利益(許純 鳳,2011)。換句話說,《蘋果日報》是一份完全市場導向的報紙,相較於傳統報 紙秉持「給讀者應該看的」理念,《蘋果日報》奉行「給讀者想看的」,此種「商 業化」的辦報理念猶如對台灣報業投下一顆震撼彈,也掀起了一波報業革命。 

在形式上,《蘋果日報》是一份完全視覺導向的報紙,既多且大的照片、花 俏的圖表與鮮明斗大的標題,和傳統報紙以文字為主的版面截然不同。面對來勢 洶洶的對手,其餘三報在《蘋果日報》出刊前後紛紛改版,向「圖像化」靠攏,

不僅增加彩色版面與留白,同時減少文字量、放大照片,讓版面看起來更輕鬆易 讀,多采多姿(李筱雯,2004)。 

在取材上,《蘋果日報》移植「香港經驗」,聚焦在血淋淋、活生生的市民生 活和名人八卦(陳延昇,2003),並將「狗仔」和「爆料」文化帶進台灣。對於 頗具爭議的「狗仔」,黎智英認為「其實是一種鍥而不捨追新聞的精神(陶令瑜、

吳燕玲,2000)」;而「爆料」提供民眾申訴不滿的管道,某種程度上也有助於讓 潛藏在社會陰暗角落中的不公不義曝光,但是,「驚世駭俗、引發爭議的題材與 內容卻仍是其報導的主體,並且激起本土的媒體群起效尤,形成一股『八卦旋風』

(趙怡、陳嘉彰,2005)」。 

在組織文化上,《蘋果日報》採取績效導向,強調獨立自主。黎智英有一套 獨樹一幟的「搖大樹」用人哲學,他曾經說過,經營企業就像在種樹一樣,過一 段時間就要搖一下樹,讓枯葉(不適應的老員工)掉落,以利新葉子長出來(陳 宗逸,2003)。而名為「鋤報會」的檢討大會,則是《蘋果日報》體現效率的創 新手法,同事在會中沒有客套與迴護,彼此的犀利批判是進步的來源。對於鋤報 會的決議,黎智英也要求在隔天的報紙上立即改進(陳延昇,2003)。 

對於新聞,黎智英認為沒有妥協的空間,「做媒體不能又要編輯、又要廣告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韋思曼,2003a)」,因此他不與廣告商吃飯打交道,不拜訪黨政要員或企業界 人物拉關係,「做媒體本來就是很孤獨的,說不定會得罪人,所以最好不要有人 情包袱(陶令瑜、吳燕玲,2000)」。雖然《蘋果日報》裁員毫不留情,但這種獨 立辦報的理念,也吸引了不少追求成就感的人才。 

根據《2006 出版年鑑》的整理,《蘋果日報》閱報率在 2004 年 10 月一舉超 越《中國時報》和《聯合報》,成為台灣第二大報,讓稱霸冠軍寶座長達 9 年之 久的《自由時報》備感威脅。及至 2005 年 7 月 29 日,《蘋果日報》刊登廣告宣 稱打敗《自由時報》,成為台灣閱報率最高的報紙,此時距離《蘋果日報》進入 台灣市場不過 2 年 2 個月。自此,《蘋果日報》與《自由時報》展開龍頭寶座保 衛戰,雙方呈現拉鋸狀態,而根據 AC 尼爾森 2011 年第 4 季的閱報率調查,《蘋 果日報》以 17.4%的昨日閱報率奪得第一,領先《自由時報》的 15.5%。 

初登陸台灣的《蘋果日報》以 5 元超低售價打開知名度,並在一個月後調漲 為 10 元,與其他三大報以同一價格競爭。不過《蘋果日報》在成為第一大報後,

旋即在同年 9 月 1 日將售價漲為高於同業的 15 元,如此大膽的作法,代表它已 在台灣市場站穩腳步。事實上,《蘋果日報》來台 2 年後即在 2005 年 7 月首次單 月轉虧為盈,賺了 2400 萬元,黎智英為此還發給員工每人 11,000 元的大紅包

(2006 出版年鑑)。 

《蘋果日報》在台創刊伊始,即徹底顛覆傳統報紙的經營模式,輔大新聞傳 播學系副教授陳順孝(陳延昇,2003)認為:「蘋果瞄準的,其實是電視年代長 大的讀者。」以成敗論英雄,《蘋果日報》首戰告捷,可見策略運用成功。不過,

隨著數位時代的來臨,報紙面臨更多的競爭者,讀者獲取資訊的習慣也有了巨大 轉變,在媒體改革上一向領先群倫的《蘋果日報》也無法置身事外,但這場戰役 的對手,不是老態龍鍾的報紙,而是生龍活虎的網路、手機等數位媒體,老媒體 究竟能玩出什麼新把戲,大家都拭目以待。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