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質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   

Cooper & Schindler(2012)曾以企業研究為例說明何謂質性研究:如果研究者 只需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或發生的頻率,量化研究方法就足以滿足這樣的目的;但 是如果想了解事情發生的過程與代表的意義,就必須透過質性研究。吳萬益(2000) 曾提出類似看法,認為質性研究是一種自然探究的研究方法,主張從自然觀察的 行為中蒐集所需資料,並由蒐集之資料進行深入分析去探究事件發生之原因,以 及特定現象背後所蘊藏之意義。本研究的目的不在於探知平面媒體變遷的次數、

頻率或是驗證假設,而是希望了解報紙如何因應數位媒體的挑戰,並分析這些行 動的成敗與背後代表的意義,因此質性研究是適合的研究取向。 

對於質性研究的目的,Berg(2001)認為,質性研究透過檢驗多樣的社會情境 與存在於其中的個人,尋求問題的適當答案。Yin(轉引自 Carbtree& Miller, 2003) 更進一步解釋,質性研究的目的在於對特殊情境的探索、描述或解釋。Cooper & 

Schindler(2012)也強調,質性研究的目的是研究者沉浸在所探究的現象中,蒐集 詳細描述事件、狀況,以及人與事互動的資料,因而能提供深入而詳盡的研究結 果,換句話說,質性研究的目標就是深度理解狀況。本研究關注《蘋果日報》面 對環境變遷時的行動,希望清楚描述做法並為成敗提出解釋,正與上述說法不謀 而合。 

 

二、個案研究(case study)   

Creswell(2007)認為,個案研究是一種質性取向,研究者在一段時間內探索一 個或多個有界限的封閉系統(bounded system),透過多元的資訊來源,例如:訪 談,蒐集詳細且具有深度的資料,以描述一個個案或是以個案為基礎的主題。因 此 Yin(轉引自 Carbtree& Miller, 2003)建議,個案選擇的考量因素為是否能夠使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取得的資訊極大化。 

Cooper & Schindler(2012)指出,個案研究者選擇特定的組織或狀況來撰寫,

因為這些例子或主題提供關鍵、極端或不尋常的個案。《蘋果日報》以顛覆台灣 報業的姿態登陸台灣,成績傲人,同時也改變了台灣報業的生態,本研究選擇《蘋 果日報》做為研究對象即是相中其面對變局時的革新經驗,希望從中獲取有關平 面媒體改革的豐富資訊。 

Cooper & Schindler(2012)也認為,個案研究強調少數事件或條件彼此間關聯 性的脈絡分析,強調解決問題、評價與策略的細節,提供有價值的遠見,因此研 究個案可作為一種學習企業經營原則的方法。雖然因為環境或能力的限制,其他 報紙未必能夠複製《蘋果日報》的做法,但 Sekaran(2003)強調個案研究的實用性,

認為個案研究通常提供質化而非量化資料來做分析與詮釋,而將個案究分析應用 到某些特定組織議題上是相當容易的。Berg(2001)則指出,個案研究常用於企業 課程,因為此法有助於弭平基礎研究與實務間的落差。 

 

三、訪談對象抽樣(Sampling)   

抽樣係指從母體中選出一些具代表性的個體或元素,再用以推估整個母體。

隨機抽樣假定研究者關注的特質普遍存在於母群體中,但胡幼慧(1996)認為,質 性研究抽樣樣本,必需以能提供「深度」和「多元社會實狀之廣度」資料為標準,

因此抽樣策略著重豐富內涵,傾向從以往的經驗和理論的視角出發。本研究的訪 談目的在於蒐集詳盡的個案初級資料,因此受訪者必須在個案公司任職一段較長 時間,熟悉個案公司的運作,並具有適切能力清楚陳述個案公司的情況。根據 Sekaran(2003)的看法,在只有少數人能提供所需資訊時,判斷抽樣(judgment  sampling)會是最佳的抽樣方式。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判斷抽樣是一種非機率抽樣,吳萬益(2000)定義判斷抽樣是依研究者本身判 斷,挑選最符合研究目的的樣本。Sekaran(2003)認為,判斷抽樣會選擇在最有利 位置或在最適當職位的受試者來提供所需資訊,因為如果研究者所尋找的資訊只 由某些特定的人所持有,任何具有母體代表性的機率抽樣都是沒有目的且不實用 的。 

雖然非機率抽樣可能會限制研究結果的可概化性,意即研究樣本發現的結果 無法推論到母體,但 Cooper & Schindler(2012)認為,如果不需要推論母體參數,

就不用擔心樣本是否能充分反映母體。不過,為了使判斷抽樣達到符合研究目的 和特殊需要的目標,研究者必須對母體狀況與研究目的相當熟悉。Sekaran(2003) 強調,判斷抽樣需要特別的精力,去找出並接觸那些擁有所需資訊的個人,而這 種抽樣設計可能是回答某些研究問題的唯一方法。 

為了取得符合研究問題的資訊,本研究將根據以下三個條件來選擇訪談對 象: 

(1) 曾在個案公司任職三年以上:本研究希望受訪者熟悉個案公司的運作,

《蘋果日報》進入台灣市場未滿十年,因此「曾任職三年」應該是選 擇受訪者的合理標準。 

(2) 受訪者的工作內容與研究主題相關:本研究關注焦點在於平面媒體的 改革,因此受訪者的工作內容須與產品變革、組織變革或流程變革相 關。 

(3) 配合度高:由於深度訪談極為耗時費力,因此將選擇配合度高的受訪 者,以取得詳盡的個案公司資訊。 

根據上述條件,本研究選取的受訪者如下: 

     

即認為,質性研究者廣泛的依賴深度訪談。根據 Carbtree& Miller(2003)的看法,

深度訪談是特殊的田野研究資料蒐集過程,它是設計來聚集於特定研究議題,因 談為有目的的對話,Kvale(轉引自 Marshall & Rossman, 2011)描述質性訪談是建構 知識的場所,由兩個以上的個人在那裡討論彼此有興趣的主題,Carbtree& 

Miller(2003)進一步解釋訪談企圖創造聆聽的空間,在此空間中的科學認知領域裡,

意義是透過口語觀點之意見交換/共同創造所建構出來的。換句話說,深度訪談 是結構化的對話,集中在有創意地尋找研究主題的相互理解。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Berg(2001)認為,對於蒐集某種研究問題的資訊與滿足某種假設而言,訪談 是特別有效的方法,Marshall & Rossman (2011)則強調,訪談有助於迅速獲取大 量資訊。對於企業內部運作,員工通常較外部研究者有更深入的了解,本研究以 平面媒體變革為主題,希望透過訪談,取得個案公司新近的完整資料,以彌補次 級資料之不足。 

 

第四節 本章小結 

 

本研究關注報紙在數位時代的變革與創新,以《蘋果日報》為研究個案,研 究架構係由《蘋果日報》創刊初期與傳統報紙的差異著手,分析兩者的價值鏈與 策略形態,並針對《蘋果日報》策略方案驗證環境前提與條件前提,歸納出成功 之道。接著再以數位時代的《蘋果日報》改革為重點,彙整價值鏈與策略形態,

並驗證新的策略方案與外在環境及內在條件的一致性,同時以創新理論角度分析 其成效。 

在研究設計部分,本研究首先參考現有次級資料,闡明報業環境與趨勢,並 整合相關創新理論、分析法與媒體改革研究,試擬出分析模式,最後透過與《蘋 果日報》資深從業人員的深度訪談獲得資訊,針對《蘋果日報》個案進行分析。 

本研究為深入了解現有情況,並彌補原有資料的不足,採取質性取向的方法,

並選擇合適的受訪者進行深度訪談,以期能對研究主題進行更深入完整的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章 個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