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果 

 

本研究試圖探究台灣報業面對數位時代變局的創新策略,並以《蘋果日報》

做為研究個案,採取質性取向的方法,透過深度訪談蒐集相關資料,進行分析。

針對研究主題,本研究提出以下的研究問題: 

【問題一】《蘋果日報》在台灣創刊初期的價值鏈與策略形態為何? 

【問題二】《蘋果日報》進軍台灣的成功原因為何? 

【問題三】面對數位時代,《蘋果日報》做了什麼改變? 

【問題四】《蘋果日報》改革的成功或失敗原因為何? 

 

分析結果如下: 

 

【問題一】《蘋果日報》在台灣創刊初期的價值鏈與策略形態為何? 

 

《蘋果日報》創刊初期的價值鏈(見圖 5‐1)與傳統報紙最大的差異在於將 發行業務外包,委由「勤力書報社」負責,且以便利商店零售通路為主,此外,

也投注更多心力在「行銷研究」活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從上游的新聞採訪與編輯、廣告業務,到中游的印刷都進行垂直整合,但發 行、配送等業務外包給「勤力書報社」負責,並與便利商店合作,委由便利商店 協助夾報。 

 

四、相對規模與規模經濟 

每日發行量約為五十萬份,已達規模經濟,同時也是零售通路銷量最多的報 紙。 

 

五、地理涵蓋範圍 

發行範圍涵蓋台澎金馬,都會區是重點經營區域。新聞取材範圍遍及全球,

但仍以台澎金馬為主,地方新聞比例不高。

 

六、競爭優勢 

競爭優勢來自成功的香港經驗、優秀的人才、敢言的品牌形象,以及充裕的 財務資源。

 

【問題二】《蘋果日報》進軍台灣的成功原因為何? 

 

《蘋果日報》進軍台灣繳出漂亮成績單,本研究分析其採用的策略方案與成 功之道如下:

策略方案一:貼近讀者需求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環境前提與驗證:開放的社會才能允許尺度大開的新聞內容,也有利取得資訊。

條件前提與驗證:透過「讀者會」與「鋤報會」來完成顧客導向的目標。

策略方案二:不計成本投資,絕對績效導向

環境前提與驗證:三大報龐大的「人才庫」,是《蘋果日報》高薪徵才的來源,

先進的器材設備則有助提升績效。

條件前提與驗證:《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身價超過五億美元,財力足以支持 辦報理念。

策略方案三:深耕零售市場

環境前提與驗證:零售策略必須有足夠的零售通路配合,台灣便利超商家數在 2003 年底已超過 7000 家,密集度全球第一。

條件前提與驗證:《蘋果日報》將發行交由「勤力書報社」負責,更有效率。

策略方案四:專注核心能力,外包發行業務

環境前提與驗證:相關產業市場足以支撐專業發行代理商的生存。

條件前提與驗證:負責發行作業的「勤力書報社」係由《蘋果日報》母公司壹傳 媒集團投資成立,且已有與《壹週刊》合作經驗,是合適的合 作對象。

從創新理論的觀點來看,台灣報業因為只有採訪、編輯、廣告業務等核心活 動受到威脅,但品牌、知識資本等核心資產不受威脅,因此面臨的是中介型演變,

若能重新部署規劃核心資產,將有最佳成效。《蘋果日報》進軍台灣時的策略正 是嘗試從知識資本等固有的核心資產中取得價值,進行策略轉型,以利執行新的 核心活動,具體做法則包括推動更有創意與效率的編採活動,以產製差異化的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傳統三大報屬於綜合性報紙,偏重政治、社會等「國家社會大事」,雖強調 新聞須中立客觀,實際上仍有明顯的政治立場;用字遣詞少用俚俗用語,版面呈 現以文字為主,照片、圖表較少;廣告產品則大致可分為工商廣告與分類廣告。

《蘋果日報》奉行貼近讀者生活的原則,內容有「小報化」的傾向,文字較白話,

形式上則強調視覺導向的圖像化版面,廣告產品同樣可區分為工商廣告與分類廣 告。及至進入數位時代,《蘋果日報》推出免費捷運報《爽報》擴大市場,並跨 足網站、社群媒體及行動載具平台的經營,廣告產品也增加了網路廣告。 

 

二、目標市場區隔與選擇   

傳統報紙主攻訂戶,《蘋果日報》則轉而經營零售市場,並鎖定都會區、主 動購買、15‐49 歲、具購買力的族群;進入數位時代的《蘋果日報》則全力擴展 市場,《爽報》以通勤族為目標顧客,網站、社群媒體及行動載具等數位平台的 則吸引沒有閱報習慣的族群。 

 

三、垂直整合程度之取決   

傳統報業的新聞處理、廣告、印務、物流均高度垂直整合,對於訂戶的派報 作業,則委由三報聯合派報系統處理,創刊初期的《蘋果日報》將發行委外,數 位時代的《蘋果日報》的垂直整合則納入數位平台內容的產製,並將動新聞的動 畫製作交由壹傳媒動畫公司負責。 

 

四、相對規模與規模經濟   

三大報寡佔市場,龐大的經營規模帶來了明顯的效益,特別是在訂戶市場佔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有優勢。《蘋果日報》則在零售通路佔有較高的相對規模,到了數位時代,《蘋果 日報》不同的發行平台共享相同的新聞資源,產生範疇經濟的效果。

五、地理涵蓋範圍   

傳統報業與《蘋果日報》的發行與取材範圍均以台澎金馬為主,但地方新聞 也是三大報的經營重點,《蘋果日報》則特別著重都會區。數位時代的《蘋果日 報》並未有太大改變,但數位平台的地理涵蓋範圍不受限。 

 

六、競爭優勢   

三大報競爭優勢的來源包括歷史悠久、品牌形象深植人心、人力資源豐富,

且享有寡佔力量,政商關係良好,並具有雄厚財力。《蘋果日報》的優勢在於香 港經驗、「大膽敢言」的形象及充裕的財務資源。數位時代的《蘋果日報》透過 多元發行平台擴張市場、充足的數位人才、先進的動新聞技術及充沛的財務資源,

都有助於強化競爭力。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所有新聞素材的來源都是紙本報紙的記者,換句話說,《蘋果日報》正利用固有 的人力資源在數位時代創造新價值,這正是處於中介型演變軌道企業的理想創新 策略。 

 

【問題四】《蘋果日報》改革的成功或失敗原因為何? 

面臨數位時代挑戰的《蘋果日報》採取不同的策略方案,其中「發展數位營 收,另闢財源」的策略方案由於無法滿足環境前提與條件前提,因而導致失敗的 命運,詳細分析如下:

策略方案一:拓展發行平台,擴大市場

環境前提與驗證:台灣網路普及率已達 70%,行動載具使用者也日漸增加。

條件前提與驗證:《蘋果日報》持續延攬優秀人才,技術不斷創新。

策略方案二:增加影音動畫,技術領先

環境前提與驗證:科技的進步有助影音與動畫的製作。

條件前提與驗證:《蘋果日報》投入大量資金聘請優秀人才並購買先進設備器材。

策略方案三:經營社群媒體,強化互動

環境前提與驗證:社群媒體使用人數與使用量均維持高點。

條件前提與驗證:《蘋果日報》負責團隊風格獨特,深獲網友支持。

策略方案四:發展數位營收,另闢財源

環境前提與驗證:「網路免費」觀念根深柢固。

條件前提與驗證:新聞獨特性不足。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從創新理論的觀點而言,台灣報業因為只有核心活動受威脅,核心資產不受 威脅,因此面臨的是中介型演變。《蘋果日報》透過「破壞性創新」策略立足新 市場,在創刊初期指的是進軍零售市場,在迎戰數位時代階段則指跨足數位平 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