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一節 研究動機

隨著全球經濟的卓越發展,大量石化燃料的使用、濫砍森林等社經活 動頻繁,在資源消耗的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廢棄物,造成空氣中二氧化碳、

甲烷、氫化亞氮、氟氯碳化物等易吸收長波輻射氣體(即溫室氣體)的含 量大幅增加,使得地球暖化,環境污染與自然資源的快速衰竭,嚴重影響 人類生存的環境品質1

廢棄物污染與資源枯竭,成為威脅人類生活和發展的嚴重問題,引起 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環境保護理念在國際社會受到重視已是不爭的事實。

人類在日常活動中所產生的污染已經超越了環境的自淨能力,廢棄物所帶 來的地球環境危機有明顯化、國際化與全球化之趨勢,環保問題成為人類 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因素,人類開始認識到環保問題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

2。有鑑於此,聯合國於 1972 年召開了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1989 年 3 月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簡稱 UNEP3) 推動 116 個國家於瑞士巴賽爾簽署了巴賽爾公約(Basel Convention)4, 該公約的目的即是為了解決層出不窮的廢棄物跨越國際運送問題。

國際社會有感於經濟必須永續發展,而地球上現有的自然資源與環境 容量已無法支撐原有的傳統線性型經濟發展模式,於是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理念應運而生5。在世界資源永續利用與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recycling economy,cycle economy6)思想的潮流引領下,德國、日

1 Cohen, D.2007. Earth’s natural wealth : An audit. New Scientist 2605,34-41.

2 參照薬師寺 敬済,「循環型社会形成推進基本法」の問題--定常開放系のエントロピー論の視 座から,名城論叢,名城大学経済・経営学会,2003 年 3 月,第 3 卷,第 4 号,頁 211-224。

3 UNEP and WBCSD.1998. Cleaner Production and Eco-efficiency, Complementary Approaches to Sustainable.

4 參照行政院環保署,巴賽爾公約資訊網站,網址 http://wm.epa.gov.tw/web/index.htm,最後查詢 日期:2011/05/30);工研院能資所,巴賽爾公約─全球管制有害廢棄物之道,國際環保通訊,

1994 年,第 4 期,頁 8-14。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Law. 1994. 24(1).

5 Blumberg, Donald F. 2005.Introduction to management of reverse logistics and closed loop supply chain processes. Boca Raton : CRC Press. 23-64.

6 參照孫佑海.張蕾,中國循環經濟法論,科學出版社,2008 年 8 月,1 版 1 刷,頁 15。

本等先進國家將建立循環型社會當成永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並逐漸成為全 人類的共識。鄰近我國的中國也開始有關建設循環經濟的實踐活動,中國 於《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 提到,將節約資源的考量列入基本國策,以加速建構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 好型社會7。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引領與促 進下,中國於 2010 年 12 月 18 日更一致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 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持續推動經濟、環境與資 源的永續發展。

為使循環經濟型社會理念得以落實,自然資源得以永續利用及發展,

揆諸現今國際先進國家的廢棄物清理法制與政策趨勢,均以建構循環經濟 法體系,並擴大廢棄物清理的涵蓋範圍,整合廢棄物清理與資源回收再利 用制度合一的立法形式來規範廢棄物的源頭減量、回收再利用與管末處 置,並強調產品責任概念,運用廢棄物資源化的綜合立法達成廢棄物循環 利用,提升廢棄物經濟價值為資源永續利用與環境保護政策之目標8

反觀我國長期以來未曾思考改變傳統經濟社會發展模式可能會讓我 國的環境危機出現生機,多年來所採取的廢棄物末端清理理念未從根本上 杜絕並防範污染物的產生,且「先污染─後治理」的政策措施無法有效緩 和我國在經濟發展、資源與環境相互間的緊張關係,相較於先進國家所採 取的循環經濟源頭管制模式略有落後之嫌。

故本文認為我國應該學習國外經驗,發展循環經濟,高效能利用資源 以保護自然生態環境作為未來處理廢棄物的新思考方向。蓋循環經濟係以 支援高度循環利用為核心理念,並以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為原則,具 有資源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之基本特徵,是對大量生產、大量消費、

大量廢棄的傳統經濟增長模式之根本改革,更是現今先進國家促進經濟發 展與協調人口、資源與環境三者平衡最具重要而急迫的工作。發展循環經 濟是世界先進國家對於資源相對短缺與大量消耗物質資源的省思,其認為 廢棄物是可以運用於循環的規律而再度被利用的9,故循環經濟型態暨循環

7 人民出版社,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10 月,1 版 1 刷,頁 12 以下。

8 參照礒野 弥生,循環型社会形成推進基本法をめぐる問題と課題 (特集「循環型社会」を問 う),環境と公害,岩波書店,2001 年 9 月,第 31 卷,第 2 号,頁 2-8。Byrne, P.M.and Deeb,A.1993.

Logistics must meet the “green” challenge.Transportation and Distribution, 34(2), 33-37.

9 Vgl.Volkert Petersen, Jens-Uwe Heuer, Kreislaufwirtschafts- und Abfallgesetz, 2003, S.23ff.

Vgl.Hösel/von Lersner,Recht der Abfallbeseitigung des Bundes und der Länder,Stand: Juli 1996

經濟法制體系的建立對資源永續利用與解決全球經濟發展的瓶頸與制約 具有根本與迫切的現實意義。

再者,觀察我國為因應廢棄物的清除與處理,1974 年 7 月公布施行《廢 棄物清理法》,2002 年 7 月公布施行《資源回收再利用法》,對於廢棄物採 行二元清理法制體系。然而現行之《資源回收再利用法》及其施行細則與

《廢棄物清理法》及其施行細則,可發現兩部法規範內容間存在著許多的 衝突與矛盾,蓋廢棄物從預防、源頭減量管制、回收再利用至最終處置係 不可割裂的連續過程,雙頭馬車的廢棄物處理立法模式,造成規範客體「廢 棄物」與「再生資源」混淆,《廢棄物清理法》之「再利用」與《資源回 收再利用法》之「回收再利用」區分標準與界線不明、條文冗贅含糊不清、

徒具宣示意義;在缺乏強制管制效果等法律競合與權責重疊問題下,不僅 無法達到當初立法者為了達到資源永續經營、廢棄物有效管理的立法原 意,產生重複立法之情況,更造成業者適用規範上的困擾,對於源頭管制 著墨不多,未改變管末處置的本質,此種消極處理廢棄物污染問題而不由 源頭管制的「被動」立法模式,突顯我國產品生產與消費流程完全分離而 無法完整規範廢棄物清理流程的窘況,可見二法併立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 我國社會現存的資源耗費、環境污染與破壞的問題10

著眼於我國目前對於國際先進國家為了促進自然資源永續利用,避免 廢棄物產生並兼顧經濟的發展而興起之新趨勢─循環經濟理念與相關規範 措施的探討與介紹付之闕如,學界亦未詳加論述,顯見我國對於國際的循 環經濟理念有促進之必要。故本文欲對循環經濟基礎理論、發展運作原 則、實踐模式與國外循環經濟法制保障加以說明與介紹,期能以本文對國 外先進國所採用之循環經濟法制為介紹,提供我國環境法學界關於廢棄物 與資源永續利用相關法制之研究與發展盡一份心力。

總而言之,我國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與末端治理廢棄物模式顯然正面 臨瓶頸,我國的環境法制建設亟須拓展新的研究視角,學習先進國家的循 環經濟模式,重視資源永續利用與廢棄物循環的技術可行性與經濟合理 性,掌握生態環境與經濟得以永續發展的精神,不啻是我國轉變經濟發展

Rdn.3 zu §1-noch zum Abfallgesetz.

10 參照陳慈陽,環境法各論(二)廢棄物質循環經濟法制之研究,元照出版社,2007 年 2 月,

初版 1 刷,頁 2 以下。

模式的參考方向,我國應將循環型社會等相關理念納入國家發展的規劃,

逐步達成循環經濟型社會目標,期能改善能源、經濟及環境的平衡發展。

有識於此,本文嘗試介紹德國與日本先進國家所廣為採用的循環經濟 理念及法制度,探討中國循環經濟理念法律制度之建構,並就我國《資源 循環利用法》草案進行相關的分析與檢討,期能藉由國外先進立法例的探 討,提供我國立法者在考量我國特有之國情下,制定一部循環經濟基本 法,作為我國循環經濟法律制度體系發展的基礎,與國際接軌。在逐步建 立循環經濟法體系的過程中,修正我國對待廢棄物的觀念,以循環經濟基 本法為核心,循序漸進於社會各領域訂立納入循環經濟理念的專項立法,

並建構循環經濟立法體系,通盤全面性地從社會各個角度落實循環經濟之 執行與資源的永續利用11

希望能以本文對於循環經濟法制的介紹,提供我國廢棄物清理政策與 制度整合立法的思考方向,透過循環經濟的立法,落實循環經濟的實務運 作,以宏觀的角度提供我國一個建構資源永續發展循環經濟型社會的參 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