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動機

同志學生生命殞落的新聞事件總是引發社會關注,因為性向與社會期待不 一致,無法忍受他人的異樣眼光,有些人決定走上黃泉路;也有因為外在性別 氣質遭受霸凌,導致意外或自殺身亡者;或因感情路不順遂,情緒未能獲得適 度紓解,造成情殺案的悲劇。本節,將先說明「同志教育確實有其需求」,因

此,政府為此制定相關法律與課程綱要,然而,施行現況未能達到當初設定的 目標,透過其他研究者的啟發,發現教師是其中的關鍵,此與個人的生命經驗 十分相符。

壹、 教育現場有施行同志教育的需求

一、 協助同志學生發展並提供正向支持

教育其中一項重要的目的,便是協助學生發展,提供正向支持。青少年正 處於性成熟的發展階段,性別氣質、性取向、性別認同等性別特質,多在青少年 時期發展(張春興,2009;Evans, Forney, & Guido-DiBrito, 2010),對於同志學 生而言,同志教育的目的之一,即是協助其發展與認同,透過接觸、認識、了解 不同的性取向,藉此探索自身的性取向,然後才能認同自己的性取向,這個過 程需要營造性別友善的學習環境,提供正確的觀念與知識,其中,教師便扮演 關鍵角色。

二、 教育非同志學生瞭解性別的多元樣貌

社會當中存在多元的性別特質是事實,雖然同志的人數較少,然而,每個 人或多或少都有機會接觸同志,同志教育對於非同志學生而言,讓多數異性戀 傾向之學生認識並瞭解性別多元樣貌,然後才能尊重不同的性取向(方德隆、

劉安真,2012),藉由同志這項性少數的次文化議題,擴展至原住民、新住民、

身心障礙等其他多元族群,消除主流族群對其他群體的偏見、歧視與刻板印象,

預防霸凌事件的發生,提升學生的多元文化素養。

貳、 同志教育的目標成效不彰

鑑於性別平等教育與友善學習環境的重要性,我國將性別平等與同志教育 等議題納入法規與課程綱要當中,可謂理想崇高,然而,根據教育部性別平等 教育議題輔導群調查,實施同志教育的教師為51.2%,在「認識或尊重多元的性 取向」教學目標達成情形,3.1%與 39.4%的教師認為「完全達成」與「部分達

成」,即超過一半的教師認為,性取向教學的目標未能達成(方德隆、劉安真,

2012),未實施同志教育的原因為何?未能達成目標的原因又為何?這是研究 者欲探知的部分。在質化研究方面,許多學生對於同志的認識來自這樣的論述:

「我的老師說,男同志是因為女人的靈魂裝在男人的身體,女同志是因為男人 的靈魂裝在女人的身體,所以我們要尊重同志,因為他們和我們是不一樣的人

(蔡宏富,2011)。」這樣的論述,顯見教師與學生對於同志族群的不了解,也 看到我國性別平等與同志教育,在執行面上仍有許多努力的空間。

參、 同志教育態度的量化研究稀少

文獻當中與同志相關的教育議題,大多探討教師或學生對於「同志」的態 度,研究發現多為正向(林巧雯,2014;林佩薇,2016;林怡君,2015;柯仲修,

2012;劉力中,2012;蔡宏富,2011),然而,教師施行「同志教育」的態度,

相較之下,是從被動接納學生,轉為主動施作教育,因此,教師的態度轉為保守

(林佩薇,2016)。同志教育雖然有法規與課綱的保障,卻尚未能於學校教育當 中徹底落實,過去研究發現,受限於許多困境,包含教師個人內在與環境外在 因素(方德隆、劉安真,2012;林巧雯,2014;林佩薇,2016;林怡君,2015;

柯仲修,2012;洪巍峰,2014;劉力中,2012;蔡宏富,2011),然而,在專業 自主權的保障下,教師可自行決定其授課內容。同志教育的內涵與意識,需從 師資培育開始做起,並融入教師研習,提升現行與未來師資的性別平等教育素 養,促成施行同志教育的動機和誘因,讓同志教育現身在課室之中(李雪菱,

2007;蔡宏富,2011)。

過往對於同志教育態度的研究,多是以質化的形式呈現,例如:訪談教師 對施行同志教育的動機或心路歷程,由此可以了解教師為什麼要施行同志教育,

以及他們的擔憂(方德隆、劉安真,2012;林巧雯,2014;林佩薇,2016;林怡 君,2015;柯仲修,2012;洪巍峰,2014;劉力中,2012;蔡宏富,2011),質 化研究累積到一定的能量,才以量化方式研究「同志教育態度」,劉力中(2012)

認為,同志教育的關鍵在於教師與學生於校園學習互動之過程,教師對施行同

志教育的態度直接影響同志教育成敗。隨同志教育開始實施,有必要針對教師 態度現況作一全面性的量化調查研究,以了解教師對施行同志教育的態度如何、

成因為何。

肆、 對教育實務現場的觀察所欲採取的行動

現行中小學教育環境當中,以我在國中教育現場的觀察,許多教師對於具 有爭議的議題仍趨保守,即使支持也不敢正面表態,反倒是學生對這方面的議 題十分感興趣,例如:詢問教師對於同性婚姻法案的意見,以及老師們的性取 向,學生雖相當開放,然而,卻不一定具備充足的性別意識,例如:拿同志來開 玩笑,說某某同學是gay,或當成罵人的話,過去研究者也有提出類似的經驗(林 慧文,2012),這些話聽在被開玩笑的學生與同志學生耳裡,想必會有不舒服的 感覺,因此,期使自己能為性別平等教育盡一份心力,讓玫瑰少年的事件真正 成為歷史。

綜合上述,同志教育雖然有其需求,國家以法律與課程綱要進行規範與保 障,其重要性可見一斑,然而,在教育現場當中的施行現況卻不如預期,其他研 究者與我的個人經驗,都發現教師的態度扮演關鍵角色,至於影響態度背後的 成因為何,也是本研究欲探知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