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動機

研究者是一個進行生涯轉換到的社會工作例子,大學就讀和社會工作完全不 相關的企業管理系…那時身為社會新鮮人的我,受了金融海嘯衝擊,大環境不景 氣讓人摸不著未來方向。2008 年金融海嘯襲捲全臺,企業大量辭退派遣勞工、

強迫放無薪假 (no-pay leave)來降低生產成本,加上教育部實施「培育優質人力促 進就業計畫方案—大專畢業生至企業職場實習方案」1,間接壓低整體勞動市場 薪資水準(張家榮,2011)。

在工作機會少、薪資低廉的時代背景下,我開始反思本身是否擁有難以取代 的專長,並且也規劃起較長期可行走的職業生涯,一步一腳印累積資歷,盼望著 日後有較好的籌碼。然而,金融海嘯後,2009 年(5.85%)、2010 年(5.21%)是臺灣 近二十年來唯二失業率突破 5%的兩年,又以 20 至 24 歲年齡層失業率最高(行政 院主計總處,2013)。那段日子,我轉換到一些產業別工作,仍有些許停滯感,

故希望開創更多的可能性,闖出一條合適的道路。

後來,我參加了非營利組織和大專院校辦理的研討會及專業課程,慢慢了解 原來商業部門之外,還有一種能幫助人又能維生的「助人工作」。回想過去,我 對「助人工作」的認識非常有限,只知道學校和醫院有社工。至於,對社工的第 一印象是︰有愛心、形象好、很專業的樣子,這些好印象讓我想成為社工。爾後,

我評估了個人興趣、較高的起薪、本身信仰倡導助人理念,找了份非營利組織的 工作,並到學分班、大學進修部半工半讀認識「社會工作」。至今,師大社工所 一般生身分,才稱得上是明顯生涯轉換至「社會工作」的記號。

1 即為「22K 方案」。

在研究所生活裡,我對「社會工作」的輪廓越來越清晰,不論薪資待遇、工 作性質、職涯發展以及人身安全,這些極為真實的勞動條件又讓我陷入焦慮和不 安;在同儕裡,感受到多數同學都抱持一份未來想助人的渴望,但在社工所裡因 著專業知識增長,有的更堅定邁向社會工作,但更有一群持續擺盪在生涯認定及 生涯再選擇之間。如今的我,居然困在值得與否?後悔與否?或許在尚未踏出校 園之際是重新釐清生涯轉換的好時機,我期待藉由撰寫論文,以切身經驗出發,

並找尋和我相似背景,非典型社工所進入社工所的夥伴,以了解大家轉換的過程 及遭遇困難,並促進社工所師長對此議題的關心。

回顧過去,有關生涯轉換成社會工作的文獻有五篇:首先,楊怡亭(2013)透 過兼具社會工作與志願服務經驗的研究對象,探討從志工到社工的轉折,勾勒助 人工作本質;第二,葉明昇(1999)以性別為出發點,探討男性選擇社會工作的因 素,至持續留在實務場域工作的原因;第三,曾永富(2011)仍以性別建構社會工 作圖像,並了解其生涯選擇與專業實踐過程。另外兩篇是關於社會學系學生進入 社工所,在研究所期間運用敘事及批判尋找自我的文獻;莊勝堯(2014)描繪自身 在實習經驗中面臨挫折,開啟了批判反思,重新釐清並建構屬於自己的社會工作 圖像;陳則茵(2008)則運用自我敘事及自我民族誌,放入後現代、後結構、批判 社會學,理解社會工作的主體性。

心理輔導、心理諮商方面的學術論文則有兩篇和本文較類似的研究。第一 為,陳麗雲(2005)運用扎根理論進行深度訪談之資料分析,探討非相關科系學生 進入心輔所轉換前、轉換中與轉換後的認知內涵、影響轉換歷程的重要想法,及 轉換對本身的影響;再者是,吳典龍(2013)將研究歷程擴大為非相關領域至諮商 心理師,運用敘說分析方法整理出生涯轉換前中後的經驗。

綜合以上,非典型社工所學生進入社工所的生涯轉換歷程尚無人探討,本文 與陳麗雲(2005)最大區別在於心輔、社工兩個專業的應考資格2。就讀研究所一 事,對想當心理師的心輔所學生是「不一定想要但必要」;對想當社工師的社工 所學生是「不一定想要且不是必要」。想當社工,確實不一定要念研究所,藉由 就讀社工所進行生涯轉換者,與就讀心輔所會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2 根據考選部,心理師法(2018 年 12 月 11 日)第 2 條規定:「公立或立案之私立大學、獨立學院 或符合教育部採認規定之國外大學、獨立學院諮商心理所、系、組或相關心理研究所主修諮商心 理,並經實習至少一年成績及格,得有碩士以上學位者,得應諮商心理師考試。」;社會工作師 僅需專科以上學歷並修畢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社會工作師考試規則(2013 年 11 月 20 日) 第 5 條所規範之學科至少 7 科,合計 20 學分以上(含實習或實地工作)。2016 年 12 月 31 日後,因 考選部修正規則,將社會工作相當科系標準提高,合計必須 15 學科 45 學分以上(含實習或實地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