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我想: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 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魯迅,2016)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當大學畢業起薪倒退十七年(自由時報電子報,2015),社會新鮮人的期待薪 資與實際薪資落差超過 25%,是連續七年來最大落差(1111 人力銀行,2016)時,

在求學期間預備自己成為職場上有競爭力的人才變得更重要。

謝文元與李易駿(2007)提出,現今社會的三個勞動市場特色︰第一,失業與 長期失業之情形會變嚴重,低度就業與非典型就業者比例會提高;第二,不穩定 就業及失業已不限於弱勢人口,已經波及至剛畢業、出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第 三,傳統穩定就業機會變少,青年大多只能從事不穩定、不安全的非典型工作。

在多變、多元的職場,也間接促進生涯轉換的可能。

然而,2008 年金融海嘯是經濟運作失靈的引爆點,世界各國不僅是經濟全 球化,更是全球資本主義財團化,新進國家以公債承接消費需求,並誤用衍伸性 金融商品降低風險,製造難以收拾的房地產及金融泡沫化現象;開發中國家則是 由少數既得利益者剝奪勞工和農民的報償,導致生活水準與薪資無法提升(張烽 益,2012);已開發國家之低專業技術者,則會面臨開發中國家勞工的低薪競爭(馬 財專、李彥樺,2007)。當然,臺灣無法倖免金融海嘯的衝擊,以下是 2008 年後,

整體就業市場與勞動條件的變化︰

一、回不去的高失業率

2008 年 3 月金融海嘯爆發後至 2009 年 8 月,臺灣失業率由 3.86%陸續飆高 至 6.13%,近年來失業率雖已和緩,但仍將近 4%(行政院主計處,2016)。

二、非典型就業更為普遍

因著企業運作全球化經濟手法,為了降低生產成本而採用大量彈性人力,導 致我國從事非典型就業工作(人力派遣、臨時工、部分工時)情形漸為普遍,2008 年至 2015 年從事非典型就業工作的人數由 6.2%提升至 7% (林怡君,2016)。

三、工時長但薪資不漲之工作貧窮現象

2008 年金融風暴引發經濟成長率(GDP)大幅下降,2009 年第一季-7.88%是臺 灣近 50 年來的經濟新低點,2010 年第二季居然回彈到 12.4%,弔詭的是經濟成 長率回升,但勞工薪資不漲反縮,臺灣勞工陷入工作貧窮、窮苦、窮忙的現象非 常嚴重(趙秋雲,2013)。

四、青年就業勞動條件更差

勞動環境險峻是不爭的事實,裡面有一群弱勢者叫作「社會新鮮人」。剔除 15 至 19 歲青少年階段就讀高中職或剛進入高等教育者頻繁的打工生態,歷年來 年齡介於 20 至 24 歲的失業率一直高於各年齡層,甚至比大眾較關心的中高齡失 業問題高出將近 4 倍;其次是 25 至 29 歲者的失業率高居第二(行政院主計總處,

2013)。

正值青春年華,20 至 29 歲的青年面臨了以下幾個狀況:工作可能越換越糟 (林祖嘉、林建志 2002)、容易深陷缺乏保障、工資低廉、替代性高的勞動市場(簡 錫堦,2004)、無談判籌碼而接受惡劣的勞動條件,陷入青年貧窮化(陳秉暉、楊 政諭,2011)、壓迫勞動者的工作型態推陳出新:如:薪資結構為「底薪制」,

工作者必須以績效掛帥才能換取紅利(簡錫堦,2004)、勞動派遣不斷擴充,勞務 需求量變化的風險最後轉給最弱勢的派遣勞工(陳秉暉、楊政諭 2011)、企業運用

「部分工時全職化」(Full-Part Time)模式壓低工資 (孫友聯,2016)、2008 年金融 海嘯席捲後,「無薪假」問題成為臺灣不穩定就業的常態形式之一(孫友聯,2016)。

勞動市場受新自由主義經濟影響越發嚴重,不穩定就業、惡劣勞動條件是這 世代的悲歌。綜合上述,生涯轉換並非偶然,青年陷入轉換工作的機率大量提升,

然而在現實的勞動環境下,激發人們不斷省思自己現有的能力與曾有的經驗,並 打量著選擇學校、科系、打工經驗、自我充實、工作、及想親近認識的人。一份 工作不論是為了糊口,還是力求自我實現,都冀望在社會擁有屬於自己的定位、

有個更美好的未來及追逐理想工作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