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非典型社工所學生的社工職涯與學習之路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非典型社工所學生的社工職涯與學習之路"

Copied!
17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沈 慶 盈 博士. 非典型社工所學生的社工職涯與學習之路 Study on Career Transitions and Graduate Studies of Atypical Social Work Student. 研 究 生:柯 玉 珊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 八 年 一 月.

(2) 謝辭 走到寫謝辭這刻並不容易,回想大學畢業後一路漫長的職涯與學習歷程,因 著祂的保守、看顧,最後終於苦盡甘來。未來的日子不論如何,我都相信祂的同 在,我會運用祂賜與的能力,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107 年我考上了公職社會工作師,投入工作後社工所生涯幾乎中斷,論文計 畫書至學位考試已經事隔兩年,很謝謝論文指導沈慶盈老師,非常有耐心的教導 書寫方法,並且提升我的邏輯思考能力,讓我在碩士五年級為社工所畫下美好的 句點;劉曉春老師在我就讀社工系進修部時,就對我的助人倫理與思維有一定的 影響力,能當您的學生真的很幸福,也謝謝您立馬就答應擔任口試委員。 師大社工所到學校上課的短暫日子裡,陳杏容老師、潘淑滿老師、游美貴老 師、鄭凱芸老師,您們都是我的好榜樣,謝謝您們讓我在專業上更加精進。另外, 劉弘煌主任、石泱老師、曾煥裕老師、利美萱老師、曾秀雲老師是我社會工作的 啟蒙,因為有你們,讓我每次回到實踐大學都覺得很溫暖。還有謝謝這本論文裡 面的社工所夥伴,相信你們的故事對社工領域一定大有幫助! 最後,謝謝我的家人,你們總算不用再為我操心,我畢業了。. 108 年 1 月 玉珊. I.

(3) 摘要 本研究主要探討非典型社工所學生轉換到社工跑道的歷程及就讀社工所的學 習經驗。本研究運用質性研究之深度訪談,採用「立意抽樣法」及「滾雪球抽樣 法」進行抽樣,分別訪談了八位非典型社工所學生,並運用 Miller-Tiedeman 與 Tiedeman 之生涯決定論及 Levinson 等人之四季週期轉換論作為分析架構。 非典型社工所學生從第一學歷出走,因著不同原因轉換至社會工作,其中較 強烈的是價值信念的引導,這些價值觀影響著後續每個決定:其他包括社工興 起,社工典範及引路人的影響,工作機會帶領,以及藉由職業、科系及建議排除 法來窄化選擇。至於轉換至社會工作的路徑分別為進入社會工作學分班或科系學 習、實際進入社福領域工作、及直接就讀社工所。 非典型社工所學生因著在社工所吸收專業知識,皆提升本身對社會工作的認 識,也更了解社工的工作機會與勞動條件。基本上,當助人的意念越強時,越能 超越一切逆境,堅持在社會工作領域發展,但性別及年齡確實放大對勞動條件的 需求。研究者最後建議社工所應發揮教學及行政協助,提供多元訊息,協助非典 型社工所學生更確認未來的職涯選擇。 關鍵字:社工所、社工教育、職涯、學習. II.

(4) Abstract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transferring process of atypical social work graduate students to the field of social work and their learning experiences while in graduate school. Using in-depth interview of qualitative method, and by adopting purposive sampling and snowball sampling methods, this study interviewed eight atypical social work graduate students.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is constructed by using the 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 (Miller-Tiedman & Tiedman) and the Seasons of Life Theory (Levison et al.). Atypical social work students left their primary academic choice for social work studies based on various reasons, with value belief as the stronger ones. These values influence every subsequent decision. Other reasons include rise of social work milieu, influence of social work models and guidance from others, job opportunity, and the available choices narrowing down through considerations of occupation, discipline, and suggestions. Various routes can be used to transfer to the field of social work, which includes: selective credit course, practice course, social welfare work, to directly enroll in social work graduate school for further study. Atypical social work students, equipped with field knowledge absorbed at graduate school, are able to enhance their recognition of the nature, job opportunities and working requirements of social work. Basically, the stronger the altruistic intention, the better they can overcome adversity, which allows for longer persistence in the field of social work. However, gender and age do indeed magnify the demand for the working requirements. Finally, the researcher suggests that graduate institutes of social work should provide pedagogical and administrative assistance, as well as diverse information, to help atypical graduate students to be more sure of his/her future career choices. Keyword: Graduate institute of social work; Social work education; Career; Learning III.

(5)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7. 第四節. 名詞解釋..................................................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0 第一節. 社會工作的工作機會與勞動條件............................. 10. 第二節. 生涯轉換................................................. 18. 第三節. 生涯轉換的相關因素....................................... 24. 第三章 研究取向與方法的設計 ............................. 27 第一節. 研究取向選擇............................................. 27. 第二節. 研究方法................................................. 28. 第三節. 研究設計................................................. 30. 第四章 研究結果 ......................................... 38 第一節. 八位非典型社工所學生的介紹............................... 38. 第二節. 看見‧生涯轉換前之探尋................................... 48. 第三節. 墜入‧轉進及與生命對話................................... 65. 第四節. 精進‧社工所的學習經驗................................... 88. 第五節. 遠望‧未來的發展與建議.................................. 113 IV.

(6)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 138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38. 第二節. 研究討論................................................ 142. 第三節. 研究建議................................................ 147. 第四節. 研究者反思.............................................. 151. 參考文獻 ............................................... 153 【附錄一】訪談同意書 ............................................ 168 【附錄二】訪談大綱 .............................................. 169. V.

(7) 表目錄 表 1 北部四間公私立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非典型社工所學生統計表 ....... 8 表 2 非典型社工所學生基本資料表 .................................... 32. 圖目錄 圖 1 本研究之理論視角 .................................................. 23 圖 2 分析性抽象階梯 .................................................... 35 圖 3 非典型社工所學生之生涯轉換歷程 ................................... 47 圖 4 離開本科轉換至社會工作的拉扯 ..................................... 83 圖 5 在社工所面對的拉扯 ............................................... 112 圖 6 非典型社工所學生之生涯轉換路徑與原因 ........................... 141. VI.

(8) 第一章. 緒論. 「我想: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 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魯迅,2016).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當大學畢業起薪倒退十七年(自由時報電子報,2015),社會新鮮人的期待薪 資與實際薪資落差超過 25%,是連續七年來最大落差(1111 人力銀行,2016)時, 在求學期間預備自己成為職場上有競爭力的人才變得更重要。 謝文元與李易駿(2007)提出,現今社會的三個勞動市場特色︰第一,失業與 長期失業之情形會變嚴重,低度就業與非典型就業者比例會提高;第二,不穩定 就業及失業已不限於弱勢人口,已經波及至剛畢業、出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第 三,傳統穩定就業機會變少,青年大多只能從事不穩定、不安全的非典型工作。 在多變、多元的職場,也間接促進生涯轉換的可能。 然而,2008 年金融海嘯是經濟運作失靈的引爆點,世界各國不僅是經濟全 球化,更是全球資本主義財團化,新進國家以公債承接消費需求,並誤用衍伸性 金融商品降低風險,製造難以收拾的房地產及金融泡沫化現象;開發中國家則是 由少數既得利益者剝奪勞工和農民的報償,導致生活水準與薪資無法提升(張烽 益,2012);已開發國家之低專業技術者,則會面臨開發中國家勞工的低薪競爭(馬 財專、李彥樺,2007)。當然,臺灣無法倖免金融海嘯的衝擊,以下是 2008 年後, 整體就業市場與勞動條件的變化︰. 一、回不去的高失業率. 1.

(9) 2008 年 3 月金融海嘯爆發後至 2009 年 8 月,臺灣失業率由 3.86%陸續飆高 至 6.13%,近年來失業率雖已和緩,但仍將近 4%(行政院主計處,2016)。. 二、非典型就業更為普遍 因著企業運作全球化經濟手法,為了降低生產成本而採用大量彈性人力,導 致我國從事非典型就業工作(人力派遣、臨時工、部分工時)情形漸為普遍,2008 年至 2015 年從事非典型就業工作的人數由 6.2%提升至 7% (林怡君,2016)。. 三、工時長但薪資不漲之工作貧窮現象 2008 年金融風暴引發經濟成長率(GDP)大幅下降,2009 年第一季-7.88%是臺 灣近 50 年來的經濟新低點,2010 年第二季居然回彈到 12.4%,弔詭的是經濟成 長率回升,但勞工薪資不漲反縮,臺灣勞工陷入工作貧窮、窮苦、窮忙的現象非 常嚴重(趙秋雲,2013)。. 四、青年就業勞動條件更差 勞動環境險峻是不爭的事實,裡面有一群弱勢者叫作「社會新鮮人」。剔除 15 至 19 歲青少年階段就讀高中職或剛進入高等教育者頻繁的打工生態,歷年來 年齡介於 20 至 24 歲的失業率一直高於各年齡層,甚至比大眾較關心的中高齡失 業問題高出將近 4 倍;其次是 25 至 29 歲者的失業率高居第二(行政院主計總處, 2013)。 正值青春年華,20 至 29 歲的青年面臨了以下幾個狀況:工作可能越換越糟 (林祖嘉、林建志 2002)、容易深陷缺乏保障、工資低廉、替代性高的勞動市場(簡 錫堦,2004)、無談判籌碼而接受惡劣的勞動條件,陷入青年貧窮化(陳秉暉、楊 政諭,2011)、壓迫勞動者的工作型態推陳出新:如:薪資結構為「底薪制」, 2.

(10) 工作者必須以績效掛帥才能換取紅利(簡錫堦,2004)、勞動派遣不斷擴充,勞務 需求量變化的風險最後轉給最弱勢的派遣勞工(陳秉暉、楊政諭 2011)、企業運用 「部分工時全職化」(Full-Part Time)模式壓低工資 (孫友聯,2016)、2008 年金融 海嘯席捲後, 「無薪假」問題成為臺灣不穩定就業的常態形式之一(孫友聯,2016)。 勞動市場受新自由主義經濟影響越發嚴重,不穩定就業、惡劣勞動條件是這 世代的悲歌。綜合上述,生涯轉換並非偶然,青年陷入轉換工作的機率大量提升, 然而在現實的勞動環境下,激發人們不斷省思自己現有的能力與曾有的經驗,並 打量著選擇學校、科系、打工經驗、自我充實、工作、及想親近認識的人。一份 工作不論是為了糊口,還是力求自我實現,都冀望在社會擁有屬於自己的定位、 有個更美好的未來及追逐理想工作的渴望。. 3.

(1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研究者是一個進行生涯轉換到的社會工作例子,大學就讀和社會工作完全不 相關的企業管理系…那時身為社會新鮮人的我,受了金融海嘯衝擊,大環境不景 氣讓人摸不著未來方向。2008 年金融海嘯襲捲全臺,企業大量辭退派遣勞工、 強迫放無薪假 (no-pay leave)來降低生產成本,加上教育部實施「培育優質人力促 進就業計畫方案—大專畢業生至企業職場實習方案」 1,間接壓低整體勞動市場 薪資水準(張家榮,2011)。 在工作機會少、薪資低廉的時代背景下,我開始反思本身是否擁有難以取代 的專長,並且也規劃起較長期可行走的職業生涯,一步一腳印累積資歷,盼望著 日後有較好的籌碼。然而,金融海嘯後,2009 年(5.85%)、2010 年(5.21%)是臺灣 近二十年來唯二失業率突破 5%的兩年,又以 20 至 24 歲年齡層失業率最高(行政 院主計總處,2013)。那段日子,我轉換到一些產業別工作,仍有些許停滯感, 故希望開創更多的可能性,闖出一條合適的道路。 後來,我參加了非營利組織和大專院校辦理的研討會及專業課程,慢慢了解 原來商業部門之外,還有一種能幫助人又能維生的「助人工作」。回想過去,我 對「助人工作」的認識非常有限,只知道學校和醫院有社工。至於,對社工的第 一印象是︰有愛心、形象好、很專業的樣子,這些好印象讓我想成為社工。爾後, 我評估了個人興趣、較高的起薪、本身信仰倡導助人理念,找了份非營利組織的 工作,並到學分班、大學進修部半工半讀認識「社會工作」。至今,師大社工所 一般生身分,才稱得上是明顯生涯轉換至「社會工作」的記號。. 1. 即為「22K 方案」。 4.

(12) 在研究所生活裡,我對「社會工作」的輪廓越來越清晰,不論薪資待遇、工 作性質、職涯發展以及人身安全,這些極為真實的勞動條件又讓我陷入焦慮和不 安;在同儕裡,感受到多數同學都抱持一份未來想助人的渴望,但在社工所裡因 著專業知識增長,有的更堅定邁向社會工作,但更有一群持續擺盪在生涯認定及 生涯再選擇之間。如今的我,居然困在值得與否?後悔與否?或許在尚未踏出校 園之際是重新釐清生涯轉換的好時機,我期待藉由撰寫論文,以切身經驗出發, 並找尋和我相似背景,非典型社工所進入社工所的夥伴,以了解大家轉換的過程 及遭遇困難,並促進社工所師長對此議題的關心。 回顧過去,有關生涯轉換成社會工作的文獻有五篇:首先,楊怡亭(2013)透 過兼具社會工作與志願服務經驗的研究對象,探討從志工到社工的轉折,勾勒助 人工作本質;第二,葉明昇(1999)以性別為出發點,探討男性選擇社會工作的因 素,至持續留在實務場域工作的原因;第三,曾永富(2011)仍以性別建構社會工 作圖像,並了解其生涯選擇與專業實踐過程。另外兩篇是關於社會學系學生進入 社工所,在研究所期間運用敘事及批判尋找自我的文獻;莊勝堯(2014)描繪自身 在實習經驗中面臨挫折,開啟了批判反思,重新釐清並建構屬於自己的社會工作 圖像;陳則茵(2008)則運用自我敘事及自我民族誌,放入後現代、後結構、批判 社會學,理解社會工作的主體性。 心理輔導、心理諮商方面的學術論文則有兩篇和本文較類似的研究。第一 為,陳麗雲(2005)運用扎根理論進行深度訪談之資料分析,探討非相關科系學生 進入心輔所轉換前、轉換中與轉換後的認知內涵、影響轉換歷程的重要想法,及 轉換對本身的影響;再者是,吳典龍(2013)將研究歷程擴大為非相關領域至諮商 心理師,運用敘說分析方法整理出生涯轉換前中後的經驗。. 5.

(13) 綜合以上,非典型社工所學生進入社工所的生涯轉換歷程尚無人探討,本文 與陳麗雲(2005)最大區別在於心輔、社工兩個專業的應考資格 2。就讀研究所一 事,對想當心理師的心輔所學生是「不一定想要但必要」;對想當社工師的社工 所學生是「不一定想要且不是必要」。想當社工,確實不一定要念研究所,藉由 就讀社工所進行生涯轉換者,與就讀心輔所會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2. 根據考選部,心理師法(2018 年 12 月 11 日)第 2 條規定:「公立或立案之私立大學、獨立學院. 或符合教育部採認規定之國外大學、獨立學院諮商心理所、系、組或相關心理研究所主修諮商心 理,並經實習至少一年成績及格,得有碩士以上學位者,得應諮商心理師考試。」;社會工作師 僅需專科以上學歷並修畢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社會工作師考試規則(2013 年 11 月 20 日) 第 5 條所規範之學科至少 7 科,合計 20 學分以上(含實習或實地工作)。2016 年 12 月 31 日後,因 考選部修正規則,將社會工作相當科系標準提高,合計必須 15 學科 45 學分以上(含實習或實地 工作)。 6.

(14)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近十餘年來,社會工作學生不論大學部、碩士班人數皆成長 2.5 倍,社工碩 士生佔學生總數的 13%,在職缺需求大於社工人力投入的社會工作就業市場裡, 社工大學生從事社會工作的意願不明確,而社工碩士生從事的意願相對較高,漸 而碩士生成為就業市場的主力(林萬億,2010)。就讀社工所一直是有志長期從事 社會工作的優先選擇(劉光弟,2001),不論投資較多的金錢、時間及心力,和升 學的再抉擇,但也可能在研究所生活面臨總總挑戰而又陷入對現況不滿的狀態。 不友善的勞動環境,是增加人們生涯轉換機率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來,以 本校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為例,大學非典型社工所學生每班所佔比例並非少數,如 下表說明之。非典型社工家族出生會產生一些起跑點上的不足,像是:社工知識 缺乏而在課業表現有落差、過去較無學習上的共同經驗能與同儕分享、通常比應 屆生年紀大容易引發人際互動的隔閡、部分生涯轉換者必須補修社工學分有著時 間分配與知識吸收的壓力、以及缺乏大學部社工系師長及同學的資源。 目前,藉由就讀社工所進行生涯轉換的非典型社工所學生,轉進社工所的原 因尚未被探討,在社工所學習期間對社工工作的看法仍然未知。教育單位除了給 予社工專業知識,進一步關心協助非典型社工所學生生涯轉換議題是有必要的。 是故,本研究期望探索這群生涯轉換者從原本領域進入社工所的點點滴滴,促成 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共同省思生命意義,以及提供教育單位對非典型社工所生涯 轉換者之初步認識。. 7.

(15) 表 1 北部四間公私立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非典型社工所學生統計表. 根據上節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的主要目的與問題如下︰ 一、研究目的︰ (一) 了解非典型社工所學生轉換到社工跑道的歷程與經驗。 (二) 了解非典型社工所學生就讀社工所期間遭遇的困境與因應方式。 (三) 提供教育單位對非典型社工所學生的生涯輔導指南。 二、研究問題︰ (一) 非典型社工所學生生涯轉換的考量為何? (二) 非典型社工所學生的生涯轉換過程為何?轉換過程中面對挑戰有哪 些?如何因應? (三) 非典型社工所學生就讀社工所後對生涯轉換的想法為何? 8.

(16) 第四節 名詞解釋 一、勞動條件 根據勞動基準法(全國法規資料庫,2018),勞工為受雇主僱用,由工作獲取 報酬者,包括薪金、工資和按計件、計月、計日、計時以實物或現金等方式,給 與津貼、獎金及其他經常性給付均稱之。勞動條件除了講求工資,亦探討工作時 間、休息及休假、退休制度、職業災害補償之權益。. 二、非典型社工所學生 泛指第一學歷並非社會工作相關科系,藉由修習社工學分班、重讀大學社會 工作科系進修部、補習、工作,或直接進入社工所,目前為日間部一般生身分者。. 三、生涯轉換歷程 非典型社工所學生從第一學歷出走,開啟生涯轉換,直至進入本國公立或立 案之私立「社會工作學類」研究所 3(不含碩士在職專班),未取得碩士學歷。. 3. 根據教育部(2015)大學校院一覽表,社會服務學門—社會工作學類分類,教學目標為培養公私. 部門之行政事務推動、社會福利政策規劃、實務工作、勞動事務及勞工研究之社會工作專才,目 前國內共有 21 間公立或立案之私立「社會工作學類」研究所。 9.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人生是由許多選擇組成的,動手描繪職場的輪廓,能讓每個生涯轉換變得清 晰。本章第一節為社會工作的工作環境與勞動條件;第二節鋪陳生涯轉換的定義 及理論,貫串本研究的分析視角;第三節則探討生涯轉換成為社工的相關議題。. 第一節 社會工作的工作機會與勞動條件 楊怡亭(2013)針對生涯轉換至社工的「助人工作美好想像」研究結果表示, 在社工學歷取得管道多元、參與志願服務人數越來越多時,了解社會工作的實質 內涵是重要的,社會工作不是單純快樂的服務,而是混雜著各種挑戰,有擔心、 焦慮和壓力的服務工作。研究者依循此脈絡,在本節討論社會工作的工作環境與 勞動條件。. 一、暴增的社會工作職缺 在國家去管制化、勞動市場彈性化的結構下,勞工市場傾向資本家,而勞工 在就業市場的力量明顯被削弱,崎嶇的職場之路令人省思未來,生涯轉換也漸漸 變為稀鬆平常之事。社會工作是一種選擇,目前的職場生態又是如何呢? Salamon 在 1994 年表示,1980 年代全球已經開啟了「全球結社革命運動」, 非營利組織大量增加,間接這類組織對社會環境會有影響力。以就業市場經濟來 看,非營利組織數量越多、辦理的活動會增加,勞動需求也會大幅擴張,因為工 作是獲取金錢和資源的來源,非營利組織在就業市場的重要性會逐漸被彰顯出來 (官有垣、呂朝賢、鄭清霞,2008)。延續新自由主義勞動市場財團化的脈絡,非 營利組織是一種新的就業管道,著實也打破商業部門霸佔就業市場的面貌。. 10.

(18) 近年來臺灣的非營利組織數量和服務範圍有明顯增加之趨勢,根據內政部合 作及人民團體司籌備處(2016)資料顯示,以人民團體之社會團體 4為例,各類性質 和地域屬性的社會團體數量,2008 年底總計達 31,994 個,至 2016 上半年達 48,459 個,在短短五年間數量暴增五成,就業機會有如門戶洞開,大量釋出工作機會對 求職者來說是一大福音。. 二、難以言喻的高流動率社工就業市場 社會工作之高流動率一直是長期職涯發展的致命傷,到底社工工作的實質樣 貌為何?. (一)歷史足跡及刻板印象壓抑社工爭取自身勞動權益 不論社會變遷之社會問題及服務需求變多了多少,非營利組織及政府單位如 何增加人力,林萬億、沈詩涵(2008)指出,社會工作就業環境長久以來存在低薪、 高工作量之問題,這與慈善、公共依賴的特質有關。Hopps 與 Collins(1999; 引 自張杏如,2009)提出行政角色是社工難以被定位為專業的原因。曾永富(2011)整 理文獻的結果則顯示,社會工作之內涵具有照顧、關懷、同理、溫暖之女性特質, 在職場中不被接受擁有︰競爭、掌控、勇猛的男性特質。這些因素都讓社工難以 為自己的勞動權益發聲。 以上因素,可以追溯社會工作的歷史發展脈絡,Kutzik(1997;引自陳秋山譯, 2008)提出一個重要現象,最初慈善組織會社的親善訪問員皆出生於上流社會, 是機構的董監事,約莫二十世紀,機構為了維持穩定的運作人力,才開啟僱用勞 動階級或中產階級擔任訪問員,並提供有給職工作。社會工作起源自「慈善救. 4. 社會團體包括:學術文化團體、醫療衛生團體、宗教團體、體育團體、社會服務及公益慈善團 體、國際團體、經濟業務團體、宗親會、同鄉會、同學校友會、兩岸團體、其他。 11.

(19) 濟」,當時投入慈善工作的是一群富裕優越的慷慨女士(lady bountiful),更可以說 是發源於「上流社會自發性施捨」的服務工作(林萬億,2016)。研究者認為,這 些歷史足跡及刻板印象對「受僱於就業市場的勞動階級社工」有不利的影響,工 作並不全然是慈善,社工在有愛心及慈善的「女性特質」枷鎖下,不易為自身勞 動權益倡議;再者,若社工工作是種自發性的施捨,間接也顯示只要有心,人人 是社工的謬論,社會工作理當落入替代性高、勞動條件差的下場。. (二)高起薪、低漲幅的薪資結構 根據 1111 人力銀行(2016)薪資職能調查資料顯示,大學畢業之社會新鮮人從 事「社會工作人員」平均薪資為 29,598 元,比一般大學畢業生 27,655 元高出約 2,000 元;但工作 7 年以上社會工作人員的平均薪資為 35,586 元,和一般商業部 門工作者(以人事/人力資源專員為例)40,433 元相比,居然被後來居上甚至每月還 相差到 5,000 元。鍾美智(1996;沈慶鴻,2002)表示,繼續任職及離職的其中一個 重要因素是「從事社會工作之收入」,一些現實因素讓高達六成的社工系畢業生 不願意當社工。相反的,Handy 與 Katz(1998;Preston,1989;引自官有垣、杜承 嶸、康峰菁,2009)則認為,青年投身非營利組織職場是一種自我抉擇過程,因 著被組織的理念宗旨吸引,而願意以勞動做貢獻,薪資並不是選擇工作的主要考 量。所以,踏上社工之路披上強烈的個人價值觀,沒有好壞及對錯之分。 在資深或管理階層薪資研究方面,侯建州(2012)說道,資深社工的升遷管道 少、年資加薪不足、沒有績效津貼會是長期職涯發展的問題。官有垣、杜承嶸、 康峰菁(2009)研究結果也顯示,不論國外或臺灣的研究,都顯示非營利組織執行 長的薪資水準遠落後於商業部門執行長,這歸咎於非營利組織分配盈餘的限制及 先天的營運模式,使得非營利組織執行長的薪資水準缺乏彈性;最重要的是,在 非營利組織工作的執行長也是種「自我抉擇」,仍然必須背負要重視公益、不能 12.

(20) 計較實質報酬、用勞力作貢獻及捐贈之框架。非營利組織執行長被扣上慈善、溫 柔、公益至上的高帽子,難以要求提升自己的勞動條件。. (三)因應社會變遷形成的高工作量、高工時現象 當前臺灣受全球化趨勢影響,科技文明轉變、家庭結構改變及人口老化所帶 來的不確定性,對社會工作發展都有很大的衝擊,像是︰服務量及個案類型的擴 增 (潘淑滿,2000;引自許組維,2007),社會福利及社會工作是時代變遷下的問 題解決者,但侯建州(2012)表示,國內社會工作的工作負荷與薪資水準並不對等。 王琇蘭(1996)提及社工提供服務的情況,是服務面積廣、服務人數多,業務 量日漸加增而且有二十四小時服勤待命的壓力,導致工作壓力大、滿意度低,離 職率高或轉調行政工作的現象。彭文美(2003)研究指出,社工員的每週平均工時 為四十小時,但因工作性質有的必須配合假日舉辦活動或夜間輪班,造成實際平 均每週工時都在四十小時小上,更有些機構採「工作責任制」,工作未做完則必 須花用到私人的時間;另外,為了因應各福利法規頒定實施產生的服務量,社工 服務開啟了全年無休、二十四小時新式的工作型態,社工員夜間出勤、帶手機在 家繼續值班、陪同偵訊及陪同到院驗傷,變為保護性工作的服務趨勢。研究者認 為社工服務走向 7-11 便利商店化,要求可近、可及、全日供應已成為趨勢。. (四)不穩定就業是社工勞動環境的常態 不穩定的勞動派遣約聘型態早就在社會工作領域蔓延了!1970 年代公部門 引進新管理主義,追求效率、效能和經濟之目標,福利服務市場化帶來大量公共 服務以契約的方式,轉由非營利組織或商業部門提供,形成民營化服務採購模式 (黃源協,2010)。社會福利民營化之後,勞動成本變為非營利組織極大的負擔(邱 瑜謹,2005;李易駿、陳靜宜,2010)。新管理主義引發市場競爭,非營利組織摩 13.

(21) 拳擦掌參與方案競標,但政府委託方案往往充斥不確定感,在不知下一年度能否 競標成功之下,組織在勞動人力聘用上會採取較彈性的做法加以自保。當然的, 非營利組織本身資源不足又取得不易,降低勞動成本和商業部門比較起來更會是 優先考量,造成非典型僱用相當普遍(柯志哲,2008)。 官有垣、杜承嶸在 2005 年的「臺灣民間社會團體的興盛及其在公民社會發 展上顯現的特色與問題」研究發現,330 家受訪社會團體中,以 1 至 3 人全職人 員佔最多(47.1%)、無全職人員所佔比例仍高(34.0%),合計之下有八成一的社會團 體全職人員在 3 人以下,人力確實相當精簡(引自官有垣、呂朝賢、鄭清霞,2008), 臺灣的非營利組織以中小型為大宗,這個數據顯示出多數社工容易落入資源不足 的非營利組織,間接也容易落入非典型僱用。在張富翔(2005)的研究結果證實, 短期受僱於大機構政府委託方案的社工最少佔 64.48%,可推定不穩定的短期契 約聘僱方式是社工的主要就業型態,他們會隨著方案結束而轉換工作、遭到資遣 或失業。委託方案之年度聘僱契約是不利職業長久發展的(侯建州,2012)。 在公部門方面,為了組織縮編及員額精簡,不少單位將裁減的人力改用派遣 方式執行,以降低人事成本和其他福利支出(陳政智,2012),不過,被派遣到公 部門工作還是較穩定的,僅需面對不同派遣單位給予的福利待遇及制度而已(陳 靜宜,2009),和非營利組織比起勞動條件較佳。總歸,政府委託方案聘僱的契 約性社工員、短期人員、公設民營機構人員,和公部門內部的約聘雇人員,這些 類型工作都屬於不穩定的僱用型態,(陳怡婷,1999;引自李易駿、陳靜宜,2010)。. (五)社工師考照錄取率低,考到之後工作保障存疑 既然不穩定就業是社工勞動環境的常態,社工專業勢必一提。隨著約聘社工 制度之展開,工作不穩定壓迫到基層社工的生存危機,促成社工學界推動社工師 立法,社工專業的證照化及專業化建置漸而成形(蕭信彬,2006)。 14.

(22) 在考選部(2016)各類考試統計裡,2012 年起社會工作師考試由每年一次變為 兩次,增加考試機會對社工員會帶來幫助,但和護理師、營養師、心理師之專門 職業及技術人員考試相比,錄取率明顯偏低,近五年社會工作師的平均錄取率為 15.33%,此數據含 2012 年第一次考試之 42.47%超高錄取率,還是不及護理師 27.19%、營養師 15.69%、心理師 60.06%,可見社工師考試合格門檻之高。張紉、 林萬億及王永慈(2003)認為社工師考試只是求取資格,照理來說社工專業人員都 該有這項資格才是,若能拿到證照的人很少,大環境也很難要求機構按比例進用 社工師,然而在要求專業化及證照化的時代裡,社工忙碌面對服務對象和其他專 業人員,還得背負沉重的考試壓力,一再經歷慘痛挫敗經驗,甚至最後對社工師 考試沒有信心,也缺乏參與考試的動機。 證照到手後,社工就業機會又分兩個方向。公部門方面︰考試院在 2006 年 開始舉辦公職社會工作師高考,此考試必須有社會工作師資格才能應考,但政府 在社工人力規劃還持續努力中;非營利組織方面則因社工師和社工員進用、薪資 待遇、工作內容和升遷制度分歧,故有「社工師難考,考上了也沒用」之說,社 工流動性高,而且有向公部門流動的現象,到公部門工作後為了爭取升遷,也常 放棄直接服務改做社會行政(秦燕,2012)。以上最根本的就是,社工師法中社工 師只有職稱排他,工作內容並不排他,在就業市場就沒有專屬地位、社工師職位 及勞動條件保障(秦燕,2012)。鍾美智(1996)即表示,社工系畢業生未當社工的原 因是「對社工的工作環境及內容感到猶豫」及「對前景不抱希望」 (高迪理,1990; 曾華源,1991;引自許祖維,2007),對未來有太多的疑惑與矛盾。. (六)小結 歸納眾多文獻指出,社會工作的勞動條件不良是當前臺灣社會工作人力高流 動的原因,其中,非營利組織比公部門更差、約聘者比正職者更艱鉅(陳昱名, 15.

(23) 2008;余漢儀,1999;陳怡婷,1999,引自李易駿、陳靜宜,2010)、工作久了勞 動條件不一定上升(陳昱名,2008;侯建州,2012)、公職社工師則必須透過兼任 行政工作或想辦法升遷才能提升工作待遇(陳昱名,2008;秦燕,2012)。有關公 部門社會工作被重視,可追溯 2010 年攜子自殺的曹小妹事件(侯建州,2012),事 件後配套措施有「充實社工人力」、「設置四年計畫 5」和檢討公職社工師職等、 支給及待遇部分,如:直轄市擬設高級社會工作師列等可升至「薦任第七到第八 職等」、社會工作督導員為「薦任第八到九職等」,並增加社工督導與保護性社 工之督導人員薪點、起敘薪點及最高薪點,而一般社工之津貼及專業加給尚未有 共識(考試院,2011;黃碧霞,2011)。 綜合以上,可看出社會工作勞動條件六大重點︰第一,非營利組織雖然需求 人力擴張,提供較多的工作機會,但實際景況是大多數的社工人員容易落入中小 型非營利組織工作或短期契約聘用型態的職缺,承擔較沒保障、待遇較低的勞動 條件;與商業部門之派遣、外包和部分計時工作相較,並無特別樂觀。第二,非 營利組織社會工作者的薪資水準呈現扁平化,雖然剛入行的報酬比一般社會新鮮 人高,但工作多年漲幅卻不如商業部門。第三,吸引青年在非營利組織工作的主 因是組織的宗旨與理念,願意投入者較看重工作的意義,其他考量則位居其次; 現實上,勞動條件不佳也是牽絆青年不願意投入社會工作的主因。第四,社工常 面臨高工時、高工作量及勞動條件不佳的狀況,但卻被賦予的慈善溫和形象綑 綁,難以為自身倡議。第五,社工師考試低錄取率有如緊箍咒,邊工作邊考試身 心俱疲,若在資源不足的非營利組織工作,證照對勞動條件提升助益不大。最後, 公職社會工作師相較起來勞動條件最健全、最完善,大型非營利組織正職其次, 但公職社工師也面臨升遷管道有限、職等不如行政工作,保護性業務留不住人力. 5. 內政部社會司(現為衛生福利部)預計 2011 年進用約聘 366 位社工員,目前已同意提聘 283 位, 2012 至 2016 年預計納編 1,096 位社工員。 16.

(24) 的景況。或許進入社會工作領域,就有如陶蕃瀛(2013,P.247)所言︰「社會工作 是利他的天使(菩薩)事業,實踐者修煉超越自我的人生道場…」. 17.

(25) 第二節 生涯轉換 社工勞動市場是這群人的冀望,每個抉擇都對後續人生有深遠的影響。為探 討非典型社工所學生藉由進入社工所做生涯轉換之歷程,本節先定義生涯及生涯 轉換的意義,再整理「生涯轉換」之理論,以便運用相關理論視角,了解他們的 生涯轉換經驗。. 一、生涯(Career)與生涯轉換(Career transition) 金樹人(2011)描繪生涯「如影隨形」又「視而不見」,它與人們的發展經驗 緊密相連,想摸清楚它的模樣,卻又覺得模糊不清,學術上對「生涯」的定義分 歧,對個人未來發展來說,均有跨越「空間」與「時間」的意涵。生涯也是一種 生活型態、一連串參與工作及休閒活動的集合,已不全然限於個人的職業或工作 (McDaniel,1978;引自林幸台、田秀蘭、張小鳳、張德聰,2010)。不爭的事實 是,全球化效應推擠生涯的空間廣度及時間流速,人們對生涯的選擇不再是個人 喜好,而是夾雜更多、更複雜的社會結構因素。 然而,周談輝(2006)提出生涯是一連串的角色發展,又可分為兩個層面︰生 涯狹義定義指在勞動市場中,個人為生計而工作,運用天賦及能力得到終身職業 來達到工作滿足;廣義定義則包括生活角色及職業角色,較全方位、多元化及整 體性的生涯。研究者認為,人們生涯的核心在於職業,職業選擇則鑲嵌在勞動市 場的工作環境與條件,職業角色對生活角色具有影響性,所以才畫出廣義的生涯 定義,但它不至於大到和生命相當。 Fouad 與 Bynner(2008)則提及,生涯是一個連續性的選擇,並不是在生命中 做得其中一個選擇而已。在這個概念之下,不一樣的選擇帶出更深層的「轉換」。 Super(1980)表示,生涯轉換發生在每個生涯階段,他們都發自對於現狀的不滿, 18.

(26) 不論是自願或是非自願的選擇離開原本的生涯。Rhodes 與 Doeing(1983)亦認同, 生涯轉變是因為對目前工作或生涯不滿意的說法。 國外學者對生涯轉換的看法有,Schlossberg(1984)的生涯轉換帶有危機改變和 轉折的意思,個體為了因應非預期和預期事件帶來的社會及個人價值觀改變,而 引發個體之關係及行為必須改變來達成一致。O’Neil 與 Fishman(1992)認為生涯 轉換本來就是生命的一部分,面臨轉換時,有的人逃避,有的則改變行為和價值 觀獲得調適而建立起新的生涯。Hobson 與 Welbourne(1998;Golan,1981)把生涯 轉換看成事件、生活經驗、生活狀態改變的過程,其中亦包括個人關係、角色、 信念、工作及一些假定的改變。然而,Goodman、Schlossberg 與 Anderson(2011) 則將生涯轉換分為生活改變和隱藏改變兩種,生活改變即為:學校畢業、就業、 轉職、結婚等等;隱藏改變則像是喪志、失去興趣,所以不論事件是否發生,讓 個體產生改變的就叫作生涯轉換,又有可預期、不可預期、不如預期之生涯轉換。 綜合以上,本研究生涯轉換之定義為︰「不論自願或非自願,都來自於對目 前狀態的不滿,生涯轉換者為了因應一些可預期、不可預期或不如預期的危機和 轉折,開啟放棄原本的模式及習慣來面對一連串的挑戰,在價值信念、個人角色 及關係、對外在環境的假設上都會有所改變。」本研究設定非典型社工所學生從 第一學歷出走,以其個人轉換經驗出發,直至進入社工所,在社工所專業培育裡, 進行對未來社工職業不斷轉換的個人價值觀、角色、信念,和修正對外在環境的 假設及觀念轉變的過程。. 二、生涯轉換理論 生涯轉換是生涯發展的必經過程,它發生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研究者找尋 與本研究相關理論,建構本研究之視角。. (一) Levinson 等人之四季週期轉換論 19.

(27) Levinson 等人(1986)表示,「發展」是序列、時間流、開展流動的生命,它 穿梭在歲月之中;生命則是具有個別性的立足在社會、組織或任何一個開放系 統。當然的,生命發展交織在穩定與變動、持續與斷續、循序漸進與停滯、回歸 及混亂流動間。所以發展絕對不能只專注在單一片刻或生命的某個章節,更不能 只針對一個人進行長期間的研究。 然而,生涯轉換與生涯發展週期有關,四季週期轉換理論猶如自然界的法 則、有節奏及步調的擺動,不只是生涯,人的生心理一樣適用。因為人都經歷孩 提成長、探索生命,成年期則開始發展職業成就及自己的生活模式,漸而維持狀 態並邁入巔峰,走入老年期會面臨退休自處、被照顧、孤獨等衰退(洪鳳儀,2000)。 Levinson 等人在 1978 年曾訪談 40 位 35 至 45 歲成年人,邀請其以「事後回 溯」的方式分享 18 歲後的生涯發展,並提出生命週期理論。研究結果是把生涯 切割成四個階段,以四季作比喻,主要在說明成年期之生命處境對個體的影響, 和個體對年齡的反應。這四季包括︰春代表「童年、青年期」(0 至 20 歲)、夏代 表「成年期」(17 至 45 歲)、秋代表「中年期」(40 至 65 歲)、冬代表「晚成年期」 (60 歲以後),有如耕耘、播種、收割、收藏之意。其中,內涵泛指的階段(era), 長度大約 6 到 10 年,都有一些重要性或代表性的發展任務,來維持並建立不同 的生活模式,分別有: 1.青少年時期(Adolescent life structure)介於 0 至 17 歲,個體的發展任務是變得 逐漸成熟,從依賴轉為獨立、有責任感之成人。 2.早成年轉換期(Early adult transition)介於 17 至 22 歲,個體跳脫青少年時期, 開始發展自我,較顯著的特徵是經濟獨立、實際離開或心靈與原生家庭拉出距 離,並建構自我的世界,更完善規劃自己生命的目標。. 20.

(28) 3.三十轉換期(Age 30 transition)介於 28 至 33 歲,二十多歲前半段,約莫 22 至 28 歲間,有進入成年世界之稱,個體對成年有較清晰的概念;然而,二十多 歲後半段,鑒於生命探索有接近尾聲之感,個體對時間感到急迫,更認真面對人 生各個議題。順利完成發展任務的人,在家庭、事業、社交會達到兼顧;但也有 一些人,面臨「三十危機」,在多方壓力之下,產生自我懷疑。 4.巔峰成年期 Culminating life structure for early adulthood)介於 33 至 40 歲,又 可稱為「安身立命期」,此階段又分為兩個次階段,個體會在前半段時在社會爭 取一定的立足之地,後半段則會期待在事業上有更傑出的表現。至於,40 歲後 有中年轉換期(Mid-life transition)等,個體開始思考生涯轉換對自己的意義,並反 扣個人的價值觀、定義這生中渴望的生活型態為何? 生涯轉換如同四季般流轉,男性與女性都必須經歷這樣的歷程,裡面的變數 與性別、階層、種族、文化、歷史、特別的危機有關。每個階段有著穩定期(settle down)和轉換期(transitional period),轉換期是種揮別舊階段,邁向新階段的過程, 也是個體因應外在世界改變,重新評估生活、重新作抉擇並開啟新生活模式。 本研究運用四季週期轉換理論的視角,將受訪者的生涯發展看作四季變化, 和一日光陰,更可以看作是一個動態過程。受訪者由非典型社工所學生進入社工 所的生涯轉換歷程,正值摸索及發展事業的階段,年齡層預計落在 20 多歲後半 段,至巔峰成年期前半段,約 25 至 35 歲之間。依循這個理論可看見一定的規則 和脈絡,然而個體與社會環境、人際互動交互相流,外在環境與成年期的生涯發 展又有很大的關係。. (二)Miller-Tiedeman 與 Tiedeman 之生涯決定論. 21.

(29) 生涯決定(career decision-making)泛指個體融合在環境之下,權衡每個行為帶 出的結果及可能性,來進行抉擇的(H, Heitzmann & Rayman,2006)。生涯轉換與 生涯決定有一定的關連性,學者金樹人(2011)指出生涯轉換必須歷經做決定及處 理衝突,Tiedeman 和 O’Hara(1963;引自郭珍虹,2007)認為生涯發展中,囊括 著一次次的生涯決定,若能了解個體的生涯決定,亦能了解生涯轉換歷程,故提 出了下列的生涯決定歷程: 1.抉擇前期:預期階段 (1)探索期:個體的情緒在此階段最為混亂,對未來茫茫然、毫無頭緒,個體面對 生涯抉擇的壓力,嘗試逐一檢視自我狀態。 (2)具體期:個體不再像探索期時的情緒那般混亂,思緒開始逐漸平靜下來,並有 著暫時性決定,此決定可能再次改變,並非最後的決定。 (3)抉擇期:個體做了認定的正確選擇,做出決定。 (4)沉澱期:個體的經驗情緒開始產生患得患失的感受,一開始認定的正確選擇, 其缺點及優點會變得更加顯著,二者拉扯之下,二度掙扎的情緒若一再僵持,個 體就可能回歸原點,重新做選擇。 2.選擇後期:調適階段 (1)入門期:個體做完選擇,正式進入新的生涯,此時新舊經驗交錯,舊思維及生 活習慣影響著個體的行為模式,在新環境中則面臨要時常調整。 (2)重整期:個體原本的行為模式被重整一番,被新的事物取代,而產生新想法及 生活習慣。 (3)統整期:個體對環境適應已漸漸穩定,具有統整能力,朝向信心及成熟之狀態。 22.

(30) Tiedeman 與 Tiedeman(1990)表示抉擇前期:預期階段的四個次階段會依個人 特質而不同,所以順序並非固定,能了解個體做決定的歷程。另外,Tiedeman 更認為生涯決定並非在抉擇前期:預期階段完成,個體必須在選擇後期:調適階 段具體實踐才有辦法促成統整(金樹人,2011)。由此可見,Tiedeman 與 Tiedeman 主述生涯決定是種連續的過程,本研究正是刻畫非典型社工所學生進入社工所的 各個生涯決定,拼湊出生涯轉換的各個轉折點。 綜合以上,不論四季週期轉換論、生涯決定論,都帶有連續性及起伏性。四 季週期轉換論是有時序的,是種春夏秋冬、興盛衰敗的流動。臺灣教育體制下, 應屆大學畢業生大約 22 歲,本研究設定探討非典型社工所學生之年齡層為早成 年轉換期之後至巔峰成年前期,運用生涯決定論的視角,窺探他們因著工作環境 及勞動條件壓力推擠,生涯轉換輾轉進入社工所之歷程,其中做生涯決定的邏輯 及方式,以作為教育單位對非典型社工所學生的生涯輔導指南。. 圖 1 本研究之理論視角. 23.

(31) 第三節 生涯轉換的相關因素 研究者描繪眾多社工勞動條件之後,社工工作的矛盾令人省思,本節先以生 涯轉換之因素做說明,再透過以往非典型社工所學生生涯轉換至社會工作的因 素,來加以釐清相關議題。. 一、生涯轉換之因素 Super(1980)表示,生涯轉換的因素應該是很多元的,每個個體都有一段獨一 無二的經歷才是。職業選擇是生涯轉換的其中一個部份,外在環境提供機會,交 織個人特質及組織磨合、共融,互相滲透下產生抉擇。 Payne(1996)表示,外在環境指的就是國家、地方政府及區域、資格認證及專 業組織的培訓單位等,對該項工作的需求量、提供多少職缺,以及工作誘因,都 是影響個體職涯轉換的因素之一。最後,職涯影響度︰職涯轉換除了對個人生活 有影響之外,也會牽動周圍的人事物(林幸台、田秀蘭、張小鳳、張德聰,2010; 高秀蓉,2000;朱湘吉,2011)。 本研究主要從一群非典型社工所學生,探討他們對於勞動條件及工作環境的 看見,而願意轉換本身知識背景,選擇社會工作進行職涯轉換。若社會工作的職 場具有以下特質,會更吸引人們投入從事,歸納有四點︰第一,工作內容︰工作 設計及性質必須有彈性及自主性(周月清,2002);第二,工作穩定度︰泛指勞動 條件之保障(Mathis與Jackson,2003);第三,激勵制度︰工作上獲得升遷加薪之有 形回饋或無形的賞賜(黃源協,2002);第四,專業自主性︰工作者具有高度且彈 性的專業裁量權,是種對工作專業尊重及專業認可的表現(李文傑,1999)。綜合 以上,交錯外在環境及個人因素下,當行走在生涯決定之路,社工職場的輪廓越 加清晰時,更會深刻影響每個選擇。. 二、社會工作職涯選擇的影響因素 24.

(32) 有關社會工作職業選擇,大多以男性選擇女性工作的研究為主軸,整體文獻 相當有限。以下歸納出選擇社會工作的相關因素︰(一)性別因素︰不論學術或實 務之社會工作職場一直以女性居多,男性社工之生涯選擇仍受男性文化影響。 (Chusmir,1990;李美珍,1992;葉明昇,1999;曾永富,2011);(二)個人因素︰ 興趣、本身態度,以及對社會工作主體性的價值堅持及認同(Chusmir,1990;葉 明昇,1999;曾永富,2011);(三)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父母態度、出生序、種 族、年齡、原生家庭有彈性及態度開放的經驗(Chusmir,1990;曾永富,2011; 莊勝堯,2013);(四)外在影響︰家庭特性,像是家庭對每個成員的角色期待、親 子關係、婚姻狀況,另外還包括社會及重要他人影響(Chusmir,1990;何彩燕、 黃源協,2005;曾永富,2011);(五)宗教信仰︰價值觀及價值實踐(Chusmir,1990; 葉明昇,1999;曾永富,2011);(六)勞動條件︰組織前瞻性、制度保障及專業自 主性(Chusmir,1990;何彩燕、黃源協,2005)。 在大學選擇就讀社工系的動機方面,陳金英、湯誌龍(2006)研究結果發現, 大學選擇就讀社工系的動機,以本身有興趣最多,其次閱讀或聽聞到有關社會工 作的訊息;社工系畢業生走向社會工作與家人支持、對學習狀況滿意、認識社工 專業生涯有關;至於,社會系學生未來職業選擇社會工作的原因,是對社工專業 認同,而且有具體的認識和了解,包括知悉工作性質、工作環境、薪資福利。 最後,有提及就讀社工所的研究如下,就讀動機包括︰曾永富(2011)因為對 自身成就導向的期許,大學社工系畢業後,繼續報考社工所,希望未來在社工領 域有更突出的發展,社會工作訓練也會更紮實。莊勝堯(2013)大學就讀社會系, 對本科學習成果不佳,同儕拉距下服務性社團成為棲息地,爾後毅然立定畢業後 就讀「社工所」,未來往社會工作發展。陳則茵(2008)在高中時對社工就有興趣, 但家人對社工的刻板印象是忙碌壓力大、薪水少,在得不到支持下放棄社工;在 社工師立法之後,才得到家人支持,就讀社工所。 25.

(33) 三、非典型社工所學生就讀社工所的困境 社工所裡壓垮非典型社工所學生的轉換壓力及面臨的困境︰莊勝堯(2013)針 對各大考試,認為社工所報考門檻、學習期間要下修社會工作必修課、社工師考 試資格門檻都對非典型社工所學生產生極大的壓力;陳則茵(2008)講述自己在社 工所的經驗,非典型社工所學生因著非典型社工家族出生,在社工所著實有被孤 立和被種族歧視的感覺。研究者發現,兩位大學都就讀社會系的莊勝堯、陳則茵 皆在社工所中尋找「社會工作的專業認同」,莊勝堯在實習過程中產生困惑與衝 突,激發渴望尋找自己所相信的社會工作是什麼?以及,自己想當什麼樣的社 工?陳則茵以自身社會學背景進入社會工作領域的初衷認為,「社工是實踐社會 學理想的雙手」和「能夠建構與實踐更美好的世界」,而一直探究社會工作的助 人位置。 生涯轉換至社會工作的因素仍是多元的,但轉換進社工所之後,非典型社工 所學生的困境在於對社會工作的認識不足,尤其是專業認同的部分,再者則是考 照風氣鼎盛下,非典型社工所學生比社工家族出生學生需要消耗更多的時間與體 力下修學分。但考試這件事情,研究者認為壟罩在社會工作的工作環境與勞動條 件,以及困惑社會工作的核心思想,而產生一連串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能成為 什麼樣的助人者?社工生涯認同混亂及未定向的狀況,非典型社工所學生遭逢挑 戰與困境時,就會開始困惑曾經對社工職業抉擇的初衷。然而,有關非典型社工 所學生在社工所的職業選擇議題文獻缺乏,因此本研究加以著墨,以增添該領域 之知識。. 26.

(34) 第三章 研究取向與方法的設計 第一節研究取向選擇,指出本研究運用質化研究背後的邏輯思維;第二節研 究方法;最後,第三節為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取向選擇 社會科學研究法,有「量化研究」和「質化研究」兩種不同的研究典範,他 們各有優勢與限制,研究則依「研究目的」之適切性,採取不同的研究方法(陳 向明,2002)。對於人類世界裡是否有永恆不變的真理?量化研究取向認為,人 類社會世界中受一般法則影響,研究者可以透過客觀、中立、科學的資料蒐集方 式,發展出一般法則,並運用這些法則推論至相似特質的其他對象;質化研究則 相信每個個體都有其獨特性,研究者必須透過研究對象的視角,來釐清生活經驗 對他們的意義,所以真實本質只存在當時的情境,是非恆定、不斷變動的現象, 並無法進一步推論(潘淑滿,2008)。所以,重視「人在情境中」的整體性,便符 合社會工作對個體與系統的介入精神了(簡春安、鄒平儀,2012)。 至於,每個研究取向如同科學研究的「典範」(paradigm),典範是一套完整 的價值信念,它對社會事實有基本假定,研究者依據基本假定而發展出欲探討的 問題、解答步驟和技術,並跟隨典範的腳步窺探社會事實(social reality)的本質, 以及秉持某種態度及立場在研究過程中,和被研究的現象之間產生互動(潘淑 滿,2008)。本研究主要焦點是非典型社工所學生進入社工所的歷程,故關注藉 由就讀社工所進行生涯轉換,對社工工作有夢想與盼望者,他們的主觀經驗及觀 點,因此運用質化研究方法之思維邏輯,透過研究過程,發掘其日常生活經驗之 內在感受、心理反應,及生命經驗的意義,拼貼一幕幕內在的感受與想法。. 27.

(35)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的資料蒐集方法為「深度訪談法」,是一種研究者與研究對象面 對面互動,根據他們的表達內容,進行分析的方法。深度訪談之目的,是透析訪 談背後的真意、內幕、衝擊、未來發展和解決之道,同時重視訪談時的外在環境 (法律政治、總體經濟、科技和社會環境面向)及內在資源(研究者的優勢)(萬文隆, 2004)。 訪談類型又可分為「結構式」、「半結構式」、以及「無結構式」,結構式 訪談是在互動過程裡提供制式、固定項目的表格,以逐題訪問的方式和研究對象 對話,來得到較封閉且標準化的資料;半結構式只界定基本的討論項目,很鼓勵 研究對象能積極參與回應(Fontana & Frey,1994;引自陳向明,2002)。本研究考 量研究者本身的訪談技巧能力、訪談內容的聚焦性,在結構式與無結構式訪談之 間進行取捨,過度僵化或過度彈性的資料蒐集方式較不適合生涯轉換方面的討 論。所以,研究者採用「半結構式」訪談,來獲取固定問項的回應,並適度開放 空間讓研究對象有較多個人經驗的表達。 訪談準備期,本研究重視並且保障受訪者的權益,故在訪談進行之前會做到 「知情同意」原則,研究者會事先聯繫研究對象,說明研究的背景、動機和目的, 以及訪談進行方式,讓他們對主題有所認識後再邀請參與研究。在取得初步同意 之後,訪談大綱與研究同意書會事先讓研究對象過目,彼此簽署訪談同意書,正 式締結研究關係,以達成參與研究之確認,後續再約定以研究對象較方便的地點 及時間進行正式訪談。 訪談前,研究者會說明訪談流程,簡介研究主題讓研究對象有心理準備,訪 談過程中研究者進行錄音及重點筆記的部分,以協助訪談聚焦及日後資料整理之 對照。當然的,訪談開始時,研究對象仍有權利表達參與意願,並能終止訪談或 28.

(36) 拒絕不想回答的地方,研究者則尊重受訪者的決定,以受訪者的感受及需求為優 先考量。研究者除了分析研究對象所述說的文字之外,在肢體、表情等非語言表 達也會加以留意。. 29.

(37) 第三節 研究設計 一、研究對象之選取 訪問到合適的樣本,獲取豐富真實、具有意義的內容一直是抽樣的重點(簡 春安、鄒平儀,2012)。本研究對象之選取,鎖定「社工所學生」的原因在於打 破兩個迷失︰研究生求學階段較長、年齡較長,對未來生涯較清楚?非典型社工 所學生生涯再選擇進入社工所,應該比一般學生更清楚自己要什麼?所以,研究 對象選取分為三個層次。 首先,以研究生為主軸,源自有文獻指出研究生有生涯方面的議題:研究生 仍不確定未來的生涯和職業 (吳瑞香,2001)、對未來有著更多的困惑與不安(張 綺貞,2006),並難以回應畢業後第一份想做的工作是什麼(任蕙玲,2005)?在成 為社工所學生之前,為增進本研究之取樣豐富性,研究者找尋曾有社工經驗者, 加入本次訪談。 其次,受訪者年齡之設定是依據統計數據及理論需要。研究生的年齡大多介 於 21 至 30 歲(教育部統計處,2016),呼應四季週期轉換論之夏季:成年期狀態, 這階段的重要發展任務,例如︰成年轉換期(17 至 22 歲)是結束童年邁入成年的 階段生命結構的轉折點、三十轉換期(28 至 33 歲)個體會開始評估過往的生命架 構,在工作上可能有瓶頸而產生壓力及自我懷疑(Levinson et al.,1986),本研究 之研究對象剛好坐落在職業摸索與建立之間,來檢視立足在學業、職業的角度。 最後,有文獻指引,認為探討非典型社工所學生藉由社工所進行生涯轉換有 其必要:楊怡亭(2013)在找尋訪談對象時,發現很多跨領域者擁有志工經驗,會 選擇就讀社工所做生涯轉換的橋樑,所以建議未來研究可針對「社工所」這群人 做探討,了解其經驗,持續建構社會工作之相關知識。 30.

(38) 本研究深度訪談之對象採用「立意抽樣法」(Purposive Sampling)及「滾雪球 抽樣法」(snowball sampling)進行抽樣。這兩種抽樣法皆屬於非隨機抽樣法,立意 抽樣是一種依據研究者對研究目的需求和對母全體的認識來進行取樣;滾雪球抽 樣則是藉由已知的受訪者,請受訪者介紹其認識又合適接受訪問的朋友參與研究 (簡春安、鄒平儀,2012)。本研究邀請之受訪者是研究者就讀社工所期間,在校 修課或參與研討會結識的,彼此認識時間長短不一,但有他鄉遇故知之熟悉感。 研究者在進行本研究時,觀察到非典型社工所學生人數眾多,取樣容易,這些預 計邀請之受訪者都在研究者的生活圈裡,研究者根據相關知識堆疊,選出具有代 表性之人選來回應研究需要。 另外,研究者為避免「選擇性判斷」之誤差,和立意抽樣較缺乏客觀性之特 性,故考量預計邀請之受訪者的性別、年齡、大學就讀科系、原生家庭、社工工 作經驗之別,就此多元背景、多元處境之受訪者來降低個人價值帶出的片面結 果,讓研究解釋較為客觀合理。也配搭使用「滾雪球法」,從研究者認識的受訪 者,累積循環介紹適合訪談的人至達到研究之要求,作為立意抽樣之補充。以下 為本研究之受訪對象基本資料:. 31.

(39) 表 2 非典型社工所學生基本資料. 二、研究工具 (一)研究者之背景經驗 在質性研究裡,研究者與受訪者之間是互相影響不可分立的,「人」就是研 究工具,研究者本身的背景生活經驗、信念及價值等都會影響到彼此的互動及研 究決策(丁雪茵、鄭伯壎、任金剛,1996)。研究者是名企業管理系畢業,歷經五. 32.

(40) 年商業部門工作經驗,輾轉至大學進修部認識社會工作的師大社工所學生。生涯 轉換對研究者來說是條長路,路長了…相對經歷不少選擇的機會。 面對錯綜複雜的社工工作環境及勞動條件是「未來」,社工所非典型社工所 之處境叫「現在」,研究者不斷地被拉扯,便開啟追尋「過去」走進社工的正向 信念,找到同路人交換彼此的歷程,相互激勵茁壯。這份研究邀請非典型社工所 學生及社工領域者一起思想社工這份工作,並探究選擇背後的原因。. (二)訪談內容說明 訪談分為三個部分︰生涯轉換之前、開啟社工轉換過程,以及進入社工所 後。多位學者皆認為,個體進行生涯轉換源自對現況不滿意,所以在第一部分著 重過去的學習與體驗,包括喜歡及不喜歡、對自己的期待和對未來的想像,尤其 特別探討決定離開原本場域、想做轉換的原因和自我能力覺察,再連接最初進入 社會工作的管道及決定因素。第二部分刻畫社工所前的預備,也可以說是轉換社 工的過程,此時調適議題會浮現出來,像是遭遇到的困境及挑戰之調適、在擔心 迷惘和生活變動下,如何運用資源,堅持繼續走向社會工作。最後一部分著重社 工所的學習經驗,非典型社工所學生本身的特色性會被區隔出來,建構屬於他們 在社工所的看見與外在環境及內心互動的訊息。進入社工所是一時的,但學習期 間的困境及挑戰、社工工作環境及勞動條件,讓最初決定選擇社工,其帶來的衝 擊是本研究的訪談重點。. 三、資料整理與分析方式 質性研究之資料整理,乃是以研究目的為基礎,對所得到的資料進行條理化 及系統化處理,並藉由逐步彙整及萃取將資料意義呈現出來,研究者對資料才能 進一步詮釋意涵(陳向明,2002)。本研究採取深度訪談,在研究過程裡,研究者 33.

(41) 必須將所蒐集到的訊息,由語音檔化為逐字稿文本,接續進到下一步的資料分 析。潘淑滿(2008)表示,研究者親自訪談和進行轉譯工作才能掌握手上資料的飽 和程度,並較建議「逐字轉譯」,此法可避免重要訊息之流失,並能增加研究結 果的可靠度及可信度。 事實上,質性研究的分析方式是很有彈性的,研究者必須發揮本身的創造力 及判斷力,每個質性研究都有其獨特性,分析方式也可以是獨特的(簡春安、鄒 平儀,2012)。質性研究與「人」的因素息息相關,人是質性研究特質的偉大之處, 但也是它的弱點所在(Patton,1995︰306,引自簡春安、鄒平儀,2012)。質性研究 重視研究者與被研究者之間的關係,這個關係會對研究結果帶來影響,相對的倫 理議題便不容小覷(陳向明,2002)。 是故,研究者會透過資料轉型(data transformation)來分析過程,較有結構的根 據質性資料分析五個步驟(見圖2)進行資料分析。一開始先準備文字資料,在 為其編碼及貼上類目(category),整理資料當中對文本會有靈感及發現,漸而會找 出一些趨勢及主旨,最後則是勾勒較深層次的結構,將資料統整後放進這個較深 層的解釋架構裡(Carney,1990,引自張芬芬,2010)。此分析法有助於資料整理與 分析的思緒,了解目前所處的位置和未來前進的方向。張芬芬(2010)將Carney的抽 象五階梯再簡化,資料分析會依序文字化、概念化、命題化、圖表化、理論化的 過程,這就是提升抽象層級及建立理論的做法。. 34.

(42) 圖2 分析性抽象階梯(Carney,1990,P.128;引自張芬芬,2010) 本研究之分析文本來自受訪對象之會談紀錄,研究者在整理資料時,聆聽錄音. 檔案並運用電腦軟體打字,訪談內容會以逐字稿的方式呈現,再透過歸納及剪貼 之動作進行統整。在資料正確性方面,將以郵寄函覆受訪者進行確認或補充,研 究者對訪談過程中之語意不清、轉謄時發現事實模糊或牴觸之部分,以面談或電 話方式向受訪者釐清;在受訪者的姓名方面,為考量研究倫理之「保密原則」, 重視「匿名」處理,將容易辨識受訪者身分的訊息加以修飾,受訪者將以化名取 代真名,保障其個人隱私,並取得受訪者在訪談的舒適感及信任感;在檔案管理 方面,不論語音檔、逐字稿和其他運用在本研究之受訪者資料,研究者將善盡處 理及保管之責任並承諾訪談內容不流入它用,以合宜的態度進行資料分析,亦保 障研究資料的完整性及真實性。 35.

(43) 四、研究品質檢驗 社會科學的研究評估著重於研究過程的測量方法及研究結果的真實性、一致 性、應用性及中立性。質性研究和量化研究一樣重視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Cuba(1990;引自潘淑滿,2008)根據四個研究「信賴程度」指標,換為質性研究 的語言即為,可信性、可靠性、遷移性、可確認性,也就是建立在研究倫理之上, 獲取可靠的資料,這些資料能有效的轉換研究對象的語言與感受。然而,胡幼慧、 姚美華(2008)表示,質性研究的可靠性就是量化研究泛指的「內在信度」(internal reliability)。而外在信度(external reliability),潘淑滿(2008)認為研究者在研究過程 中,研究對象選擇、對社會環境進行分析、澄清研究概念與前提、確立整理及分 析資料的方法、以及體認研究者的研究位置,都能提高研究的信度。另外,質性 研究的效度檢核較受考驗,Maxwell(1992;引自潘淑滿,2008)指出質性研究結論 最易遇到兩個效度上的威脅,即為對情境或個人的反應和研究者的偏見。所以, 本研究增加信度及效度的方法如下︰. (一)反思個人主義觀點 去除研究者本身的偏見並不容易,建立標準化思考亦不符合質性研究的操作 方式。研究者在蒐集資料過程裡,會在訪談內容、受訪者反應及感受加以記載, 輔助資料分析的中立性;另外,研究者定期與指導老師討論研究進程亦透過書寫 及反思,釐清自我思路帶給研究的影響,以增加研究的內在效度。. (二)控制情境提升資料真實性 研究者除了配合受訪者的訪談時間及地點,安靜、安全、不影響訪談的外在 環境,能促進彼此對話的表達。研究者應運用筆記及錄音的方式蒐集資料,將受 訪者的感受與經驗轉換成文字,後續整理時若遇到疑惑的地方,應向受訪者再確 認,都是有效提升內在信度、外在效度的方法。. 36.

(44) 五、研究嚴謹度 研究者與受訪者進行深度訪談,以面訪為主,僅小亮哥採網路視訊。研究者 在訪談前,大多與受訪者約在舒適的餐館見面,先聊近況及生活瑣事,再進行訪 談。每次訪談約1.5至2小時,前置作業約花2至3小時,本研究水晶晶訪談過2次, 其他皆訪談1次。研究撰寫完畢,研究者傳內文給受訪者,讓其確認個人資料、 引用句及詮釋是否合宜?以增進本研究之可讀性及真實性,提升研究之信效度。 由於受訪者皆為社工所在學學生,較擔憂自身辨識度過高,或表達出來的內 容太過私密,不宜在社工領域曝露,希研究者保密或直接要求拿掉受訪內容,造 成部分內容無法在研究裡呈現。鑒於「保密原則」,研究者抽掉學校及單位名稱, 太過明顯又無法遮蔽之內容則全部隱藏,包括:社福機構內部管理機制、學校內 部運作模式、社工系所同儕互動細節,以及受訪者在生涯轉換過程中較多的情緒 反應、壓力皆未公開,研究採平實、中立記錄。. 37.

(45)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生涯轉換到社會工作是一場意識覺醒和不斷思考的過程,或許在現實的勞動 條件與工作機會裡面是種求生存的方式,但背後更深層的價值在於社會工作能編 織出利他性,與自身產生共鳴…. 第一節 八位非典型社工所學生的介紹 每一位非典型社工所學生有著些許差異,他們落在成年期的各個階段,性 別、原生家庭背景、工作經驗也帶出生涯轉換不同的經驗。受訪者們從第一學歷 出走,有著屬於他們的原因,生涯決定歷程中,情緒最紊亂的探索期,檢視起本 身的現況,未來到底如何走下去?. 一、小亮哥 小亮哥,今年 26 歲,來自一個經濟狀況中上的家庭,家人皆從事工科相關 產業,因著待遇好、發展佳,故有著刻板印象認為工科比較好找工作。小亮哥在 國中畢業時聽取家人建議,朝向五專工科發展,沒想到在學習過程中,漸而對常 要求標準答案,好似一直在做重複事情的狀態感到無趣。專科三年級開始,小亮 哥將生活重心轉向學校社團及教會服事,發現到「人」還蠻有趣的! 小亮哥不再像過去思緒混亂,慢慢往較活潑、有關「人」的方向探索,並從 社團老師得知「社會工作」這門學問。小亮哥第一次生涯轉換,跳脫原本背景知 識的方法乃是參與學科能力測驗插大二技,這個決定把小亮哥從具體期推向抉擇 期。當時的小亮哥,明確地想轉換社會工作專業,但適逢該校系所關閉,退而求 其次就讀助人相關科系。二技兩年半期間,小亮哥在沉澱期中打轉,畢竟想念的. 38.

(46) 還是社會工作,助人相關科系跟社會工作是不一樣的…所以,小亮哥是本次研究 做出重新抉擇的其中一位,用就讀社工所走上社工之路,而進入選擇後期。 經歷社工所學習及翻轉社工洗滌的小亮哥,是一位社會工作實踐者,看見的 是社會結構下的社會工作,倡議社工教育、也為社工勞動條件及工作權益發聲。 目前處在已經修完 20 學分班,應考未考上社工師,因著社工師考試改制,需修 45 學分而未修完,未來沒有考公職的打算。. 二、仔仔 競爭的香港社會,大學錄取率一直不到 20%… 仔仔,今年 26 歲,是位從香港飄揚來台,為了大學文憑而戰的青年學子。 仔仔回溯當時選填科系,即鎖定社會工作系,但因為僑生資格限制及成績不夠, 退而求其次,用排除法選擇了社會科學類,就讀後…發現和社會工作系根本不同。 2014 年 9 月 26 日至 12 月 15 日,香港發生了大型公民抗爭運動,主要訴求 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撤銷 2017 年行政長官選舉及 2016 年立法會選 舉既定框架和候選人提案,並爭取行政長官選舉之公民提名權、廢除立法會功能 組別。當時示威者自發性用遊行、靜坐佔領香港各主要幹道,又稱為「佔領行動」 , 過程中示威者使用雨傘抵擋警方用胡椒噴霧驅散,故也稱「雨傘運動」。當年, 仔仔大學四年級,開始為畢業後的職涯鋪路,深陷探索期,檢視起本身可能會因 為社會科學類知識背景被貼上搞事份子負面標籤,而不容易受聘。 仔仔進入具體期…想起過去點點滴滴,幼年的志願服務經驗、對社會工作的 喜好,評估社會工作比起文職待遇好等…誘發仔仔進入抉擇是老師的提點:「非 社工科系學生也可以用書面資料甄試入學社工所」。仔仔甄試入學十分順利,沒 有經歷拉扯,進到社工所才是挑戰的開始。 39.

(47) 仔仔無縫接軌銜接社會工作專業,但為了未來要回香港當社工,付出的代價 比一般學生大了許多。像是,在學期間必須蠟燭兩頭燒完成社工所課程及社工 45 學分,較雪上加霜的是要完成 800 小時實習,並考取臺灣社工師證照才有資格 在香港當社工。香港特有的社會背景及考試制度,更彰顯仔仔在選擇後期的入 門、重整及統整期帶出的生涯抉擇方式。. 三、羅兒 羅兒,今年 27 歲,父親在公教生涯後期開始經商,讓羅兒有機會在高中時, 接觸扶輪少年服務團 6,開啟志願服務體驗。羅兒回溯當年填大學志願,依稀考 慮過社會工作系,但認識的社工友人認為個性太有同情心、容易難過之特質,恐 怕難以承受社會黑暗面之負能量壓力,故建議羅兒選擇其他科系。 因著對社工認識有限,羅兒聽取他人建言後便轉向一樣有興趣的商學就讀, 一開始考試落點的商管科系採「全英語教學」 ,有不成文規定「100 萬出國費用」! 英文能力不佳且經濟難以負擔的羅兒,在大一下學期,釐清完無法繼續走商管科 後,立即和有轉學、轉系經驗的友人借考試用書,順利轉學、轉系至觀光科系。 羅兒在實習過程中發現到本身「扁平足」,限制了在觀光產業發展的可能,實習 多個領域發現都不適合,再加上沒有人脈,而再次開啟轉換跑道的意念。2012 年,羅兒大學畢業後花半年時間到補習班補習,順利考取社工所,只花一年時間 做轉換。. 6. 扶輪社是集聚全球專業及事業領導人是的組織,提供慈善服務,在職業裡鼓勵抱持崇高道德,. 以幫助世界的和平及親善為宗旨(扶輪出版委員會,2018)。扶輪社輔導的青少年服務性社團稱之 為「扶輪少年服務團」,成員由 14 至 18 歲或中學年齡者組成,該組織可與國際扶輪社和國際扶 輪社所屬之基金會連結,讓青少年餐與各種有意義、有趣的服務計畫(扶輪資訊中心,2019)。. 4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the Units of Work p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work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evel I, II and III Reading Skills.. The Units of Work also

“Social welfare” if defined in a narrow sense refers to the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Social Welfare Department (SWD) and 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s (NGOs),

- Through exploring current events and social topics in project work and writing newspaper commentary at junior secondary level, students are provided with the

Now, nearly all of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wire S since it has a much lower resistance than the light bulb. The light bulb does not glow because the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it

In view of the large quantity of information that can be obtained on the Internet and from the social media, while teachers need to develop skills in selecting suitable

In the next lesson, students need to get back the iPad used in last lesson to continue with their work.... The school iPads are all loaded

※ School social workers can provide teachers and students with professional advices and help, including training and teaching of skills and knowledge related to social work

Such analysis enables valuable applications including social entity search en- gines and substitution recommendation systems. For a social entity search engine, existing work su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