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取向與方法的設計

第三節 研究設計

一、研究對象之選取

訪問到合適的樣本,獲取豐富真實、具有意義的內容一直是抽樣的重點(簡 春安、鄒平儀,2012)。本研究對象之選取,鎖定「社工所學生」的原因在於打 破兩個迷失︰研究生求學階段較長、年齡較長,對未來生涯較清楚?非典型社工 所學生生涯再選擇進入社工所,應該比一般學生更清楚自己要什麼?所以,研究 對象選取分為三個層次。

首先,以研究生為主軸,源自有文獻指出研究生有生涯方面的議題:研究生 仍不確定未來的生涯和職業 (吳瑞香,2001)、對未來有著更多的困惑與不安(張 綺貞,2006),並難以回應畢業後第一份想做的工作是什麼(任蕙玲,2005)?在成 為社工所學生之前,為增進本研究之取樣豐富性,研究者找尋曾有社工經驗者,

加入本次訪談。

其次,受訪者年齡之設定是依據統計數據及理論需要。研究生的年齡大多介 於 21 至 30 歲(教育部統計處,2016),呼應四季週期轉換論之夏季:成年期狀態,

這階段的重要發展任務,例如︰成年轉換期(17 至 22 歲)是結束童年邁入成年的 階段生命結構的轉折點、三十轉換期(28 至 33 歲)個體會開始評估過往的生命架 構,在工作上可能有瓶頸而產生壓力及自我懷疑(Levinson et al.,1986),本研究 之研究對象剛好坐落在職業摸索與建立之間,來檢視立足在學業、職業的角度。

最後,有文獻指引,認為探討非典型社工所學生藉由社工所進行生涯轉換有 其必要:楊怡亭(2013)在找尋訪談對象時,發現很多跨領域者擁有志工經驗,會 選擇就讀社工所做生涯轉換的橋樑,所以建議未來研究可針對「社工所」這群人 做探討,了解其經驗,持續建構社會工作之相關知識。

本研究深度訪談之對象採用「立意抽樣法」(Purposive Sampling)及「滾雪球 抽樣法」(snowball sampling)進行抽樣。這兩種抽樣法皆屬於非隨機抽樣法,立意 抽樣是一種依據研究者對研究目的需求和對母全體的認識來進行取樣;滾雪球抽 樣則是藉由已知的受訪者,請受訪者介紹其認識又合適接受訪問的朋友參與研究 (簡春安、鄒平儀,2012)。本研究邀請之受訪者是研究者就讀社工所期間,在校 修課或參與研討會結識的,彼此認識時間長短不一,但有他鄉遇故知之熟悉感。

研究者在進行本研究時,觀察到非典型社工所學生人數眾多,取樣容易,這些預 計邀請之受訪者都在研究者的生活圈裡,研究者根據相關知識堆疊,選出具有代 表性之人選來回應研究需要。

另外,研究者為避免「選擇性判斷」之誤差,和立意抽樣較缺乏客觀性之特 性,故考量預計邀請之受訪者的性別、年齡、大學就讀科系、原生家庭、社工工 作經驗之別,就此多元背景、多元處境之受訪者來降低個人價值帶出的片面結 果,讓研究解釋較為客觀合理。也配搭使用「滾雪球法」,從研究者認識的受訪 者,累積循環介紹適合訪談的人至達到研究之要求,作為立意抽樣之補充。以下 為本研究之受訪對象基本資料:

表 2 非典型社工所學生基本資料

二、研究工具

(一)研究者之背景經驗

在質性研究裡,研究者與受訪者之間是互相影響不可分立的,「人」就是研 究工具,研究者本身的背景生活經驗、信念及價值等都會影響到彼此的互動及研 究決策(丁雪茵、鄭伯壎、任金剛,1996)。研究者是名企業管理系畢業,歷經五

年商業部門工作經驗,輾轉至大學進修部認識社會工作的師大社工所學生。生涯 轉換對研究者來說是條長路,路長了…相對經歷不少選擇的機會。

面對錯綜複雜的社工工作環境及勞動條件是「未來」,社工所非典型社工所 之處境叫「現在」,研究者不斷地被拉扯,便開啟追尋「過去」走進社工的正向 信念,找到同路人交換彼此的歷程,相互激勵茁壯。這份研究邀請非典型社工所 學生及社工領域者一起思想社工這份工作,並探究選擇背後的原因。

(二)訪談內容說明

訪談分為三個部分︰生涯轉換之前、開啟社工轉換過程,以及進入社工所

後。多位學者皆認為,個體進行生涯轉換源自對現況不滿意,所以在第一部分著 重過去的學習與體驗,包括喜歡及不喜歡、對自己的期待和對未來的想像,尤其 特別探討決定離開原本場域、想做轉換的原因和自我能力覺察,再連接最初進入 社會工作的管道及決定因素。第二部分刻畫社工所前的預備,也可以說是轉換社 工的過程,此時調適議題會浮現出來,像是遭遇到的困境及挑戰之調適、在擔心 迷惘和生活變動下,如何運用資源,堅持繼續走向社會工作。最後一部分著重社 工所的學習經驗,非典型社工所學生本身的特色性會被區隔出來,建構屬於他們 在社工所的看見與外在環境及內心互動的訊息。進入社工所是一時的,但學習期 間的困境及挑戰、社工工作環境及勞動條件,讓最初決定選擇社工,其帶來的衝 擊是本研究的訪談重點。

三、資料整理與分析方式

質性研究之資料整理,乃是以研究目的為基礎,對所得到的資料進行條理化 及系統化處理,並藉由逐步彙整及萃取將資料意義呈現出來,研究者對資料才能 進一步詮釋意涵(陳向明,2002)。本研究採取深度訪談,在研究過程裡,研究者

必須將所蒐集到的訊息,由語音檔化為逐字稿文本,接續進到下一步的資料分 析。潘淑滿(2008)表示,研究者親自訪談和進行轉譯工作才能掌握手上資料的飽 和程度,並較建議「逐字轉譯」,此法可避免重要訊息之流失,並能增加研究結 果的可靠度及可信度。

事實上,質性研究的分析方式是很有彈性的,研究者必須發揮本身的創造力 及判斷力,每個質性研究都有其獨特性,分析方式也可以是獨特的(簡春安、鄒 平儀,2012)。質性研究與「人」的因素息息相關,人是質性研究特質的偉大之處,

但也是它的弱點所在(Patton,1995︰306,引自簡春安、鄒平儀,2012)。質性研究 重視研究者與被研究者之間的關係,這個關係會對研究結果帶來影響,相對的倫 理議題便不容小覷(陳向明,2002)。

是故,研究者會透過資料轉型(data transformation)來分析過程,較有結構的根 據質性資料分析五個步驟(見圖2)進行資料分析。一開始先準備文字資料,在 為其編碼及貼上類目(category),整理資料當中對文本會有靈感及發現,漸而會找 出一些趨勢及主旨,最後則是勾勒較深層次的結構,將資料統整後放進這個較深 層的解釋架構裡(Carney,1990,引自張芬芬,2010)。此分析法有助於資料整理與 分析的思緒,了解目前所處的位置和未來前進的方向。張芬芬(2010)將Carney的抽 象五階梯再簡化,資料分析會依序文字化、概念化、命題化、圖表化、理論化的 過程,這就是提升抽象層級及建立理論的做法。

圖2 分析性抽象階梯(Carney,1990,P.128;引自張芬芬,2010)

本研究之分析文本來自受訪對象之會談紀錄,研究者在整理資料時,聆聽錄音 檔案並運用電腦軟體打字,訪談內容會以逐字稿的方式呈現,再透過歸納及剪貼 之動作進行統整。在資料正確性方面,將以郵寄函覆受訪者進行確認或補充,研 究者對訪談過程中之語意不清、轉謄時發現事實模糊或牴觸之部分,以面談或電 話方式向受訪者釐清;在受訪者的姓名方面,為考量研究倫理之「保密原則」,

重視「匿名」處理,將容易辨識受訪者身分的訊息加以修飾,受訪者將以化名取 代真名,保障其個人隱私,並取得受訪者在訪談的舒適感及信任感;在檔案管理 方面,不論語音檔、逐字稿和其他運用在本研究之受訪者資料,研究者將善盡處 理及保管之責任並承諾訪談內容不流入它用,以合宜的態度進行資料分析,亦保 障研究資料的完整性及真實性。

四、研究品質檢驗

姚美華(2008)表示,質性研究的可靠性就是量化研究泛指的「內在信度」(internal reliability)。而外在信度(external reliability),潘淑滿(2008)認為研究者在研究過程 中,研究對象選擇、對社會環境進行分析、澄清研究概念與前提、確立整理及分

五、研究嚴謹度

研究者與受訪者進行深度訪談,以面訪為主,僅小亮哥採網路視訊。研究者 在訪談前,大多與受訪者約在舒適的餐館見面,先聊近況及生活瑣事,再進行訪 談。每次訪談約1.5至2小時,前置作業約花2至3小時,本研究水晶晶訪談過2次,

其他皆訪談1次。研究撰寫完畢,研究者傳內文給受訪者,讓其確認個人資料、

引用句及詮釋是否合宜?以增進本研究之可讀性及真實性,提升研究之信效度。

由於受訪者皆為社工所在學學生,較擔憂自身辨識度過高,或表達出來的內 容太過私密,不宜在社工領域曝露,希研究者保密或直接要求拿掉受訪內容,造 成部分內容無法在研究裡呈現。鑒於「保密原則」,研究者抽掉學校及單位名稱,

太過明顯又無法遮蔽之內容則全部隱藏,包括:社福機構內部管理機制、學校內 部運作模式、社工系所同儕互動細節,以及受訪者在生涯轉換過程中較多的情緒 反應、壓力皆未公開,研究採平實、中立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