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本章共分三節,第一節旨在說明研究動機,第二節述明研究目的,第 三節進行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

過去心理學研究致力於了解憂鬱、焦慮、心理失調等徵狀,但解決人 們的不幸仍是不夠的,有更多數人渴望的不只是遠離困擾,而是能夠享有 更幸福與更高品質的生活。因此,了解與提昇人們的幸福感受,使生活更 有價值,遂成為一個值得探討與日益重要的心理課題(曾文志,2007)。

在正向心理學領域中,幸福感(well-being)是一項重要的心理健康指標,

心理健康是一種沒有心理症,又有積極良好的心理特質。心理健康者具有 成熟且完整的人格,並有較深且較常出現的幸福感、內外和諧、自尊感,

也具備較高的獨立性及適應效率。幸福感也是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原動 力,在幸福感中,人們對自己有更清楚的瞭解,知道自己是誰,欲往何處 去,也真正瞭解到自己存在的意義(呂敏昌,1993)。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8)於「2008 年兒童快樂國跨國比較研 究報告」中,以「兒童福祉」為核心概念,從經濟、教育、健康、幸福、

安全等五大面向,層層透視台灣孩子所處的生活環境,並進一步與世界先 進國家相比,以找出台灣兒童福祉在世界的相對位置。當中以「健康力」

第3 名、「教育力」第 8 名,以及「經濟力」第 14 名,在先進國家中表現 接近甚至超越各國平均。值得注意的是,孩子主觀論述的「幸福力」在22 個國家中名列倒數第四名,相較之下台灣兒童的幸福感明顯偏低。評量「幸 福力」的指標包括「同儕關係」、「家庭關係」、「喜歡上學」和「生活滿意 度」,其中台灣兒童的「生活滿意度」名列倒數第一名,相較於先進國家,

台灣兒童明顯感受並表達對現實生活的不滿,亟需師長們更多的關注、關 心與陪伴。有學者指出,學生的幸福感是教育品質的一項重要指標(Engels, Aelterman, Van Petergem, & Schepens, 2004; Suldo & Shaffer, 2008),如何提 升學生的生活滿意度及幸福感值得學校方面多方面思考,培養兒童快樂、

幸福的心態,提升其對各生活領域的滿意度,令其體驗到更多的積極的心 理狀態,這無疑會對改善和提升兒童的生活質量,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質,

促進身心的健康成長具有積極的影響作用,此為研究動機一。

在幸福感的內涵中,有學者持以下的意見,認為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 對美好生活的輪廓有不同處,如體驗快樂的方式在西方是一種個體內私人 的感覺,並且會用直接的方式追求自己的快樂,東方社會的人卻認為,快 樂的體驗是個體之間集體分享的感覺,並且常以間接的方式,持助人為快 樂之本的觀念,以追求所愛之人的快樂為快樂(Ng, Ho, Wong, & Smith, 2003)。同樣的,陸洛(2005)也指出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中各有獨特的 幸福觀念,而我們可以有系統地分析、抽離、以及測量這些觀念。歐美文 化中「個人取向的幸福觀」主要由兩大元素組成:個人負責與直接追求;

東亞文化中「社會取向的幸福觀」也主要由兩大元素組成:角色責任與辯 證均衡。由以上的見解可知,東方人的幸福感建築在群我關係中。

以個人和群體為觀念中,Adler 的社會興趣(social interest)是其理論 中最有意義和最獨特的概念,它的意義是指對於自身以外的人或是物的注 意與關懷,也就是個人知覺自己是社會的一份子,以及個體在處理社會事 務時的態度(Johnson, Smith, & Nelson, 2003; Leak, 2006b; Leak & Leak, 2006)。社會興趣將使個體和其四周的人及所處的環境建立和諧的關係,

只有在這種情況,個體才會有機會去追求完美,充分發展其潛在品質,換 句話說:就個體的發展而言,關心自己和關心他人事必須同時存在,不可 或分的,使大家都能和諧相處,為社會的利益而合作(黃堅厚,1985,

1999)。一個有社會興趣的人在社會互動中,會基於平等的立場,對他人

感興趣並能關切他人,同時會關心人際互動的興趣(張進上、郭志通,

2003)。它同時也是心理健康的一種指標(Leak, 2006a; Miranda & Fiorello, 2002; Mozdzierz, Greenblatt, & Murphy, 2007; Richardson & Manaster, 2003;

Witmer, 1991),人們透過分享的活動和互相尊重來表達社會興趣,能使 生命迎向光明,隨著社會興趣的培養,自卑與疏離感會逐漸地消失,缺乏 社會興趣的人,會形成沮喪,甚至導致對生活的絕望,而生活在黑暗面(韓 楷檉,1997),社會興趣的重要性由此可見。本研究想要瞭解社會興趣在 目前國小學童的狀況為何,藉此進一步探討其與幸福感的關係,此為研究 動機二。

目前國內關於社會興趣的研究尚不多見,從最早的一九八五迄今,有 十九篇相關的研究探討社會興趣,多是探究其與相關人格特質的關係,如 合作、利他(Hanna, 1996; Leak, 2006b; Watts, 1996; 顏裕峰,1994;黃秀 惠,2004)、自我概念(Sweitzer, 2005;施玉鵬,2002;蔡佳靜,2001)、

心理或行為適應及生活方式(吳淑禎,1991;莊千慧,1993;陳碧慈,2001)、

靈性安適(林彥伶,2006),並發現這些良好的人格特質皆與社會興趣有 高度的相關(Leak, 2006b; Miranda & Fiorello, 2002);研究中並同時探討 於性別差異對社會興趣的影響,綜合來說,性別對社會興趣的影響,目前 尚無定論,因此社會興趣的性別差異,仍值得進一步的探討(Johnson et al., 2003;陳碧慈,2002;黃秀惠,2004;蔡佳靜,2002;蔡筱葳,2006;顏靖 芳,2005)。此外,大部分的研究都將社會興趣的觀點聚焦於社會興趣與 家庭的關係(Johnson et al., 2003; 吳淑禎,1991;許維素,1991;黃秀惠,

2004;蔡佳靜,2002;羅品欣、陳李綢,2005),並且發現有良好的家庭 功能及氣氛、正向的家庭經驗及父母管教方式於學童的社會興趣的發展有 正面的意義。然而隨著時代潮流的演進,離婚率高漲及台商人數激增,造 成單親家庭及假性單親家庭日益增多,基於此,本研究想進一步探討家庭

始接觸人群,建立社交能力的時期,若能再從家庭狀況完整與否,去探討 對學童的社會興趣發展之相關意義,並提供現今親職或生涯輔導單位參 考,相信是很有助益的,此為研究動機三。

對國民小學階段中的兒童而言,生活重心已經從家庭之中擴展到學校 的生活,此時兒童和他人的關係及學習表現都會影響到兒童的自我觀念及 生活適應,而學校中與學童相處時間最長互動機會最多的非導師莫屬,因 此,導師能對學童的學校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力,在國小學童的心目中,

導師所佔有的地位某些時候甚至比父母崇高,所以教師絕對是學童最具有 影響力的成人。而多項相關的研究也顯示,導師的班級經營和兒童的生活 適應有正向的關係(Walker, 2008;吳耀明,2000;趙學萍,1988;劉福鎔,

1996;簡茂發,1984)。小學教育是基礎的教育,而教師對學生知識的啟 發與各方面能力的培養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然而目前關於教師管教方式 的研究多以學習適應、班級氣氛、學習成就及憂鬱焦慮情緒等為主,積極 的探討對於學生社會興趣及幸福感之直接研究則付之闕如,本研究目的為 了解國小高年級學童知覺教師的管教方式、社會興趣對幸福感的相關情 況,希冀在研究中,可以預見教師的支持對孩子的重要性與積極意義,當 學生之個人因素、家庭因素無法改變的同時,能藉由教師正確的管教方式 對學生有積極扶助與促進其正向的社會興趣發展,幫助孩子擁有健康的心 理,此為研究動機四。

綜上所述,本研究針對國小高年級學童所知覺到的教師管教方式、社 會興趣及幸福感狀況作一調查,進而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知覺教師管教方 式是否對學童的社會興趣及幸福感具有相關,並歸納其研究結果,提出具 體建議。以供父母、教育工作者及後續研究者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