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動學校輔導工作(教育部,1999)。兩年後計畫終止,各縣市續辦推動,

台中縣招募四十位專業輔導人員,台北縣招募十三位社會工作師與臨床心 理師,新竹市也招募專業輔導人員五名投入學校輔導工作,這些專業人力 不僅提供學校輔導人力的需求,更加融入各自專業背景,結合社區資源,

提供學生、學校、家庭等整合式服務。

在方案實施後的計畫成果報告和相關評估研究中都指出,學校體系對 專業輔導人員的肯定與認同(黃汝足,2000;台北市政府,2000;台中縣 政府,2000)。但也指出了專業輔導人員在進入學校體系時會有一些角色 適應上的困難,包括學校科層體制不易打破、專業輔導人員自我角色定 位、傳統權威挑戰的衝突等,這些問題的產生影響關鍵包括學校行政的支 持、輔導主任的輔導認知、導師的配合度等,由此可知,學校裡的人員,

包括校長、輔導主任、導師的配合度與看法,都會影響到專業輔導人員進 入校園後的適應,為了達到原先所預期的角色功能,必須面對哪些價值衝 擊問題與環境適應問題?學校體系對專業輔導人員之期待為何?專業輔 導人員對學校帶來正面或負面影響?

Maples(1992)也提到在小學中,班級教師是學校能否有效率執行輔導 諮商活動計畫的關鍵成敗人物。輔導效能未能真正落實在學生身上,主要 就是因為教師未能真正參與輔導工作。由此可知教師對輔導工作推動的重 要性,既然教師對輔導成效影響甚大,因此他們對學校輔導工作觀點及對 政策之看法值得深入探討,所以本研究期望透過訪談,探討國小老師對專 業輔導人員進入校園之看法,並加以分析,以提供各方做為參考。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輔導是學校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環,學校輔導的功能在促使學生主動,

或從被動轉為主動尋求協助,進而能幫其解決問題、發揮潛能、適應學校 生活;教師是學校教育工作團隊中的關鍵成員,除了教學外,也必須協助

3

學生輔導,使其適性發展。國小階段的學童正值價值觀形成和人格養成 期,在此關鍵時期,若無法適時給予學童輔導,日後可能會變成問題少年,

造成社會負擔。因此本節將先針對學校輔導工作做說明,以及專業輔導人 員進入校園之重要性,最後說明國小教師對專業輔導人員進入校園制度的 重要性做說明。

壹、學校輔導工作的重要性

近十幾年來,家庭和社會結構都產生急遽變化,使得學校輔導工作面 臨之問題也趨向複雜化,不論是學生和學生間,學生和老師間,學生和家 庭間都可能存在很多問題。2010 年 6 月高雄某國小,三名國小男生對班上 一位男同學拳打腳踢,在場同學並沒有制止或請老師幫忙,還拿出手機拍 攝,笑說畫面很精彩,要放在網路上;2010 年 12 月發生桃園縣八德國中 七十位教師聯合向立委陳情,稱學生不但帶西瓜刀到校上課,更揚言要拿 槍幹掉老師,校長和學校企圖粉飾太平,警察到校處理時,甚至要老師向 學生道歉,內政部長江宜樺震怒承諾嚴辦;2011 年 3 月新竹市三名高中女 生疑似因為感情因素爭風吃醋,夥同校外同夥在公園對一名國中女學生施 暴,不但要被害人跪下道歉,更將人當沙包打,過程還用手機拍下貼上網 路,引起公憤,由上述三起新聞事件可以得知,學生問題已經越來越嚴重,

不論是國小、國中、高中都有校園霸凌的問題,甚至連老師都有可能是遭 受霸凌的主角。

學校應該是讓孩子安心學習的地方,我們的輔導制度究竟出什麼樣的 問題,讓校園事件不斷發生,使學生和教師都身處在危險中,教育部為了 充實輔導人力,於 2011 年 3 月修訂「國民教育法」增聘專業輔導人員進 入校園,因此,研究者欲探究國小教師對現行輔導制度的看法,及在輔導 人力進入校園後對輔導工作之影響,此為研究動機之一。

4

貳、「專業輔導人員進入校園」制度的重要性

面對日漸複雜的校園問題,傳統的問題處遇模式已經不能解決學生問 題,需要各專業系統的合作配合與教師的支持才能完善。在協助學生解決 問題的過程中,需要多面向的幫助與處遇,因此必須要有不同專業人員的 合作與專業協助才能完成,面對日漸多元化的複雜校園問題,必須有各系 統專業輔導人員的合作,包括社工、臨床心理、諮商心理師等專業人員,

其專業服務的合作成效與發揮程度有極大關係。

近年來專業輔導人員在校園裡的合作逐漸受到重視,但因為社工師、

心理師等在功能上有重疊或混淆,造成對彼此專業的不了解,雖然已有部 分研究探討到此種專業的合作方式(林萬億,2003;林勝義,2003;趙曉 美、王麗斐,2006;曹中瑋,2003),但迄今仍沒有一套遵循的模式,因 此研究者期望透過訪談國小教師與學校行政人員對於專業輔導人員進入 校園的合作模式與經驗探討與分析,此為研究動機之二。

参、國小教師對「專業輔導人員進入校園」制度之重要性

教師被賦予的主要工作任務有教學、輔導、研究等,而教學和輔導更 是中小學教師在學校裡的主要工作。蕭美珍(1999)也指出輔導工作是國 小教師除了教學外的工作核心,必須兼顧全體學童的課業輔導和生活輔 導,也因為級任老師和班上學生接觸時間最長,因此最能及早發現學生的 問題或偏差行為,也更能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因此在討論到國小的輔導 工作時,老師無庸置疑是輔導學生的第一線(洪賢明,1992)。

Maples(1992)也提到在國民小學中,老師是學校能否有效率執行輔 導諮商活動計畫的成敗關鍵人物,連勝彥(1986)也指出輔導效果要能真 正落實在學生上,就必須要有教師的全力配合,因此,國小教師專業輔導 人員進入校園後的配合,以及他們對輔導工作的看法,這些都是本研究欲 探究且了解的問題。

5

目前國內在教師的相關研究大多是探討教師的教學信念、班級經營方 式、教師教學知識等,對於探究教師對輔導工作與專業輔導人員的合作文 獻卻屈指可數,實為可惜。學生的輔導工作是教師除了教學工作外的另一 項責任,實在不容忽視,國內以教師或教育體系的觀點來探討專業輔導人 員的研究卻付之闕如,因此激起研究者探究此研究之動機。

Patton(1990)曾指出開放式的回應比起問卷及標準項目之量化分析 更具可信度,因此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訪談的方式,以教師角度切入來探 究國小教師對專業輔導人員進入校園的看法,希望藉由此種訪談方式,讓 國小教師可以用自己的話表達對於國小輔導工作的看法及專業輔導人員 的工作期待,以蒐集更完整豐富的研究資料。

此外,青少年議題、學校輔導工作一直是研究者的興趣領域,且研究 者曾經在國民小學進行實習,對於國小輔導工作略有了解與接觸,發現國 小教師在面對班上學童有家庭或學習適應問題時,常常不了解可以運用或 尋求之資源,以及學校輔導室人力不足,無法給予及時或專業協助,讓教 師在輔導工作倍受挫折。在研究者搜尋相關國小輔導文獻後發現少有研究 是針對與輔導工作息息相關的國小教師做相關性的研究,因此希望透過此 研究了解國小教師與學校對專業輔導人員的看法,藉由方案開辦實施半年 之際,進入國小訪談教師,並因受訪教師已有對專業輔導人員進入學校後 可能產生的問題提出看法,故將原先研究動機第四點之預見效應,修正為 國小教師對方案之問題預見。

歸納上述研究動機,提出本研究主要的研究目的如下:

一、 國民小學教師對國小輔導制度的看法。

二、 國民小學教師對專業輔導人員進入校園方案的了解。

三、 國民小學教師對專業輔導人員進入校園方案的期待。

四、 國民小學教師對方案之問題預見。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