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

第一章 緒論

本章說明本研究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問題與假設及名詞解釋,作為本研究之 基礎,以下就各節的內容分述之。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學校原本是一個提供孩子安全及穩定學習的場域,但這看似單純的環境中,卻隱 藏著許多不平靜的問題,其中霸凌問題一直是校園生活中受到關注的焦點。近年來,

與校園霸凌相關的新聞事件屢見不鮮,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許多針對霸凌相關的問 題進行研究,試著尋找出具體的解決策略。在臺灣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霸凌事件,就屬 於 2010 年發生在桃園的八德國中,當時不僅引起媒體的高度關注,政府也因此更加重 視校園霸凌問題,教育部訂定每學期的第一週為「友善校園週」,透過各種管道宣導「反 霸凌」、「零體罰」及「友善校園」的觀念,希望能喚起全體教職員生及家長對防制黑 道、毒品及霸凌問題之重視,並消弭校園中霸凌事件的蹤跡(林俊成,2011)。

霸凌行為的型態甚多,其中「關係霸凌」是相當容易被忽視的一種類型,有國外 學者認為,真正影響學生最深且最久的霸凌行為其實是人際關係霸凌,卻也是最難被 察覺的類型,也因此造成了實務工作者及學生在面對類似的行為時,往往會以為這是 學生成長的必經過程,因此選擇忽略或隱忍(游亞儒,2013)。研究者在教學現場亦發 現,在每個班級中幾乎都有關係霸凌的狀況,有些程度較輕微,也有發生嚴重的排擠 情形,如果受凌者或旁觀者沒有告知,亦或教師沒有細微觀察,確實容易輕忽事情的 嚴重性,特別是對於受凌者所造成的心理傷害是不容小覷的。因此,究竟目前國中學 生關係霸凌的概況為何?是本篇研究擬探討的首要動機。

根據過去關於國中學生關係霸凌的實證研究獲知,性別、年級、家中排行和學校 規模等個人背景變項的不同,學生受到的關係霸凌亦存有差異性。以性別而言,陳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

琪(2009)和謝昌志(2012)之研究發現男性受凌學生比例高於女性,但在劉力豪(2013)

與蕭奕鈞(2015)之研究,卻呈現女性的比例高於男性的結果。更有研究發現不同性 別國中學生受到的關係霸凌,並無顯著差異存在(賀欣音,2010;張益誠,2013;郭 有恆,2016)。究竟不同性別國中學生受到的關係霸凌,是否有顯著差異性存在呢?

在年級方面,賀欣音(2010)、黃易進(2011)、李清聖(2012)及郭有恆(2016)

的研究發現,不同年級學生在關係霸凌行為上並無顯著差異。但廖元甄(2010)的研 究顯示八年級學生霸凌行為發生率最高,陳秋琪(2009)研究也發現八年級學生受凌 比例最高。林韻婷(2013)亦研究發現七、八年級學生在霸凌行為的發生上高於九年 級學生。更有研究獲得九年級學生的校園霸凌行為顯著高於七年級學生的結果(廖元 甄,2010;謝昌志,2012)。另就霸凌行為之受凌者的實證研究,謝昌志(2012)研究 顯示八年級的受凌學生顯著多於七年級,但張益誠(2013)的研究卻指出九年級男生 受關係霸凌的程度顯著高於七、八年級。這些研究結果的不一致,到底學生年級與關 係霸凌間的相關性如何,似乎有待更進一步的研究與探討。

國中學生在家中排行會影響到關係霸凌行為嗎?田如恆(2015)研究結果顯示家 中排行為老大或老么的國中學生,覺得在班級中有較多關係霸凌的情形發生。林佳賢

(2016)研究結果則發現,家中排行為獨生子女之國小學童較易有關係霸凌的經驗。

但黃易進(2011)研究結果卻發現,不同家中手足數之新北市國中學生在關係霸凌行 為上沒有顯著差異,是以無論家中排行為何,都不會影響到學生是否發生關係霸凌行 為。此些研究結果的不一致,到底學生家中排行與關係霸凌間的相關性如何,值得進 一步探究。

過去關於學校規模大小對於關係霸凌行為影響的實證研究較少,其中李清聖

(2012)、盧昀瑜(2013)、劉宜佩(2014)研究結果均顯示,「學校規模」不同之國中 生對整體霸凌行為的知覺有顯著差異。李清聖(2012)研究顯示在「同學遭受霸凌時,

我會幫忙化解」面向上,學校規模不同之屏東縣國中「12班以下」學生顯著高於「25 班以上」學生。但盧昀瑜(2013)研究卻發現,學校規模為「17班(含)以下」之國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3

學生會採用網路霸凌的程度,高於「18~35班」學校的學生。而劉宜佩(2014)研究則 顯示新北市國中學生在整體校園霸凌行為的覺知上,學校規模「25~59班」高於「60 班以上」的學生。從上述研究結果顯示小型學校學生知覺霸凌行為的程度普遍高於大 型學校。因此,學校規模不同與學生受到的關係霸凌是否存有顯著差異?值得更進一 步的探討。

綜合上述的研究結果顯示關係霸凌「受凌者」部分,在「性別」、「家中排行」及

「學校規模」等不同變項的相關實證研究,不是篇幅不足或就是無一致性的結論,因 此需再進一步的研究探討。而在「年級」變項方面,雖然目前的研究結果,似乎均顯 示七年級學生,受到關係霸凌的情況顯著低於八、九年級,但數量仍有限。基於此,

本研究希望更進一步確認,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級、家中排行及學校規模)的國 中學生受到關係霸凌的顯著差異情況,則成為本篇研究的次要動機。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導師,亦是孩子最早接觸及主要的模仿對象,所以父 母的行為舉止、態度、信念及價值觀,在管教子女的過程中,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孩 子的人格、情緒、人際互動、社會適應等方面,因此父母的管教方式在孩子的成長過 程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從過去多位學者的研究發現,父母親採用的管教方式 不同與學生的整體霸凌行為有顯著的相關(陳秋琪,2009 ;張佩翔,2010;黃易進,

2011;李志偉,2011;陳薇先,2012;盧韋琦,2012;江旻晏,2014)。唯李清聖(2012)

研究結果卻發現家長採用的管教方式不同,對國中學生知覺之霸凌行為類型,並無顯 著差異存在。

到底父母採取何種的管教方式會對孩子遭受到的霸凌行為產生影響呢?盧韋琦

(2012)研究發現「父母疏於管教」是國中學生受到霸凌的主要來源,而陳秋琪(2009)

研究顯示父母親的管教方式為民主開明型的學生比較不容易受到霸凌。然而李志偉

(2011)及陳薇先(2012)研究結果發現父母的管教方式在「關係霸凌」的受凌類型 上,並無顯著差異,但李志偉(2011)研究卻發現在整體受凌行為上,「專制權威」的 管教方式較「開明權威」學生較易有受凌傾向。綜合上述的研究結果顯示,有較多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4

實證研究是在探討父母管教方式與學生霸凌行為間之相關性,唯專門針對父母管教方 式與關係霸凌間之相關研究,雖有研究指出兩者間無顯著差異存在,但篇幅較為缺乏,

基於此,本研究希望再進一步確認,父母親採用的管教方式與國中學生知覺遭受到關 係霸凌是否有顯著相關?則成為本篇研究的第三項研究動機。

日常生活中總有許多不如意的事情,可能是生活壓力與挫折,以至於心情感到低 落、沮喪、失望和悲觀等憂鬱情緒。而國中學生不僅要面臨對青春期的生理變化,還 得面對龐大的課業壓力、父母親的期望與要求及同儕關係等問題,如果沒有得到好的 解決辦法,可能會讓自己處於憂鬱狀態。而諸多學者將研究憂鬱的定義著重於個人的 情緒處於低落、沮喪、悲傷等狀態或面對無法解決的問題與壓力時,所產生之負面情 緒,進而影響到原先正常的生活型態。到底遭受霸凌的受害經驗與憂鬱又有何相關呢?

曾吉玉(2016)曾進行國中生網路霸凌的受害經驗與其憂鬱之相關研究,結果獲 知學生在網路中,受霸凌的經驗與其憂鬱表現間確實存有顯著的相關,陳明珠(2011)

亦針對高中職學生霸凌經驗與其人際依附風格、焦慮、憂鬱情緒進行相關研究,也獲 得高中職學生的霸凌受害經驗與其憂鬱情緒間存有顯著正相關的結果。雖然上述兩篇 研究均發現學生受到霸凌的經驗與其憂鬱行為表現間,確實存有顯著的相關,然而以 國中學生為對象的研究篇幅甚少,究竟國中學生關係霸凌經驗與其憂鬱行為表現間,

是否存顯著的相關?尤其在不同人口背景變項下,國中學生遭受關係霸凌與其憂鬱行 為表現間的關係如何?皆為研究者深感興趣的議題,而成為本篇研究的第四項動機。

過去有多篇研究均發現,父母採用的管教方式,會對學生的憂鬱行為表現有顯著 的預測力(王毓吟,2007;黃翊嫙,2007;施瑞傑,2013;施文玉,2014)。其中王毓 吟(2007)研究更顯示父親採用「反應」的管教方式,能顯著負向的預測學生憂鬱情 緒表現;施文玉(2014)研究結果中更發現,父親管教與母親管教皆能對子女的憂鬱 行為表現,帶來顯著的預測作用;另外黃翊嫙(2007)亦研究獲知,學生知覺父母採 用「專制權威」與「忽視冷漠」的管教方式,對其憂鬱情緒有較高的預測力。這些研 究獲知,父母管教方式能預測學生的憂鬱行為表現,唯預測力的高低尚待進一步的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5

討。

另外,多篇針對關係霸凌受凌者的研究發現,學生受到關係霸凌的經驗,會對其 憂鬱行為表現有顯著的預測力(陳明珠,2011;李志偉,2011;張益誠,2013);黃國 洋(2013)亦研究獲知學生的受凌經驗,能對其憂鬱行為有顯著的預測力,此研究結

另外,多篇針對關係霸凌受凌者的研究發現,學生受到關係霸凌的經驗,會對其 憂鬱行為表現有顯著的預測力(陳明珠,2011;李志偉,2011;張益誠,2013);黃國 洋(2013)亦研究獲知學生的受凌經驗,能對其憂鬱行為有顯著的預測力,此研究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