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緒論 緒論 緒論 緒論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 壹 壹

壹、 、 、 、研究動機 研究動機 研究動機 研究動機

科學園區是台灣重要的經濟根基,過去研究多以單一園區、產業角度分析,將科 學園區視為經濟發展的萬靈丹。然而,台灣積極發展高科技產業,雖然為國家整體發 展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但同時也對科學園區所在都市的環境面向與社會面向帶來 不少的衝擊。在環境面向上,因高科技廠商生產排放之廢水,引發當地民眾的疑慮與 抗爭;社會面向部分,交通、教育、警政及消防等問題,也對居民生活和都會區政府 行政之運作,形成不少的衝擊與影響。而這些問題,不僅對科學園區帶來負面的評價,

也是地方發展的棘手問題,同時也造成科學園區存在著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及社會公 平間衝突與矛盾的永續發展議題。

本研究主要研究對象,新竹科學園區,自成立以來,造就了傲人經濟奇蹟及高科 技產業發展基礎,也創造了許多的就業機會。照理來說,新竹科學園區之設置,為新 竹地區帶來了許多好處,但實際上,因園區所產生的負面效應卻鮮少有人去正視它。

由於人口及廠商不斷成長,園區上下班時間所造成的車潮,園區工廠所排放的空氣及 污水,都影響了周遭居民的生活品質。但是,這些所謂的不公平議題卻鮮少人去正視 及討論,更不用說有什麼回饋機制可言了。

尤其是在聯電環評案1及污泥焚化爐抗議事件2出現之後,使得民眾開始對環境污 染跟回饋金有了高度關注。也由於聯電環評案事件的發生,造成前市長蔡仁堅跟園區 之間關係的緊張,還用了「生為科技殖民地的悲哀」來形容竹科在新竹市設立後的立 場。

而桃竹苗地區也因為科學園區快速的發展,用水量倍增,前幾年遇到乾旱的時 期,高科技公司運水的爭議、農田必須大量休耕來配合園區的用水量之供水政策也常

1 聯電環評案起因於聯電設廠前未做環境影響評估,遭到新竹市環保局裁處「停止開發」,導致建廠二 年餘的晶圓五廠無法即時開工,聯電因不滿而刊登廣告向大眾訴苦,導致全國的注意(林家琛,黎 慧琳,2000)。

2 竹科在園區內設置兩座污泥乾燥焚化爐,引起附近民眾抗議。居民質疑焚化爐燃燒廢溶劑,產生戴 奧辛並污染附近空氣,最後在民眾的抗議下關閉焚化爐(葉嘉楠,2009)。

2

在新聞中看到。新竹寶山水庫的興建、海水淡化廠的規劃建設,更是為了穩定園區用 水所提出的決策方案。再加上為了供應電子廠擴廠的需求,山坡地開發管制的鬆綁,

使得民眾還沒享受到園區進駐所帶來的好處,就要先承擔過度開發環境的風險及犧牲 環境正義。新竹外海的綠牡蠣事件3及廢氣排放事件4,使得周遭民眾抱怨滿載,引起 地方人士的注意。雖然最後沒有完善的解決方法,但是由此可看出,新竹地區的環境 開始亮起紅燈,和竹科快速發展是有其相關性的。

高科技發展是我國近年來最重要的經濟成長指標,自從科學園區成立以後,高科 技電子產業即享有較一般產業優惠的投資條件,如租稅減免、通關程序簡化等。可是,

這些高科技環境議題卻很少引起全國人民的注意,地方環保團體的抗爭,常常被「根 留台灣」的訴求所壓下,難道高科技產業的維護勝過環保與民眾的生活品質嗎?在 2006年所出版的「挑戰晶片(Challenging the Chip)」一書就指出,在高科技產業快 速發展的現代,我們必須從環境永續與社會正義的角度去看待園區廠商在創造高產值 之外更應該承擔起更高的企業責任,以達到永續發展和環境正義的維護(杜文苓,

2006)。

焚化爐等鄰避設施到新竹科學園區的設立都連帶影響周遭民眾之生活環境品質 與健康安全,引起民眾普遍產生「鄰避」的效應,因此產生了許多的抗爭或自力救濟 行為,而為了安撫民眾的憂慮與情緒,並達敦親睦鄰目的,所以有種種回饋措施,而 其中所謂的「回饋金」之撥給,最常被採用也最容易產生爭議,回饋金之運用是否真 正營造雙贏,達成企業發展與照顧民眾美意之倍乘效果,值得我們去研究與探討。

3 根據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林曉武老師的研究報告,香山牡蠣的含銅量高達 1000ppm,而台灣中南部 的牡蠣含銅量只有 20-30ppm,香山的牡蠣因為濾食太多的銅,因此變綠的情況相當嚴重。而這麼高 的重金屬含量哪裡來?新竹科學園區被認為是最可能的來源。雖然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公開它們的 廢水處理流程,園區內兩百多家廠商廢水都須經過污水處理廠處理,再以專管方式排放到客雅溪,

而園區排出去的廢水含銅量只有 0.03ppm,遠低於國家標準的 3ppm,所以園區自認綠牡蠣應該與 他們無關。但台大林曉武導師認為,雖然竹科單位排放廢水符合標準,但一天九萬噸的廢水累積起 來是可怕數據,超過香山海域能夠自淨的範圍。負責水質稽查的地方環保主管單位新竹市環保局也 認為,香山牡蠣是長年積累下的後果(綠牡蠣悲歌,2009)。

4 2007 年初,交通大學環工所教授高正忠得知國際知名「大氣環境」期刊刊登工研院這篇「半導體與 光電產業砷排放評估」論文中,提到監測竹科砷汙染,15 個監測點中,最高值達 120 奈克,另有 6 個點超過 200 奈克。其表示:「全世界文獻沒有看過這麼高的砷汙染,超恐怖的。」並要求新竹市 環保局重新檢測。清大教授凌永健、交大教授白曛綾之前也做過監測,測出竹科周邊空氣中的砷濃 度每立方公尺 6 到 23 奈克,與工研院的調查數據差距甚大。2007 年末重新調查結果出爐,檢測結 果園區空氣含砷濃度介於每立方米 1.5 至 2.1 奈克,與科管局歷年來監測結果相當,並沒有提高的 情況,且低於歐盟訂定 2012 年底管制目標每立方米 6 奈克。科管局長黃得瑞表示,最新檢測結果 符合標準,民眾可放心,未來管理局將持續監控園區週邊的空氣品質,並嚴格管控園區廠商排放,

確保空氣環境品質(李育琴,2007)。

3

貳 貳

貳 貳、 、 、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由於工業資本主義無止境的擴張趨勢,使自然資源的枯竭、廢棄物的堆置、乃至 於土地的開發利用更形急劇,同時也導致愈來愈多的社會成員直接或間接地面臨生態 環境破壞、污染及被迫遷移等威脅。而這些威脅的加速發生,更促成了不同社會群體 間的衝突,例如污染者與被污染者、主張開發者與反對開發者等客體的對立。然而,

儘管我們知道導致衝突的成因為何,但除非能改變目前的生產模式與生活型態,否則 這些衝突將會無法避免的持續發生。而所謂環境正義,簡單來說便是針對因環境因素 而引發的環境不正義5等情事所產生的環境觀,尤其是關乎強勢與弱勢團體間不對等 關係的議題,更是環境正義所探討的重點。

環境正義(Environmental Justice)的課題,往往是生活在周遭居民的權益受到漠 視、弱勢族群的環境遭到破壞的情況下,藉由受害居民宣洩不滿情緒的行動,才能得 到世人的關注與重視。換句話說,環境正義的課題能獲得彰顯使大家注意,前提之下 必然是有一環境不正義的事發生。而環境不正義出現的原因,有可能是相關制度的設 計缺失,也有可能是在權力、地位不平等的狀況下,強勢者對弱勢者的隱瞞、欺騙,

所衍生出的環境殖民行徑。

新竹科學園區設立至今已三十年,站在永續發展的立場上,必須知道新竹縣市居 民對於園區的評價,進而暸解並解決問題,再加上新竹科學園區為國內第一個園區,

其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竹科與地方所面臨之問題,也有可能出現在國內其它園區中

(如中科、南科),而竹科與地方間的問題爭議與處理解決機制將可作為其他園區的 主要參考。 另外,目前園區回饋地方的機制是透過「補助地方建設經費處理原則」,

自93年度起依園區廠商每年營業額千分之零點三(含以下)之比率編列補助款,作為 地方建設補助經費。雖然園區對縣市回饋機制已經正式化,而且是限定範圍與目的。

然而像是具有公共財與外部性性質的問題(如交通、環保、教育等),仍會出現外部 效果6,因此補助如果只是限定範圍與目的,則對問題的解決有限。

如何在新竹科學園區設立所產生之相關環境不正義情事中,找出回饋機制設計的

5 紀駿傑(1996),認為所謂的環境不正義為人類社會在大量的剝削大自然以創造物質文明,產生交換 價值及累積資本之餘,其所產生的社會不可欲物質(包括垃圾、有毒廢棄物、核廢料等),往往被 社會中(或國際上)的強勢群體及資本家以各種手段強行迫使弱勢群體接收及承擔。

6 在財貨的生產和消費過程中,常會對非常事人產生一種有害或有益的副作用,我們稱為外部性

(Externalities)。有益的外部性,我們稱為外部利益(Ecter Benefits);有害的外部性,我們稱為外部 成本(External Costs)。

4

缺失,本研究目的如下:

1. 新竹科學園區的設立的確為新竹縣市帶來高效益,藉由電話訪問結果暸解民眾對 於竹科成立至今的評價及是否認為竹科為一鄰避設施。

2. 新竹科學園區所帶來的環境問題是否違反環境正義,而政府及科管局對於園區設 立所提供的回饋機制,是否確實回饋於周遭受到環境不正義對待的民眾,還是只 是單純的擴充道路卻沒有解決真正的問題。

2. 新竹科學園區所帶來的環境問題是否違反環境正義,而政府及科管局對於園區設 立所提供的回饋機制,是否確實回饋於周遭受到環境不正義對待的民眾,還是只 是單純的擴充道路卻沒有解決真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