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本章共分三節,第一節敘述本研究的動機與目的,第二節為本研究之名詞釋 義,第三節說明本研究的研究範圍與限制,茲分別說明如後。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創造力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舉足輕重的重要角色,不僅僅是提 供了我們各種不同的解決之道,來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面對眾多複雜的問題,

也和藝術創作有著無法分割的密切關係。一個好的藝術創作,寶貴之處就在於作 品創新,不是模仿他人、也不是隨波逐流,而是獨樹一格,別出心裁的。所以在 藝術的領域中,不論是欣賞、創作、評論都需要獨特新穎的見解、多元化的思考 方向、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因此,創造力成為藝術才能與創作活動中不可或 缺的重要元素與條件,藝術表現也因為包含了創造的元素而更加突顯其價值。由 此可知,藝術創作的本源就是來自於創造力的展現,所以,藝術教學應多著重於 引發學生的創造力。但以研究者教學經驗中的發現來說,現今有些學生在藝術創 作方面,一直被模仿與依樣畫葫蘆的圖像形式給侷限住,而無法突破、利用巧思 與奇想創作出與眾不同、屬於自己所要表達的意象作品,加上,研究者也發現,

今日國內的部分國中小學要不是不重視藝術課程,再不然就是上課的成效不彰,

由於無法提起學生的興趣及學習動機,更別說是可以藉由藝術課程來激發學生的 創造力了。歸究其原因,乃因為有些藝術教師的教學方法仍停留在用傳統口述來 表達、板書書寫、投影片及幻燈片播放教學方式,已無法吸引每天生活在聲色多 元環境中學生的注意力,所以,這樣的教學,著實與學生實際生活脫節,學生感 受不到學習藝術的需要性及樂趣。就如同學者 Osborn(1963)提出「在傳統的教 學程序下,會阻抑學生的想像力」的觀點一樣,正說明了在瞬息萬變的時代中,

傳統的教學方式已不再適用(引自吳麗雪,2006)。因此,為了提高藝術課程的 上課成效,使學生能夠更有意願及興趣來創作,教師除了應該改進教材教法外,

在教學媒體的運用配合上,也應該嘗試更多元、更現代化、更多媒體化的呈現方 式,以符合廣泛學生的需求、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葛盛軍,2004)。由此可知,

教師要如何運用適當的教學媒介,使兒童於創作前可以接受更為豐富的意象刺 激,以利於達成繪畫的構思與創作,幫助兒童在藝術方面發揮其創造力,加強創 造力的運用,是不容忽視的。

教師要如何選擇、運用適當的教學媒介,來幫助兒童在藝術方面發揮其創造 力,可以從教育改革所提之建議來著手。近年來,全世界各個國家為了提昇國家 競爭力,相繼進行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已漸漸成為世界各國 教改所努力的共同目標與推動重點。欲達到這樣的目標,就必須從事教育策略的 修訂、教學環境的重新規劃與設計、以及教材內容做適度的調整。而我國的教育 部(2007)在「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網站」的九年一貫課程資訊教育的重要基本理 念中提到:在資訊化的社會中,培養每個國民具備資訊知識與應用能力,已為各 國教育發展的重點,各國紛紛推動相關的資訊教育計畫,以為其國家邁向二十一 世紀的發展奠基。資訊教育旨在培養學生資訊擷取、應用與分析的能力,使學生 具備正確資訊學習態度,包括創造思考、問題解決、主動學習、溝通合作與終身 學習的能力。也提到依據九年一貫新課程之精神,各學習領域應使用資訊科技為 輔助學習之工具,以擴展各領域的學習,並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此可知,

教學者可以將資訊科技融入各學習領域之中,以提升教學的品質及兒童的學習動 機及興趣,同時,更希望藉由資訊科技的多樣性、多元化等特色,來促進學習者 的創造思考潛能以及更高層次的思考能力。因此,運用多媒體教學是否可以提升 兒童繪畫創造力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此外,在近幾年資訊科技急速增長的時代裡,我們不難看出,新世紀的教育 改 革 , 正 是 配 合 著 高 科 技 、 電 腦 資 訊 多 媒 體 蓬 勃 發 展 的 時 代 。 教 學 媒 體 (instructional media) 的使用,無論在傳送具體真實的訊息、引發學習者的學習動 機、改變學習態度甚至是獨立進行教學,都能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體的使 用也使得學生學習的地點不再只是囿限於學校教室裡的教學。而以往傳統美勞教 師習慣使用畫冊、幻燈片、錄影帶、投影機、電視等,來做為輔助教學上的工具,

來活化教學內容的情況,也因隨著社會資訊教育的蓬勃發展,使電腦輔助各科教 學(Computer-Assisted Instruation 簡稱為 CAI)逐漸取代而成為一股新興勢力,有 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使用各種不同的電腦軟體,搭配已逐漸取代原有錄影帶或影

片的 VCD、DVD 及燒錄機來輔助教學。且隨著資訊與科技的進步,網路虛擬學 校、網站中的非同步課程等,都將影響到一般人的思考、學習與創作的方式,當 然無可避免的對傳統美術教學,也造成了相當大的衝擊。指導視覺藝術的教師也 應該跳脫出只運用圖畫紙、顏料、畫筆等傳統媒材的教學方式,藉由電腦多媒體 的特質,讓教學更活潑、更有效率(曾健評,2000)。此外,吳望如(2002)也 指出,數位時代的來臨,在美術領域中不僅衝擊了繪畫原本的主流地位,也改變 了原有的創作技巧、拉近了欣賞者與欣賞物之間的時間與空間距離,因此,許多 老師便開始運用網際網路,蒐集相關資料來提供或補充教學。也因此我們可以發 現,由於台灣在過去的藝術教育上,普遍著重在技能培養的菁英教育,而無法將 藝術的精神及創造力落實於生活之中。所以,在新一波的教育改革中,應該強調 以人文情懷結合創新精神為核心的藝術課程,而人文情懷、創新精神與藝術要能 夠有所連結則必須透過深刻的體會、感受和激發。因此,如果教學者能有效借助 於多媒體的運用,例如:透過多媒體來整合與呈現教學教材、進行藝術相關資料 之蒐集整理與分享等,使學習者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去體會和感受藝術作品中所呈 現出的人文情懷和創作精神,並進而激發其創造潛力,將會有助於學生在人文情 懷及創新精神上之培養。由上述得知,面對現今數位科技化的資訊網路時代,一 種新興的藝術教育風潮也逐漸成形,這種新興的藝術教育以嚴謹且實質的內容作 為基礎,培養以創意解決問題,具分析思考、判斷能力與合作觀念的學生,透過 具多元化、全面性與綜合性的藝術教育,培養學生的想像力與創意,以喚起他們 內在更強烈的創作動機與慾念,讓學生創作屬於自己的圖像,來表達他們的情感 與觀念。因此,現行的藝術與人文教育,無論是在教學方法、觀念建構、對教材 內容及教學輔助媒體的使用上,都必須做適度的調整與改變。正因如此,使得如 何將多媒體融入藝術教學來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習成效並培養學生創造力,也將成 為重要課題。因此,多媒體如何適切的融入國小繪畫創造力教學模式為本研究動 機之二。

貳、研究目的

依據以上之研究動機,本研究之目的如下:

1. 探討運用多媒體輔助國小繪畫創造力教學的教學步驟及教學策略為何。

2. 探討運用多媒體輔助繪畫創造力教學的困難及問題解決方式。

3. 探討學生對運用多媒體輔助繪畫創造力教學之學習反應。

4. 多媒體輔助繪畫創造力教學對兒童繪畫創造力方面的傾向與成果表現會 產生哪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