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的目的是要探討青少年的親子關係與父母教養差異對於手足關 係的影響;本章分別闡述研究動機與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問題、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在我的家庭中,我有兩位兄長,一位大我九歲,一位大我七歲,由於手足間 年齡差距較大,在小時候及青少年時期,我感受到兩位兄長給與我很多的照顧、

愛護與指導,彼此之間也很少發生吵架、爭執的情況;但在成長歷程中,還是會 因為父母在教養態度上對我們三位兄妹的標準在某些地方相同,有些地方又不一 樣而產生疑惑;也納悶為什麼有些事情,哥哥們就可以做,我就不能做,或哥哥 們可以不用做的事,我卻得做,造成我對父母和兄長產生不平衡的心態;此外,

由於大哥、二哥同是男生,父母難免會將他們兩兄弟互相比較,而我身為么女,

父母對於我的另一些要求標準讓我感受比較不嚴格。之後,漸漸長大,與同學、

朋友們在談到各自手足關係時,發現由於自身的出生序、手足間年齡差距、性別 配對組合等的差異性,所感受到的手足關係亦不相同,因為這樣的經驗,讓我對 於手足關係的探究產生很大的興趣。

進入研究所後,在修課的同時,閱讀一些家庭領域的文獻後,發現家庭研究 領域中,過去的研究大多以親子關係和夫妻關係為主,手足關係的研究相對來說 並沒有前兩者多。但是,在生命歷程中,大多數的人一生中經歷最長的連結就是 手足關係,而這個關係是值得我們關注的議題(Cicirelli, 1994)。雖然臺灣現在的 生育率節節下降,內政部(2010)指出臺灣的總生育率由民國 65 年的 3.09,降為 民國 98 年的 1.03(即指平均每一婦女一生只生育 1.03 個小孩),大多數人可能都 會認為現在臺灣的社會是獨生子女當道的時代;但是從內政部兒童局(2010)「臺 閩地區兒童及少年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分析中可以發現 12-18 歲的青少年其手足數 目是一位者有 42.2%,兩位者有 34.3%,三位者有 10.0%,由此可知,有高達 86%

的青少年至少具有一位以上的手足,手足間相處與互動仍然是一般青少年所具有 的共同經驗。雖然在發展歷程上青少年期是兒童進入成年的過渡階段,此時期的

2

主要任務是除了生理上的成長外,建立社會關係亦是最重要的發展任務,青少年 的生活關注的重心逐漸由家庭轉移或擴大至同儕團體(吳明燁,1999),因此,青 少年與手足互動的時間相對於兒童期來說逐漸地減少;但我們又可從內政部兒童 局(2005)「臺閩地區兒童及少年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可見,青少年雖然最常與「同 學、朋友」一起參與休閒活動,佔 73.48%,但仍有 47.28%的比例是與「自己之兄 弟姊妹」一起。且與手足一起參與活動時的感受亦有 12.32%認為感受最好;且當 生活感到困擾時,尋求協助的對象,手足雖僅次於同學、朋友和父母,但仍佔有 30.3%(內政部兒童局,2010);所以,雖然青少年生活的重心逐漸轉向朋友、同 儕,但手足仍對於青少年而言是很重要的支持性角色;而且,在國外亦有大量的 研究指出手足關係對於青少年福祉和發展有獨特的影響(Dunn, 1998)。

一般來說,青少年期可分為青少年早期、中期、晚期,國外的一些縱貫性研 究亦證明手足間的正向關係與負向關係在整個青少年期歷程中會隨年齡、性別組 合等因素呈動態變化(Kim, McHale, Osgood, & Crouter, 2006)。然而在臺灣的手足 關係學術研究中,可以發現多以探討兒童期為主,探討青少年手足關係的研究非 常少;此外從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和期刊論文查詢系統中,發現國內探討 青少年手足關係多以手足當做其中之一個自變項為主,探討手足關係對於同儕關 係、個人心理影響等的相關研究,較缺乏以依變項來看對於手足關係影響的研究。

若是研究對於影響手足關係的研究,又多以特殊兒童、特殊青少年的手足為研究 對象,缺乏一般青少年為研究對象的研究。綜合以上所述,青少年期的手足關係 具有其重要性;因此探究現在臺灣青少年在青春期這段期間對於手足互動關係現 況的瞭解,值得我們再加以深入關注與研究,此為本研究的研究動機之一。

家庭中的手足關係不可能不受其他家人關係影響而獨立存在,從家庭系統理 論可以瞭解到小家庭中的次系統以夫妻、親子與手足為主,彼此相互關聯、互動,

互動的結果不僅是影響該次系統,而且也可能影響到未介入互動的次系統(周麗 端,1999)。因此,親子之間的直接互動,不僅會影響到親子關係,也會影響到手 足關係。另外,從社會學習理論觀點來看,親子關係是人際互動模式的基礎,從 親子關係模式延續到手足互動關係即是將垂直的「長輩──晚輩」關係轉移到平行

3

的同輩關係(黃朗文,1999)。由此可知,家庭中親子關係與手足關係是不可分割、

互相影響的。親子關係中最常見的互動即是父母對待子女的態度,如果父母對家 中不同子女的態度有差異性(parental differential treatment),就會造成手足間不同 的感受。在「老大老二的戰爭」這本書中,作者 Parker 與 Stimpson 提到父母的教 養態度對手足有深遠的影響(見呂芳雪譯,2003);如果父母在對待子女的行為態 度上有所偏心的話,就會反映在手足的競爭關係,因為手足會想要爭取父母的注 意與關愛(蘇建文,1989)。而 Brody、Stoneman 與 Burke 在 1987 年的研究也顯 示出父母對子女不公平的對待時常會引起手足的衝突(引自 Steinberg , 2010)。一 方面來說,父母對子女不同的對待對於青少年發展會有潛在的影響,雖然在美國 的研究中有 75%的青少年認為父母在對待不同子女上沒有差異性,但有趣的是,

研究顯示,對於青少年而言,尤其是身為年長手足者,通常較能理解父母對手足 不同對待的理由,青少年只有當感受到「不公平」對待時,手足的關係才會緊張

(Feinberg, Neiderhiser, Simmens, Reiss, & Hetherington, 2000;Kowal & Kramer, 1997)。但在另一方面,只要父母妥善對待每位子女,父母對待不同子女有差異性 實際上也許是一件好事(Steinberg, 2010);有研究指出當父母對待不同子女有差異 性時,手足的相處卻反而更好,有可能是因為手足間覺得父母差異性的對待使他 們覺得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因而減少手足的競爭關係(Feinberg, McHale, Crouter, &

Cumsille, 2003)。由此可知,父母教養子女是否具有差異性對於手足的關係具有正 面和負面的影響性;而臺灣青少年知覺父母教養差異情況為何?對於知覺父母教 養差異性是否會影響手足的關係?這是本研究想要探究的動機之二。

除了感受到父母教養差異之外,從家庭系統的觀點來看家庭動態的重要性,

親子之間正向親密或負向衝突的垂直關係亦可能會影響到平行互動的手足關係。

從一些研究中證明通常與父母關係親密的青少年和手足的關係亦較好、彼此較友 善,對於家庭中的決策決定有高的參與性,且對家庭有較大的責任感(Daniels, Dunn, Furstenberg, & Plomin, 1985;Shanahan, McHale, Crouter, & Osgood, 2008)。East

(2009)指出親子有較高的和諧性與凝聚力能減少手足的衝突且和正向的手足關 係有相關;相反的,若經歷母親拒絕和負向關係的青少年,較可能和手足有爭執。

4

而 Kim、McHale 與 Osgood(2006)的研究中分別調查青少年與父親和母親關係對 於手足關係的影響,發現父子衝突關係對手足衝突有正向影響力,與母親有正向 接受性的關係的青少年,手足較具親密性。由此可知,家庭內的和諧氣氛與高凝 聚力及良好的親子關係品質對於手足互動會有良好的影響,反之,不良的親子關 係品質連帶會影響手足的負向關係。但是在臺灣學術研究中對於青少年親子關係 對於手足關係的影響研究中只有黃朗文(1999)以臺北市國中生為研究對象探究 青少年知覺親子關係、父母婚姻滿意度對手足互動關係的影響,相關性的研究篇 數非常少。因此,本研究想要瞭解國內青少年親子關係對於手足關係的影響為第 三個研究動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