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參與者與研究者角色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三節 研究參與者與研究者角色

紮根理論的研究方法中特別強調研究參與者的選取是理論取樣(theoretical sampling),意思是指根據「理論」選取所要的研究參與者,因此研究分析是從 第一位研究參與者的資料收集完畢後就開始進行分析,根據分析結果所得概念作 為暫訂的理論,選取可以提供該暫訂理論的資料的研究參與者進行訪談,如此周

101

而復始,直至理論飽和(Corbin & Strauss, 2015:135)。唯本研究至海外進行資 料收集,受限於時間、地點等相關因素,無法進行如此縝密的研究資料收集方式。

故本研究以前導研究之結論作為基礎,進行研究設計、資料收集與研究資料分析。

相關過程陳述如下。

壹、研究場域選取

前導研究省思二中發現,占星教學機構的課綱設計概念,對占星學習者認識 自我的觀點轉化或有影響。為確保研究參與者學習背景的一致,欲選擇有嚴謹課 程架構、考試制度、認證方式的占星學習機構,以確保研究參與者的占星先備技 術的一致性與學習成效。

本研究在 Faculty of Astrological Studies 的成人學習者中招募研究參與者。該 機構成立於 1948 年,以推廣占星學教育為宗旨,在成人教育領域耕耘多年,已 發展出標準的課程架構供面授課程、線上教學課程統一使用,世界各地對占星學 有興趣者,皆可透過網路學習占星學。機構尚有網路工作坊,讓占星學習者可以 針對不同主題進修。Faculty of Astrological Studies 有完整的考試制度、證照認證 制度,以確認學習者的學習成效。

Faculty of Astrological Studies 具有嚴謹的占星教授課綱,包括初階課程

(Foundation Course)共 3 門課,兩階段進階課程(Diploma Course Level I & II)

共 6 門課(https://www.astrology.org.uk/courses-overview/);並具備學術研究委 員會處理考試方式、資格認證等事宜(https://www.astrology.org.uk/examinations/)。

Faculty of Astrological Studies 的認證規定是:需修完基礎課程的學分、通過初級 考試者可以得到證明書(Certificate);修畢兩階段進階課程,並通過進階課程的 兩次考試後,就可以得到占星學院學位證照(Diploma of the Faculty of Astrological Studies, D.F. Astrol.S)(https://www.astrology.org.uk/examinations/),課程架構與 證照認證制度,請見圖 4。

選擇 Faculty of Astrological Studies 的另一項原因,是研究者 2002 年、以及 2019 年在該機構上課的過程中,發現機構的教學過程中重視引導占星學習者思 考自我轉化的議題,這樣的教學特性對占星學習者思考自我轉化議題的影響以及 產生的自我轉化教學成果等,相關議題現有文獻鮮為探討,因此觸發研究者想要

102

以紮根理論的研究方式,瞭解在該機構學習過的成人占星學習者的自我轉化脈絡 的相關因素。

圖 4 Faculty of Astrological Studies 課程架構、證照考試、證照名稱

資料來源:https://www.astrology.org.uk/

製圖:研究者

貳、研究參與者選取與招募

研究對象選取研究對象選取採立意取樣,選擇能提供與研究目的相關資訊者。

一、研究參與者選取準則

研究參與者的選取的篩選標準有以下幾項準則:

103

(一)特定研究場域:前導研究省思二與前導研究省思三發現,占星學習者的學 習內容、學習年限與占星技術成熟度差異,有可能影響占星學習者的自我 轉化契機;此與學習機構是否提供標準的課程架構、考試制度、證照認證 制度等息息相關,此為本研究選擇 Faculty of Astrological Studies 為接觸研 究參與者的場域的原因。

(二)學習年限:前導研究省思三指出;研究參與者學習占星學的時間,與自我 轉化歷程有可能的相關性。鑑於占星學習者在機構學習前,可能已經有透 過閱讀等自習方式學習占星,研究者將自學與在機構學習的總占星學習年 限,一併納入篩選標準之中。

(三)占星技術:占星學習年限越長,接觸的占星技術越多,不同的占星技術是 否有助於自我轉化呢?從前導研究參與者的研究資料中,前導研究省思三 提出疑惑,除解盤技巧外,最常用的兩種基本占星技術為行運與合盤,前 者用於個人事件預測,後者用於探討人際關係,本研究將此兩種技術的熟 稔程度納入篩選研究參與者的標準之中。

二、研究參與者招募

研究者於 2019 年 9 月 30 日抵達倫敦,並於 2019 年 10 月—12 月期間,參 與 5 項課程。研究者參與之課程名稱、課程時間請見表 9。參與課程時間,研究 者向機構提出研究申請,研究倫理之申請文件請見附件 1。

表 9 研究者參與之占星課程列表

課程時間 課程名稱 課程進行時數

2019/11/2、3

Synastry(合盤)

Composite(組合盤)

12 小時 2019/10/19 Midpoints(中點盤) 6 小時 2019/10/12、26

2019/11/7

Transit(行運) 18 小時 2019/11/23 Rectification(命盤校正) 6 小時

2019/12/7 Solar Return(太陽回歸) 6 小時 製表:研究者

104

研究場域 Faculty of Astrological Studies 於 2019 年 12 月 6 日通過申請,2019 年 12 月 14 日,機構對其學員發出研究參與邀約信件,信件內容請見附件 2。

2019 年 12 月 14 日至 2020 年 1 月 31 日止,共收到 65 封電子郵件回應。研 究者一一回覆,確認回應者之資格,確認郵件請見附件 3。確認信件的目的,主 要是要篩選研究參與者。其篩選原則是根據前述特定場域、學習年限、占星技術 的熟稔程度,因此確認信件中特別要求占星學習者不論是自學與在占星教學機構 中,總學習時間需達四年,而在教學機構中學習的時間至少需要兩年,以及必須 至少熟悉預測的行運技術與討論人際關係的合盤技術。

因地點因素、資格因素,最後共計獲得 10 位研究者資料,其中有 3 位研究 參與者是在上述研究者選讀的課程中一起上課學習。所有研究參與者相關背景 資料請見表 10。

受限於海外研究之資料收集過程中,研究參與者的時間因素,以及研究者可 以停留海外的時間因素,最後是可以選擇的訪談地點的場域因素等,本研究無 法確實如紮根研究的理論取樣(Corbin & Strauss, 2015:135),亦即在進行資料 分析後,根據資料之內容再確認下一位研究參與者。本研究採取較為折衷的方 式,共以兩種折衷方式取代,首先,每次進行訪談時,研究者會記錄相關重要資 訊與概念,於下次訪談時加入訪談問題。其次,從表 10 第三欄的訪談時間可看 到,研究參與者 I 與 J 的訪談時間較晚。此時研究者已經將研究參與者 A、B、

C、D、E、F、G、H 的訪談內容的逐字稿謄寫完畢,並進行開放式編碼的分析 練習,在 A、B、C、D、E、F、G、H 的資料中來回審視、檢核與分析內容的選 取、命名、概念化與類別化的適合性等,而後在研究參與者 I 與 J 的訪談中進行 確認,以確認概念是否達到資料飽和(Corbin & Strauss, 2015)。

參、研究者角色

本研究以質性研究的紮根理論為研究方式,需透過研究者收集資料、分析資 料、驗證資料,研究結果的優劣與研究者息息相關,以下將從研究者的專業訓練、

學術背景、實務經驗、在研究中的角色與立場等討論研究者角色。

105

表 10 研究參與者之背景資料

編號 性別 訪談時間 訪談地點 國籍 教育程度 過往/現在工作資歷 年齡 職業占星師1

A 女 2019/12/26 倫敦 中國 大學 塔羅師/學生 30 否

B 女 2019/12/29 巴黎 美國 大學 藝術品經理人 40 是

C 女 2019/01/07 倫敦 澳洲 大學 博物館人員/芳療師 36 是 D 女 2020/1/11 倫敦 瑞典 大學 大學助理/客戶服務 61 否

E 女 2020/1/12 倫敦 美國 博士 小學教師 53 是

F 女 2020/1/12 倫敦 斯洛伐克 專科 舞台攝影師/店員 32 是 G 女 2020/1/14 倫敦 英國 大學 戲劇院演員/舞台劇製作人/

臨床催眠治療師/靜坐帶領者 69 是 H 女 2020/1/14 倫敦 法國 大學 秘書/學校助理/造型顧問 53 否 I 女 2020/1/30 倫敦 英國 大學 小兒科護理師/精神分析師 57 否 J 女 2020/2/16 倫敦 斯洛伐克 大學 策展人員 30 初 否 註 1: 職業占星師是指是有進行收費占星諮詢服務。

製表:研究者

106

一、與研究相關的專業訓練與學術背景

本研究以紮根理論為研究方法,研究者自身已經發表的 3 篇期刊論文皆是使 用質性研究方式,其中 1 篇期刊論文正是採用紮根理論的研究方式,對於研究方 法的實施程序有一定程度瞭解,有助於維持研究實施過程的品質。此外,研究資 料場域將在英國倫敦,研究資料收集、逐字稿謄寫、研究資料分析等過程,英語 能力是重要關鍵。研究者具有英國 Goldsmiths College 獲得文化研究碩士,畢業 後從事翻譯工作多年,具備有以英語收集資料、分析資料的外語能力。

研究者的碩士論文 Astrology and the Western Concept of the Self 是以批判理 論為理論框架,探討占星學與文化產業的相關性。碩士論文研究期間,為能深入 瞭解占星學,研究者曾在 Faculty of Astrological Studies 學習占星基礎課程 1 年,

回臺灣後在韓良露的占星學院學習占星學約 5 年,至今仍持續閱讀占星學相關書 籍自習。研究者浸淫在占星學之中已有 10 年以上,對於占星學的相關技術、術 語等有相當程度的瞭解,有助於更深入理解資料收集過程,包括:課堂中師生等 局內人互動過程,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時研究參與者使用相關術語的背景脈絡。

除學術訓練背景與占星學實務經驗外,研究者在研究招募場域學習、並且自 身熟稔占星學,這種將局內人知識帶入研究的方式有兩項益於研究的優點,包括:

因研究者同屬於 Faculty of Astrological Studies 的成人學習者,進行訪談時此身份 可以增加研究參與者的信任感與安全感,更有意願分享經驗;其次,因熟悉相關 占星術語等,於訪談時運用研究參與者認同且熟悉的用語,有助於增加訪談資料 的品質及資料分析的品質(Butchart, 2013)。

二、與研究相關的實務經驗

從 95 學年度至 99 學年度期間(2006/8-2011/6),研究者曾為淡江大學蘭陽 校園兼職講師,常會遇到學生詢問生涯發展、職業選擇等議題,也曾用占星學協 助學生從事選擇;而後在 2015 年獲得全球職涯規劃師(Global Career Development Facilitator)的證照,有更多機會實務接觸職涯發展的相關議題,或是帶領相關工 作坊活動,研究者曾結合 Erikson 的生涯發展與占星學的行運,設計生涯探索工

從 95 學年度至 99 學年度期間(2006/8-2011/6),研究者曾為淡江大學蘭陽 校園兼職講師,常會遇到學生詢問生涯發展、職業選擇等議題,也曾用占星學協 助學生從事選擇;而後在 2015 年獲得全球職涯規劃師(Global Career Development Facilitator)的證照,有更多機會實務接觸職涯發展的相關議題,或是帶領相關工 作坊活動,研究者曾結合 Erikson 的生涯發展與占星學的行運,設計生涯探索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