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取向與研究概念架構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二節 研究取向與研究概念架構

四、 3 位研究參與者的學習方式包括:實體授課、網路課程、自我閱讀進修,

但僅研究參與者 A 具有實體授課的經驗,她特別提出實體面授課程的互 動過程的重要性,特別是授課者的引導(訪談資料編號:A20190221_4)。 研究參與者 B 雖只有參與網路課程的經驗,卻也感受到課程中發問、互動 的的重要。前述觀點轉化的實證研究中,都論及社會脈絡對培養反思的影 響(Courtenay , Merriam, & Reeves, 1998;Mälkki, 2012),因此實體面授課 程中的情境,包括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授課者的引導等,對培養觀點轉化 會產生的影響,因前導資料不足無法判定,後續將會透過更多實證訪談資 料更進一步瞭解。

第二節 研究取向與研究概念架構

壹、研究取向

本研究最初之研究目的試圖探討占星學習對於自我概念與自我實現的觀點 轉化的影響,論文計畫書發表後,修正為占星學習對於自我概念與自我轉化的影 響。

因研究探討占星學習者的自我轉化過程,相關實證研究需仰賴具有占星學習 經驗者提供自身的主觀經驗與主觀認知,包括學習占星學之前與自我概念相關的 經驗,以及學習占星學之後對於自我概念意義重建的過程等,因需瞭解學習者自 身對變化過程的解釋與意義、更需瞭解研究參與者如何詮釋其想法與行動、以及 相關意義與行動的發展脈絡,故本研究選擇質性研究方法進行研究。

本研究將採取後實證主義典範。後實證主義指出,人類不完美的知覺感官是 無法完全理解被自然律控制的實體,因此需要廣泛的批判檢視才能瞭解實體(潘 慧玲,2003;Guba, 1990;Lincoln & Guba, 2000);就本研究而言,從目前西方 占星學技術書以及前導研究的結果推測,占星學習的過程有可能會促進占星學習 者的自我轉化,唯相關論述來自於占星學習者的個人認知與行為,尚需經過轉化 學習理論與自我轉化理論的批判檢視,並與當下相關實證研究進行對話後,才能

98

獲得實證研究結果。

就知識論而言,後實證論者強調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要力圖保持客觀,所以 更需遵循嚴謹程序以獲得真實的結果(潘慧玲,2003;Guba, 1990;Lincoln & Guba, 2000),就本研究而言,研究假定觀點轉化與自我實現歷程的存在可能,但因研 究參與者經驗的差異或有不同,需要更廣泛、嚴謹的批判檢視與驗證,才能建立 觀點轉化與自我實現歷程的行動歷程。

就方法論而言,後實證主義側重在較自然的情境中進行研究;蒐集較多的情 境資料以及更注意局內人(emic)的觀點,以瞭解人們賦予行動的意義(潘慧玲,

2003;Guba, 1990;Lincoln & Guba, 2000)。本研究意圖討論占星學習者因學習 占星學,而經歷自我轉化的歷程,將大量使用占星學習者的局內人訪談資料,以 瞭解這些觀點轉化、自我實現行動的意義。

本研究將以紮根理論為主要研究方式,以半結構式的訪談大綱為主要研究工 具進行深度訪談收集資料。

選擇紮根理論的研究方式有 3 點原因。首先,本研究採用之轉化學習理論,

最初之研究方法即採用紮根理論的研究方式(Mezirow, 1978),從理論框架與研 究方法之一致性而言,紮根理論為較為適切之研究方法。其次,美國學者 B. G.

Glaser 與 A. L. Strauss 於 1967 年提出「紮根理論」的研究方法(Glaser & Strauss, 1967;Strauss & Corbin, 1998),其研究典範是後實證主義式的,主張研究者進 入相關研究場域,針對特定的現象在場域有系統地收集資料、分析資料、並且驗 證資料,進而發展出相關理論。紮根研究強調使理論紮根於相關研究場域中,本 研究欲進入特定的占星學教學機構,該機構有別於其他私人占星教學機構,已發 展出課程設計、嚴謹的證照考試制度,嚴謹教學制度對於自我轉化的影響,是本 研究採用紮根研究意圖從此研究場域中發展出理論的原因,此外紮根理論強調採 用局內人資料,也符合本研究之研究目的與設計。最後,紮根研究的的方法論設 計是提供「嘗試與真實的分析過程」(tried-and-true procedure)(Corbin & Strauss, 2015:11),讓研究者可以從不同角度驗證主題與相關行為以發展出全面性的解 釋,這樣的分析方式能讓研究者在舊問題中找尋新洞見,在個人行為中找尋行動 的意義,進而發現個人回應事件或是處理問題時,在行動與互動背後的情感與邏

99

輯,獲得的研究結論可能是實質的理論、也可能是較為廣泛的理論。本研究試圖 瞭解占星學習者在學習歷程中,自我轉化的過程;協助成人學習者自我轉化是成 人學習的重要目標,更是成人教育者長期以來探討的議題,但是學習所謂的「算 命知識」,如何讓成人學習者達到自我轉化,以及成人學習者如何同時在外在環 境質疑的狀況,持續學習行為、進而達到自我轉化,是過往相關研究較少論述的,

無法預知可能的研究結論時,本研究需要借重紮根研究的嘗試與真實的分析過程,

探索這一批成人學習者的行為、情緒、與行動等相關轉化歷程。

紮根研究的後實證論式的典範,現已廣泛應用在護理學、社會學、教育學等 相關領域,因紮根理論強調從實務觀察中歸納出理論,符合成人教育的實踐與理 論相輔相成的特性;其強調客觀的、嚴謹的分析程序以達到研究的客觀性,將使 本研究以對文本資料進行更深入分析,瞭解占星學習者自我轉化的歷程,瞭解其 賦於自我轉化實現行動的相關意義,以建立自我轉化的脈絡與歷程。基於上述原 因,本研究將以紮根理論的研究方式進行。

貳、研究概念架構

由研究概念架構圖(請見圖 3)中可見:本研究之目的在:藉由探索成人 學習占星學的過程中的自我轉化歷程,建構成人的轉化歷程階段,研究架構分 為 3 個階段,包括:觸發階段、轉化階段、成果階段。

一、觸發階段

自我轉化的過程是解決個人自身衝突、或個人與外在環境衝突的內在轉化歷 程(Lilgendahl & McAdams, 2011;McAdams, 1992;McLean, Pasupathi, & Pals, 2007),心理學取向(Lillqvist & Lindeman, 1998;McLean, Pasupathi, & Pals, 2007;

Pals, 2006;Pals & McAdams, 2004;Tedeschi & Calhoun, 2004)與轉化學習理論 取向(Baumgartner, 2001;Daloz, 1986, 1999;Mezirow, 1991, 1994, 2000)不約而 同指出:轉化往往起自於某個觸發事件。本研究探索占星學習者開啟占星學習的 背景,將從瞭解觸發學習占星學的動機出發,觸發事件發生的原因與脈絡、選擇 學習占星作為回應觸發事件的動機等都是本階段欲探究的。

100

二、自我轉化階段

轉化學習理論及相關實證研究中發現,轉化學習歷程可能會有不同的階段,

心理學取向之自我轉化也假設自我轉化會有 2 階段(McLean, Pasupathi, & Pals, 2007;Pals J. L., 2006;Tedeschi & Calhoun, 2004)。兩種取向皆認為,應有促進 轉化之工具或方法。本研究欲建構占星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轉化歷程,與 協助轉化的工具或方法,因此促進自我轉化的方法或工具,占星學者之自我轉化 發生脈絡與行動等歷程,是此階段欲探討的問題。

三、自我轉化成果

若占星學有助於自我轉化,本階段想要瞭解學習者自我轉化的成果。

圖 3 研究概念架構圖 製圖: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