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步驟、及實施過程

第一節 研究取向與方法

為了要深入了解國際交流之教育參訪活動中寄宿家庭與國際交流之間的關 係,特別是接待學校與寄宿家庭背後所隱藏的陌生人倫理觀,本研究採用文件分 析法、質性研究法(半結構式訪談法、參與式觀察法、田野札記法)、及問卷調 查法來做深入的訪談、問卷、及資料的整理如下:

(一)文件分析法

本研究主要是在探討學生對國際交流活動的感受以及對寄宿家庭 的觀感,接著進一步探討寄宿家庭背後所隱藏的倫理觀。以明白寄宿 家庭對國際交流活動所帶來的影響。

在本研究中所謂的文件主要為研究者在研究歷程間所蒐集之一手 文件,包括 2018 年出國遊學學生撰寫之學習單 1—學生自評表(附錄 5)、學習單 2(附錄 6)、學習單 3(附錄 7)、學習單 4—上課的課 表(附錄 8)、學習單 5—上課筆記(附錄 9)學習單 6—活動回饋單

(附錄 10)、和遊學日記內容、以及研究者所撰寫之觀察記錄。遊學 日記內容特別著重在他們最後整理完稿之結論部分,也就是獲益、遭 遇之困難、感受的部分。

(二)質性研究法 1. 訪談法

本研究計劃於 2018 年的寒假參訪活動時,以半結構式的訪談大綱 來訪談 5 位臺灣學生(訪談大綱見附錄 12)、2 位隨行師長(訪談大

綱見附錄 13)、3 位負責接待工作的行政主管(訪談大綱見附錄 14)、及 5 位寄宿家庭(訪談大綱見附錄 15)。藉著這較寬廣的半結 構式的訪談大綱來作為訪談的依據,以導引訪談的進行,讓受訪談的 學生、老師、主任及寄宿家庭可以呈現較真實的感受;其訪談大綱如 下:

訪談參訪學生之訪談大綱

對學生所做的訪談大綱共有 24 題,包含三個面向,研究 者分別從寄宿家庭、在校學習、以及整體活動的三個層面來做 探討。 詳細內容請參閱附錄 12。

訪談臺灣參與活動的隨行師長之訪談大綱

對臺灣參與活動的隨行師長所做的訪談大綱共有 24 題,

研究者分別從活動意義、所得收穫、時間的安排、注意事項、

以及互動狀況、學校課程、學校作息、觀課活動、台美教學的 差異、寄宿家庭等來做探討。詳細內容請參閱附錄 13。

訪談美方學校行政主管之訪談大綱

對美方學校行政主管所做的訪談大綱共有 21 題,研究者 分別從學校舉辦此活動的背景、動機、影響、期待、參訪長 度、喜愛接待的學生、活動意義、收穫、時間的安排、注意事 項、以及遭遇的困難、選擇寄宿家庭的條件、難忘的經驗、以 及對未來的展望等做了探究。

訪談美方寄宿家庭之訪談大綱

對美方寄宿家庭所做的訪談大綱共有 17 題,研究者分別 從參與此活動的背景、動機、影響、期待、參訪長度、喜愛接 待的學生之程度、收穫、時間的安排、得注意事項、互動狀 況、遭遇的困難、為參訪者所安排的活動、難忘的經驗、以及 對未來的展望等做了探究。

本 研究採社會文化脈絡(social-cultural contextual)的觀點,依循 質化研究中的紮根理論的研究程序,採半結構的訪談方式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有研究者關心的幾個訪談問題但並無固 定的訪談方式與順序,依受訪者與訪談者之間的互動而定,個別訪談 5 位臺灣學生、2 位臺灣隨行師長、3 位美方行政主管、和 5 位美方 接待家庭。訪談時間大約 30 分鐘至 1 小時。視受訪者回覆的程度而 定。多數超過 45 分鐘。

2. 參與式觀察法

本研究特別設計了出國參訪方式的國際交流活動,於 2018 年一 月的寒假中帶 36 名學生與 4 名老師一起到聖路易參與國際交流活 動。研究者跟著學生進入教室與學生一起上課,一方面觀看學生在 課堂上與老師的互動狀況,另一方面觀察學生與美國學生的互動狀 況。此外還可以觀察學生參與活動時的表現。並做紀錄。至於探索 學生與寄宿家庭的互動狀況之方式有二: 第一種方式是在上學與 放學時刻,在校門口與寄宿家長寒暄問候,以得知學生與寄宿家人 的互動狀況。 第二種方式是在晚上時刻,打電話到寄宿家庭給予 關懷,可以從學生口中以及寄宿家人的口中得知他們彼此的互動狀 況。

在聖路易時,師生全都安排住在寄宿家庭裏。學生白天跟著 host sister 或 host brother14到學校上課,下課後跟著 host sister 或 host brother 回家,體驗美國的文化。而且在校時間得填寫學習單(一)

(二)(三)(四)(五)。學習單(一)是學生自評表:此表幫 助學生自我約束,學習單(二)認識美國;此表幫助學生了解此次 教育旅行的地理概念,學習單(三)認識美國—描述寄宿家庭;此 表幫忙學生注意接待自己的寄宿家庭。學習單(四)填寫課表;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host sister 或host brother是提供接待家庭的學生,參訪者住在他/她的家,每天跟著接待的 學生上學及回家,如果是同一個年級,在學校裡,接待的學生要帶著參訪者進入課堂上課。如果 不是同一個年級,學校會另外安排同年級的day sister或day brother來帶他們進教室上課。

為行文方便,以下仍以原文(host sister 或host brother)稱呼。

表幫助學生注意美國的課程,學習單(五)是要學生填寫上課時印 象最深刻的句子;此表是要幫助學生專注於課堂上的學習以增進語 言能力。

3. 研究者之觀察記錄及參訪學生之遊學日記

讓老師和學生在出國期間寫遊學日記或雜記,回國後可以整理 成冊,並且可以從這些日常雜記中得到研究資料,如寄宿家庭的接 待工作、參訪活動的心得、跟著美國學生一起上課的感受等等。

此外,學生在回程的飛機上得填寫學習單(六)(見附錄 10)

和問卷調查(見附錄 16),此表可以幫助學生對此次的教育旅行做 一次評估,並且可以給設計者或老師做為改進的參考。

研究者及帶隊老師回國後得整理觀察記錄及填寫學習單(七)

(見附錄 11),此表是對全體出國學生學習成果之總評量;可以做 為敍獎或獎勵的根據。

(三)問卷調查法

參與活動的學生在回程飛機上填寫學生問卷調查表(附錄 16),

此表可以幫忙研究者或老師了解學生在此次教育旅行的看法,並且做 為改進或修正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