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高中生參與海外寄宿家庭式國際交流學習經驗之探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灣高中生參與海外寄宿家庭式國際交流學習經驗之探究"

Copied!
28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指導教授:方永泉博士. 臺灣高中生參與海外寄宿家庭式 國際交流學習經驗之探究. 研究生:施李麗淑. 中華民國一○八年八月.

(2) 致謝詞 在論文即將告一段落之際,心中有著無限的感激。首先,我要向我最敬愛的 指導教授方永泉博士獻上十二萬分的謝意,感謝他給我的鼓勵、支持、與細心的 指導,教導我如何統整,如何完成一篇有貢獻的論文。其次,要感謝口試委員林 建福博士、蘇永明博士、張鍠焜博士、及洪雯柔博士的精闢評析和建議,使得本 論文獲益良多。. 心裡想要感謝的人太多。在研究所攻讀博士的期間,所內的師長都不吝提 攜、指導,包括楊深坑教授、許添明教授、周愚文教授、林玉体教授、葉坤靈教 授、李玉馨教授、黃乃熒教授、何榮桂教授、魯先華教授、田秀蘭教授、唐淑華 教授、游進年教授,感謝這些師長們拓展、加深了我的視野,增廣我的見聞;也 感謝與我共同奮戰的好友張天泰、王皓揆、張意翎、佘宥逵等,有著你們的協 助、陪伴、與鼓勵,論文才能如此順利完成;也感謝我的好友黃秀霞、謝明華、 劉慧敏的鼓勵;讓我有勇氣面對學校與家庭兩頭煎的狀況。. 最後由衷地感激我的寶貝兒女心玫、舜文、博文在我讀研究所期間給我的支 持,協助、與體諒,和 AngelineLee 給我的協助,讓我得以順利完成學業。最後將 這篇論文獻給生我、養我、育我、疼我的父母,希望我是您們心中的驕傲。. 謹以此論文,獻給所有關心我的人,以表達我心中的無限感激。. …………………………..李麗淑 謹誌於 ………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系教育研究所 …中華民國一○八年八月一日. I.

(3) 中文摘要 臺灣高中生參與海外寄宿家庭式國際交流學習經驗之探究 二十一世紀是個全球化的世代,因此近年來國內對於國際交流學 習,尤其高中生跨國學習活動尤為重視。本研究以 2018 年台灣參與 美國聖路易之國際交流的師生為研究的對象,以混合研究方式進行: 包括紮根研究法、親身參與觀察法、深度訪談法、 及問卷調查法。先 做文獻探討,再做深度訪談,訪談對象以立意取樣方式從四方面進 行,佐以參與學生之問卷調查及分析,並對照訪談資料,最後得出研 究結果以五個部分來呈現:1.參與此國際交流活動之背景,2. 參與的 動機,3. 參與的獲益,4.遭遇之困難或問題,及 5. 對此國際交流活動 之展望。. 本研究之發現簡述如下:(一)寄宿家庭式的國際交流之好處: 1.快速增進語言能力、2.增進解決問題的能力、3. 擴展生活經驗,增 進國際視野、4. 深入體驗美國文化、5. 增進人際關係、6.促使參訪者 個性改變--有開放的胸襟來面對這個世界、7.得到鉅細靡遺的協助與 關懷。(二)推動過程中容易遭遇之問題:包括語言程度的問題、個 人的性格問題、個人偏好的問題、以及學校活動統整及聯繫上的問 題。(三)研究發現這種親身經歷的寄宿家庭之國際交流學習經驗的 確有助於學生提升學習成效。. 關鍵詞:國際交流、寄宿家庭、高中遊學、教育旅行、陌生人倫理. II.

(4) 英文摘要 The Study of Taiwanese High School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Overseas Host Family-Based International Exchange Learning Experiences The 21st century is a global Era. In recent years, we have paid special attention to international exchange programs, especially concerning high school students. This study analyzes Taiwan's 2018 participa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program with St. Louis Missouri in the United States. This study leveraged mixed research methods, including the grounded theory methods, first person observation, in-depth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s. It begins with literature review, followed by in-depth interviews. The interview result will be conducted in four areas, and then compared wit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integrating the interview data with the questionnaire data are presented in five parts: 1. The background of participating in this international exchange Program, 2. The motivation for joining this program, 3. The benefits from joining this program, 4. The difficulties or problems encountered, and 5. The prospects for this international exchange program.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A) The students ’ benefits from joining a homestay-oriented international exchange Program: 1. Rapidly improve language skills, 2. Develop 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 3. Expand life experience and enhance international horizons. 4. Experience American culture in depth, 5. Promote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s, 6. Promote the personality of visitors - have an open mind to face the world, 7. Get the exquisite assistance and care in details. (B) Problems easily encountered throughout the process: language proficiency, personality differences, personal preferences, and issues related to schools’integration and connections. (C) The study found that this experience of homestay-oriented international exchange program does 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ir learning..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Exchange Program, home-stay experience/host families, high school study tours, educational trips, stranger ethics. III.

(5) 目次 誌謝詞..................................................................................................................................I 中文摘要.............................................................................................................................II 英文摘要............................................................................................................................III 目次....................................................................................................................................IV 表次.....................................................................................................................................V 圖次....................................................................................................................................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和動機.........................................................................................1 第二節 研究問題及研究目的...............................................................................12 第三節 研究名詞及研究範圍界定......................................................................13 第四節 研究限制或預期遭遇困難......................................................................25 第二章 國際交流教育概況及其重要性.......................................................................29 第一節 從哲學家的觀點看國際交流教育的的歷史發展................................29 第二節 國際交流教育的重要性--國外相關研究之探索................................45 第三節 我國國際交流教育推動之概況..............................................................52 第四節 國際交流教育活動主要型態..................................................................79 第五節 寄宿家庭式的國際教育交流.................................................................105 第六節 陌生人倫理之探究..................................................................................120 第三章 研究方法、步驟、及實施過程.......................................................................125 第一節 研究取向與方法.......................................................................................125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128 第三節 研究設計與工具.......................................................................................132 第四節 研究實施程序...........................................................................................133 第五節 研究資料整理與分析之方式..................................................................13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143 第一節 研究資料整理與分析...............................................................................143 第二節 國際交流的模式.......................................................................................197 第三節 寄宿式國際交流參訪活動的好處.........................................................198 第四節 陌生人倫理之核心...................................................................................203 第五節 遭遇之問題................................................................................................206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207 第一節 結論.............................................................................................................207 第二節 對於實務和後續研究之建議..................................................................211 參考文獻.............................................................................................................................217 中文部分.............................................................................................................................217 西文部分.............................................................................................................................225 附錄......................................................................................................................................230 IV.

(6) 表次 表1-1 民國92年度至107年度高中職赴日國際教育旅行統計資料............................3 表1-2 研究者19年來帶隊出訪與接待人數統計表.......................................................5 表2-1 我國交換生統計...................................................................................................72 表2-2 國外及大陸交換生統計......................................................................................72 表2-3 日本近20年海外修學旅行件數與人數統計表................................................73 表2-4 我國推動國際教育交流方式..............................................................................79 表2-5 民國94-107高中職赴韓國際教育統計資料......................................................93 表2-6 臺灣國際交流活動紀錄表:臺灣高中職「國際交流」實施情形...............95 表2-7 高中職國中國小辦理校數及佔該層級學校比例.............................................95 表2-8 高中職、國中、國小辦理各項計畫校數..........................................................95 表2-9 100-105年度國際交流之校數增長的情形..........................................................96. V.

(7) 圖次 圖2-1 杜威的知識建構歷程..........................................................................................42 圖2-2 臺灣美國老師們在Zoom上的視訊討論….......................................................92 圖2-3 陌生人倫理的核心............................................................................................123 圖3-1 研究步驟.............................................................................................................136 圖3-2 訪談內容整理後之架構圖(一).........................................................................140 圖3-3 訪談內容整理後之架構圖(二).........................................................................141 圖4-1 參訪學生基本資料圖.........................................................................................190 圖4-2 參訪學生在寄宿家庭觀感統計圖....................................................................191 圖4-3 參訪學生在校學習觀感統計圖........................................................................192 圖4-4 參訪學生對此國際交流觀感統計圖A.............................................................193 圖4-5 參訪學生對此國際交流觀感統計圖B.............................................................194. VI.

(8)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和動機 壹、 研究背景 教育本身就是個交流的活動; 是師生的交流、是學生與學生的交流、 是人與知識的交流、更是知識傳遞與切磋的互動跟交流。然而近年來由於下 列現象的出現,使得教育走向國際化、全球化的方向,於是國際交流教育備 受矚目: 一、國際趨勢 由於交通的便利、資訊科技的進步、網際網路的暢行,使得二十 一世紀成為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世代。在這全球化的趨勢下,國 際交流之學習成了一種新的趨勢,出國旅行成為時尚,藉著出國旅 行,人們直接接觸了不同的人、經歷了不同的事、物。親身體驗到了 不同的文化和感動。因而拓展視野、增廣見聞、擴展新知、增進友 誼。國際倫理因而有了改變且受到了普遍的重視。尤其對學生而言, 國際交流的學習不但能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增進外語溝通的能力、 親身體驗異國文化、還能建立異國情誼。換言之,在這二十一世紀的 全球化之世代裏,藉著接觸異國的陌生人,我們不斷地在學習與成 長。在知識的層面,人們藉著直接的交談與溝通學習了別國的語言與 文化,在態度上藉著居住在他國的境內與當地人的互動而接觸了他國 的文化,進而對他國的文化有更多的瞭解和接納,於是人們學習了關 懷、信任、體諒、包容、尊重、責任、熱情、與勇氣等的態度來對待 他人。這些親身的經歷與體驗是一種學習;一種動態的學習,尤其對 年輕的學生而言,在陌生的環境中與陌生人一起生活是一種對自己的 挑戰,學習如何以外文與陌生人互動與溝通,挑戰自己成為更優秀的 人才。因此在這全球化的世代裏,為了培育新生代成為二十一世紀具 有挑戰性的菁英以成為建設國家的棟樑,國際交流的重要性突顯出 來,而寄宿家庭式的國際交流使得國際交流的核心價值-對文化了解及. 1.

(9) 語言的增進(陳美如、郭昭佑,2014 )-易於彰顯,因此它的重要性也 越加受到重視受與矚目。 如今,世上多數先進國家早已將國際教育(Internatioanl Education/Global Education)列為重要教育目標之一。英國教育技能部 於 2004 年發表完整的教育、技能與兒童服務之國際策略,包括國際面 向之融入課程、國際學校獎、外國語文學習、新的國際網站、教師國 際專業成長、校長國際訪問研習等,其後,國際發展部 (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DFID)推動「全球學校夥伴計畫」 (Global School Partnerships)鼓勵英國中小學和亞、非、拉丁美洲的學 校結盟交流(DFID, 2008)。歐盟的 Comenius 計畫鼓勵歐洲不同國家 的學校建立夥伴關係(陳美如,2010)。在美國,為了推動國際教 育,已於 1977 年設置「全球教育工作小組」(Task Force on Global Education)(Abdullahi, 2010 : 26),且 2005 年亞伯拉罕·林肯海外留學 獎學金委員會廣泛地參與海外留學之推動工作,把推動海外留學作為 美國高等教育推展的下一個重要的歷程。又根據 Kenneth A.Tye (2003)的調查研究顯示,有十四個主要國家將國際教育列為學校教 育的要素,包括美國、澳洲、加拿大、日本、南韓、俄國、英國… 等。除了個別國家的國際教育計畫外,也有若干國際教育網路連結, 長期進行跨國性的教育交流,例如 iEARN、Associated Schools Project of UNESCO、 Comenius、Europe-wide Global Education Congress、 Classrooms Across Borders Project(劉慶仁,2009)。從上述世界各大國 的重視與鼓勵看來,國際教育的重要性真是不言可喻。 臺灣也早在 1947 年開始設置「國際文化教育事業處」來推動及處 理國際交流事宜,唯早期都以大學師生的交流為主,到了 2007 年教育 部頒布了《增進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國際視野方案》,把高中生併入交 流範圍,教育部又於 2010 就年頒布了《國際教育白皮書》,正式宣告 臺灣中小學國際教育的重要性與未來發展,目標在透過學校教育的系 統化力量, 將國際意識及關懷世界議題的素養融入教學內容,培養具 備國際視野與國際競爭力之年輕學子(教育部,2010;陳美如、郭昭 2.

(10) 佑,2013)。至 2011 年發表了《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扎根培育 21 世紀國際化人才》,將中、小學生納入教育交流國際化的範圍(教育 部, 2008)。至此,臺灣的教育也與其他世界先進國家一樣,朝著國 際化、全球化的方向努力。讓年輕學子拓展視野,與世界接軌。. 二、實務經驗 近十餘年來,臺灣在教育部的積極鼓勵與堆動之下,各校都積極 地辦理國際交流活動;不僅在課程上與國外進行合作教學、視訊交 流,也在寒暑假辦理海外遊學活動;到新加坡、中國、美國、日本、 歐洲之英、德、法、義、西班牙等各國(見表 1-1、附錄 1、附錄 2)。不但越來越多中學投入海外交流教育的行列,連民間團體也熱衷 此活動。學生的參與都很熱絡。特別是在寒暑假期間辦理短期的遊學 活動,許多高中都有舉辦遊學活動來拓展學生的視野。以下表為例, 2017 年有 267 所高中 9123 位高中學生到日本交流。2018 年有 232 所高 中 8628 位高中生到日本。 表 1-1 民國 92 年度至 107 年度高中職赴日國際教育旅行統計資料: 台灣 → 日本 日本 → 台灣 年度 出訪校數 出訪人數 年度 出訪校數 出訪人數 92 9 312 92 9 577. 93 39 1,375 93 94 78 3,692 94 95 110 4,430 95 96 116 6,307 96 97 130 6,170 97 98 110 4,650 98 99 136 5,484 99 100 65 2,680 100 101 155 6,194 101 102 176 7,170 102 103 186 6,971 103 104 257 9,391 104 105 260 9,873 105 106 267 9,123 106 107 232 8,628 107 資料來源:臺灣國際教育旅行聯盟 (2019). 3. 37 94 98 91 48 110 59 83 123 153 165 254 322 317 369. 1,423 3,177 3,387 6,600 5,357 4,650 4,234 9,307 12,137 13,744 16,444 24,212 36,192 37,501 37,765.

(11) 以往旅行教育至日本較多,近年來除日本外,至其他國家的旅行 教育越來越多。研究者因有幸常常帶學生出國且被圍繞在許許多多良 善又熱情的人們當中,這些聖路易學校的主管及熱心的家長們的友情 和摯愛,讓許多臺灣的孩子蒙福。他們的支持和協助使得我們每年的 國際交流得以成功。以下簡介本研究者國際交流實務經驗之源起與概 況: 研究者自 2002 年開始與密蘇里大學博士研究生彭心儀合作開始進 行國際交流,至今已有 18 年之國際交流經驗 1;也就是說,2002-2005 年間美國密蘇里大學博士班學生彭心儀為了要寫博士論文,找了美國 密蘇里州聖路易的 Villa Duchesne 跟臺灣的大同高中的學生做視訊互 動,Villa Duchesne 的負責老師是他們的資訊主任 Stephanie Moore,大 同高中的負責老師是研究者本人,於是我們進行了三年的教學實驗工 作,此工作又與 e-book 實驗結合(e-book 指的是當時使用的 tablet PC,由微星提供),而聘請了交通大學的周倩教授及師大英語系的周 中天教授當指導教授。周倩教授是資訊上的顧問,而周中天教授則是 此實驗的英文指導教授。當時我們每月一個大主題、每週一個小主題 (大主題之下的小主題),有一次,我們的主題是「One day trip around my city」,我們先譲學生分組設計一個一天的郊遊行程,然後在週末 時讓每組學生去實地走訪,回來後就做了這趟旅行的簡報檔,簡報內 容需包含小組的成員(包括照片)、行動日期、目的地、路線圖、目 的地的引人之處介紹(風景?美食?文物?休閒特色?、、等等), 然後以此簡報檔與美國學生做視訊。同樣的,美國學生也向臺灣的學 生介紹了他們的城市近郊的景點。在學生介紹完自己城市近郊的景點 之後,美國孩子說「哇!台北市真是個美麗的城市!」,臺灣的孩子 們就在視訊中開口「Welcome to Taiwan」而美國的學生也歡迎我們去 1. 我們因彭心儀論文之需進展成為台美兩國的學術交流之互訪活動。我看到了學生璨爛的笑容綻放 在美國,也看到了美國孩子甜美的笑容和歡樂落在臺灣、在捷運上、在擎天崗上。在這活動中, 我們的語言溝通能力增進了、彼此的文化了解更多了、兩國的情誼更深了,手牽著手、心連著心 建立起深固的友情。在這活動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接待家庭和接待學校。他們的熱忱和愛心比天 高、比海深。這是撐著我持續這活動十七年的動力。而這些學術互動活動在不知不覺中展開,許 多學校陸續加入,如今已有美國八校加入,臺灣八校參與了。孩子們的默默耕耘,開了花、結了 果了。彭心儀於密蘇里大學畢業後就職於交通大學教育所。現定居於西雅圖。 4.

(12) St. Louis,於是從那一年開始,我(研究者)每年帶學生去聖路易,美國的學校 也每年送學生到臺灣來。其實這個國際交流之活動 ,最初幾年較著重於視訊互動 的跨國教學,用網路上的視訊軟體讓學生每週以視訊方式與美國密蘇里州之 Villa Duchesne 高中學生做視訊討論,每個月一個主題,學生在視訊之前得做簡報檔以 便在視訊時傳上電腦與對方學校分享、介紹、並討論主題內容。在「One day trip around my city」的主題之後才展開了互訪性的國際交流學習活動。於是雙方開始 利用寒暑假期間互訪,在互訪時,學生住在寄宿家庭之中,並且每天跟著寄宿的 學生去上學、上課。這種實地考察與直接互動式的學習帶給雙方學生許許多多的 震撼,於是聖路易的其他學校一個個地加入,臺灣參與的學校也越來越多、越踴 躍。後來連義大利的米蘭高中也來參與了,因此自 2010 年起,我們有跟美國阿拉 巴馬州、密蘇里州、以及義大利米蘭高中的跨國學習。我們帶學生出國學習,也 接待從美國聖路易、阿拉巴馬州、和義大利來的學生,出國學生及接待之總人數 已達 600 人次了。如下表: 表 1-2 研究者 19 年來帶隊出訪與接待人數統計表 到美國聖 到美國阿 到義大利 接待聖路 接待阿拉巴 路易 拉巴馬州 米蘭高中 易師生 馬州師生 2000 4 4 2001 4 4 2002 4 4 2003 5 4 2004 5 4 2005 5 寒假 8 暑假 5 2006 12 2 2007 15 2 2008 13 11 寒假 6 暑假 2009 20 2 2010 21 10 2 27 2011 20 6 13 20 2012 30 2 2013 23 19 2 2014 21 3 2015 25 2 2016 22 44 2017 25 8 2018 40 1 2019 27 總數 349 6 29 125 47.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5. 接待義大 利師生. 19 25. 44.

(13) 雖然 2018 年的寒假之國際交流學習活動已是研究者第十九次帶學 生到 St. Louis 了,但每次都一樣的興奮,且一次比一次地更受到感 動,也更加瞭解美國之教學模式和美國人傳統的生活方式。每當我們 含著眼淚揮別熱愛且呵護我們的寄宿家人時,真覺得有點不捨、也有 點無奈。在這時空交會的冰雪地帶,我們相遇、相知,而慢慢建立了 感情。別離的時刻,滿懷心酸,卻帶著豐厚的友情及滿滿的祝福踏上 歸途。短短的 26 天,我們師生都成長了許多,也學習了很多。 換言之,研究者之國際交流活動始於視訊互動的學習,進而推展 至出國互訪之交流活動。再因著出國學習而有了寄宿於外國家庭的經 驗,這種寄宿之國際交流活動的經驗更強化了國際教育的意義。 這些寄宿家庭(host family)不但主動免費地接待我們的學生,提 供免費的食宿,還付出了許多的時間、金錢、和熱忱給素未謀面的外 國學生(臺灣學生),例如製作歡迎海報、安排參訪活動、帶去巡訪 名勝古蹟、在出名餐館招待當地美食、幫忙清洗換洗衣物、贈送許許 多多的當地禮物等等。雖然帶隊老師在聖路易時沒有跟學生們住在一 起(每個人都是住在寄宿家庭裏的),但是帶隊者會覺得自己天天與 孩子們在一起歡樂,包括他們在寄宿家裡的歡樂和在學校裏與美國學 生一起上課的快樂,因為有許多可愛的團員和美國學校的老師們會在 line 上和臉書上(face book)分享每天豐富的經歷及感受。帶隊者常會 感到自己天天與遊學團的孩子們在一起;緊張、興奮、挫折、與開 心。且一天比一天更喜歡這群孩子們及他們的寄宿家人。而且每次看 到學生帶著大包小包的禮物回國,或寄宿家人刻意為我們臺灣的學生 們重新購買行李箱以裝置他們贈送的龐然禮物時,大家心中都感動不 已,於是研究者(帶隊者)欲尋求其中的奧妙--那個隱藏在這個活動背 後颤動我們心弦的驅策力。 被這些陌生人的熱忱和無私的愛感動著,研究者於是著手探討和 撰寫國際交流之教育研究,特別著重於學生之學習成果及參與活動之. 6.

(14) 感受,以窺其玄奧之處,來作為自己及他人的生命之引燈,提昇自己 與他人的品德。. 三、理論層面 這種國際交流活動的旅行有它獨特的教育價值,它能「寓教於 樂」。如同十六世紀法國唯實主義的教育家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 1533 ~1592)所強調之旅行的教育價值一樣。本研究者和蒙田一樣都認 為旅行是極具珍貴價值的教育,蒙田曾為文強調旅行與生活教育的關 係。旅行的功能是「一石數鳥」;首先,旅行讓人的心靈持續地運作 在觀察前所未知的事物上,提供學生認識許多不同的人民、觀念、習 俗;並從相互比較中敏銳學生的腦筋。在增廣見聞、擴大視野下,才 不會侷限知識於一隅。其次,學習外語有事半功倍之效;語言是一種 習慣,旅行外地就能常常練習外語。第三,旅行可以充實歷史、地 理、人文、社會、及自然等具體知識,在認識天候、特產、古蹟、地 形、自然景觀、奇花異草等知識上,旅行者可以獲得第一手資料。第 四,旅行時可以培養吃苦、耐勞、獨立、自主的性格,不仰賴他人, 遇到困難,自己謀求解決。第五,旅行本身就是一種動態的教育,不 會像教室內的學習那樣單調、沈悶,學習心情及氣氛較佳,師生感情 也較密切 (方永泉,2002) 。第六,旅行可以增進跨國情誼,自己建 立新的人際關係,帶來對自我的信心和肯定。這種對自我的自信和肯 定會給自己的一生帶來正向的影響。. 根據蒙田等學者的看法,出國旅行是最具體而直接地吸收異國資 訊與知識的方法,它可以應證和擴充書本上的知識、可以做深入的探 查與比較、又可統整由各方媒體得來的知識。據此理論觀點我們可以 看出國際交流之旅行活動是國際教育既具體又直接的方式。. 再者,從二十一世紀的國際化、全球化之趨勢來看,人們在市場 裏、在工作場域、在社區活動上、在學習及休閒活動中,天天都得與 陌生人接觸與互動,於是新的世界觀產生了,那是一種新的倫理。如 7.

(15) 何與身邊的陌生人互動與溝通成為新世代的重要課題,值得我們探 究,以便引導我們更成功地成為二十一世紀的國際公民。. 而海外寄宿家庭活動與國際交流活動之間的關係極為密切,寄宿 家人給予寄宿學生直接的協助與所需的資訊,如接機、送機、接送上 下學、提供三餐、協助購物、提供住宿、以及當地的任何資訊(社區 活動、交通資訊、購物場所)等等。因此好的寄宿家庭能帶給寄宿者 安全感,且幫助寄宿者積極參與各項活動並融入新的群體。甚至能幫 助寄宿者克服語言恐懼、強化人與人的互動與溝通。因此談到寄宿家 庭式的國際交流,無法忽略寄宿家庭在此活動中的重要角色。. 換言之,寄宿家庭與國際交流活動之間的關係極為密切,它可以 直接幫助個人增進人際關係的成長,並深入了解異國文化,這種文化 融入(cultural immersion)不僅能讓學生學習與不同國家的人生活在一 起,理解他國文化, 培養學生探索他人世界的理性,還能透過文化的 理解與鑑賞來幫助學生具備跨文化溝通與文化調適的能力,以及多元 包容、關懷合作、平等開放、尊重欣賞等寰宇倫理素養(陌生人倫 理),以利學生具備與世界同步發展之公民能力(黃乃熒,2009;何 縕琪,2014)。尤有甚者,藉著與寄宿家庭的互動和談話能引導寄宿 者省思,對自己與他人、對本國與他國進行深層的了解與比較,體驗 其中之異同。因此我們可以說寄宿家庭的安排是國際教育交流活動最 具體的執行方式。藉著深入異國人的家庭,遊學者能經由認識 →熟知. →了解→認同→接納→融合,而具備了國際觀、全球化的國際素 養。也是最能讓國際教育交流活動提高成效的具體方案。. 貳、 研究動機 19 年來研究者年年讓學生與美國、義大利、及日本做交流,看到學生 帶著滿足和喜樂的表情回國,心裡非常好奇,這些國際交流到底帶給孩子 什麼樣的成果與收穫,他們遇到了什麼樣的困難,如何能夠把這個活動做 得更完美、更進步?這是研究者一直想探究的。 8.

(16) 況且從上述所言之國際趨勢之背景來看,在二十一世紀的世界主義之 潮流下,國際交流之學習不但對學生很重要,對國家的發展也很有價值。 因此國際交流成為近年來各國政府努力推動的政策之一。而且近年來,不 論臺灣政府或民間舉辦的國際交流活動,學生的參與都很熱絡。本人也因 美國高中學校友人的熱絡邀約、家長的殷切催促、及方永泉老師對這活動 及研究的肯定,決定整理過去經驗所得,作為自我的工作檢討與省察,希 望能百尺竿頭更上一層。. 另一方面,從教育部 104 年度-106 年度的統計資料顯示出臺灣近年來 的努力及熱衷狀況:106 年 4 月之統計數量我留國學生 63270 人遍及 33 個 國家(附錄 1),最熱門的依序是:美國、澳大利亞、日本、英國、加拿 大、紐西蘭、德國、法國,此八國共 59043 人。106 年度比 105 年多了 5209 人。另外從附錄 2、附錄 3 可見臺灣與國外學術交流的國家及學校範圍很廣 泛。可見臺灣的國際交流活動呈現出成長及熱絡的狀態,熱心此國際交流 之工作者頗多。 因此想整理資料留給有興趣進行此活動者做參考,希望有 點幫助。 再加上總統之看重與推廣,使得國際交流越加受到重視與鼓勵:卸任 總統馬英九曾以自己之親身經驗及獲益來看國際交流之價值及它對臺灣的 重要性。他鼓勵年輕人到國外留學、遊學、壯遊。他認為出國遊學會讓年 輕人更成長、更卓越。. 從前述的資料(見附錄 1-3)以及過去總統之重視已經可以窺見臺灣國 際交流之一些成果; 例如:年年持續地交流、參與學校的增加、及民間參 與的熱絡等等,這些都是值得讚許的成果。但由於數量的增加及各級學校 和民間機構的加入,使得國際交流的品質良莠不齊,所以品質的提升有待 加強。. 因此,基於近年來這股國內外之遊學熱潮、上下一致之努力,又加上 研究者十九年來所做之國際交流的實務經驗,使得研究者有機會藉著這些 9.

(17) 親身的體驗來體察與窺視國際交流所需面對的一些問題和現象,想做進一 步的探究、整理、和了解此活動會產生的問題以及可以改進的方式。一方 面做自我檢視的工作,一方面整理參與此活動者的看法,以提升將來辦此 活動的品質。期望它有助於後繼者的國際交流之工作。. 在上述的背景及個人經歷之下得知,臺灣不只是政府、學校在熱切地 著手進行國際交流教育,連民間的私人機構或團體也都熱衷於投入國際交 流教育。因為投入機構的良莠不齊,於是出現了一些潛在的問題,例如:1. 臺灣方面沒有專責的行政單位,2.臺灣方面行政單位的協助不足,3.臺灣方 面缺乏行政規劃和聯繫的協助者,4.參與老師不足或參與老師之意向不同, 不在帶隊參訪,也不在文化交流事上,只在能跟著出國去玩,去接受免費 的接待。 5. 經費的補助問題:校方覺得教育部或教育局若給補助,校方就 增加了工作,得發放補助金,所以不願提出申請 outbond 和 inbond 計畫。 即使老師努力寫了計劃書,校方也不願送到教育部、教育局裡。諸如上列 之問題是否為真,值得探究。. 因此,本研究欲探究國際交流所獲致的成果、精神、及展望以作為推 動「學生之國際視野」之參考,一來期望能鑒往知來,對未來發展「國際 交流活動」有所助益,再來期望能給熱中此活動之士作為引路,減少挫 折。 決定做此研究之後,本研究者首先著力於文獻之探究;一方面整理歷 年來有關國際交流之教育白皮書及官方文件,另一方面上 Google Scholar 以 國際教育/國際交流教育、全球教育、高中職國際教育旅行 、高中教育旅 行 、旅遊與教育 、寄宿家庭等六個為關鍵字搜尋,在「國際教育/國際交流 教育」之搜尋結果下,發現 2000─2018 年的相關研究計有 20 篇,多數是國 際教育之立論分析及在各級教育中的實踐狀況之探索,其中,陳怡如 (2011)特別提出國中階段以課程融入為主,藝文交流為輔,英語 教學為 重點的主張;高中職部分則以國際旅行及第二外語為各校發展 重點。「全 球教育」有 3 篇(顏佩如,2008;吳時省,2014;Gavin Sanderson , 10.

(18) 2004),「高中職國際教育旅行」有 4 篇(蔡百川,2018;許立德,2018; 高雄女中,2014;鄒文豪, 2012),「高中教育旅行」的有 19 篇,多數是 論述教育旅行的回顧、現況、與前瞻。「旅遊與教育」 的有 4 篇(王連 生,2000;王雯宗,2012;吳曉川,2004;溫明麗,2016),在「寄宿家 庭」方面有 6 篇(李名信,2012;朱琳,2008;李鈺,2017;張淑英, 2010;廖苡婷,2018;吳怡萱,2012) 多數是論述在寄宿家庭所面臨的挑 戰、遭遇的困難、及獲益。 從上述的文獻歸納可知,國際教育在臺灣仍屬於論述性大於實踐性的 領域,在研究上,高中職多於國中小,國際教育旅行多於課程議題(陳美 如 、郭昭佑,2014)。況且近來在政府的鼓勵與補助下,校際間的國際交 流互訪活動漸多,因此要做好高中職的國際交流教育的確很重要, 本研究 主要在探究如何以互訪為主軸進行國 際交流教育,嘗試以實務經驗來深化 此研究,了解其實踐過程及其可 能的最大獲益、問題與建議,為未來更多 元的國際交流教育奠定研究基礎。. 研究重點如下: 一、目前國際交流推動現況 二、進行寄宿家庭式國際交流實際所遭遇的困難或問題 三、參與寄宿家庭式國際交流的成員如何看待此項活動 四、參與寄宿家庭式國際交流活動對於成員的影響 五、可行的改進之道. 11.

(19) 第二節 研究問題及研究目的. 壹、 研究問題 本研究的研究問題如下: 一、 臺灣推動高中國際交流現況如何? 二、 他們遇到了什麼樣的困難? (一) 是否有專責的行政單位 (二) 行政單位的協助是否充足 (三) 是否缺乏行政規劃和聯繫的協助者 (四) 參與國際交流教育的老師是否不足或參與老師之意向不 明 (五) 經費的補助有問題嗎? 三、 寄宿家庭式國際交流到底帶給孩子什麼樣的成果與收穫? 四、 如何能夠把寄宿家庭式國際交流做得更完美、更進步?. 貳、研究目的 研究者有幸能配合政府之重要工作,進行了十九年的國際交流工作。 願以此經驗做整理與回顧,期望這個研究報告能達到下列具體的研究目的: 一、 探究目前臺灣推動高中國際交流現況。 二、了解實際所遭遇的困難或問題。 三、探討成員如何看待此寄宿家庭式之國際交流學習經驗。 四、探討參與此寄宿家庭式之國際交流活動對於成員的影響。 五、提出具體的建議,希望有助於臺灣國際交流之推動。. 12.

(20) 第三節 研究名詞及研究範圍界定 與本研究相關的重要名詞有台灣高中生、 寄宿家庭、 國際交流、 學習經驗 等。另外形成這些名詞的重要脈絡則有全球化、國際教育、陌生人等。茲分述如 下:. 壹、 名詞釋義 一、. 臺灣高中生 本研究中的臺灣高中生包含台北、 桃園、斗六、台南、和高雄的公私. 立高中學生。早期是以台北的學校為主,但近年來因為採取自由報名的模 式,所以參與學生遍佈各地,因此,概括地說參與此國際交流活動的是「臺 灣的高中學生」。 臺灣高中生是國中畢業後繼續上三年之高中課程的學生,相當於美國10 年級到12年級的學生。. 二、. 寄宿家庭 (Host Family) 本研究中,所謂寄宿家庭,是指在遊學期間內所寄宿當地人的家庭。. 寄宿家庭的選擇,通常是經過學校嚴格的挑選與審核,而寄宿家庭接受留學 生的理由則各有不同。有些家庭是希望將多餘的房間做有效的出租收入,有 些是純粹希望了解異國文化,也有些家庭是為了提供子女們一個國際化的環 境同時藉此達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通常寄宿家庭只提供房間與餐飲,且會與寄宿學生保持一定的距離, 避免影響雙方的生活。但若是以文化交流為目的寄宿家庭,則常會邀請寄宿 學生一同參與週末活動,例如一起上教堂或是出遊等。. 一般來說,在出國以前,學生即可取得寄宿家庭的成員背景資料與連 絡方式。. 13.

(21) 三、. 國際交流(international exchanges) 國際交流包含的層面很廣,有政治的、經濟的、軍事的、文化的、學. 術的國際交流等等。而國際學術交流包括藝文交流、體育交流、教育交流… 等。在本研究所言之國際交流指的是教育上的國際交流。. 國際交流,依王如哲之見解,可分為短期學術交流(一週至三個月之 間,聚焦於交換地的生活體驗、學生語言技能的培養、參與地方社區服務與 文化活動),與長期學術交流(兩個月至一年期間,通常是至少在海外一個 學年修習兩個學期課程或者攻讀研究所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這些國際上 的學術交流可以提升教育品質。她指出:美國是全世界擁有最多國際生的國 家。根據美國商務部的資料,在2015 年前來美國大學校院的國際生持續成 長,對於美國經濟產生明顯的正向影響,創造出更大的經濟及文化效益。可 見國際交流對個人及國家都有助益(王如哲 ,2016)。. 國際交流之內涵包含交換師生、締結姊姊校、外國學籍承認、語言學 習及遠距學習。但在交流互動下,並非僅止於單純的資訊互換、體驗學習或 者是遠距學習,更重要的是人與人的互動,以及不同文化間的激盪所產生的 互信與關懷。而在學生能力方面的呈現,則是國際文化的瞭解及國際視野、 國際觀的建立(陳文詠,2008),使學生能深入認知、瞭解他國文化的深層 意識,進而與已身互相比較、評析,並體認其對本國及國際環境中所具有之 影響。. 近年來,隨著科技進步,地球村時代的來臨, 以及臺灣經濟快速發 展,國人生活水準普遍提高,出國遊學或接待外國來台參訪的交流活動已成 為國際交流的最常見的方式。是我國政府推動的重點之一,也是本研究探討 的重點。. 四、. 學習經驗(learning experience) 本研究所謂的學習經驗,包括美國行政主管負責承辦此活動者的學習. 經驗、美國寄宿家庭在接待活動中所獲得的學習經驗、台灣帶隊老師參與此 14.

(22) 活動所得到的學習經驗以及台灣學生參與此次活動所獲得的學習經驗。特別 重視台灣學生在聖路易之寄宿家庭及學校裏所獲得的學習經驗。其次是在加 州城市探索所獲得的學習經驗。. 五、. 全球化 (globalization) 全球化的意義可根據學者們的看法做整理: 楊深坑(2005)表示:過去數十年來,資訊傳播技術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的快速發展,使得全球在網路連線下,幾乎成為 「天涯若比鄰」休戚與共的地球村,成為「牽一髮,足以動全身」的狀態。 因此教育也不能不考慮這種全球化趨勢所帶來的衝擊(楊深坑,2005)。. Held,McGrew,Goldblatt和Perraton(1999)描述了全球化的本質: 全球化是社會關係和互動空間的轉變 (以其廣度,強度,速度和影響 來評估 )產生了跨大陸或跨地區的流動以及活動、互動、和權力運作的網 絡(Held, McGrew, Goldblatt, & Perraton, 1999)。. Gavin Sanderson(2004) 認為近年來的全球化的確是世界第一次受到像 現在這種程度、強度、速度的全球力量之影響;現代的資訊科技和快速的通 訊有效地壓縮了人類的時間和空間,使世界變為一個更小的地方。於是與 「其他文化」的聯繫更加密切。全球力量導致與其他國家的接觸增加。我們 得透過自己內部的尋找、體諒地思考、謹慎而溫和地反應,以大膽的想像力 去體會、尊重和衡量自己的信仰、反思地傾聽,就可以認識和接受彼此的文 化(Gavin Sanderson, 2004)。. Callinicos認為全球化「是真實的現象」(reality)(Callinicos, 2001, 19),是全球人民,社會機構和國家目前正在經歷的許多變化(Gavin Sanderson, 2004)。. 方永泉則以七位國外學者的概念來詮釋全球化的概念:. 15.

(23) 1. J.K.Graham 認為全球化是一系列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裡, 透過日 益增加的國際貿易、生產、及金融市場的國際化、以及經由全球 電子傳播體系所出產的商品文化之國際化,使得整個世界快速的 被整合入一個經濟空間之中。 2. N.P.Stromquist等人則認為全球化包括了許多的面向:有經濟面向、 社會面向、政治面向、以及文化面向,各有不同的流動及影響, 它們彼此之間緊密地連結在一起。 3. A.Giddens則從時間-空間延伸的角度來論述全球化;他強調全球化 本質上是一種時空的延參與社會關係的強化,這種強化加強了不 同空間與地域之間的聯繫性。 4. M.Walters將全球化界定為一種社會過程,其中地理對社會和文化 的束縛降低,造成「解領域化」的現象及經驗出現。 5. Z.Bauman 認為現在人們的世界再也沒有所謂的「自然邊界」,空 間不再是個障礙,人們可以在極短促的時間內超越空間,「漫 遊」他方。 6. J.Tomlinson從文化角度來切入,將「全球化」解釋為一種當代世界 的「經驗性狀態」(empirical condition), 是一種「複雜的連 結」,「全球化」是現在社會生活的特徵,是一種不斷快速發展 及日益強化的相互連結(inter-connection)與相互依賴 (interdependence)的網絡(network)(Tomlinson, 1999, 2),在這 種相互連結與依賴的狀況下,人們常會經驗到「錯置」 (displacement)的感覺,因為從前文化的概念一直與特定的「地 點」及「區域性」有關聯。 7. J. Clifford (1992)則將所謂的「錯置」當成是構成文化意義的要 件。他認為自從Malinowski以後重視田野研究,使得研究對象有 「區域化」的現象,容易忽略它的「流動性」與「聯繫性」(J. Clifford, 1992)。. 因此,方永泉認為全球化包含了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等層面, 它是「動態」的、彼此「連結」的,使人們日常的生活各層面都受到了影 16.

(24) 響。而這種不斷改變、不斷移動的動態文化是在交流之中生成的,使得它呈 現「解領域化」的色彩(方永泉,2002,215-218)。. 綜觀上述學者之見解,全球化乃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日益凸顯的新現 象,是當今時代的基本特徵,它的實質是:由於運輸與科技技術的發展,把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變成了在同一時間、同一空間裏共同生存的整體,這種 相互依賴、風險共擔、共同生活的現實,是全球文化產生的最大動力,使得 人們在自然土地上的共同生活和在時間裏的共同存在造成了人類的統一。. 因為全球化的確影響到現在人的生活及思想,所以政府決策者、政黨 領袖、工商界、學術界、工會領袖以至大眾傳媒無不談及全球化的影響,擔 心它可能帶給整個世界空前的進步和繁榮,也可能帶給發展中的國家貧窮、 戰亂、和滅絕。. 因此處於這全球化世代的人類禍福與共、相互依存、風險共擔。所以 人們不只要對全球化有所了解,也要能面對它、接受它,或挑戰它。更要進 一步地培養自己成為有世界觀的世界公民。. 處於全球化時代,國際教育已經成為各國教育不可或缺的一個區塊 (邱玉蟾,2012)。因此,身為教師的工作者必須先充實自己,瞭解二十一 世紀全球化以及國際教育的意義和重要。. 六、. 國際教育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何謂「國際教育」?根據教育部《國際教育白皮書》的說明,國際教. 育是:為因應全球化挑戰,期許教育能培養具備「國家認同、國際素養、全 球競合力、全球責任感的國際 化人才」(教育部,2011)。國際教育的主 旨在於:透過學校教育的系統化力量,將國際意識及關懷世界議題的素養融 入教學內容之中,以培養出具備國際視野與國際競爭力之年輕學子。這類學 生知道如何在多元文化的環境中與人相處,懂得尊重與包容跨文化的價值, 且能自信地邁向全球化的新世紀。 17.

(25) 面對快速全球化的當下,國際教育委員會 (The Council for Global Education) 提出一個建構於「世界意識」(world mindedness)的教育願景: 學生學習欣賞與尊重世界上多元的文化、宗教與社會體系(曉明女中, 2017)。 國際教育最普遍的定義是從其推展目的來看,將國際教育定義 為:「一種提倡國際面向的知識與態度,以促進國家間學生、教師、 學校相互交流,增進彼此瞭解與學習」(Epstein,1994)。………總 之,實施國際教育的背後目的是要能「提升國際素養 、發展國際態 度、促進世界秩序及和平福祉」(曉明女中,2017)。 根據邱玉蟾(2012)之看法,國際教育與教育國際化是不一樣的,他認 為要先經過教育國際化的過程,才能達到國際教育的目標,他所言之教育國 際化有四個向度:本國學生在國內的教育國際化活動、本國學生在國外的教 育國際化活動、國際學生在國內的教育國際化活動、及國際學生在國外的教 育國際化活動。因此他認為「國際教育」就是讓學生透過上述「教育國際 化」的活 動與過程來達到瞭解國際社會、參與國際教育活動、發展國際態 度,以促進世界秩序及福祉的目的。 傳統國際教育是從國際主義(internationalism)而來的,依照 國際主義者 (internationalist)的定義,「國際教育」就是讓學生 透過上述「教育國際化」的活 動與過程來達到瞭解國際社會、參與國 際教育活動、發展國際態度,以促進世界秩序及和帄福祉的目的。換 言之,「國際教育」是推動「教育國際化」的目的。中小學 需要「國 際教育」,大學也需要「國際教育」(邱玉蟾,2012)。. Merryfield(1995)具體歸納出全球與國際教育中師資培育的5個重點, 包含全球知識、跨文化經驗、 處理爭議、連結多元文化教育與全球教育、 以及全球教育應融入師資培育整體課程;其中,處理爭議即為一種技能;蘇 春地(2013)認為參與國際教育之教師應具備賦權與團隊發展的技能。. 18.

(26) 黃乃熒(2009)認為國際教育是協助學生從地球村的觀點,認知人類相 互依賴,相互合作的事實,透過跨國的溝通與理解,學習尊重多元文化的差 異,培養其成為世界公民,促進永續發展,並且在全球化時代下具有國際競 爭力的人才(黃博仁,2005;黃乃熒,2009)。詹盛如認為任何教育方案、 內涵、活動與教學,若能有助於上述理念之完成,都可被認為有意義的國際 教育活動(詹盛如 ,2013)。. 目前臺灣的國際教育實務包括出國學校參訪、與其他國家學校締結姊妹 校、進行教育旅行,或交換學生等活動。實際上,這些活動與計畫只是推動 與落實國際教育常見的工具與方式(詹盛如, 2013)。更重要的是它要傳 達的理念:在培育國際化人才,提升學生的國際競爭力,關注全球議題,成 為世界公民,並共同承擔地球永續發展之責任(詹盛如 ,2013)。. 我們從各校的活動中可知現今的中小學,已經存在許多符合國際教育 的「雛形」,包括英語村、課程國際接軌、教育旅行、壯遊、國際體育活動 與童軍露營等,都可以是促進國際教育的重要工具與平台(詹盛如, 2013)。. 國際教育的目的在直接與國際接軌,以提升教育的國際化程度,所以 不但要更新教材與課程使內容國際化全球化、改進教學方法以便與國際接 軌、更要增進人員的流通與成長、或直接進行跨國互訪活動等等。. 以下再以陳美如、郭昭佑(2011)在教育研究月刊中之《中小學國際教 育指標建構之研究:科學與 文化》裏所列出之國際教育的內涵來解釋國際 教育:國際教育應包括 融入國際課程、 辦理國際教育交流、 參與國際教育 教師專業素養等等。. 國際教育較注重現狀,關注於各國間的相互了解(黃乃熒,2009), 且是對具體國家、區域的描述與研究,提供有關各國文化與現況的了解(洪 雯柔,2002;陳浩,2003;顏佩如,2002)。洪雯柔(2012)也以紐西蘭中 19.

(27) 等學校推動國際教育之現況分析來看, 在紐西蘭的脈絡中,「國際教育」 乃指國際學程、觀點與活動,它提供學生全球脈絡,以協助學生了解地方議 題(如能源成本的提升、環境永續 經營的必要性)如何受到世界事件的影 響,其亦在發展學生的全球公 民素養(global citizenship),且增進其對其它 文化的尊重與自我的國 家認同(洪雯柔,2012)。. 從上述文獻及資料中可以歸納幾個重點: (一) 國際教育的推動單位主要由政府主導,民間單位及個人也被鼓 勵進行。執行單位則偏重在學校。 (二) 國際教育是目標明確的教育活動;要幫助學生及老師達到瞭解 國際社會、參與國際教育活動、發展國際態度,以促進世界秩序 及社會福祉為目的。 (三) 國際教育潛藏著背後的意識形態;不同的意識形態有不同的面 相。 國際教育常滲入理念在內。 而不同的意識形態所強調的「民族主 義」、「全球主義」、「世界主義」的國際教育就不一樣。 國際教育更滲入「民族主義」、「全球主義」、「世界主義」 的理念在內者。民族主義強調的是國家意識、愛國情操、國家 安全、國家利益、外交軟實力;全球主義強調的是全球市場競 爭、國家主權式微、去地域化、教育為經濟服務、改革提升競 爭力;世界主義強調的是尊重不同人類/地方/文化、開 放與 欣賞態度、世界公民、世界恆久和平等(邱玉蟾,2012)。 (四) 國際教育的實施必須經過教育國際化的過程:教育國際化有四 種作法; (一)本國學生在國內的教育國際化活動,(二) 本 國學生在國外的教育國際化活動,(三) 國際學生在國內的教育 國際化活動 (四) 國際學生在國外的教育國際化活動。透過這些 過程來達到國際教育的實施。 (五) 國際教育的實施對象應包含國民中小學及大專院校。 (六) 國際教育扮演著一種調和的色彩。. 20.

(28) 國際教育是一種調色盤的概念,每個國家、每個教育機構、每個 人在不同時期的國際教育調色盤都會呈現不一樣顏色(邱玉蟾, 2012)。 (七) 各國推動國際教育的用意有些差異,有的是因為政治因素,有 的是經濟因素,有的則是文化因素。 在各國推展國際教育的過程中,民族主義的影響處處可見。 美國柯林頓(Bill Clinton)總統在 2000 年發布《國際教育政 策》(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Policy),鼓勵外國學生到 美國留學、倡導美國學生到國外留學、擴大「傅爾布來特計畫」 (Fulbright Program)、支持州政府與地方政府致力促進美國人 民學習外語,並對 其他國家的文化深入瞭解。當時的國務卿歐布 來特(Madeleine Albright)詮釋說:美國外交政策的目標因國 際教育而獲益無窮,……這些計畫都是美國最寶貴的資產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Foreign Student Advisers [NAFSA], 2000)。. 前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Hussein Obama II)於 2008 年 上任後更加重視國際教育議題,……推動《邁向顛峰》(Race To the Top, RTT)方案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9), 帶動全美外語學習趨勢。Parker(2008)認為美國操作國際教育 具有經濟與軍事兩層意涵。加拿大則把國際教育當作外交政策工 具,他們的「海外發展援助」(overseas development assistance)及「國際文化關係」(international cultural relations)都成功地透過高等教育國際化活動達到外交目的。. 根據洪雯柔(2015)的觀點,廣義的國際教育是要培養現代之公民成 為世界社會的一員,兼具全球公民素養與國家公民素養。因此國際教育應涵 蓋下列三個核心觀點:(一)全球意識與全球視野,(二)跨文化理解與溝 通能力,(三)全球關懷與行動。. 21.

(29) 簡言之,凡是能夠幫助學生具有國際視野、國際競爭力及世界公民之 素養的教育,就稱之為國際教育。. 七、. 陌生人的定義 (The Definition of Stranger). 在本研究當中,試圖分析在寄宿家庭學習經驗中會採用陌生人倫理的理 論,因此在此對陌生人的定義做簡短的介紹。. 陌生人是指對人我之間的人際關係之一種認知的判斷,這種判斷通常是 有某種認同的標的(object of identity )做為衡量的依據(陳吉斯, 2002)。例如在市場上遇見的菜販、在工作場所遇見的新進員工、在學習 場所遇見的新來的老師、在健康活動中心遇見的新教練或新出現的運動夥 伴、或在旅途上遇見的人們、或在出國學習時遇見的異國人等等。有一個衡 量的標的者,藉著主體的認知判斷來評估人我之間的人際關係。如果經由身 體或是視覺的中介而產生陌生、孤獨、疏離的經驗,客體就被視為陌生人。 但這些指的是狹義的陌生人。. 廣義的陌生人其實包含著三種陌生人─疏離者、畸零人、旅行者。第一 種陌生人是疏離者,他們走出人群,對他人疏遠,對自我身分價值疏離,對 身邊發生的事故感到無所謂。第二種陌生人是畸零人( the surplus, the periphery, the exile),是想走入人群,融入一個團體,卻始終不被接納, 這種人是流浪的畸零人。第三種陌生人是旅行者( the traveler, the pilgrim),暫時離開熟悉的家鄉的塵囂,遊走他鄉做一個陌生人,觀察陌生 的人、事、物,欣賞陌生奇異的風景,為了拓展視野,將異樣的經驗融入自 我的經驗之中,將異國人的觀察方式隨風景的記憶帶回家鄉(陳吉斯, 2002)。 三種陌生人與觀物待人方式 I. 疏離者與投射式觀看(Projective Looking) 第一種陌生人是走出人群,對他人疏遠,對自我身分價值疏離,對 身邊發生的事故感到無所謂。 22.

(30) II. 畸零人與回應式觀看(Responsive Looking) 第二種陌生人,畸零人( the surplus, the periphery, the exile),是想走入人群,融入一個團體,卻始終不被接納,流浪的 畸零人。 III. 旅行者及反省式觀看(Reflective Looking) The third kind of stranger : 第三種陌生人是旅行者( the traveler, the pilgrim),暫時離 開熟悉的家鄉的塵囂,遊走他鄉做一個陌生人,觀察陌生的人、 事、物,欣賞陌生奇異的風景,為了拓展視野,將異樣的經驗融入 自我的經驗之中,將異國人的觀察方式隨風景的記憶帶回家鄉。 (陳吉斯,2002) 本研究所論述的陌生人是指陳吉斯先生所言之第三種的陌生人-旅行 者。短期到異地的旅行之體驗,尤其是住在當地居民的家中時,不只自己成 為陌生人,也得面對不同文化的陌生人。透過交流互動、談話、親眼觀察、 文化衝擊、及冥想或比較的經驗,從新整合了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這些都是 極大的挑戰。從陳吉斯先生於2002年所發表的《從陌生人的觀看到觀看陌 生人》中所提到了三種陌生人的概念(1. 與他人疏離者,2.與自我疏離者, 3.旅行到異地者)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他描述人們到異地當個陌生人的衝擊 和影響:旅行者拓展視野的經驗有刺激、有興奮、有感動;也可能有誤解、 有惶恐、有不安的狀況。這些他所談到的旅行者本身之陌生人的感受是很值 得注意的(陳吉斯,2002)。. 因此,我們可以歸納結論為;陌生人是涉及四個層面:1.對人我之間的 人際關係,2. 是一種認知的判斷,3. 有某種認同的標的,4.在一個不熟悉的 環境中(如旅行到外地)的感覺。 貳、 研究範圍界定. 世界各國的國際交流活動大多從大專院校開始,但近年來已拓展至高 中學生以及國民中小學生了。交流活動範圍也遍及世界各地。 23.

(31) 一、. 本研究之研究的文獻探討先從官方文件(白皮書)著手,再從過去 的研究報告來考察。. 二、. 本研究的研究的對象聚焦在臺灣的高中學生與美國聖路易的高中學 生交流學習活動之狀況。因此是以高中學生的互動為主軸。. 三、. 本研究的研究的地區主要是以臺灣的高中學生與美國聖路易的高中 學生的互動為主。. 四、. 雖然國際交流涵蓋的範圍有政治的、經濟的、教育的等等。本研究 的國際交流聚焦在教育方面的國際交流活動。. 五、. 雖然國際交流活動的方式很多,包括課程國際化、教師互聘、網路 的交流學習活動、師生互訪等,但本研究的研究的範圍聚焦在老師 與學生互訪的活動之研究。. 六、 雖然學生出國遊學的活動時間長短不一,有長至 3-5 年的、有 1—2 年的、有一年的、有半年的、有數個月的、有數星期的,本研究的遊 學時間設定在數星期之短期互訪的活動之研究。. 七、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之學校設定在臺灣省及美國有進行國際交流教育活 動的高中生為主。在臺灣所選擇的學校主要在台北市,其次是桃園 (大華高中)、斗六(斗六高中)的 3 所學校。在美國則是聖路易的 五所私立高中(Priory, Principia, Visitation, Christian Brothers College High, DeSmet)。. 24.

(32) 第四節 研究限制或預期遭遇困難 壹、 研究限制 一、 本研究結果未必能推論至其他年齡族群的學生、其他類型學校或其他 國家的學校。 二、 本研究參考之資料難免受到個人經驗和主觀的影響。 三、 本研究受到區域性的影響,因為以美國聖路易郊區學校及臺灣之交流 為主,所以有地域性的特色。 四、 本研究受到宗教的影響,因為所有接待的美國學校都是宗教學校,且 以天主教學校為主,基督教學校只有一間,所以研究之學校有宗教色 彩,是否他們的熱忱來自宗教的因素有待斟酌。 五、 本研究有受到經濟能力的影響,因為所交流的學校多為貴族學校,家 長之社經背景都很高,所以本研究之對象與家長之社經背景有關聯, 換句話說,接待的學生都來自社經背景高的家庭,因此本研究的接待 家庭是屬於富裕的家庭。 六、 研究有受到學校發展目標的影響;有一個學校因為換了總校長(Head of the School)而取消了這個合作關係,因為該校的新任校長沒有看重 國際交流活動。 七、 本研究可能受到學生語言接受及表達的精確度的影響。 八、 本研究可能受到選擇學校的影響。 九、 本研究可能受到選擇訪談對象的影響。. 貳、 預期遭遇之困難 一、. 研究可能遭遇之困難: (一) 語言溝通及解讀的精確度的問題。 (二) 選擇學校的問題 (三) 訪談對象挑選的問題。. 二、. 辦理國際交流活動可能遭遇的問題 (一) 行政處理問題 1.. 臺灣方面沒有專責的行政單位。 25.

(33) 2.. 臺灣方面行政單位的協助不足。. 3.. 臺灣方面沒有行政規劃和聯繫的協助者。. 4.. 參與老師不足或參與老師之意向不同,不在帶隊參訪,也不 在文化交流事上,只在能跟著出國去玩,去接受免費的接 待。. 5.. 經費的補助問題:校方覺得教育部或教育局若給補助,校方 就增加了工作,得發放補助金,所以不願提出申請 outbond 和 inbond 計畫。 即使老師努力寫了計劃書,校方也不願送到 教育部、教育局裡。. (二)學校無法持續此國際交流的活動 學校無法持續此國際交流的活動的原因很多,例如: 1.. 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有美國學校很想跟臺灣進行國際交流 的活動,但因為害怕影響到他們原先跟大陸所做的交流活動 2. 而作罷 , 如聖路易大學的附屬高中(St. Louis University High School)。也有學校是因為跟大陸進行國際交流活動後 就停止與臺灣的交流活動了。如 Barat Academy 就是如此。 2.. 受到人事因素的影響:支持的行政人員更換時,新任的行政 主管未必持續原來主管所推動的國際交流活動。這十九年 來,校長(Principal)或更上一級的總校長(head of the school)都已經更換輪替了很多回了,在更換時新任的校長 或總校長未必持續這個國際交流的活動,曾經有個舊金山的 校長很熱切地做了三年,當她調職到其他學校以後,此校就 停辦了,如 Sacred Heart in SF。. 3.. 受到偏好因素的影響: 有些學校偏好與歐洲學校做國際交 流,或與拉丁語系、法語系、及德語系的國家進行國際交 流,因此就不重視與臺灣的國際交流了。主要的原因是拉丁 語、法與、德語是他們的第二外語,所以他們學校會鼓勵學 生與這些語系的國家進行國際交流。而不與中文語系的國家. 2. 2016 年,美國 St. Louis 大學附屬高中想跟我們交流,但擔心會影響到他們原先跟大陸所做的交流 活動而作罷 26.

(34) 進行國際交流。 4.. 受到經濟的影響:有些學校的家長因為與亞洲國家有貿易或 商業上的往來,會特別鼓勵孩子修習中文課,反之,與歐 洲語系有互動的家長就鼓勵孩子修習歐洲語言並與歐洲國 家的學校進行國際交流。. 5.. 時差問題:國際交流的面向有融入課程、視訊互動、出國遊 學參訪、交換教授等等。而視訊互動、出國遊學參訪都需要 事先與對方學校做視訊,但是聖路易的時間正好跟臺灣的時 間日夜相反,要讓美國學生對台灣學生做視訊常受到時差的 影響而不好安排,臺灣的學生常常需要在夜晚 9 點-10 點留 在學校內做視訊,常造成許多的不便。. (三)學生無法接受寄宿的家庭 曾經有學生被安排的寄宿家庭是黑人家庭, 因受電視影集的影 響,學生怕黑人,所以無法接受與黑人同住。此事因接待學生向校方 表達,校方就暫停舉辦一年。 (四)學校的地理位置的影響 有些學校較偏遠,雖然該校很優秀,也會因為位置的關係而中斷 國際交流的活動。如:Sacred Heart in St. Charles。帶隊老師疲於奔波, 後來就不再與該校持續這個國際交流活動。 (五)縱的連貫 在臺灣方面,校內的各級主管是否看法一致,作法一致,是個問 題。本計畫大多由負責老師單肩挑起,行政雖有支持與鼓勵,但協助 的不多,也少有幫助。在美國方面也類似,由各校熱心的負責人一肩 挑起,的確辛苦。一旦該聯繫者離職或調校,本工作就很難傳承,也 比較沒連貫性。如 Villa Duchesneru 學校就因為負責老師調校就停止這 交流活動了。 (六)橫的聯繫 美國各校的聯繫狀況不同,有的聯繫得很好,有些則不夠周到。 大部分的時候,主導學校會跟其他參與國際交流的學校作密切的溝通 與聯繫,校外參觀的行程安排也說明得很清楚。但有一次主導的學校 27.

(35) 改變了校外參觀的時間,但是在另一個學校的學生卻不知道,可見橫 的聯繫有時候會出差錯。因此要格外小心,也需要一再確認,以避免 失誤。 (七) 學生與家長心態問題--喜歡出國被接待,但不熱心接待他人。 這十多年來研究者帶團之美國寄宿家的熱切接待與付出感動了我 們許許多多的學生, 因此這個以寄宿家庭接待的遊學團很受到歡迎, 報名人數也很踴躍。但是到了暑假,美國學生要來時,我們要安排接 待的寄宿家庭時,申請接待的人就不踴躍了。雖然當時申請出國時有 簽切結書,答應要接待來台的美國人,但同學總是有藉口說無法接 待,例如:沒有多餘的客房、家裡太小、學校活動很多、家裡的長輩 生病、父母上班太忙無法招待等等。. 28.

(36) 第二章 國際交流教育概況及其重要性 本章共六節,第一節先從歷史上哲學家的觀點,依年代順序來看國際交流教 育及旅行受到重視的發展狀況。第二節從國外相關研究之文獻來探究國際交流教 育的重要性。第三節:我國國際交流推動之概況;是就我國對於國際交流活動推 動的回顧來看國際交流教育的重要性及所遭遇之困難,也依我國政府近年來所頒 布之五項有關國際交流之白皮書及新聞稿內容來看政府近年來推動國際交流所努 力的方向及策略。第四節:國際交流教育活動主要型態;是對國際交流學習活動 方式之探索,以二十三項政府及非政府組織之國際交流活動之文獻來探索。第五 節:探討寄宿家庭學習經驗的相關研究。第六節:陌生人倫理之探究;以過去之 相關文獻來探索 21 世紀之新的倫理觀。. 旅行到外地以增廣知識與見聞看似近年來交通發達、資訊及網路暢通、國際 交流活動頻繁、以及全球化趨勢的影響下造成的,但是在許多文獻中,可以發現 其實到外地旅行以獲得知識是早在古希臘羅馬時代已經開始了。這些親身的閱歷 是做研究最好的一手資料。我們甚至可以從文獻探究中發現國際交流學習可以達 到的重要的成果,如:學習語言、體驗文化、建立友誼、增廣見聞、探索不同的 城市等。因此有興趣者可以從下列各種文獻中一窺其妙。本研究特別重視下列對 國際交流、旅行、及陌生人倫理有興趣者的論述,以及近年來國際交流的推動狀 況。茲簡述於後:. 第一節. 從哲學家的觀點看國際交流教育的的歷史發展. 從哲學史中我們可以看到自古以來旅遊各地塑造了許許多多偉大的哲 學家,這些哲學家也旅遊各地來傳揚他們的哲學思想,因此我們可以說旅 遊有他的教育價值。在本節就西方之詭辯學派、古希臘三哲:蘇格拉底、 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十六世紀之威夫斯、拉柏雷、蒙田、十七世紀之康 米紐斯、笛卡爾、洛克、十八世紀的盧梭、十六、十九世紀在英國流行之 大旅行、二十世紀美國的杜威、以及中國的孔子等哲學家對旅遊與教育關 係從哲學的觀點來看旅遊的教育價值: 29.

(37) 一、詭辯學派的辯士們 古典希臘哲學對早期不同宗教的希臘化發展都具有深遠的影響。前蘇 格拉底的哲學家們對於傳統的神話對他們周遭所見現象的解釋,而贊同更 理性的解釋提出質疑,而而試圖用更理性的方式來解釋,他們想靠觀察和 推論來解說圍繞在他們周圍所發生的真實之自然現象,他們提出了合理的 論點來告訴他人他們的觀點。儘管哲學家們對於理性和觀察的重要性之尺 度有所爭論,但二千五百多年來他們大多使用由前蘇格拉底學派所發明的 方法。因此我們可以看出,早在古希臘羅馬時代就已經看重觀察的重要 了,他們用觀察所得的結果來應證和推論周遭所見現象的原理,而不是迷 信神話中的解釋。因此前蘇格拉底時期的哲學家們就已經用觀察和推論的 方式來確定和支持自己之獨特觀點。. 到了公元前五世紀至前四世紀時的詭辯學派如普羅泰戈拉 (Protagoras)、希庇亞斯(Peisistratus,雅典僭主庇西特拉圖之子) 、高爾吉 亞(Gorgias)等人以辯才稱著。這些辯士們巡走各地藉著論辯來尋求真 理。且以雅典為中心,周遊希臘各地,對青年進行修辭、論辯和演說等知 識技能的訓練,教授參政治國、處理公共事務的本領。周遊希臘各地去教 導辯才是這批辯士的特色。. 二、蘇格拉底、柏拉圖、及亞里士多德 到了蘇格拉底、柏拉圖、及亞里士多德時代,他們遊走各地以傳道授 業解惑。以下就此三賢之教學方式對國際交流之所見做簡短之論述: 蘇格拉底 Socrates(前 470 年-前 399 年)對西方思想最重要的貢獻是 他的辯證法,他喜歡提出一個問題來回答被問的問題,這被稱為蘇格拉底 教學法或層層詰問法,也被稱之為產婆法。蘇格拉底喜歡以提問的方式來 探討神、正義、和道德等的議題。這種辯證法是一種化解不同意見的方 法;當人們對一個主題看法不同時,人們針對這主題進行對話,通過對話 把自己的看法和觀點提出,藉著眾人提出的觀點來澄清觀念,進而建立對 事物真理的認知。在聖路易參訪期間,我們從觀課中看到美國的老師也非 常重視學生之間的對話以及學生與老師的對話,藉著許許多多的提問,導 30.

(38) 入老師要進行的主題,也藉著提問老師控制著教學的進度。當我們欣賞著 他們的課堂討論之餘,我們想起了蘇格拉底的產婆法以及層層結問法。幾 千年來這種提問式的教學法仍然非常適用於教學上。一直至今人在教育上 受用無窮。. 柏拉圖(約公元前 427 年-前 347 年)也是著名的古希臘哲學家。公 元前 399 年,蘇格拉底受審並被判死刑,當時 28 歲的柏拉圖對當時的政治 體制非常失望,於是開始遊遍義大利半島、西西里島、埃及、昔蘭尼加等 地以尋求知識。據說他於四十歲時(約公元前 387 年)結束旅行返回雅 典,在雅典城外西北角創立了自己的學校—即著名的柏拉圖學院。除了創 立柏拉圖學院外,他還創作了許許多多的著作,如《理想國》 。依此看 來,雲遊各地,塑造了這個偉大的哲學家。. 亞里斯多德在公元前 384 年生於古希臘哈爾基季基半島的斯塔基拉 (Stagira) 。從小亞里斯多德在貴族家庭環境裡長大。在 18 歲時,亞里斯 多德被送到雅典的柏拉圖學院學習,此後 20 年間亞里斯多德一直住在學 院裏,直至他的老師柏拉圖去世他才離開雅典。離開雅典後,他先接受了 赫米阿斯(Hermias of Atarneus)的邀請去訪問小亞細亞。公元前 344 年, 赫米阿斯被謀殺後。亞里斯多德就離開小亞細亞,和家人一起到了米提利 尼。公元前 335 年腓力二世去世,亞里斯多德回到雅典,在那裡建立了自 己的學校「學園」(Lyceum)。由於他習慣於邊講課,邊漫步於走廊和花 園,所以他的哲學被稱為「逍遙的哲學」或者「漫步的哲學」 。由上述經 歷可知這些地方孕育了他的哲學思想,以及產出了他許多哲學的偉大著作 (Paul Nash & Andreas M. Kazamias & Henry J. Perkinson , 1965 ; 徐宗林, 1985)。. 三、. 十六世紀西班牙的威夫斯、拉柏雷、蒙田 對旅遊教育(或稱 Travel for Education)最看重的應該是十六世紀西洋 啟蒙時代社會唯實論(Social Realism)思想家,如拉柏雷(F. Rabelais) 、 蒙田(M.E. de Montaigne(1533-1592)、威夫斯(Juan Luis Vives 1492~ 3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Education blueprint for the 21st century: Learning for life, learning through life: Reform proposals for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Hong Kong. Hong

National Museum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Korea. Singapore

• elearning pilot scheme (Four True Light Schools): WIFI construction, iPad procurement, elearning school visit and teacher training, English starts the elearning lesson.. 2012 •

5.1.1 This chapter presents the views of businesses collected from the business survey, 12 including on the number of staff currently recruited or relocated or planned to recruit

Kielsmeier (2002) “Recasting the Role of Youth in the 21st Century: Active Learning and Civic Engagement” Paper presented in the National Service-Learning Conference 2002:

Effective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school affairs may be linked to parent educational programs which is central to high quality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of the children. The

Based on a sample of 98 sixth-grade students from a primary school in Changhua County, this study applies the K-means cluster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index factors of the

In order to serve the fore-mentioned purpose,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a related questionnaire that extracts 525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the object for the study, and carries 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