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名詞及研究範圍界定

與本研究相關的重要名詞有台灣高中生、 寄宿家庭、 國際交流、 學習經驗 等。另外形成這些名詞的重要脈絡則有全球化、國際教育、陌生人等。茲分述如 下:

壹、 名詞釋義

一、 臺灣高中生

本研究中的臺灣高中生包含台北、 桃園、斗六、台南、和高雄的公私 立高中學生。早期是以台北的學校為主,但近年來因為採取自由報名的模 式,所以參與學生遍佈各地,因此,概括地說參與此國際交流活動的是「臺 灣的高中學生」。

臺灣高中生是國中畢業後繼續上三年之高中課程的學生,相當於美國10 年級到12年級的學生。

二、 寄宿家庭 (Host Family)

本研究中,所謂寄宿家庭,是指在遊學期間內所寄宿當地人的家庭。

寄宿家庭的選擇,通常是經過學校嚴格的挑選與審核,而寄宿家庭接受留學 生的理由則各有不同。有些家庭是希望將多餘的房間做有效的出租收入,有 些是純粹希望了解異國文化,也有些家庭是為了提供子女們一個國際化的環 境同時藉此達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通常寄宿家庭只提供房間與餐飲,且會與寄宿學生保持一定的距離,

避免影響雙方的生活。但若是以文化交流為目的寄宿家庭,則常會邀請寄宿 學生一同參與週末活動,例如一起上教堂或是出遊等。

一般來說,在出國以前,學生即可取得寄宿家庭的成員背景資料與連 絡方式。

三、 國際交流(international exchanges)

國際交流包含的層面很廣,有政治的、經濟的、軍事的、文化的、學 術的國際交流等等。而國際學術交流包括藝文交流、體育交流、教育交流…

等。在本研究所言之國際交流指的是教育上的國際交流。

國際交流,依王如哲之見解,可分為短期學術交流(一週至三個月之 間,聚焦於交換地的生活體驗、學生語言技能的培養、參與地方社區服務與 文化活動),與長期學術交流(兩個月至一年期間,通常是至少在海外一個 學年修習兩個學期課程或者攻讀研究所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這些國際上 的學術交流可以提升教育品質。她指出:美國是全世界擁有最多國際生的國 家。根據美國商務部的資料,在2015 年前來美國大學校院的國際生持續成 長,對於美國經濟產生明顯的正向影響,創造出更大的經濟及文化效益。可 見國際交流對個人及國家都有助益(王如哲 ,2016)。

國際交流之內涵包含交換師生、締結姊姊校、外國學籍承認、語言學 習及遠距學習。但在交流互動下,並非僅止於單純的資訊互換、體驗學習或 者是遠距學習,更重要的是人與人的互動,以及不同文化間的激盪所產生的 互信與關懷。而在學生能力方面的呈現,則是國際文化的瞭解及國際視野、

國際觀的建立(陳文詠,2008),使學生能深入認知、瞭解他國文化的深層 意識,進而與已身互相比較、評析,並體認其對本國及國際環境中所具有之 影響。

近年來,隨著科技進步,地球村時代的來臨, 以及臺灣經濟快速發 展,國人生活水準普遍提高,出國遊學或接待外國來台參訪的交流活動已成 為國際交流的最常見的方式。是我國政府推動的重點之一,也是本研究探討 的重點。

四、 學習經驗(learning experience)

本研究所謂的學習經驗,包括美國行政主管負責承辦此活動者的學習 經驗、美國寄宿家庭在接待活動中所獲得的學習經驗、台灣帶隊老師參與此

活動所得到的學習經驗以及台灣學生參與此次活動所獲得的學習經驗。特別 重視台灣學生在聖路易之寄宿家庭及學校裏所獲得的學習經驗。其次是在加 州城市探索所獲得的學習經驗。

五、 全球化 (globalization)

全球化的意義可根據學者們的看法做整理:

楊深坑(2005)表示:過去數十年來,資訊傳播技術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的快速發展,使得全球在網路連線下,幾乎成為

「天涯若比鄰」休戚與共的地球村,成為「牽一髮,足以動全身」的狀態。

因此教育也不能不考慮這種全球化趨勢所帶來的衝擊(楊深坑,2005)。

Held,McGrew,Goldblatt和Perraton(1999)描述了全球化的本質:

全球化是社會關係和互動空間的轉變 (以其廣度,強度,速度和影響 來評估 )產生了跨大陸或跨地區的流動以及活動、互動、和權力運作的網 絡(Held, McGrew, Goldblatt, & Perraton, 1999)。

Gavin Sanderson(2004) 認為近年來的全球化的確是世界第一次受到像 現在這種程度、強度、速度的全球力量之影響;現代的資訊科技和快速的通 訊有效地壓縮了人類的時間和空間,使世界變為一個更小的地方。於是與

「其他文化」的聯繫更加密切。全球力量導致與其他國家的接觸增加。我們 得透過自己內部的尋找、體諒地思考、謹慎而溫和地反應,以大膽的想像力 去體會、尊重和衡量自己的信仰、反思地傾聽,就可以認識和接受彼此的文 化(Gavin Sanderson, 2004)。

Callinicos認為全球化「是真實的現象」(reality)(Callinicos, 2001, 19),是全球人民,社會機構和國家目前正在經歷的許多變化(Gavin Sanderson, 2004)。

方永泉則以七位國外學者的概念來詮釋全球化的概念:

1. J.K.Graham 認為全球化是一系列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裡, 透過日 益增加的國際貿易、生產、及金融市場的國際化、以及經由全球 電子傳播體系所出產的商品文化之國際化,使得整個世界快速的 被整合入一個經濟空間之中。

2. N.P.Stromquist等人則認為全球化包括了許多的面向:有經濟面向、

社會面向、政治面向、以及文化面向,各有不同的流動及影響,

它們彼此之間緊密地連結在一起。

3. A.Giddens則從時間-空間延伸的角度來論述全球化;他強調全球化 本質上是一種時空的延參與社會關係的強化,這種強化加強了不 同空間與地域之間的聯繫性。

4. M.Walters將全球化界定為一種社會過程,其中地理對社會和文化 的束縛降低,造成「解領域化」的現象及經驗出現。

5. Z.Bauman 認為現在人們的世界再也沒有所謂的「自然邊界」,空 間不再是個障礙,人們可以在極短促的時間內超越空間,「漫 遊」他方。

6. J.Tomlinson從文化角度來切入,將「全球化」解釋為一種當代世界 的「經驗性狀態」(empirical condition), 是一種「複雜的連 結」,「全球化」是現在社會生活的特徵,是一種不斷快速發展 及日益強化的相互連結(inter-connection)與相互依賴

(interdependence)的網絡(network)(Tomlinson, 1999, 2),在這 種相互連結與依賴的狀況下,人們常會經驗到「錯置」

(displacement)的感覺,因為從前文化的概念一直與特定的「地 點」及「區域性」有關聯。

7. J. Clifford (1992)則將所謂的「錯置」當成是構成文化意義的要 件。他認為自從Malinowski以後重視田野研究,使得研究對象有

「區域化」的現象,容易忽略它的「流動性」與「聯繫性」(J.

Clifford, 1992)。

因此,方永泉認為全球化包含了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等層面,

它是「動態」的、彼此「連結」的,使人們日常的生活各層面都受到了影

響。而這種不斷改變、不斷移動的動態文化是在交流之中生成的,使得它呈 現「解領域化」的色彩(方永泉,2002,215-218)。

綜觀上述學者之見解,全球化乃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日益凸顯的新現 象,是當今時代的基本特徵,它的實質是:由於運輸與科技技術的發展,把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變成了在同一時間、同一空間裏共同生存的整體,這種 相互依賴、風險共擔、共同生活的現實,是全球文化產生的最大動力,使得 人們在自然土地上的共同生活和在時間裏的共同存在造成了人類的統一。

因為全球化的確影響到現在人的生活及思想,所以政府決策者、政黨 領袖、工商界、學術界、工會領袖以至大眾傳媒無不談及全球化的影響,擔 心它可能帶給整個世界空前的進步和繁榮,也可能帶給發展中的國家貧窮、

戰亂、和滅絕。

因此處於這全球化世代的人類禍福與共、相互依存、風險共擔。所以 人們不只要對全球化有所了解,也要能面對它、接受它,或挑戰它。更要進 一步地培養自己成為有世界觀的世界公民。

處於全球化時代,國際教育已經成為各國教育不可或缺的一個區塊

(邱玉蟾,2012)。因此,身為教師的工作者必須先充實自己,瞭解二十一 世紀全球化以及國際教育的意義和重要。

六、 國際教育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何謂「國際教育」?根據教育部《國際教育白皮書》的說明,國際教 育是:為因應全球化挑戰,期許教育能培養具備「國家認同、國際素養、全 球競合力、全球責任感的國際 化人才」(教育部,2011)。國際教育的主 旨在於:透過學校教育的系統化力量,將國際意識及關懷世界議題的素養融 入教學內容之中,以培養出具備國際視野與國際競爭力之年輕學子。這類學 生知道如何在多元文化的環境中與人相處,懂得尊重與包容跨文化的價值,

且能自信地邁向全球化的新世紀。

面對快速全球化的當下,國際教育委員會 (The Council for Global Education) 提出一個建構於「世界意識」(world mindedness)的教育願景:

學生學習欣賞與尊重世界上多元的文化、宗教與社會體系(曉明女中,

2017)。

國際教育最普遍的定義是從其推展目的來看,將國際教育定義 為:「一種提倡國際面向的知識與態度,以促進國家間學生、教師、

學校相互交流,增進彼此瞭解與學習」(Epstein,1994)。………總 之,實施國際教育的背後目的是要能「提升國際素養 、發展國際態 度、促進世界秩序及和平福祉」(曉明女中,2017)。

根據邱玉蟾(2012)之看法,國際教育與教育國際化是不一樣的,他認 為要先經過教育國際化的過程,才能達到國際教育的目標,他所言之教育國 際化有四個向度:本國學生在國內的教育國際化活動、本國學生在國外的教

根據邱玉蟾(2012)之看法,國際教育與教育國際化是不一樣的,他認 為要先經過教育國際化的過程,才能達到國際教育的目標,他所言之教育國 際化有四個向度:本國學生在國內的教育國際化活動、本國學生在國外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