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二節 研究問題察覺與分析

研究者擔任研究對象的數學科老師,教學過程中,透過平日的口語互動、訪 談、書面作業、試卷的資料,觀察到許多值得注意的相關問題,並蒐集學生數學 上的錯誤文件,進行分析,發現學生在題意理解上容易產生問題。在題意理解歷 程中,學生須具備語言知識和事實知識,將數學問題進行初步的轉譯(問題轉譯),

並活化數學基模知識,利用基模知識處理辨認問題類型,對訊息做出判斷,並找 出解題所需要的資料,整合成一致的表徵模式(問題整合)。研究者將學生的問題 與題意理解的歷程進行對照分析,歸納出問題如下:

一、在問題轉譯方面

學生問題轉譯產生困難,源自於語言知識和事實知識的不足,此又可從詞彙 以及句子的語意來分析,分為學生詞彙知識不足或誤解、語意理解模糊不清,無 法將前後句子轉譯成一致性文意,造成題意理解困難。

(一)學生詞彙知識不足或誤解

學生遇到數學文字題不懂的詞彙,會自動忽略或自行臆測,對於詞彙的字義 常產生誤解。在文獻探討中,秦麗花(2007)將數學中的詞彙分為一般詞彙、專 門詞彙、特殊詞彙、代詞、一般詞彙在數學中的特定意義等。以下將學生誤解的

44

詞彙依此分類做說明

在一般詞彙方面,學生不理解某些詞彙而將兩個相對詞意混淆,如認為「打 破雞蛋」是指「又買了雞蛋」、「剩下的蛋」是指「破掉的蛋」、「年輕」認為就是

「年紀大」;不理解同義詞,如「年紀」與「歲」無法連結;無法明白數量未知詞,

如「多少」、「幾條」等語詞以及「最接近」等語彙。

在特殊詞彙方面,學生不理解「各買一個」、「兩天共要」、「比...多...元」、「每 個」等詞彙的語意。

在代詞方面,不理解「甲數和乙數」、「哪一個」、「他」的代替集合。

一般詞彙在數學中的特定意義,如「便宜」一詞,雖是一般生活中的詞彙,

但運用在數學文字題中,卻有「差量」的特殊意義,學生不理解「便宜」有「差 量」的意義,會自動忽略。

(二)語意理解模糊不清,無法將前後句子轉譯成一致性文意

學生在題目語意上,由於理解不清晰,無法重述問題的已知條件,表現出如 下的行為:

整題題意不懂,無法從上下文推論題目的意思,就自行臆測,隨意拼湊數字 計算,有的甚至放棄做答,如「盤子裡有 74 顆糖果,吃了 36 顆,奶奶又放入 55 顆,盤子裡現在有幾顆糖果? 」,學生的算式記為「36+55=91,91-74=17」,

訪談時,學生回答:「這樣比較好算」。

遇到題目中不理解之處,自動忽略,只選擇瞭解的文字部分訊息解題,如「12、

71、21、50 四個數中,哪兩個數相加最接近 80?」學生不明白「相加」的意思,

於是自動忽略,只以部分訊息「哪兩個數最接近 80」作答,答案是「71、50」。

忽略關係句中的關係,當作指定句看待,如「哥哥比弟弟多 5 元」(關係句),

學生忽略關係的陳述,認為「哥哥只有 5 元」(指定句)。

把單位數當作單位量運算,如「一杯咖啡賣 35 元,阿姨買了 3 杯,一共要付

45

幾元?」,學生列式為「35+3=38」。

對於解題的目標也常有誤解或不明白解題的要求,有時忽略解題目標的提問 及單位,如「一條手帕 39 元,一包面紙 12 元,買一條手帕和 2 包面紙,一共要 多少元?」學生記為「39+12=51,51+51=102」。

以上種種現象顯現學生在題目語意上的理解是模糊的,將前後句子轉譯成一 致性文意是有困難的。

二、在問題整合方面

數學問題的整合,學生須運用數學基模知識,利用基模知識辨認問題,對訊 息做出判斷,並找出解題所需要的資料,整合成一致的表徵模式。題意理解困難 的學生,數學基模知識明顯不足或錯誤、無法對問題中的有關訊息、無關訊息做 判斷,對題目中隱藏卻是解題所需的資料無法找出,也無法判斷問題中的關鍵問 題,形成一致性的表徵模式。

(一)問題基模知識不足或錯誤

從和學生的作業及口語對話中,發現有部分的學生缺乏「部分—整體」的基 模,在改變類起始量未知、合併類部分量未知題型容易出現理解錯誤,而在比較 類參考量未知、被比較量未知題型,有更多的學生誤解或無法理解這一類型的題 目,於是以關鍵字解題,看到「多」,就用「加法」,看到「少」,就用「減法」, 學生直接選取關鍵字和數字來組合,形成後續的解題計畫,未理解兩個集合之間 的關係,雖然有時會解題正確,但對於題意中的關係是不理解的。尤其是比較問 題中的不一致性問題,題目中出現「多」,卻不是使用「加法」,而是運用「減法」, 須將關係詞逆轉,逆向的思考增加題意理解的困難度,如「服裝店進貨了 100 件 上衣和一些裙子,只知道上衣比裙子多進了 50 件,請問服裝店進貨了幾件裙子?」

因為題目中提到「上衣比裙子多」,由於解題目標問裙子的數量,因此學生須將敘

46

述逆轉成「裙子比上衣少」,使用「減法」,但 42%學生仍多以關鍵字進行解題,

使用的是「加法」策略。顯示學生「部分—整體」的基模可能只能單向操作,尚 無法逆向思考推論。

另外學生也會使用表面的問題結構歸納問題,而使用錯誤的問題基模,如「爸 爸有 82 元,花掉 33 元,剩下幾元?」和「爸爸有一些錢,花掉 82 元,剩下 33 元,爸爸原來有幾元?」從訪談中發現,學生認為這是花錢的問題,所以應該都 用減法。因此問題基模知識的不足或錯誤都將導致題意理解錯誤。

(二)無法辨別有關訊息及無關訊息

當題目出現多餘訊息時,有部分學生未進行訊息的區辨,直接採用所有數字 進行運算,認為題目中出現的數字都需運算,未正確轉譯題意,導致辨別有關訊 息及無關訊息有困難。如「阿姨到超商買水果,蘋果 1 袋 59 元,橘子 1 袋 49 元,

柳丁 1 袋 39 元,阿姨買了橘子 2 袋,花了幾元?」有 33%的學生如此的列式;

59+49+39;又如「明明身上有 60 元,買筆記本花了 26 元,買筆心花了 25 元,

請問明明全部花了幾元?」,有 42 %學生運用題目給的所有數字運算。以上都顯示 學生未對訊息做辨別。

(三)以題目中出現的數字運算,忽略隱藏的訊息

學生以直接轉譯的模式來表徵題意,以題目中現有的數字和關鍵字作為解題 計畫的依據,但當題目中有隱藏的訊息時,就容易誤解題意,無法進行推論,如

「媽媽有 7 雙鞋,一共是幾隻鞋子? 」題目未明列出 1 雙鞋有 2 隻,學生須從現 實生活中去推論特定數量的集合,但 26%的學生只以題目中出現的數字運算(如:

7+7+7+7+7+7+7),導致錯誤解題,故對於題目的轉譯中,應引導學生以問題模式 轉譯,建構以問題為中心的表徵模式。

47

(四)非例行性問題中,無法找出關鍵訊息,整合成一致性表徵模式

學生習慣數學教材中的例行性題目的解題,對於非例行性問題,如「小美在 放學回家途中看到紅豆餅 1 個 8 元,他身上有 30 元,小美最多可以買幾個紅豆餅?」

學生雖看懂個別的句子,但無法整合問題,不知所措,即使題目符合學生的生活 經驗,但題型非如一般數學課本的例行性題型,可有多種不同的策略或解法,90%

的學生根據題意,無法從複雜題目中找出關鍵訊息,整合形成一致性的表徵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