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目的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目的

2014 年中國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決定」,與新 修訂的預算法相配合,對預算及其管理制度加以改革,並依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 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所訂立的全面深化改革為總目標,略摘與本文相關的 改革項目,以本文關聯度高低排列,並表格化如下:

表一 2014 年中國國務院「關於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決定」

本文範圍 改革範圍 改革內容 財政支出 優化財政

支出結構

支出方式改革 對政府性樓堂館所、財政供養人員以及「三公」

經費等一般性支出嚴格控制,7一般不採取掛鉤方 式,除重點支出優先保障,不再採取先確定支出 總額再安排具體項目的辦法。

支出法制改革 結合稅費制度改革,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逐步取 消城市維護建設稅、排汙費、探礦權和採礦權價 款、礦産資源補償費等專款專用的規定,並統一 整合這些經費。

預算分配配套 統一預算分配,逐步將所有預算資金納入財政部 門統一分配。在此之前,負責資金分配的部門要 按規定將資金具體安排情況報告財政部門。

優化轉移 支付結構

一般性轉移支

完善一般性轉移支付增長機制,增加一般性轉移 支付規模和比例,逐步將一般性轉移支付佔比提 高到 60%以上;明顯增加對革命老區、民族地 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的轉移支付;中央出臺 增支政策形成的地方財力缺口,原則上透過一般 性轉移支付調節。

7 根據中國財政部公佈的資料,2014 年中央「三公」經費包括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 置及運行費與公務接待費三種;詳見人民網,「2014 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預算 71.51 億元」,

人民網,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418/c99014-24914439.html 及李麗輝,「中央部門 公開―三公‖經費細化到底」,人民網,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419/c1001-24916222.

html。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專項轉移支付 對於專項轉移支付加以整合及法制化,在界定中 央與地方事權的基礎上,對社會相關及地方事務 的專項轉移支付劃入一般性轉移支付。對競爭性 領域的專項轉移支付逐一審查,凡屬不必要及效 率不佳者取消,其他需要保留的予以壓縮或實行 零增長,並改進分配方式,減少行政性分配,引 入市場化運作模式,逐步與金融資本相結合,並 建立專項轉移支付定期評估和退場機制。

配套及法制 加快修訂完善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管理辦法,對 轉移支付項目的設立、資金分配、使用管理、績 效評價、資訊公開等作出規定。對屬於中央承擔 支出責任的事項,一律不得要求地方安排配套資 金;對屬於中央和地方分擔支出責任的事項,由 中央和地方按各自應分擔數額安排資金。各地區 要對本級安排的專項資金進行整合及法制化,提 高資金使用效益。

加強政府 購買服務 資金管理

公共服務 政府購買服務所需資金列入財政預算,從部門預 算經費或經批準的專項資金等既有預算中統籌 安排,支持各部門按有關規定開展政府購買服務 工作,切實降低公共服務成本,提高公共服務質 量。(政府部門統一採購)

財政支出 績效

預算執行 硬化預算約束,進一步提高提前下達轉移支付預計數的比例,按因 素法分配且金額相對固定的轉移支付提前下達的比例要達到 90%。加快轉移支付預算正式下達進度,除據實結算等特殊項目 外,中央對地方一般性轉移支付在全國人大批準預算後 30 日內正 式下達,專項轉移支付在 90 日內正式下達;省級政府接到中央一 般性轉移支付或專項轉移支付後,應在 30 日內正式下達到縣級以 上地方各級政府。不同預算科目、預算級次或者項目間的預算資金 需要調度的,按照財政部的規定辦理。

資料來源:中國國務院,「國務院關於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 政府門戶網站,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10/08/

content_9125.htm。

由上述研究背景可見,中國府際及部際關係日益複雜,政府間財政關係也日 趨重要,不論財政聯繫為中央對地方的「垂直」關係;抑或各省或直轄市間的「水 平」的關係,各級政府事權劃分,都係為有效達到國家施政目標與提供公共服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之目的。8

基本上,各級政府提供各種公共服務所需的支出,也應具備相應的財源,即

「財政應配合政府職能」,也就是收支與權責間之對等關係,並籌措所需財源。9 然而,理論上的支出及收入劃分,與實情有極大的差距;支出的劃分與事權分工 有關,但各級政府所列支出類別未必依法為之。反觀收入劃分,與事權分工並無 直接關連,反而是與稅種性質有關,如作為宏觀調控的工具,10我們常看到中共 對稅源的調整通知,由上述表一及理論上的分析大致具以下兩問題:

1、事權劃分之疑義:屬中央或地方,對財源(稅種)分配與支出責任具高 關聯性的影響;以支出面言之,因類別複雜,較偏於原則性劃分,易與實務操作 扞格;11

2、政府財政能力之疑義:普遍現像為各級政府間出現不平衡的關係,必須 藉由府際財政移轉的工具,如稅收分成或各類型補助款,藉以調和各級政府的財 政盈虧,以謀求公共服務之運作。12

此外,上述兩疑義也深受政治、經濟等因素影響,因而引發政府間之爭議。

13實務上,單從財政功能言之,中央因擔負較多的財政功能,而造成中央與地方 財政收支結構不對稱。14

8 高美莉,「中央與地方府際衝突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06 年),頁 1-3 及宋立,「各級政府事權及支出責任劃分存在的問題與深化革的思路及措施」,經 濟與管理研究(北京),第 4 期(2007 年),頁 14-21。

9 徐仁輝,「多層次治理與財政收支劃分」,財稅研究,第 39 卷第 2 期(2007 年),頁 27-37。

10 賈俊雪、郭慶旺,「政府間財政收支責任安排的地區經濟增長效應」,經濟研究(北京),第 6 期(2008 年),頁 37-49。

11 人民網,「財政部部長:中央地方事權劃分是下一步改革內容」,人民網,http://lianghui.peopl e.com.cn/2014npc/n/2014/0306/c376929-24544695.html 及中國經濟週刊,「分稅制致大部分財 權歸中央 地方被迫靠賣地等找錢」,中國新聞網,http://www.chinanews.com/gn/2014/08-26/652 9043.shtml。

12 喬寶雲、範劍勇、彭驥鳴,「政府間轉移支付與地方財政努力」,管理世界(北京),第 3 期(2006 年),頁 50-56、安體富,「中國轉移支付制度:現狀、問題、改革建議」,財政研究(北京),

第 1 期(2007 年),頁 2-5 及曾軍平,「政府間轉移支付制度的財政平衡效應研究」,經濟研 究(北京),第 6 期(2000 年),頁 27-32。

13 王紹光,「中國財政轉移支付的政治邏輯」,戰略與管理(北京),第 3 期(2002 年),頁 47-54。

14 理論觀點如下:Musgrave 將財政功能區分為三大功能,主張穩定與所得分配的功能應由中央 層級政府執行,地方層級政府可以執行資源配置的功能,Oates 以經濟模型論證此關係。另外,

Oates 也提出財政聯邦主義(Fiscal Federalism)與財政分權化(Fiscal Decentralization)的基 本理論;詳見馮永猷,府際財政(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府際關係研 究中心,2013 年),頁 1-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總結而言,中共財政管理體制呈現支出高度分權,稅收中央集權的特色。15 一方面,地方政府擁有較高的支出財權,本意為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16另 一方面,中央政府擁有較強的收入財權,藉以約束地方官員,17均衡各地區財力 差距。從分稅制改革至今,雖轉移支付衡平了財權與事權失衡所帶來的財力缺 口,但隨著財權逐漸集中,事權逐漸下放,地方對轉移支付的依賴程度不斷加深。

18這也使得部分貧困地區的依賴程度更大。19而根據轉移支付的性質分類,可將 其分為稅收返還、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專項轉移支付三大類;一般性轉移支付的主 要功能是平衡地區財力差距,雖然地方政府可以自由支配,但是該項資金難以準 確預測,年份間的關聯程度不高,可能會造成粘蠅紙效應,導致支出效率下降。

專項轉移支付包含的項目較多,雖屬地方財政收入,但中央卻擁有很大的控制 權,地方政府只有部分支出權,也造成支出效率的下降。20

綜上所述,筆者藉支出高度分權的特性,提出了研究問題與研究目的,簡言 之,為什麼中央轉移支付會對地方政府財政支出有如此大的影響?;而中央轉移 支付對地方政府財政支出有何關聯?;中央轉移支付及地方政府財政支出的關係 為何?

15 徐琰超,「財政分權、轉移支付與地方政府福利性支出效率」,金融評論(北京),第 2 期(2014 年),頁 37-49。

16 劉明慧、黨立斌,「地方財政收入的合意性」,中國宏觀經濟資訊網,http://cks.mof.gov.cn/cri fs/html/default/caizhengzhichu/_content/14_10/15/1413341498548.html。

17 郭田勇,「規範地方政府債務需明確職能與強化約束」,中國金融新聞網,http://www.financialn ews.com.cn/llqy/201402/t20140224_50133.html。

18 張志華,「完善中的中國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制度」,World Bank,http://siteresources.world bank.org/PSGLP/Resources/6ZhihuaZhang.pdf。

19 胡祖銓、黃夏嵐、劉怡,「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與地方徵稅努力—來自中國財政實踐的證據」,

經濟學季刊(北京),第 12 卷第 3 期(2013 年),頁 799-822。

20 中國評論新聞網,「財政轉移支付影響地方政府行為」,中國評論新聞網,http://hk.crntt.com/doc /1032/5/6/7/103256752.html?coluid=0&kindid=0&docid=10325675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第三節 文獻探討與理論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