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者在教學上的轉變與成長

此行動研究方案中,研究者同時也扮演教學者的角色,此節針對研究者在經 過此研究歷程後,在教學上的成長與轉變。

壹、教學者角色上的轉變

研究者在過往的教學中,大部份都是扮演一個台上的授課者,教學上偏講述 為主,雖然教學講述技巧日益精進,但無法確保每一位在台下的學生都聽懂與真 正吸收。在此行動方案教學過程中,研究者體會到,學生才是課堂中的主人,真 正的進度不是教完教科書,而是學生有沒有學會。而從每次教學活動後學生所填

118

寫的學習單與回饋單中,研究者真正去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與想法,並調整自己 的教學。在此過程中,研究者從過往台上的「講述者」轉變為走到學生身邊協助 他的「引導者」。過去我總是為學生做太多,不但搞得自己筋疲力盡,也讓學生 失去自己學習的機會,然而現在我體會到在「鷹架」與「框架」之間必須拿捏得 宜,教師不小心介入太多,反而限制住了學生的發展。教師應將學習的主動權交 還給學生,唯有教師學習「放手」才能讓學生真正「上手」,。透過此行動方案,

讓我看見學生有別於傳統上課方式時所展現的閃亮風采,這也提醒我每個學生都 有無限的潛力,只要我學會透過學生的眼睛看世界,學生也會帶領我看見不一樣 的世界。

貳、教學活動設計上的轉變

在教學活動設計上,研究者跳脫了以往只侷限在教科書內容的教學,將國際 教育文化學習的內容融入英語課程中,除了為學生的學習增添了許多趣味性,也 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語言背後所隱藏的文化知識與價值觀。另一方面,研究者改 變了以往英語教學只限定在反覆練習單字與句型的模式,而進一步提供真實的情 境讓學生有應用英語的機會。學生在真槍實彈的跨國交流情境中,確切感受將英 語學好的重要性,產生內在學習英語的動機,這是以往在教學上依賴外在增強與 課堂遊戲以建造歡樂氣氛的英語課所達不到的境界。研究者體會到,只要讓「想 學」成為學生的動機,學生英語學習的路途就會自動開展。

119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王 陸(2006)。英語學習中的文化學習。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6(4):

88-89。

吳美玲(2013)。國民小學國際教育計畫實施現況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吳浩瑜(2014)。透過文化融合英語教學轉變學習態度: 一位台灣小學生之個案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吳煥烘、黃月純、張宇梁(2010)。兩岸城市小學生國際觀之研究。2010年海峽 兩岸中小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36-257,中國,上海市教育科學研 究院。

李明芳(2010)。學校國際化與國際教育。刊於教育部99年中小學教育專業知能 研習議程手冊。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編,嘉義縣。

李惠真(2014)。節慶文化在國小英語領域之課程設計與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沈姍姍(2000)。國際比較教育學。臺北市:正中。

林秀芳(2012)。視覺藝術結合英語教學對國小學童學習興趣之影響-以視覺圖 像卡為例。發表於2012年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研究生論文研討 會,新竹教育大學。

林彩岫(1989)。小學生的全球教育。國教輔導,28(2):7-11。

林寶山(1990)。教學-理論與方法。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20

邱玉蟾(2009)。學校推動國際教育應有的認識。取自 http://web.fg.tp.edu.tw/~tispa/blog/epaper/02/word/d2-3.pdf

姜曉玟(2013)。國中英語教科書之文化內容與文化覺識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洪美齡(1997)。嘉義市國小社會科教師的世界觀學現況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

3,45-74。

唐璽惠(1988)。高中生英語學習動機態度、師生互動、親子關係與英語科成就 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高薰芳、陳劍涵(2003)提升文化學習能力之教學策略:全球教育的啟示。教育 研究月刊,127-142。

康淑敏(2010)。外語教育中的文化意識培養。教育研究,367,85-89。

張玉茹(1997)。國民中學學生英語學習成就測驗之編製與英語學習動機相關之 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欽盛(2006)。臺灣教育國際化的政策與實施。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1,

1-16。

張興蘭(2012)。國際卡片交換專案提升國中生國際觀與英語學習動機之行動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4)。2005~2008 教育施政主軸。臺北市:編者。

教育部(2008a)。教育施政藍圖(2009-2012年)。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8b)。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9)。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草案簡報。2010年11月1日,取自

121

http://www.edu.tw/populace.aspx?populace_sn=1

教育部(2010)。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草案。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1)。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扎根培育 21 世紀國際化人才。臺北:

教育部。

教育部(2012)。中小學國際教育融入課程資源手冊。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3)。教育部人才培育白皮書。臺北:教育部。

郭生玉(1985)。心理與教育測驗。臺北:精華書局。

郭喬雯(2012)。從台灣國民小學教師參與國際教育融入課程之過程(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陳佩英、陳舜芬(2006,8 月)。美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教育資料與研究,71,

頁 109-132。

陳劍涵(2003)。文化學習在國中英語教學之行動研究---以一項全球教育合作方 案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陳錦芬(2002年5月)網際網路教學上多元文化的交流與整合。發表於2002年文 化研究與英語教學研討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曾湘茹(2009)。文化接觸:台灣大學生與非英文母語外籍生的跨文化溝通與文化

學習(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游家政(2011)。全球教育融入學校課程的原則與模式。教育研究月刊,206,5-16。

游毓玲(2003)。文化、脈絡與語言學習。臺北。

馮上容(2008)。外語註釋對台灣國中生文化學習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122

馮雅棻(2015)。西方節慶教學對國小學童文化知識與英語學習興趣影響之研究

(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榮村(2003)。挑戰二○○八:e世代人才培育的策略與願景。研考雙月刊。

黃碧智(2012)。臺灣《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之推動與反思-國民小學學校 本位融入課程規劃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南投縣。

楊于萱(2013)。iEARN跨國合作專題融入英語教學對國中生國際觀及英語學習 意願影響之質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楊育軒(2014)。跨文化溝通融入英語教學對國小學童英語學習動機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康寧大學,臺南市。

楊舒涵(2010)。全球文化融入國中英語課程實施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楊靜雯(2009)。國小階段英語分組教學與學習成就、學習興趣之相關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楊鴻昌(1985)。學習興趣。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網域。

葉育芳(2004)。搭建音樂智能與英語的學習橋樑--以原住民英語低學業成就學 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縣。

葛慈陽(2006)。學童實作影片融入國小自然科教學對學習影響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11年8月2日)。2011~2016臺北市全球教育白皮書。取自 http://www.doe.gov.taipei/ct.asp?xItem=2654369&ctNode=55353&mp=104001 趙子嘉(2011)。跨文化能力量表預試與修訂。明新科技大學100學年度校內專

123

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劉林榮(2002)。透過多元化的學習環境提昇學童文化學習與國際瞭解之能力-以台北市蘭雅國民小學為例的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新北市。

劉學蕙(2010)。全球文化導向教學對國小英語高低成就學生之英文閱讀效益(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蔡清田(2001)。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市:五南。

鄭韋伶(2012)。培養小二生全球視野知識與態度之教學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鄭茜文(2006)。台北市國小英語科不同年級之節慶文化教學現況研究台北市國 小英語科不同年級之節慶文化教學現況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 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戴維揚(2003)。九年一貫新課程文化學習與英語教學。載於戴維揚、梁耀南(主 編),語言與文化(頁1-17)。臺北:文鶴。

羅慕珊(2006)。英語讀寫活動對國小學童英語聽說學習成效及英語學習興趣的 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蘇復興(2005)。外語學習對跨文化知覺的型塑作用(The shaping effect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on cross-cultural awareness)。教育部專題研究計畫。

Ikeda Daisaku.,& Mykhail Zgurovsky(2012)。和平世紀的教育曙光:與烏克蘭教 育家的對話。(劉焜輝譯)。臺北市:正因文化。(原著出版於 2011)。

Robin Fogarty(2003)。課程統整的十種方法。(單文經譯)。臺北市:學富文 化。(原著出版於 1991)。

124

貳、英文部分

Alger, C. F.,& Harf, J.E(1984) Global education:Why? For whom? About what?Columbus, Ohio: Ohio State University.

Banks, J.A.(1995)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Historical development, dimensions, and practice. In J.A. Banks(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pp.2-24). New York: Macmillan.

Byram, M. (1997). Teaching and 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Chou, CT (1989). A study on the effect of the early start in learning English as reflected in children’s later English competence. Report on a project sponsored by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Deveney, B. (2007). How well-prepared do international school teachers believe themselves to be for teaching in culturally diverse classroom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6(3), 309-332.

Galloway, V. B. (1984). Communicating in a cultural context. ACTFL Master Lecture Series. Monterey, CA: Defense Language Institute.

Grundy, S. (1987). Curriculum: Product or praxis. Philadelphia, Pennsylvania, Pennsylvania: The Falmer Press.

Hanvey, R. G.(1976). An attainable global perspective. Denver, Colombia: Center for Teach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Kniep, W. M.(1987). Next steps in global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New York: The American Forum.

125

Mantle-Bromley, C. (1992). Preparing students for meaningful culture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25(2), 117-127.

Mills, G.E.(2010).Action research: A guide for the teacher researcher(4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Merrill/Prentice Hall.

Murphy, M. (2007). Experiences in the internalization of education: Strategies to promote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at Monterry Tech. Higer Education,53, 167-208.

NCSS(1981).Global education. A Position Statement of 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 In NCSS(Ed.).(1990). Social studies curriculum planning resources. USA: 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

Nostrands, Frances, B. & Howard, L. N. (1970). Test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Foreign Culture. In Perspectives for teachers of Latin American culture, edited by H. Ned Seelye. Springfield, IL: Office of Public Instruction.

Pike, G., &Selby, D. (1999). In the global classroom 1. Toronto, Ontario: Pippin Publishing.

Sapir, E. (1921).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

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