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參與者

以下對與本研究相關之研究場域、行動對象與研究參與者做脈絡的描述:

壹、研究場域

本行動的研究場域為研究者任教之國小,座落於花蓮縣吉安鄉七腳川溪畔,

位於花蓮市與吉安鄉的交界處。該校擁有百年的歷史,目前五、六年級各六個班,

一至四年級各五個班,共三十二個班級,另設有幼稚園與兩班的資源班。由於少 子化的影響,學生人數逐年減少,班級數也逐年減少中。

該校屬於花蓮縣人數的中大型學校,全校教職員工 73 人,國小部學生 939 人,

以人數結構來看,除漢人、客籍子弟外,原住民籍學生 343 人,以阿美族居多,

少數為太魯閣族、泰雅族等其他族群,學區內的家長社經背景以工商服務業者為 主。

該校教學媒體與設備充裕,每間教室均附有以下的教學設備:單槍投影、音 響、教學用電腦等,視教師個人教學需要亦可申請實物投影機,為教師們提供了 多元化教學的機會與便利性。這些充足的教學設備均為本研究進行的得力助手,

使用上不僅能引起學生的好奇心與新鮮感,網路的完善配置也有助於學生資料的 搜尋,以便概念構圖時能舉出更多相關的實例說明。此外,若要展現學生繪製的 概念圖,實物投影機更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它能有效的減少學生來回走動觀 摩的時間浪費,對於概念圖的編排與修改一目了然,為本研究提供了相當大的助 力。

貳、行動對象

本行動研究的對象為研究者擔任導師之班級,該班為六年級,男生 17 人,女 生 14 人,共計 31 人,其中有 8 位原住民學生,皆為阿美族。班上有兩位過動個 案,一位對學習較無動力,另一位則喜歡發表,唯發表的想法經常不是所討論的 主題範圍內。

根據學校的資料統計,約有四分之一的家庭屬貧困家庭,營養午餐費用是由 縣府或私人企業補助,而課後上安親、補習或才藝班的學生比例不到三分之一。

透過瞭解其家庭背景,發現因平日忙於家庭生計等經濟問題,家長對學生學業方 面的關心度不高,大多數的期待是孩子能平安長大即可,不太干涉孩子在校的表 現,對學業表現也不甚要求。

該班可能受學區之學風影響,就整體而言,學生學習的意願及主動性較低,

有賴教師的鼓勵與教學策略的創新,來引起他們的學習動機與興趣,因此我選擇 了應用概念構圖,改善、解決社會學習領域教學上的問題,也藉由提供學生另一 種學習的方法,期能使之內化、並參考應用在其他方面,對於學生的學習能有所 裨益。

此外,本研究在關懷研究倫理上的作法為:在開始行動前六上的班親會便和 家長討論到,將會在班上的社會學習領域中實施概念構圖的教學,表明我的研究 目的與方向,家長對於教師是採取支持與信任的態度,願意配合教師的教學方式。

在資料蒐集時的錄影、錄音,或是學生的歷程檔案都會以化名或代號方式作匿名 處理,遵守保密的原則。在徵求協同研究者的同意參與後,每次討論與觀察記錄 謄為文字稿後,會再次與協同研究者確認其內容,以確保資料的真實性與正確性。

參、研究參與者

一、教師即研究者

(一)研究者的背景與相關經驗

研究者畢業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經實習一年後,便在此校擔 任高年級導師至今,實際教學年資為七年,任教社會學習領域四年,對於課程內 容、教學方法有著相當的認識與經驗。民國九十七年考取台東教育大學社會科教 育教學碩士班,利用暑期進修的機會充電相關之專業知能,因而對「行動研究」

有了基礎的認識,也了解它對於改善教學現場的問題,應有一定的成效。

此外,幾次參加了與概念構圖教學相關的研習後,對於概念構圖教學有著濃 厚的興趣,為了解決當前社會學習領域教學中的現象與問題,探究了相關的文獻 及理論後,將躍躍欲試的心情轉化為實際行動,確定了研究的方向,因此欲將自 身的研究與教學作一結合,希望在不斷的進行著「探究—行動—反省」之循環歷 程中,亦即《中庸》所謂「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篤行之」的行動過程裡,

能增進教學實踐的知識,以期達到教學專業與達到自我成長之效。

(二)研究者角色

陳惠邦(2003)指出,「教師即研究者」,在行動研究的歷程中,教師本身就是 研究中的主體與客體,藉由有意識地探究與反省自身的教學,不僅可以改善實務、

建構自己的教學專業,亦對教師的專業知識有所增長。在本研究中,我扮演了多 重的角色,不僅是教學的行動者,也是其中的觀察者、研究者,除了將學生視為 研究對象,也要以自己作為研究的焦點。在教學過程中,以錄影觀察、教學省思 札記、協同研究者之討論記錄,與學生歷程檔案等作為研究工具,在行動的前、

中、後不斷地省思自身教學,以精進下一次的行動之參考。

教師對於自己的觀念、假定和習慣,要不斷地加以檢視和批判。透過自我意 識批判與研究,使自己更有自知之明,來改善自己的教學實務

(Stenhouse,1975;引自鄭增財,2006)。 二、協同研究者

如前所述,教育行動研究能協助教師重拾專業知識,但為了免除受到教師個 人偏見、意識型態所影響,因此,陳惠邦(2003)指出教育行動研究亦強調教育專 業工作者之間的協同合作,希望藉由彼此的參與,建立批判反省、對話溝通、理 解尊重之態度,不僅解決當前教學實際中的現象與問題,藉由他人而發現自己的 盲點,彼此間的經驗交換與想法交流更能作為改進自身教學、修正行動的參考,

也能獲得專業工作與情感上的支持,發揮團隊凝聚的最大力量。

本研究的協同研究者非特定對象的學年教師、同校教師或同為在職之研究所

同學。在行動的過程中,長期的與賴亮郡教授討論與接受其指導,藉此澄清相關 理論上的疑惑,並透過與多方協同教師的互動對話,在分享、信賴的研究關係中,

共同分享自己的困境與行動歷程,「他山之石,可以供錯」,使此行動能盡可能的 符合教育行動研究之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