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對象

機構及日期 2011/3~2011/5:中華語言研習所(TLI) 2011/3~2014/2:台師大國語中心(MTC) 2014/3~現在:台師大台灣歷史研究所 備註 自學時間 : 每週使用華語語法書 7 個小時

一直以來在日常生活上用華語溝通的比例較低

使用華語說話的機會為每週兩次 4 個小時的語言交換與華語 課而已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7

鑒於這兩個特徵,他的華語能力裡面可能會發生了語言僵化的現象。筆者當 輔導課教他華語時,一些發音的問題一直都改不過來,而每次都出現同樣的 偏誤。

一、受試者基本資料

本研究的受試者為一位來自日本九州地方福岡縣,年齡 69 歲的男學生。

他是非華裔的日本本地人,以日語為母語,而他除了日語之外,還會說九州 方言之一的筑後話。在第二章的四節探討了日語高低重音的特徵,但此筑後 話為屬於日本方言當中的 2無重音方言,這樣每個詞上沒有固定音高的高低 類型方言,有可能影響受試者習得華語聲調。他與日本人溝通時通常使用日 語標準話,與家人或是同鄉的朋友講話時才會用到自己的方言,所以目前使 用筑後話的頻率不高。日本各地方的方言都有各特色,他覺得筑後話與日語 標準話的差異是使用的詞彙(同樣的意思,但與標準話不同的詞)、重音的 位置以及語氣等。而他認為自己的方言不會成為學習華語的障礙,還是日語 標準話的干擾較大。他除了華語之外,還學過英文,是義務教育的過程中學 的。他本來學習華語的動機為與他之前的工作有關係。因為他之前在日本教 外國人日語時有許多中國人,學日語的中國學生經常用中文問他問題,因此 那時他才發覺到華語的必要性而就決定學習華語。但他來台之前已經退休了,

而且目前幾乎都沒機會教外國人日語,所以現在他的動機變成為了和以華語 為母語人士順利交流。

受試者年輕時日本某所大學的研究所畢業,拿到了碩士學位。大學時的 專攻為商學,在研究所時念會計學。在學習情況方面,他在高中時為了合格 大學,第一堂課之前與下課後都有一個小時的輔導課。大學與研究所時通常 沒預習和複習,僅有預習過英文課與第二外課程的法語課內容。這門法語課 他修了一年。另外大學的時候有時候和日本朋友一起找會說英文的外國人訓

2 無重音方言為不能以重音的位置與種類為辨別語義,而詞彙本身沒有固定的音調類型;如

“箸”和“端”,這兩個詞音高的高低以東京式重音的方式來描述的話,前者是高低,後者 是低高。但無重音方言是沒有固定的音調類型,因此這兩個詞都可以唸高高、高低、低高、

低低(馬場良二 2015)。

練英文會話。他除了英文之外,也喜歡學數學Ⅰ・Ⅱ,相反,不喜歡數學Ⅲ、

科學與日本國語的古文。他從小一直喜歡聽英文歌,而學生時儘掌握和外國 人溝通的機會,因此他自己認為他對於英文的聽力程度不錯。另外從國中到 大學二年級一直都學了英文課,課程的主要理念為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因 此對於英文讀寫方面的能力也有自信。他研究所畢業之後在一般的公司上班,

退休之後受過 420 個小時的日語教師的培訓教育,再擔任半年的日語老師。

他已經驗過日語老師的立場和華語學生的,透過這兩點他針對語言學習的看 法是無論自己有沒有教語言的經驗或學習語言的經驗,接觸到新的語言時需 要柔軟的想法,就是不必強行應用之前用過的學習方式,要找跟該語言合適 的學習方法。

二、受試者華語學歷

受試者 2011 年 2 月底來臺之後一直都居住在臺北地區,因此在臺時間 大約六年半。回國的頻率為每半年一次。他來臺之前在任何地方都沒學過華 語。他來臺之後,前三年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中心普通班讀了 12 個學 期(三年)的華語,同時剛來臺灣時在中華語言文研習所(TLI)讀了三個 月。在臺師大國語普通班學習時,學過新版《實用視聽華語》第一、二、三、

四冊及商業會話課的教科書。一個星期上五節課(10 個小時),另外還要自 學 5 個小時。在自學時他為加強聽力與書寫能力,採用的方式為聽教科書的 光碟、看電視節目以及用語法書學習。因為同班同學都是比自己還年輕,有 興趣的話題也不太一樣,因此上課時他經常不太積極和同學說話。這即是受 試者不常用中文說話的原因之一。在TLI一個星期上兩節課(2 個小時)時,

是以師生一對一的方式為進行上課,上課時受試者發言的頻率很高。在臺師 大國語中心讀書的期間通過了文能力測驗的中級 3,但在他來看,生活基本 溝通還是有一些溝通困難,偶爾會遇到華語問題。

受試者自 2014 年 3 月至目前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歷史系研究所

3 華語文能力測驗(受試者考這個測驗時的簡稱稱為 TOP,與現在 TOCFL 不同的分級制度)

中級的基準為適合在臺灣學習 480-960 小時以上或具備華語 8000 詞裡的 5000 個詞彙量之外籍 人士(張莉萍 200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9

碩士班。就讀的原因是對於日治時代的教育方式與臺日關係有興趣,想要深 入瞭解其時代的背景。在研究所的第二、三學期(共一年),他在臺師大修 過專門開給外籍生的初級華語課程,一個星期上一節課(2 個小時),使用 的教材是教師自己編輯的講義。自 2017 年 9 月中旬,上同樣臺師大華語系 的中級華語課程。另外受試者自剛入學至今,每個星期都上臺師大華語文教 學研究所之輔導課。此輔導課為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的碩博士生當老師進行教 華語,他在第一、二學期和臺灣本地學生學習華語,之後都跟著筆者學習。

他一個星期上兩節課(4 個小時),使用過的教材為《實用視聽華語》第二、

三冊及華語文能力測驗的模擬考等。

三、受試者華語學習現況與其問題

這裡的現況指的是自本研究實驗開始一年前的 2016 年 9 月至今的情況。

此期間內受試者沒修過、旁聽過臺師大的華語課程。他這一年修了日本歷史 課,在上課中老師都用華語進行上課。除了上學校的課程之外,他每個星期 都與臺灣本地人做兩次 4 個小時的語言交換,另外還要上兩節的輔導課。此 外他每個星期花 7 個小時自學華語語法(不包括輔導課)。

受試者認為目前華語學習環境的問題為沒有跟母語人士溝通的機會。除 了上述的機會之外,能夠提高口說能力的很少。雖然他有幾個臺灣朋友,但 他們都居住在臺北以外的地方,偶爾會打電話聊天或傳簡訊而已。受試者本 人也不常出去外面,比較難找與母語人士說話而且興趣不一樣。但是他並不 是不喜歡和別人交際的人,若和朋友一起的話,願意參加某個活動。

四、受試者對於自己華語能力程度的意識

受試者認為華語聲調的正確性很重要,其原因是他跟別人講話時常會發 錯聲調,使對方誤會意思。對他來說,為了能夠跟別人順利溝通,所以他要 求自己能夠溝通即可。他覺得自己的聽力不好,是因為經常聽不太懂對方的 內容,尤其不太能聽辨聲調。另一方,將發元音與輔音的能力評價得普通,

是因為跟臺灣朋友聊天時,若受試者發的聲調正確,朋友大概聽得懂意思。

因此他認為自己發元音與輔音能力的問題不太嚴重,但還需要加強發聲調能 力,需要臺灣朋友多多糾正其聲調。

五、受試者對於學外語與年齡關係的看法

關於學習外語與年齡的關係,受試者認為因為人類在小時候語言發音的 吸收能力很高,所以上國中以前學習外語發音比較好。但最重要的重點為要 不斷地訓練,因此哪個年齡都一定能夠學會外語。關於年輕時與中年以上學 習外語,他認為跟中年以上人比起來年輕人更有吸收能力與理解力,因此培 養外語的聽力與口說的方面,年輕人比較優秀。年輕人更優秀。另一方面因 中年以上的人士已累積許多學習經驗與知識,已具備柔軟的思考,因此培養 外語的閱讀與書寫的方面,中年以上的人比較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