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為研究者任職的台中市某國小特教班兩名學童。兩名皆是國小 三年級實歲8歲的學生,分別為小宸(受試甲)與小皓(受試乙)。

研究對象皆領有中度智能障礙身心障礙手冊,並經台中市特殊教育學生鑑 定及就學輔導會(簡稱鑑輔會)鑑定安置於台中市某國小自足式特教班。該班 的國語課、數學課是採分組教學,兩名學生皆為該班的高組學生,至於其他科 目則採不分組教學,表 3-1 為兩名受試者的基本資料。

表 3-1

受試者基本資料

受試甲(小宸) 受試乙(小皓)

性別 男 男

年級 三年級 三年級

障礙類別/程度 智能障礙/中度 智能障礙/中度

合併其他障礙 無 無

32

33

表 3-2

受試甲文蘭適應行為量表中文編譯版評量結果

次領域 原始分數 標準分數 百分等級 年齡分數

接受性 17 4-4

表達性 26 3-8

讀寫 5 4-0

溝通領域 48 60 0.4 3-10

個人 44 4-4

家庭 11 5-6

社區 19 3-2

日常生活技巧領域 74 59 0.3 3-8

人際關係 15 1-2

遊戲與休閒 16 3-4

應對進退技巧 5 2-0

社會化領域 36 64 1 2-0

粗大動作 18 3-0

精細動作 19 4-10

動作技巧領域 37 64 1 4-0

適應行為總量表 195 59 0.3 3-8

(三)受試甲的動作技能特徵

受試甲需要他人部分動作協助才能完成「滾」的動作;在做「閃躲」動作 時無法注意障礙物,經常需要他人口語提示,顯示其動態平衡能力不佳。在做

「滑行」、「走」、「跑」動作時,受試甲的肢體動作顯現出不協調的狀況,

顯示其移動性的基本動作需要加強。受試甲在做「投」的動作時經常無法對準;

在做「運」的動作時經常會有漏球的狀況;而近距離可以做「傳」的動作,但 只要拉長距離就需要他人協助才能完成,顯示受試甲的操作性基本動作不佳。

(四)受試甲與同儕相處情形及其社交技巧行為

觀察受試甲(小宸)與同儕的相處情形,發現小宸會想要幫助他人,但他 在幫忙的同時也會有罵對方的行為,像是:「XXX,你好笨耶!」,因此,

34

研究者與協同教師一致認為,受試甲(小宸)需增進「鼓勵他人」的社交技巧 行為。

小宸喜愛畫畫、玩電腦遊戲以及組合性的玩具,他喜愛老師用搶答的方式 上課,若是老師先請別人來進行上述他喜愛的活動,他則會說:「為什麼都是 他!」。在排隊時也會趁老師不注意時插隊,如果被老師發現,則會笑笑地說:

「我不是故意的啦!」。研究者及協同教師認為個案甲(小宸)需增進「輪流」

的社交技巧行為。

小宸遇到挫折時較不會求助他人,他經常會用哭泣的方式表達,當老師詢 問他:「不會要怎麼辦?」時,他才會說:「老師,請幫忙。」。如果老師要 求一起解決難題時,小宸則會有生氣的情緒產生。此外,小宸在遇到困難時也 不會求助同儕來共同解決問題,因此,研究者與協同教師認為個案乙(小宸)

需增進「合作」的社交技巧行為,並藉此來尋求同儕及他人的協助。

綜合上述,研究者認為加強受試甲(小宸)的肢體動作、社交技巧行為有 其必要性,故研究者採用適應體育教學方案介入其社交技巧行為。

三、受試乙(小皓)

(一)基本資料

受試乙(小皓)是雙親家庭的孩子,個性較為膽怯,平常喜愛與阿嬤在一 起,有一名弟弟。小皓在學前階段就讀普通幼稚園,畢業後就讀本校的特教班。

(二)文蘭適應行為量表中文編譯版評量結果與解釋

由表 3-3 可知,受試乙(小皓)在各領域皆在百分等級 1 以下,所有領域 皆介於負 2 到負 3 個標準差之間,顯示適應行為偏低,再從年齡分數來看,人 際關係、遊戲與休閒、應對進退技巧及粗大動作特別偏低。

35

表 3-3

受試乙文蘭適應行為量表中文編譯版評量結果

次領域 原始分數 標準分數 百分等級 年齡分數

接受性 18 6-4

表達性 29 3-10

讀寫 7 4-4

溝通領域 54 63 1 4-4

個人 41 4-0

家庭 9 5-0

社區 20 3-4

日常生活技巧領域 70 58 0.3 3-6

人際關係 13 0-10

遊戲與休閒 12 1-10

應對進退技巧 7 2-8

社會化領域 32 60 0.4 1-4

粗大動作 18 3-0

精細動作 20 5-2

動作技巧領域 38 65 1 4-2

適應行為總量表 194 59 0.3 3-8

(三)受試乙的動作技能特徵

受試乙在做「滾」的動作時,上身會抬起,當他人給予動作協助讓他平躺 並滾動時,他的肢體顯得僵硬且上身會一直不自覺地抬起;在做「閃躲」動作 時經常無法注意障礙物,或者是注意障礙物時,「閃躲」的動作就會變慢,顯 示其動態平衡能力不佳。在做「滑行」、「走」、「跑」動作時,受試乙的肢 體動作顯現出不協調的狀況,顯示其移動性的基本動作需要加強。受試乙在做

「投」的動作時無法對準目標;在做「運」和「傳」的動作時,因為手眼協調 能力不佳且較容易分心的關係,經常會有漏球的狀況。

(四)受試乙與同儕相處情形及其社交技巧行為

觀察受試乙的社交技巧行為,發現在進行遊戲或回答問題時,小皓會有責

36

罵同學的行為發生,他會小聲地說:「都是他啦!」、「很笨耶!」,因此,

研究者與協同教師認為受試乙(小皓)需增進「鼓勵他人」的社交技巧行為。

小皓在遊戲或排隊的過程中,會趁老師不注意時推開同學插隊,並小聲地 說:「走開啦!我啦!我啦!」,此外,如果是進行輪流回答或遊戲時,如果 老師沒有先叫小皓,他會小聲地說:「都是他,都是他。」研究者與協同教師 認為受試乙(小皓)需增進「輪流」的社交技巧行為。

當老師要求自願者協助其他同學時,小皓鮮少會主動去協助他人共同完成 任務,此外,小皓在下課時較常自己玩積木、玩具車或是辦家家酒遊戲,研究 者與協同教師認為受試乙(小皓)需增進「合作」的社交技巧行為,希望藉此 也能增進小皓與他人的互動。

綜合上述,研究者認為加強受試乙(小皓)的肢體動作、社交技巧行為有其 必要性,故研究者採用適應體育教學方案介入其社交技巧行為。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