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 基線期(A1) 蒐集觀察資料 進行 CW-FIT 試運作(他班)

4 CW-FIT 第一層級教學

5 介入期(B1)

蒐集觀察資料 CW-FIT 第一層級實施

6 蒐集觀察資料 CW-FIT 第一層級實施

7 介入期(C1) CW-FIT 第二層級教學/

蒐集觀察資料 CW-FIT 第一、二層級實施

8 蒐集觀察資料 CW-FIT 第一、二層級實施

9 基線期(A2) 蒐集觀察資料 10

11

介入期

(B2/C2) 蒐集觀察資料 CW-FIT 第一層級實施 CW-FIT 第一、二層級實施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運用的相關工具,依不同用途予以歸為實驗前、實驗階段、

實驗後三類,整理如表 3-4,並分別介紹如下:

62

壹、 實驗前

一、 方案介入前訪談大綱(附錄七)

在方案介入前,研究者訪談融合班的班級導師與自然科教師,先對 其說明研究目的與流程,並針對融合班全班學生與目標學生在課堂中 的狀況進行了解,藉此暸解教師對學生在課堂行為的期待。

表 3-5

研究工具一覽表

階段 研究工具 使用者 附錄

實驗前 方案介入前訪談大綱 導師、自然科教師 七

實驗階段

增強物調查表 全體學生 九-2

課堂行為觀察紀錄表 觀察者 四-1、四-2

教師行為觀察紀錄表 觀察者 五

自我管理紀錄表 自然科教師、目標學生 十二-2、十二-3

CW-FIT 實施程序檢核表 研究者、自然科教師 六

錄影機、計時器 觀察者、自然科教師

實驗後 介入成效問卷 自然科教師、全體學生 八-1、八-2

貳、 實驗階段

一、 增強物調查(附錄九-2)

研究者在介入前,先透過增強物調查表暸解融合班班級學生喜愛的 增強物為何,其內容包含物質性、活動性或社會性等類別,以小組為 單位進行討論。研究者、自然科教師與導師將根據調查結果,討論歸 納出一份清單,作為介入過程中學生達到目標分數的獎勵措施,內容 載明各項增強物與可兌換的點數數量,各組可採立即兌換或累計兌 換。

二、 課堂行為觀察紀錄表(附錄四-1、四-2)

63

觀察者使用於基線期和介入階段,針對全班學生的團體課堂參與行 為,以及目標學生的課堂參與行為和干擾行為來檢視介入成效。

全班學生的團體課堂參與行為包括遵從教師指令(如朗讀、書寫、

討論、注視教材、回答問題等)、適當獲得注意、與忽視同學不適當行 為等三項。以時距紀錄法來記錄,每個時距 20 秒。在每一個時距內,

二位觀察者將使用耳機,同步透過聲音信號提示的錄音裝置,掃視小 組課堂參與情形,如果小組中的所有學生均表現上述的參與行為,觀 察者將會在「課堂行為觀察紀錄表(團體學生)」(附錄四-1)紀錄該組 一個加號(+);如果小組中的任一位成員沒有出現任一課堂參與行為,

觀察員將紀錄一個減號(-)。觀察者的觀察順序為第一組、第二組、第 三組依序下去,每節課程開始十分鐘後連續觀察記錄 20 分鐘。由於全 班分六組(每組 4 人),所以每小組在一節課中共有 10 次的紀錄點,以 百分比計算,百分比越高,代表該組學生的團體課堂參與行為越佳。

其計算方式為:目標行為畫「+」的次數

10 × 100%

目標學生的課堂參與行為包括遵從教師指令(如朗讀、書寫、討論、

注視教材、回答問題等)、適當獲得注意、與忽視同學不適當行為等三 項。而其課堂干擾行為包括未經允許離開座位、製造噪音達 5 秒以上、

未經允許與他人說話或爭吵、做出干擾他人上課的動作等四項行為。

同樣採時距紀錄法,透過錄影觀察,每個時距 20 秒,一次兩位(疑似) 目標學生,每節課程開始十分鐘後連續觀察記錄 20 分鐘。兩位觀察者 透過課室觀察系統軟體(周禾程,2007),設定觀察時距,分別針對目標 學生課堂行為進行觀察。如果目標學生出現標的行為,觀察者將會在

「課堂行為觀察紀錄表(目標學生)」(附錄四-2)即畫記一個加(+),反 之,則畫減(-)。目的是為了觀察與統計目標學生上課的行為。再分別 計算參與行為和干擾行為的行為表現時距百分比。

64

其計算方式為:目標行為畫「+」的次數

30 × 100%

三、 教師行為觀察紀錄表(附錄五)

為了瞭解教師使用讚美或訓誡的次數是否因為實施 CW-FIT 而有所 改變,將以教師行為觀察紀錄表統計。教師讚美行為即教師對於個人 或團體適當的行為表現給予社會性的關注,包括明確具體的口頭評論,

或是 CWFIT 所記的點數。口頭評論例如:「很好!能夠跟著指令。」「謝 謝你舉手讓我注意。」所以,當教師出現口語稱讚或給予點數時,則 在「教師行為觀察紀錄表」中的「讚美行為」欄位劃記一次。而教師 訓誡行為是教師對於個人或團體的不適當行為表現給予社會性的關注,

包括使用負向的、訓誡的、威脅的、懲罰性口頭評論,或是 CWFIT 所 扣的點數。口頭評論例如:「你不是這班的學生嘛!」「我告訴你坐下!」

「再沒有安靜下來,等一下就不用下課了!」「自由時間取消!」。當教 師出現口語訓誡或是扣點數時,則在「教師行為觀察紀錄表」中的「訓 誡行為」欄位劃記一次。觀察者採事後觀察錄影的方式來進行。

四、 自我管理紀錄表(附錄十二-2、附錄十二-3)

研究者教導目標學生自我管理策略(CW-FIT 第二層級)時,讓目標 學生運用自我管理紀錄表自行監控行為是否有達成,有達成即在表格 上面打勾,目的是為了讓其自我覺察,藉此表現適當的課堂行為。直 到受試者能在抽離練習的課堂上獨立操作自我管理策略,且與研究者 評分一致性達 80%後,才能在自然課堂中搭配團體的第一層級實施。

附錄十二-2 為學生紀錄用,附錄十二-2 為研究者教學時用。

五、 CW-FIT 實施程序檢核表(附錄六)

為了確保介入程序的完整與一致性,研究者與自然科教師將於介入 期時透過 CW-FIT 實施程序檢核表共同檢驗之,本表係參考 CW-FIT 相 關文獻(Kamps et al.,2015;Conklin,2010)修正而成,檢核項目主要為自 變項的實施流程,其內容為 CW-FIT 的介入措施如:教學工具準備、

65

每日目標點數設定、使用計時器、複習適當行為技巧、給予個別或團 體點數等,勾選的項目為「是」、「否」或「不適用」,完整度的比率計 算將視勾選「是」的項目除以應實施項目的總數,第一層級應實施的 項目總數為 9 個,第一層層級加第二層級應實施的項目總數有 11 個。

此表用以檢核自變項實施的狀況,如果關鍵的項目未實施,減少的介 入措施將會潛在性的影響自變項。例如:沒有給予團體點數、適當行 為出現時沒有給予讚美、增強物沒有及時給予,那麼介入的效果將會 減弱。於每節課結束後進行檢核與計算,如果程序信度未達 80%,研 究者將與自然科教師討論並協助如何確實實施 CW-FIT 的方法。

六、 錄影機、計時器

兩臺錄影機分別架設於教室前面和後面,全程記錄受試者的學習狀 況,以了解受試者在介入前與介入期間之課堂參與情形,並有助於後 續確認觀察記錄的正確性,也可做為訓練觀察者紀錄一致性的工具。

計時器用於教師進行教學時,設定固定時距來提醒教師給予學生回餽 與增強。

參、 實驗後

介入成效問卷(附錄八-1、附錄八-2)

研究結束後,透過介入成效問卷的調查來評估本研究之社會效度 (Horner, Carr, Halle, McGee, Odom, & Wolery, 2005),其內容乃參酌 CW-FIT 相關文獻而設計,分為教師版和學生版。

教師版問卷內容參酌包含量化和質性描述兩個部分;量化部分,量 表採李克特式五點量表設計而成,評量者依題項描述勾選認為符合的 程度,有 16 個問題,這些問題涉及 CW-FIT 之易用性、可接受性、有 效性、和學生反應等層面。學生版問卷內容則是由 11 個題目所構成,

每題給予學生三個程度的選擇,內容評估學生喜歡活動的程度、活動 容易瞭解與否、行為學習與行為實踐的程度如何等。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