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融合班學生課堂參與行為

第二章文獻探討

本研究主要是以「班級層級功能本位介入小組」(CW-FIT)方案來 改善融合班班級學生之課堂參與行為,因此本文先從融合班學生課堂 參與行為談起,然後說明班級層級功能本位介入小組方案的內涵,最 後,探究班級層級功能本位介入小組方案在改善學生課堂參與方面的 研究。

第一節 融合班學生課堂參與行為

壹、 學生課堂參與行為之意涵

不 論 是 對 普 通 學 生 或 是 身 心 障 礙 學 生 而 言 , 學 生 的 參 與 (engagement)被認為是影響學習成效與學業成就的一項重要關鍵因素 (Greenwood 1991;Skinner , Kindermann & Furreret 2009)。當學生有高 度的參與行為,將會學習越多,獲得較好的學業成就,也就會追求較 高等的教育。Katz(2013)認為學生的參與度也與融合(inclusion)程度是 相關的。

關於學生參與的定義很多(Dunleavy & Milton, 2009),以下四個層面 是最常被提及的,其中三個與行為有關,一個與情感有關,並且各有 其評估的指標(Appleton, Christenson, Kim, & Reschly, 2006;Finn &

Zimmer, 2012)。

(一)學業參與(Academic engagement)是指與學習過程直接相關的行為,

例如專注、表現學習的興趣、完成課堂或回家的作業、或是課後 的學術學習行為。其評估方式可以透過可觀察的注意力或學生的 自我報告、課堂和家庭作業的完成、持續工作時間或課後的學術 參與(吳明隆,2003;Park et al, 2012; Skinner et al., 2009)。

(二)社會參與(Social engagement)則是學生遵循教室行為規則的程度,

10

例如準時上下課、適當地與教師和同儕互動、無反社會行為(如退 出學習活動及干擾他人)。當學生有高度的社會參與時,能促進更 多的學習,感覺有歸屬感,和具有積極的社會自我概念,反之則 干擾學習(Katz,2013)。可以從出席率、自我報告、社會或反社會行 為、疏忽或破壞的行為、隨意說話、拒絕跟隨指令等評估此項。

(三)認知參與(Cognitive engagement)為學生在學習過程時,在學業上的 努力與心力,不只完成課業的要求,更運用學習策略和積極地自 我調整(謝秉弘,2013)。例如:提出問題澄清概念、挑戰困難的 任務、閱讀與研究教師所要求的作業、以及使用自我調整和其他 認知策略來指導自己的學習。高度認知參與能夠促進學生學習更 複雜的材料。通常可透過學生表達他們的認知過程、報告如何使 用策略解決問題或觀看他們的學習活動記錄、提問的內容及與教 師的課後互動等進行評估。

(四)情感參與(Affective engagement)是指學生對學校及其相關運作的 情緒感受,同時可能包含了正向情感和負面情緒。情感參與能夠 激勵學生的參與行為與努力行為,並讓學生對於學校有歸屬感與 認同感。從學生對學校價值、感受及歸屬感的自我報告可以評估,

或是與同儕和教師的關係。

而本研究所指的課堂參與,著重在課堂中可觀察到的學業參與行為 (如:工作中行為)和社會參與行為(如:遵守教室規則)。Greenwood、

Delquadri與Hall(1984)認為課堂參與包含具體的教室行為,包括:書寫、

參與工作、大聲朗讀、安靜閱讀、提問與回答問題、討論等;並將其 分為積極參與和消極參與,積極的參與如:寫作、大聲朗讀、與教師(同 儕)討論或回答學習的內容等,而消極的參與如:安靜聆聽、注意課本 等(Caldarella et al, 2014 ),而Shapiro (1996)依此並建立一套觀察代碼,

明確的檢核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表現。工作中(on task)也是學生課堂有 效學習的關鍵指標,包含學生在座位上、眼睛接觸老師和教學相關材

11

料、舉手回答問題等(Heering & Wilder,2006;Weeden、Wills、Kottwitz

& Kamps, 2016)。而Conklin (2010)認為要培養學生的利社會教室行為,

藉以增加課堂參與行為而減少問題行為,將其具體定義為工作中(如目 視教師、朗讀、寫字、回答問題或發問)、舉手、工作完成度、在座位 上、合規行為(如聆聽他人說話)等來行為目標。

有關評估學生課堂參與情形的指標,通常在瞭解學生於班級中的活 動是否符合教師所期望的行為,因此,受到教師所期待不同、對課堂 參與行為評價不同、以及學生年齡層的不同,這些課堂參與情形的指 標也有所不同(劉佳蕙、鄭淨勻,2008)。雖然教師評估學生課堂參與的 具體行為沒有一致性的規定,但是參考相關文獻,大致為遵照教師指 令、完成任務與工作、參與課程或活動、遵守教室規則等方面來進行 評估,本研究也以這些面向進行觀察 (Kamps,et al., 2015;Kamps, Conklin, & Wills 2015;Wills, et al., 2014;Wills, et al., 2016)。

影響學生課堂參與的因素很多,學校環境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不 論學生有特殊需求與否,其課堂參與和學校層級因素、教室環境(如教 師行為、教學策略與活動、教室結構、同儕和作業性質等)以及學生個 別需求有關(Fredricks、Blumenfeld & Paris,2004;Steinbrenner & Watson, 2015)。另外,研究顯示教師的支持、教師明確的期待、良好的教室管 理與規範、支持學生選擇、自主的環境、同儕的支持、建立正向師生 關係等等皆能促進學生課堂的行為參與(Fredricks et al.,2004 )。

貳、 融合班課堂參與之行為問題與功能

當學生無法參與課堂活動時,會從他們的行為顯現出來,因此,學 生的行為可視為一種與外界溝通的方式(吳淑美,2004)。身心障礙學 生因其受到身心特質的影響,若加以環境的不利因素,則易造成生活 適應上的困難,而衍生出行為問題,影響其課堂參與。但不論是普通 班或是融合班,教師都會面臨各種教室行為問題,他們可能需要花許

12

多的時間處理少數學生的干擾與分心行為,以致於影響整個班級的課 堂參與時間(Conroy、Sutherland、Snyder & Marsh, 2008),許多教師視 其為棘手的問題(Scheuermann & Hall, 2008)。而當教室處於一個吵雜、

干擾性很大的環境裡,學習是不容易產生的(Barebetta, Norona, &

Bicard,2005)。

什麼樣的行為是構成問題的呢? 鈕文英(2009)主張在認定行為是否 有問題時,需要考慮四個因素:(1)行為本身是否符合個體的年齡、性 別和發展程度;(2)行為發生的時間與地點是否適當;(3)個體所屬文化 和其重要他人對此行為的看法;(4)行為對個體和所屬的環境而言,是 否 不 適 當 、 是 否 嚴 重 、 是 否 會 造 成 自 己 和 別 人 的 傷 害 或 困 擾 。 Scheuermann和Hall(2008)認為通常學生在教室所表現的行為並不會太 嚴重,但是若該行為在發生的頻率、持續的時間、行為的強度、行為 適齡性、與行為的型態等出現任一狀況時,則會成為行為問題。陳佩 玉、蔡淑妃(2013)認為應跳脫以教師為中心的想法,轉以學生的學習情 形為主要考量的重點,倘若學生的特殊行為,不至於影響課程目標或 影響其和同儕互動,則無需視為行為問題。所以,什麼是行為問題往 往因時因地因人而異,要依據特殊的情況來判斷和界定(施顯烇,1995)。

本研究係以學生在課堂參與中出現了影響自己或他人學習的狀況,則 視為行為問題。

行為問題大略可分為外向性行為問題和內向性行為問題。外向性的 行為問題,如攻擊、過動、抗拒、破壞、暴躁、譴責、侵犯財物、及 違規行為等;內向性的行為問題, 如害羞、退怯、自卑、焦慮、恐懼、

躲避群體、哀傷、憂鬱、冷漠、過度敏感、固執等(Coleman,2008;侯 禎塘,2003)。而身心障礙學生常見的行為問題可分為固著行為、自傷 行為、攻擊行為、不適當的社會行為、特殊情緒困擾、身體調節異常 等方面(Meyer & Evans, 1989)。這些行為問題或輕或重的影響著身心障 礙 學 生 自 己 及 其 同 儕 之 課 堂 參 與 。 Evans 、 Harden 、 Thomas &

13

Benefield(2003)針對教室行為問題有效介入措施進行後設分析,發現有 四種類型課堂行為問題會被視為標的行為:第一種是分心行為問題,

例如不參與工作、亂動鉛筆或其他物品與離座徘迴等;第二種是干擾 行為問題,例如大叫、說話、干擾他人工作等;第三種是攻擊行為,

例如:爭吵、打架、罵人等;第四種是社交困難,例如不與同儕工作 等;以前面兩種行為問題是最常見的,而處理策略多以行為模式與認 知行為模式居多,並各有其不同的效益。

不同的心理學派對行為的意義有不同的詮釋。依行為學習的觀點,

認為行為問題的形成主要是由於學習的結果,行為問題被當事人用來 達致其需求滿足,在旁人看來這些行為問題是不當的,故被視為負向 行為,但對當事者而言,這些行為問題可能是他達到需求滿足的有效 途徑或成功策略(洪儷瑜,1992;Meyer & Evans, 1989)。所以,視行為 問題有溝通意義,具有其功能或目的。行為問題的功能大約涵蓋以下 四種:獲得內在刺激、獲得外在刺激、逃避內在刺激和逃避外在刺激。

依學者之歸納觀點,上述四項行為問題的功能、原因和有效的和無效 的處理策略,可統整如表2-1(洪儷瑜,1998;施顯烇,1995;紐文英,

2009;侯禎塘,2003)。

表2-1說明,行為問題的功能可能在於:(1)獲得感官刺激, 當個體 可能因為無聊、從事一項活動太久、獨處或是想要尋求感官的刺激及 快感,出現自我刺激行為。可行的處理策略,包括提供有趣的適當活 動,增強替代行為,避免獨處等;無效的處理策略為消弱或隔離。(2) 獲得別人注意,例如想要得到他人的注意、關愛或協助,其可能原因 為社會性需求未滿足,或是他人給予不適當的注意。可行的處理策略,

包括給予忽略、停止不適當注意、在有良好行為表現時才給予注意和 讚揚、或是隔離;無效的處理策略為口語斥責或給予注意等。(3)獲得 想要的事物,例如想要吃的東西、用的東西或金錢,其可能原因為需 求未滿足,或學得不適當的溝通方法。可行的處理策略,包括瞭解基

14

15

煩的事物,例如逃避不想要的工作、活動、環境或外界刺激干擾,其 可能原因為工作太難、工作太容易或單調、環境突然的變更、外界的 事故或吵雜刺激。可行的處理策略,包括調整工作難易度,教導解決 問題的方法或是增強替代行為。

綜上所述,對於行為問題之處理,需從了解身心障礙學生和普通學 生行為問題之功能與需求著手,然後才能實施有效的處理策略。在融 合班級中,普通學生及特殊學生個別差異大,行為模式也較多樣化(吳

綜上所述,對於行為問題之處理,需從了解身心障礙學生和普通學 生行為問題之功能與需求著手,然後才能實施有效的處理策略。在融 合班級中,普通學生及特殊學生個別差異大,行為模式也較多樣化(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