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工具與教學設計

一、研究工具

(一)研究平臺

Moodle 教學平臺是研究者利用 E-portfolio 的模組(Exabis E-portfolio block)

所開設之教學平臺,名為「Impress 簡報小高手」,登入後課程畫面如圖 3-2。

圖 3-2 Moodle 教學平臺首頁

簡報教學單元採主題方式呈現,完成每週的單元後進入電子歷程檔案上傳作 品,以及撰寫學習日誌,學習歷程檔案之模組區塊如圖 3-3。

圖 3-3 學習歷程檔案模組區塊

使用者可隨時運用此模組編輯個人學習歷程檔案。此模組有三個功能選項,

分別為「我的歷程檔案(My Portfolio)」、「分享歷程檔案(Shared Portfolios)」、

和「匯出 SCORM 文件(Export SCORM-File)」。點選「我的歷程檔案」功能連 結後,可進入使用者個人學習歷程檔案頁面,如圖 3-4 所示。

圖 3-4 學習歷程檔案模組首頁

進入學習歷程檔案模組後,使用者可使用其中的各種功能選項進行個人學習 歷程檔案相關設定,這些功能選項分別為:「個人資訊(Information)」「我的歷 程檔案(My Portfolio)」、「意見(Views)」、「匯出/匯入(Export/Import)」、「分

享歷程檔案(Shared Portfolios)」。就本次研究所使用的功能選項介紹如下:

1、個人資訊

內含個人資訊的編輯(類似個人簡介)與個人 E-Portfolio 的外部連結網址。

2、我的歷程檔案

具有四項功能:分類(Category)、連結(Link)、文件(File)、筆記(Note)。

藉由「分類」可建立或修改自己想要的分類目錄或名稱,建立類別後才能在「我 的歷程檔案」上傳作業檔案、新增建筆記及分享網址連結。

學習歷程檔案模組的分享功能,本研究係使用 Moodle 平臺內建的「部落格」

功能代替,學生可藉由本功能分享自己的作品並與其他同學相互評論,如圖 3-5 所示。

圖 3-5 部落格分享功能頁面

本研究平臺在教學上的運用,將會在簡報軟體課程開始之前,先進行平臺之 使用教學,讓學生熟悉使用介面,之後在每次的教學單元結束後,學生必須登入 平臺上傳作業檔案,完成教師排定的任務,並鼓勵同學之間互相觀摩並提供回饋,

學生可根據回饋再決定是否要修正檔案再次上傳到自己的學習歷程檔案。

(二)電腦基本資訊能力評量(前測)

電腦基本資訊能力評量(見附錄一)係自行整理之簡報製作基本能力評量,

在整理各縣市的基本資訊能力評量題庫並和教育部所訂定的國小學生資訊核心

能力,以及各縣市的簡報製作競賽之評分標準做對照後,決定以新北市國小資訊

Q11、Q12 網際網路

(三)電腦基本資訊能力評量(後測)

係根據前測使用的簡報軟體學習基本能力評量,同樣以新北市國小資訊檢測 題庫(新北市教育局,2004)為基底,以相似題型亂數選選擇 20 題做為複本,

做為第三單元教學後(第一階段結束)的後測評量,見附錄二。

(四)簡報軟體學習成效量表

由研究者根據教學課程之學習目標編製而成,每單元各有 5 項評分標準,總 分皆為 10 分。各項評分標準皆有清楚的定義、敘述的文字淺顯易懂,並與研究 諍友共同討論評分之標準,以求評分者信度之一致。分數範圍從 0 分到 2 分,依 次為完全不行:0 分;教師協助後可做到:1 分;自己即可做到:2 分。以第二 單元為例,該單元的評分向度如下:

1.能開啟 Impress 軟體並建立空白簡報。

2.能進行投影片母片的編輯與修改。

3.能更改投影片母片、內頁與尾頁的背景。

4.能利用版面配置功能設計投影片的版面。

5.能設計標題文字並進行美化。

其中學生小光(化名)在教師教學後即可獨力完成教師所設定的五個目標,

固在第二單元的五個評分向度中皆得到 2 分。簡報軟體教學各單元學習成效量表 見附錄三。

(五)簡報軟體學習成效評量

係根據每週的簡報軟體學習成效量表的評量項目進行編撰,以簡報軟體的操 作為主,並由陽光國小的研究諍友進行專家效度的檢驗(見附錄四),最後確認 題型為選擇題共 20 題(見附錄五)。

(六)觀察記錄

為獲得豐富的觀察資料,本研究除了教學者本身仔細觀察學生的表現外,還 藉由共同觀察者的加入,協助教學者獲得教學活動進行中更多面向的資訊,並希 望能蒐集到學生不同的表現與想法。本研究之觀察資料來源係研究者之觀察記錄 表(附錄六)。

(七)研究日誌

研究者以日誌來記述顯著的事件、成果、發現、困難與感受,寫下自己的經 驗成為反省分析與自我檢討的工具(見附錄七)。

(八)課程回饋單

為更加瞭解學生對於運用 Moodle 網站建置學習歷程檔案來學習簡報軟體的 意見,研究者在行動研究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結束後,皆編製課程回饋單做為蒐 集工具(見附錄八、九)。

(九)學生訪談記錄

為使每一單元的教學設計更貼近學生的需求,並獲得比較深入細緻的解釋性 理解,本研究在每一單元的教學結束後,由研究者教學中的觀察與學生在簡報軟 體學習成效量表的表現,採目的性抽樣(purposeful sampling)學生進行半結構 性訪談。目的性抽樣係按照研究目的抽取能為研究問題提供最大資訊量的研究參 與者(陳向明,2002)。而根據徐宗國(1997)指出,半結構性的訪談是透過預 先擬定的訪談大綱來進行訪談,除了可以得到較一致的相似資料,也可以幫助研 究者發掘出受訪者內心深層的情感與價值觀。訪談大綱如附錄十。

二、教學設計

Impress 的簡報旅 程

表 3-2

2、 發展活動:

(1)段落式教學(操作 4~5 步驟切畫面回學生自由練習)。

(2)行間巡視學生練習狀況、指示較優秀學生幫助進度落後者。

(3)統整自由練習時學生的問題,再次示範。

3、 綜合活動:

(1)總結今日上課進度、提示下週課程。

(2)教師以巡堂方式,利用簡報軟體學習成效量表對學生進行評分。

(3)提醒學生關機、維護教室整潔。

最後在每週一節的課程結束後,以口頭詢問學生上課所遇到的難點,或分享 解決的方法,藉以了解學生的想法與收穫,以利研究者調整與修正課程的教學。

以上是本研究運用學習歷程檔案進行簡報軟體教學大致依循的教學活動程序與 步驟,各節詳細教學活動內容,則詳見兩階段之教學活動設計(見附錄十一)。 依階段與教學進度之不同,會有一些彈性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