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

第二節 研究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159 -

費者公民教育」來強化食品消費的選擇能力,並且反思人與食 物之間的關係,從而避免過度以價格因素作為消費考量,以致 忽略了食品製造歷程當中真正存在的真實價值。

第二節 研究建議

壹、政策建議

一、英美經驗的政策啓示

食品詐騙及食品犯罪問題不僅對民眾的健康產生威脅,同時也會 對食品經濟造成巨大的衝擊,英美為防止類似的事件不斷地發生,設 計了一系列的干預性、回應性以及預防性的政策措施,期藉由降低食 品詐騙機會來達成犯罪預防之目標。

古諺有云:「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未來我國在建構食品詐騙 的防制策略時,或可參酌英美的政策執行經驗,將食品詐騙問題視為 一種特殊的犯罪型態來處理,分別從監督者、詐騙者及受害者這三方 面著手,據以設計具備回應性、整體性及前瞻性的食品治理策略:

(一) 在監督者端

為了有效評估我國在食品詐騙方面的相關資訊,建議政府相關單 位不妨參考美國經驗,研商建置「食品詐騙資料庫」之可行性,並且 持續地蒐集有關食品詐騙或經濟誘使攙偽事件的資訊,從中診斷並釐 清該類問題的特質及屬性,藉以發展相應的政策干預措施或詐騙預測 模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 在詐騙者端

可參酌食品監控任務之精神,建構跨部會、跨單位及跨縣市之合 作與協調機制並結合檢、警、調之力量,定期針對食品供應鏈中的脆 弱性因素及潛在風險進行稽查與調查,確實將不肖份子繩之以法,一 方面展示政府打擊食品詐騙的決心,另一方面也透過調查結果的公布 來發揮嚇阻作用。

(三) 在受害者端

可參考英國鑑定食品詐騙資訊來源專案之建議,思考如何建構

「反食品詐騙知識網絡」,以利執法人員、從業人員、政府機關及消 保團體等彼此之間的溝通與聯繫,同時透過該網絡內的預警系統,適 時地公布可疑的食品相關資訊,避免因問題食品所引發的危機不斷擴 散。

二、對於改善我國食品詐騙問題的建議

(一) 在食品類別方面,建議中央及地方食品相關單位應將過去易受詐 騙風險之食品列為優先稽查的對象,包括:蔬果類;穀類等可供 主食作物及加工品;調味品;飲料類;水產及其製品;肉類及其 相關製品;脂肪製品;烘焙食品;即時零嘴;膳食補充品。

(二) 在製造地點方面,建議將六大直轄市列為優先稽查之區域,特別 是在該區域內的 10 大食品類別之生產、製造、加工等過程,是 否涉及以合法掩護非法之情況;同時,鑒於食品之製造地及銷售 地可能非屬同一區域,因此,建議地方政府應建立跨區域、跨單 位的合作協調機制(如:資訊或資料共享、預警系統建置等)以 爭取更高的時效性。

(三) 在食品詐騙手段方面,又可再細分為三項:首先,食品業者應肩 負起「向上游監督」的責任並且強化對食品相關法律概念的認知

,一則防止本身無端受騙或因失察而觸法,二則確保食品品質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161 -

降低食品詐騙機會

有助於鞏固本身商譽;其次,政府部門應持續地蒐整食品詐騙之 相關資料並進行案例分析(如:建置食品詐騙資料庫),一則藉 由歸納及分析食品詐騙之特性以發揮洞燭機先之作用,二則以解 構食品詐騙之手法來作為教育及訓練稽查人員的素材;最後,消 費大眾應重新檢視自身的飲食及消費習慣,除了考量「物美價廉」

、「健康營養」等因素之外,仍需儘量充實食品在產、製、銷等 過程的相關知識以提高自身對於黑心食品的辨識程度,避免因為 各種令人眼花撩亂的詐騙手法而誤入詐騙陷阱。

三、食品詐騙之防制策略的建議

有關對於食品詐騙的防制策略,本文嘗試建構一個新的理念模型

,同時針對政府、業者及民眾三方面各自所應扮演的角色及所欲達成 的目標提供未來改革方向:

政府 政策工具

設計 創建 食品民主

促進 食品溝通

強化 食品素養 食品倫理

回溯 業者

消費者公民 教育

民眾

圖 6-1 我國食品詐騙防制策略之理念模型

(資料來源:本研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 政府應設計政策工具以創建食品民主之消費決策空間

由於長期以來,我國社會一直深受食品詐騙問題所害,致使民眾 在各種食品詐騙手段及詐騙樣態的橫行之下,往往無法根據業者或賣 方所提供的資訊進行合理的、知情的消費選擇及判斷,故從長遠的角 度觀之,政府實應透過政策工具的設計與實施以遏止詐騙行為的滋生

,同時也必須為民眾打造一個更為民主的食品決策空間。

然而,當我們從過去曾發生過的食品詐騙案例來看,往往都是等 到食品已進入(上市後)銷售階段並且已被社會大眾食用後才登上報 紙版面,由此可知,政府及相關單位一方面並未扮演好偵察者的角色

,另一方面也象徵著政府在未來勢必得透過更多元化的管道來掌握有 關食品(上市前)詐騙樣態的情資。

從英美的防制經驗來說,其對於蒐集與掌握食品詐騙的相關資訊 可以說是不疑餘力,舉例來說:英國政府不但體認到食品詐騙議題牽 涉廣泛,同時也意識到食品詐騙的潛在風險評估及偵測資料付之闕如 往往是造成阻礙政府推動食品安全政策的關鍵,於是計畫性地針對各 種官方及民間的溝通網絡(例如:個人公司、貿易協會、消費團體、民 間實驗室、以及包括歐盟、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世界農糧組織在內 的跨政府機關和相關執法單位)來蒐集關資料,希望藉由釐清食品詐 騙的潛在威脅之後,能讓次一階段的風險評估與分析工作順利進行。

同樣地,美國政府為了掌握食品詐騙問題背後的真實特性,更是 集結產、官、學、研的力量,除了建置食品詐騙的相關資料庫之外,也 會透過跨部門、跨單位或跨國性的合作型態,設法蒐集更多元化的食 品詐騙或經濟誘使攙偽資訊或相關資料。

本研究參酌英美對於食品詐騙的防制經驗之後認為,我國政府及

相關食品單位應該研擬一套「食品詐騙資訊偵測計畫」,有目的且持

續地利用各種網絡及溝通管道來蒐集資料並進行分析,避免日後因為

資訊的匱乏而喪失政策問題診斷的契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163 -

接著,再從我國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在最近幾次的修法趨勢來看

,執政者及立法者似乎都有志一同地主張以「重罰」來作為杜絕黑心 業者持續擾亂食品消費市場的有力工具,然令人遺憾的是,根據本研 究所蒐集的資料顯示,最近幾年的食品詐騙事件之數量並未受到立法 重罰所產生的威嚇作用而減少,間接證明了「殺頭的生意有人作,賠 錢的生意無人作」的市場法則。

為了避免過度依賴「重罰」這項工具對不肖業者發揮不了「罰到 倒,關到老」的預期作用,未來在有關防制食品詐騙之政策工具的執 法哲學與執法策略方面,勢必得改弦更張並且提出更具有開創性的作 法,針對這個部分,本研究建議或許可以參考

「合作管制」之構想,並 朝著前瞻型及創造型的方向進行思考。

舉例來說,當政府機關在執行稽查工作時,除了針對食品安全的 稽查項目之外,也需將食品詐騙的潛在風險因素一併納入稽查活動

,因為食品詐騙本身即具備通過稽查及檢驗之特性,故即使業者表面 上符合相關的食品安全規定,作為食品詐騙的稽查者而言,仍不能掉 以輕心,尚需由更豐富、更多元化的資料與證據來檢視食品製造歷程 是否潛藏詐騙的危機。

此外,政府相關單位也必須針對稽查工作(包括:稽查人員的能 力、稽查的時間、範圍、稽查工具以及稽查的潛在利益衝突等)的標 準作業流程進行績效評估,藉以作為改善稽查工作之效率與效能的參 照基礎;畢竟對於那些潛在的詐騙者而言,早已習慣應付各種稽查、查 驗、認證、驗證等流程或程序,設若公部門或相關單位本身無法突破 稽查流程的盲點並加以改進,那麼再多的人力及資源的投入,恐怕都 僅是徒具形式,未必能切中詐騙者能不斷在「通過檢測、符合規定」

的過程中牟取不法利潤的核心。

最後,政府相關單位亦可思考如何利用「點名羞辱」(或公告周 知)及「禁止從事食品相關行業」這兩項策略來發揮赫阻作用;由於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食品詐騙乃是以牟取經濟利益為本質,因此,斧底抽薪之計,理應尋 思如何讓詐騙者「無利可圖」,而前述這兩項策略的設計,輕則可能 迫使詐騙者因犯行曝光而被其他業者或消費者逐出市場之外,重則甚 至剝奪了詐騙者在食品行業的工作機會,相較於「採取重罰卻罰不到

、罰不怕」的方式,似乎更具有警示及勸世之實質意涵與討論空間。

(二) 食品業者應透過食品倫理回溯以促進食品資訊之流動與溝通 以當前社會分工的生活現實觀之,消費大眾既遠離生產者及製造 者,同時也未必具有食品製造之相關知識,因此,當食品資訊的流動 相對較為封閉且具有不對稱的失衡現象時,恰好也就為食品詐騙的成 因提供了有利的催化條件,因為詐騙者往往是利用購買者或消費者對 食品資訊或知識的欠缺才能遂行其不法謀利之目的;而為了解決食品 資訊的不完整問題(資訊的完整性應兼具豐富性、延伸性及準確性)

,食品倫理回溯乃著眼於思考如何讓食品供應鍊中的利害關係人得以 增加彼此交流與溝通的機會,進而透過參與程度的提升來促進食品資 訊的擴散與傳播。

除此之外,政府部門及食品業者亦可思考如何利用資訊通訊科技

來作為更便利的食品資訊溝通管道。例如:政府可將建置完成的食品 詐騙資料庫或其相關資料公布在網路空間,並提供消費大眾進行瀏覽

、查閱;而針對那些常見的食品詐騙成分、易受詐騙的食品類別、食 品添加物之用途或可容許量、標示不實的判斷方式等等,政府則可以 考慮提供誘因或獎勵,鼓勵業者善用通訊軟體(如:臉書、Line 等等)

來發佈食品在倫理回溯的相關資訊;另外,伴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 與革新,政府亦可透過補助的方式鼓勵各界開發「食品反詐騙」

(Anti-food fraud)的 App 程式並提供民眾下載使用,除協助民眾改善 屈居食品資訊弱勢之消費情境,也能提高民眾對於問題商品之辨識能 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165 -

(三)民眾應透過消費者公民教育以強化食品素養之能力

過去在探討食品詐騙事件中的消費者時,往往將其視為「無知者」

或「受害者」的角色,然而,當消費者逐漸轉化為消費者公民時,他 們將會由被動地、消極的「享受權利」走向主動地、積極地「承擔責 任」,換言之,消費者公民除了享有食品的知情權,同時也承擔知情 的責任,他們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從更多元化的來源及管道來瞭解、學 習有關食品方面的相關資訊與知識;消費者公民除了享有食品的消費 選擇權,同時也承擔選擇的責任,他們願意以一種促進變革的覺醒意 識進行消費的選擇,因為每個人的食品消費選擇往往足以影響整個食 品體系運作或食品市場發展的走向;消費者公民除了享有表達意見的 權利,同時也承擔表達意見的責任,對於任何有關食品詐騙的潛在風 險或可疑行為,消費者公民皆會以正義、倫理、永續等價值作為判斷 的基礎,並且主動地透過各種管道(如:網際網路、新聞媒體、政府 平台等)來表達自己的意見。

然而,如何透過消費者公民教育以型塑消費者的公民精神及培養 其在食品素養方面的洞察能力及選擇能力,或許可以依照下列原則作 為未來推動改革的參考方針:

1. 提醒消費者勿純粹以「價格」作為最主要的消費偏好,因為某 些廉價食品的背後可能隱藏著更昂貴的環境成本、社會成本甚 至是詐騙成本;設若要避開潛在的食品詐騙風險,正本清源之 道,應是設法讓消費者對於食品的「價值」建立正確的理解及 認知,而在食品素養逐漸被強化的過程當中,也才有助於使消 費者能對食品詐騙產生辨識能力及防衛能力。

2. 承接著上述之建議,政府部門、食品業者或消保團體應可思考

如何在正式教育及非正式教育(例如: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

會教育甚至終身學習教育)置入飲食教育之素材,除此之外,亦

可透過資訊通訊科技的協助,讓消費者能夠破除時間與空間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限制,在不斷地自我學習及重新學習的過程中,漸漸養成正確 的、均衡的飲食習慣(例如:儘量選用當季食材、減少對加工 食品的依賴、食用原型食物等等) ,避免因過度食用某類具有高 詐騙風險的食品而不自知。

3. 建議未來推動消費者公民教育時,亦可思考如何將相關活動與 政府所實施的政策工具及業者所建構的食品倫理回溯接軌,一 方面協助消費者掌握食品製造歷程的資訊與知識,另一方面也 讓消費者能夠運用所學知識來判斷食品資訊的合法性及合理性

,進而主動向相關單位反映潛在的食品詐騙之可疑線報。

貳、後續研究建議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資料的蒐集部分,主要是取徑自新聞報導,因此建議未 來可強化更多元化的資料來源,例如:學術期刊、官方文件或其他業 務報告等食品詐騙相關資料。此外,亦可透過量化研究方法檢證食品 詐騙事件與其他非典型資料之間的關聯程度,例如:食品價格的波動

、各類食品進出口資料的異常等,可否做為食品詐騙的觀察指標?或 者,亦可彙整政策利害關係人的意見(如:對於政府、業者及消費者 的訪談),從更宏觀的視野分析食品詐騙問題以研擬更細緻的政策替 選方案。

二、研究範圍

本研究在時間的取樣是以我國在 2006-2015 年期間所發生的食品 詐騙事件為準,未來仍可拓展研究視野,一方面觀察 2016 年之後的 食品詐騙情況,另一方面亦可觀察在 2006 年以前有關食品詐騙事件 所呈現的特性。

另有關食品詐騙的製造地點方面,國外地區的部分並未納入本研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167 -

究的討論範疇,未來如何針對跨國性的食品詐騙事件研擬防制對策

,仍值得進行更深入的探究。

而鑑於食品詐騙的潛在風險乃是隱藏在食品供應鍊的各個不同

階段,例如:食品的生產、製造、加工、貯藏、運送、銷售等等,因

此建議將來仍得以食品的生產製造歷程為經,並以不同的食品類別及

食品詐騙手段為緯,透過資料的交叉分析來釐清各類食品在不同的食

品供應鍊階段中,分別會遭受到哪些詐騙手段的侵害;更進一步地,政

府及相關單位也才能在這個基礎之上,正確地診斷食品詐騙事件的根

源並採取相應地干預性政策措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169 -

參考書目

【中文書目】

丘昌泰(2014)。公共政策:基礎篇。臺北市:巨流。

江岷欽(2003)。地方政府間策略性夥伴關係建立之研究。臺北市政 府研究考核發展委員會委託專題研究報告(市政專題研究報 告第 333 輯),未出版。

江岷欽、林鍾沂(1999)。公共組織理論。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吳定(2013)。公共政策辭典。臺北市:五南。

汪浩(譯) (2003) 。風險社會—通往另一個現代的路上(Ulrich Beck 原著) 。臺北市:巨流。

邱志淳(2002a)。危機管理與應變機制(上)。研習論壇月刊,19

,35-40。

邱志淳(2002b)。危機管理與應變機制(下)。研習論壇月刊,20

,35-40。

邱志淳(2011)。危機管理與應變機制。載於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十 七輯(209-225 頁)。臺北市:銓敘部。

許立一(2008)。後現代化和公共治理。載於吳秀光、許立一,公共 治理(307-342 頁)。臺北市:五南。

許立一(2013)。公民參與治理。載於許立一等合著,當代治理新趨 勢(1-37 頁)。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楊志誠(2013)。溝通、說服與談判。臺中市:逢甲大學。

蕭武桐(2012)。企業倫理:理論與實務。新北市:普林斯頓。

蕭武桐、黃聖仁(2007) 。弊端揭發保護人制度之探討。考銓季刊,52

,68-9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英文書目】

Aerts, S. (2013). The consumer does not exist: overcoming the citizen/consumer paradox by shifting focus. In Röcklinsberg, H.

& Sandin, P. (Ed.), The ethics of consumption—the citizen,

the market, and the law(pp.172-176).

Wageningen:

Wageningen Academic Publishers.

Arienzo, A., Coff, C. & Barling, D. (2008).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 regulation of food traceability: from risk management to informed choice. In Coff et al.(Eds.), Ethical traceability and

communicating food (pp. 23-41). Springer.

Atkins, P. J., Lummel, P. & Oddy, D. J. (2007). Food and the city in

Europe since 1800.

Aldershot, England ; Burlington, VT : Ashgate.

Barling, D. (2008). Governing and governance in the agri-food sector and traceability. In Coff et al.(Eds), Ethical traceability and

communicating food (pp. 43-62). Springer.

Beekman, V. (2008). Consumer rights to food ethical traceability. In Coff et al. (Eds), Ethical traceability and communicating food (pp.

235-250). Springer.

Beekman, V. et al. (2008). Communicating ethicat traceability, In Coff et al. (Eds), Ethical traceability and communicating food (pp.

277-291). Springer.

Bemelmans-Videc, M. (2010). Introduction: policy instrument choice and evaluation. In , Bemelmans-Videc, M., Rist, R. C. & Vedung, E.

(Eds.) Carrots, sticks & sermons : policy instruments and

their evaluation(pp.1-18). New Brunswick, N.J., U.S.A. :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171 -

Transaction Publishers.

Blatter, J. K. (2008). Case study. In Given, L. M.(ed),The SAGE

encyclopedia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pp. 68-71). Sage

Publications, Inc.

Bosona, T. & Gebresenbet, G. (2013). Food traceability as an integral part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in food and agricultural supply chain,

food control, 33, 32-48.

Braudel, F. (1992). Civilization and capitalism, 15th–18th centuries. Vol.

1: the structures of everyday life. Translated by Siân Reynold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urnett, J. (1989). Plenty and want: a social history of food in england

from 1815 to the present day (3

rdEd.). London: Routledge.

Cheek, J. (2008). Research Design. In Given, L. M.(ed),The SAGE

encyclopedia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pp. 761-763).

Sage Publications, Inc.

Coff, C. (2006). The taste for ethics—an ethics of food consumption.

Springer.

Coff, C. (2010). Ethical traceability for improved transparency in the food chain, In Gottwald, F., Ingensiep, H. W. & Meinhardt, M.

(Eds). Food ethics(pp. 31-45). Springer.

Coff, C., Barling, D., Korthals, M. & Nielsen, T.(Eds). (2008). Ethical

traceability and communicating food. Springer.

Cohen, L. (2001) ‘Citizen and consum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century of mass consumption. In Daunton, M. and Hilton, M.

(eds.). The politics of consumption(pp. 203-222). Oxford: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Berg.

Creswell, J. W. (2008). Mixed methods research. In L. M. Given, (Ed.),

The SAGE encyclopedia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pp.

526-529). Sage Publications, Inc.

Creswell, J. W. (2013).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 approaches. Sage Publications, Inc.

Croall, H. (2007). Food crime. In Beirne, P. & South, N. (Ed.). (2007).

Issues in green criminology: confronting harms against environments, humanity and other animals.

Willan publishing.

Cseres, K. J. & Schrauwen, A. (2012). Empowering consumer-citizenship:

changing rights or merely discourse?, Amsterdam centre for

European law and governance, working paper series 2012-03.

Dennis, J. & Kelly, S. (2013). The identification of sources of

information concerning food fraud in the UK and elsewhere(Q01R0025) — Report to Defra, Food Authenticity

Branch. The Food and Environment Research Agency.

Department for Environment, Food and Rural Affairs (Defra). (2014).

Elliott Review into the integrity and assurance of food supply networks: final report—a national food crime prevention framework. Department for Environment, Food & Rural

Affairs and Food Standards Agency, U.K.

Dryer, M. & Renn, O. (Ed). (2009). Food safety governance--

integrating science, precaution and public involvement.

Springer- 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Eliadis, P., Hill, M. M. & Howlett, M. (Eds.)(2005). Designing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173 -

government: from instruments to governance.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Eller, W. S., Gerber, B. J. & Robinson, S. E. (2013).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methods: tools for evaluation and evidence-based practice. New York : Routledge.

Everstine, K., Spink, J. & Kennedy, S. (2013). Economically motivated adulteration (EMA) of food: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EMA incidents, Journal of Food Protection,76(4),723-735.

Fernández-Armesto, F. (2002). Food: a history. London: Pan Books.

Franklin, M. I. (2013). Understanding research: coping with the

quantitative - qualitative divide. New York: Routledge.

Gallagher, M. & Thomas, I. (2010). Food fraud: the deliberate

Gallagher, M. & Thomas, I. (2010). Food fraud: the deliber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