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根據本研究之發現與結論,本節將提出對於我國高等教育政策制定方面 以及後續相關研究方面之建議,僅供我國政府、高等教育機構及相關研究人 員參考。

壹、我國高等教育政策制定方面

針對我國未來高等教育政策制定方面,研究者依照前所得之研究發現與 結果,提出以下建議,做為我國政府、高等教育機構相關政策制定之參考。

一、跳脫以教育行政部門為主導的政策框架

所謂政策全面性體現於深度及廣度兩方面,深度乃是指政策制定的長遠 性,並依據過去、現在及未來三個時間軸,將社會現象與潮流同時併入討論,

以求政策之通達;廣度則是指由多方角度切入,非僅侷限於教育層面,應同 時攜手其他行政部會偕同因應,始完成政策之廣度,而這也是目前我國政策 制定與實行層面較為不足之處。

而資源整合則是延續政策執行之廣度,強調整合各部會之資源,針對問 題加以因應。根據本研究國際政策比較研究之結果來看,日方不論是在資源 整合或是各部會間的連結方面都相對來得比我國緊密,而這也是使得日本高 等教育政策能夠來得比我國更加全面的原因。

在目前國際趨勢之下,由於全球連帶的關係,各種問題將來得比過去更 加複雜,且許多衝擊教育層面之問題乃是透過各個方面、各種管道加以影響,

而不單單只是針對單一層面。因此,政府所採取的因應策略也應秉持這樣的 特性,由各個方面來同時擬訂整體措施,以達到資源整合的最大意義。且在 少子女化的社會背景之下,許多相關教育資源也將遭到閒置,如何加以整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8

再利用也是政策面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環節。

二、除校際間外部整併之外,院校內部整合也是趨勢之一

綜觀我國大專院校整併之歷程,仍以外部整併為大宗,然而透過三種不 同之研究方法,詳細觀察日本高等教育經驗之後,本研究發現院校內部的整 合反而不失為解答方法之一。

所謂校際間的外部整併乃是透過兩間或以上的學校進行合併,來直接達 成數量的抑制,而在整併的過程中所要考量的因素非常多,包括院校間的相 異及互補性、地緣關係以及合併後行政事務上的分責等等,所有環節皆須經 過審慎的研討,也因此將造成整體行動措施來得較為複雜。而校系內部的整 合大多是透過課程、科系間的調整來達到轉型及統合的目的,其行政作業與 流程由於沒有涉及大架構之變更,因此相較於外部整併也來得較為單純,且 在少子女化的潮流之下,內部整合透過觀察社會脈動及市場需求性做出調整 的作法才能真正符合社會所需,也成為高等教育於未來快速變遷的大環境中 不可或缺的調整機制之一。

其實,外部整併與內部整合並不一定要擇一而行,以本研究個案分析中 的筑波大學為例,該校除了外部整併之外,也針對內部學系整合做出了調整,

而這樣的做法不僅能同時取其兩方之優點,也是另一種數量控管上的解決方 式之一。

三、因應國際趨勢走向,研擬更具彈性之高等教育入學方式

增加國際教育比重,並鼓勵招收國外學生的作法已成為國際間對於少子 女化因應策略的一個共識。在這樣的前提下,若要大幅提升外籍學生的比例,

針對學生狀況以及國際趨勢,研擬更具彈性的入學方式以增加吸引外國學生 來臺的誘因絕對是必要之措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9

國際學生留學海外,語言和金錢上的限制通常是最大的門檻之一,因此 若要吸引大量外籍學生來臺,以多元的入學方式以及相關支援措施來降低門 檻將是最好的方式。同時,除了改進入學方式之外,提高英語課程開設的比 例,也是高等教育後續在課程方面需要跟進的一個部分。

並且基於研究結果發現,充實入學方式並採取多元評量方式也早已成為 日本高等教育因應少子女化的方法之一,此方法除了能透過多元方式降低入 學門檻以確保學生數量之外,也能透過入學方式的擴充增加大專院校的彈性 與特色化,並成為大專院校為在少子女化社會中不被淘汰之方法之一。

四、建立因應少子女化問題之專責部門

根據本研究文獻探討以及研究結果可以得知,日本早在 1990 年代開始,

為了因應少子女化問題,除了制定相關法條之外,內閣府下更直接下設「少 子女化社會對策會議(少子化社会対策会議)」這一特別行政機關,針對少 子女化對於社會所造成的影響進行全面的防治。

透過日本經驗可以發現,若是設置一個因應少子女化問題之專責部門,

將能夠同時針對各層面的問題加以因應,不會受到跨部門分責的影響,而導 致政策運作效率降低。因此,本研究建議我國也能在中央行政部門下下設一 因應少子女化問題之專責部門,來針對一系列的影響做最直接的處理。

再加上目前新興管理主義的興起,中央行政機構也勢必將納入新的行政 管理風格,整合各單位的行政職掌,採問題解決導向來組織行政機構,提高 整體行政效率是未來的趨勢之一。

以上四點即是研究者歸納研究發現與結果之後,針對我國高等教育政策 制定層面所做出之建議,除了高等教育機構部分之外,對於中央行政機構對 於教育問題相關的職掌也提出了一些看法,期望能成為相關教育行政機關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0

業時的參考。

貳、後續相關研究方面

本研究以日本高等教育因應少子女化之因應策略為探討主題,而在將來 少子女化問題將持續於日、臺兩國造成影響,因此仍有進行後續研究之必要 性。延續本研究之結論,建議相關研究人員可以由三方面進行後續研究。

一、 建立長期性教育政策追蹤比較體系

政策制定、施行之後,需針對實行狀況時時檢視,以作為政策方向修改 依據及後續政策之基礎。本研究所研究之國際化教育政策部分仍處於執行階 段,尚無初步實施結果可供參考及檢證,因此建議後續研究者針對政策部分 進行追蹤調查,以了解各政策之價值性與有效性,並同時做為後續研究之標 的。

且由於本研究涉及比較研究,因此建議後續研究者能夠將政策再次以比 較方式呈現,如此一來能更加了解各國文化脈絡以及施政背景,將有助於後 續政策分析部分。

二、 建立少子女化之國際趨勢研究

本研究選用日本高等教育做為研究標的,不外乎因為日本於少子女化議 題上之經驗實有值得參考之價值,以及日本與臺灣兩者相近的文化脈絡,將 更有助於將日本經驗做為我國政策制定方面之啟示。

並且,於國際化、全球化的潮流之下,借鑒國際經驗實有必要性,此舉 不僅能藉由各國經驗加以反思我國發展脈絡,也同時能拓展我國研究領域的 國際化視野,又高等教育已邁入全球化競爭時代,若是一味僅針對我國狀況 加以探討,卻忽略世界各國之動向,則我國高等教育也將因為無法跟上時代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1

潮流而無法擠身國際競爭市場。因此研究者鼓勵後續研究由學術研究開始做 起,拓展我國國際化視野,加強參考國際經驗,使我國高等教育成為具國際 競爭力的教育產業。

三、 成立少子女化跨國研究團隊

承續上所提出建議之二,在建立少子女化之國際趨勢研究之後,除了探 討國際經驗與現況之外,也應同時成立少子女化跨國研究團隊,以能夠針對 此議題有更深入的跨國趨勢研究。

透過各國專業研究人員互相合作,不僅能夠從各國面向加以檢視此問題,

以得到更多不同角度的看法之外,也能夠更進一步直接針對各國現況有更多 的連結與探討,使得整體研究能夠更加完善且全面。並且,跨國研究團隊在 各個議題上皆將成為未來研究趨勢,而針對少子女化這樣的國際議題,成立 跨國研究隊更有其必要性。

以上便是研究者針對政策執行層面以及後續研究部分所做出的建議,期 望本研究之研究結果與建議實能成為我國高等教育未來面對少子女化衝擊 之相關因應策略的參考之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2

石人炳(2005)。日本少子化及其對教育的影響。人口學刊,1,46-50。

吳清山(2011)。我國高等教育革新的重要課題與未來發展之分析。長庚人 文社會學報,4(2),241-280。

吳麗華、羅米良(2010)。少子化趨勢下日本高等教育發展對策及啟示。現 代教育科學: 高教研究,2,92-95。

李光廷 (2005)。不可逆潮流下的少子化對策—日本與瑞典的比較。載於 2005 年臺灣人口學術研討會,『二十一世紀的台灣人口發展:趨勢與 挑戰』。 取自

http://faculty.nccu.edu.tw/pop/download/1-3-2.pdf

李佳儒 (2009)。日本因應少子女化社會對策對台灣之啟示。社區發展季刊,

125,256-271。

李梅(譯)(2010):比較教育研究:路徑與方法。北京市:北京大學。

沈珊珊(2007)。人口結構變遷趨勢與因應國際觀點。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 刊,74,176-182。

林育柔(2013)。少子化問題,日本政府的因應對策。教育部電子報,2014 年 3 月 7 日取自 http://epaper.edu.tw/index.aspx

林海清(2006)。少子化效應對技職教育發展之衝擊與因應策略。教育研究 月刊, 151,32-45。

高教司(2013)。中華民國高等教育簡介 2012/2013。臺北市:作者。

徐明珠(2006)。少子女化時代教育應有的對策與行動。財團法人國家政策

徐明珠(2006)。少子女化時代教育應有的對策與行動。財團法人國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