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省思

第二節 研究建議與省思

壹、後續研究建議

一、更長時間和更加脈絡化的研究

如若選取中國大陸另類學校為個案做質性研究,在研究對象的選取上,建議 可以選擇早期創辦的另類學校或是至少創辦五年以上另類學校,可與本研究的研 究結果進行對比。此外,在研究時間的選擇上,可選擇完整的一學期進行研究,

如有條件可進行更長時間的學校民族誌研究或了解學校創辦至今的歷史,對學校 的發展和變化做更深入的探討。在研究內容上,可對學校的社區,包括家庭和周 邊社區進行了解,將家長在家教育方式、學校與社區的關係等融入脈絡之中進行 梳理。

二、對另類學校定位的深入探討

對不少學生而言,另類學校似乎成為了體制學校的「避難所」,在中國大陸 某創新教育論壇上,一位另類學校校長直接將此類學校稱為「最後一根稻草」。 這種類似描述呈現了另類學校之尷尬定位,那就另類學校自身而言,其定位究竟 為何?對另類學校定位的探討是目前相關研究中少有涉及的部分,包括與體制內 學校的關係探討、在學校形態教育中的定位、未來發展路徑探討等。後續研究可 對不同另類學校的創辦人進行訪談,對各自學校的定位和另類學校的整體定位進 行探討。

三、對另類學校理念的深入辨析

另類學校的相關研究多針對學校的實踐狀況,而自動過濾了理念上可能存在

學校的基本實踐情況,再回歸到理念本身做探討。

貳、教育實務建議

一、完善教師篩選和成長機制

另類學校在創辦初期就應該對教師團隊有著完整的想像,建立嚴格的教師准 入制度,在對學校理念的認同程度和執行力上進行把關。目前另類學校的教師篩 選多明確表示要破除體制內學校呆板的標準,但也尚未建立符合自己學校特質的 體系,此種「只破不立」並不利於學校的長遠發展,而在部分已成文的標準中,

也少涉及對教師教育基礎理論之考量,而是更注重教師自身的人格特質,但另類 學校若想維持持續發展,還需重新平衡對教師「教」和「育」能力的要求。

同時,學校也要建立良好的反饋機制,允許教師在教育層面做深入探討,以 便達成團隊共識,學校更要給予教師成長的機會和空間,讓教師有更多機會與行 業產生連接。

二、規劃生源選擇標準與學生成長路徑,建立健康的家校合作方式

同樣在學校創辦初期就要對生源進行篩選,制定家長考核標準,確保家長理 念與學校理念相匹配,同時要建立家校溝通合作的官方平台,讓家長有更多表達 想法的空間,也給學校更多「輸出」理念的機會。

此外,另類學校學生的特質或與體制內學校有較大差異,學校對其的意義也 或有不同,若在篩選過後依然有許多學生將學校視為「避難所」或「療養所」,

學校更須針對其特質,設計更符合其成長的路徑,並將這類本欲短期停留學生轉 化為學校的長期生源。

三、尋求和體制內學校的和諧關係

另類學校之誕生便伴隨著對公辦教育制度的反對,但這並不意味著另類學校 要全面破除體制內學校的所有形式。在另類學校的辦學過程中,對於體制內學校 中好的制度與管理方式不應全盤否定,可針對性的借鑒與吸納。同時,另類學校 若想讓自己的教育理念輻射至更多人,也可以推動自身教育理念進入體制內學校 之內。總之,另類學校應免於將自己置於與傳統學校完全區隔的二元對立狀態,

而應尋求更多的合作和交流。

叁、研究省思

一、質性研究之魅力與難度

本研究主要採質性研究法,但無論是在場域選擇、主客觀角色之處理、研究 時間選擇以及資料獲取上都略有遺憾。

首先,在研究場域的選擇上,河邊學校並非是我的第一選擇,在 2019 年初 的寒假期間,我的主要考察對象為一所創辦更久、更加成熟的另類學校,但礙於 校長對學校的保護態度,最後未能獲得許可。得知此消息時,我已身處台灣,只 能臨時通過網絡和朋友推薦,找到了河邊學校,經過初步了解以及與校長的交 流,我雖欣喜的發現河邊學校在理念上的更加「典型」,規模也更加適合進行深 入研究,但學校創辦時間較短、未能進行前期現場考察也成為了本次場域選擇上 的最大限制。

幸運的是,學校對外來人員的開放態度使我很快就進入了研究狀態之中,創 辦人雖賦予了我「實習教師」的角色,但並不強加工作於我,這讓我在研究期間 能保持相對的中立,並擁有了更合理的身份進入學校課堂和學生生活中,面對家

長時也有了底氣。然而,這個身份也的確使我對河邊學校有了一份「特殊的情 感」,無論是在參與式觀察還是在訪談中,即使我刻意將主觀情感置於一邊,但 依然得以窺見它的存在。研究期間,我邀請了朋友前來參觀學校,也時常和其他 人談起河邊學校,企圖通過與他們的對話來明晰自己對學校的主觀感受,從而將 其剝離在研究之外,雖然我逐漸得以區分自己的主觀意識和客觀事實,但在研究 結果的呈現上,依然有一些自己加工後的觀點。本次研究讓我對研究者角色有了 更深刻的認識,也是日後我需要處理的重要問題。

在研究時間上,我選擇了一段較為尷尬的時間點作為主要觀察時間,即第二 學期的後半學期,為了彌補對於學校開學狀態記錄的缺失,我在九月份時追加了 半個月的研究時間,恰好遇到了學生嚴重流失的過程,但遺憾的是,在我離開研 究場域後,方知曉在十月份時有四五個新生進入,而這些資料都是我無法獲取 的。這種研究時間的選取方式也使得我與家長的關係處於「點到為止」的狀態,

對家長的社經背景、課後教育方式等主要是通過對教師和學生的訪談得知,在家 長方面獲取的資料略顯不足。

在九月中旬初步退出研究場域後,我並未退出學校的各個群組,並時常會追 蹤教師群裡的新資訊,這種追蹤讓我看到了河邊學校的部分新變化,也讓我對無 法完整蒐集到一整個學期的資料而感到遺憾。

最後,作為新手「教師」,在面對家長時還是略顯青澀,在面對其他教師時 也有所顧忌,影響了資料的豐富度;而作為新手「研究者」,在資料處理時常常 難以捨棄,希望盡可能的呈現研究發現,這也使得本文略顯繁冗。但本次研究使 我感受到了質性研究的魅力,以上省思也會成為我日後改進的主要方向。

二、一個未決的問題

本文中與學校實踐相對比的「學校理念」為學校在宣傳文件中已成文的「理 念」,而較為可惜的是,本文並未能對其進行深入的探討,包括釐清此學校理念 是否與校長最初的理想已有差異,以及對學校理念本身進行辯證討論。在閱讀文 獻初期,蘇永明(2001)對於夏山學校理念的質疑帶給了我極大的震撼,也是本 文問題意識的主要發源點,其認為夏山學校對於兒童內在動力的假設過於樂觀,

夏山學校的理念本身也是對其他理論的斷章取義,無法自成體系。這讓我在研究 中後期就開始不斷的思索,如若在所有條件都成熟的情況下,河邊學校的理念有 可能被完全實施嗎?但這個問題顯然無法從實踐層面找到答案,也成為了我內心 有初步答案卻無法論證的遺憾。

三、研究之路,道阻且長

行文至此,回看整篇文章,我仍清晰的記得資料中每個瞬間發生時的情境,

也能回想起每句話背後訴說者的情緒狀態。於我而言,無論是在情感面還是實踐 面上,前前後後三個多月的田野工作都是獨具意義的。但於讀者而言呢?這種細 節化的資料處理方式能帶給他們愉悅的閱讀體驗嗎?我貪心的想要全面的呈現河 邊學校的實踐圖景,但有多少人能從中獲得一絲的感觸或啟發?礙於理論聯結和 資料分析功力的不足,我直至最後也難以找出資料中最深層的主線並加以呈現,

如何把心中認為重要的一個個點連成網並以學術化的方式敘寫,也將成為我日後 精進的重點。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21 世紀教育研究院(編)(2013)。在家上學:一種嶄新的教育生長。教育政策研 究簡報,48,1-7。

丁凡(譯)(1997)。D. Greenberg 著。瑟谷傳奇(Free At Last)。臺北市:遠流。

于忠海(1999)。美國的「替代學校」。外國中小學教育,3,47-48。

王如哲(2017)。從國際觀點剖析實驗教育的發展趨勢。台灣教育,704,12-18。

王克難(譯)(2003)。A.S. Neill 著。夏山學校(Summerhill)。臺北市:遠流。

王秋萍(2002)。德國自由另類學校簡介。台灣教育研究月刊,102,138-142。

王雅惠(2007)。覺醒與爭權的社會行動--另類學校家長教育選擇權意識之個案研 究(碩士論文)。 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王錄平、彭秀麗、葉芸(2016)。“在家上學”權利屬性探析。教育科學論壇,23,

73-75。

朱海濤(2019)。義務教育就近入學政策“執行難”原因分析。青海師範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41(1),150-154。

朱震(2013)。“桃花源”式的教育是一種不可取的賭注。教學與管理,16,44。

任傑慧(2015)。體制外守望:中國式“在家上學”的教育困境——基於北京 R 學堂 的個案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6(5),110-117。

任傑慧、張小軍(2015)。教育人類學視野下的“在家上學”現象。學海,5,44-51。

李中亮、李阿慧(2017)。社會自考生學習動力探究。中國考試,12,38-43。

吳傳剛、張文慧、姚雯雯(2018)。“在家上學”發展困境及走向分析。當代教育

吳傳剛、張文慧、姚雯雯(2018)。“在家上學”發展困境及走向分析。當代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