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其他個案類型是較少的,並且大多以社會服務體系事先設計好的活動模式為 主,較少有專注在高風險少年之個別需求,陪著少年實現想望的活動。

優勢團體專注在成員的優勢,鼓勵成員分享出內心的想望,並針對成員所 分享出的內容做進一步的討論,以全人的概念陪同高風險少年看見逆境中的優 勢,用正向思考面對所處之環境,最重要的是,讓少年在與工作者之間、與同 儕之間的關係中感受到被接納,進而相信自己有成長、改變的動力。

因此,作為一個社會工作者,有清楚的工作信念非常重要,在面對個案及 工作困境時,信念及理論價值能夠引導工作者發展適切的處遇模式,而唯有讓 高風險少年自發性的改變看待自己的態度,才有可能用其他角度詮釋其所處之 環境。

第二節 、 研究建議

一、 團體工作的建議

(一) 成員組成性質影響團體發展

研究者過去所帶領之團體,其目標大多以團體領導者和協會老師共同討論 之後設定,較少事前釐清成員的個別想法,此現象易致使團體的期待無法完全 回應於團體活動中。此次的團體經驗顯示,團體前的會談或問卷調查是重要 的,除了讓工作者蒐集資訊外,更能夠準確的判斷團體發展情形,以彈性調整 團體方案內容。

在團體前以訪談或問卷調查之方式事先了解成員後,領導者可從成員的回 應中整理出同質性與異質性,聚焦成員整體的期待,進而設計合適團體成員的 活動內容,並針對不同的目標邀請特定成員進行團體。不同的團體成員組成性 質會影響團體發展動力,工作者可從成員的分享中分析每位成員的性格及可能 在團體中產生的動力影響,提前對個案及團體進行評估,為團體做準備。

(二) 成員願意分享是成效關鍵

團體進行順暢之要素,除了倚賴領導者的帶領和主持之外,另一個元素是 成員的分享與回應,當成員感受到團體給予足夠的空間和包容,便願意將自己 真實的心情、感受、想法說出來,因此在團體設計的過程中,考量到成員的需 求、使成員信任團體是重要的。

1.滿足成員需求

成員來自不同的家庭,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個性與興趣,年紀更是不盡相 同,領導者在團體前的會談,須充分了解成員面對生命的想法後,利用成員之 間的同質性來設計團體活動,並在過程中帶領成員正面看待自己的獨特性,不 以自己為奇怪,勇敢活出自己的特色。

在本次團體中,一開始當全體成員皆受訪完成,研究者發現到所有成員不 僅對所處環境感到無力、沒什麼改變的信心,他們對自己的形象、認同感也很 低,對未來沒什麼期待,與人的互動更是沒什麼界線,常常犧牲自己的「想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要」,覺得過日子很辛苦。經過一番評估之後,研究者將團體主題定為「夢想 團體」,期待能在團體中帶著成員看見自己是有優點、有行動力、有能力的,

以致生發出對未來的信心,找到生命的目標。

成員之間的差異也需要被顧及,在本次團體進行中,領導者將成員的差異 帶進團體做討論與分享,透過成員彼此間的回饋與鼓勵,讓成員意識到自己的

「不同」之「獨特性」,領導者時常在成員分享後帶著成員轉換角度看事情,

提醒他們要注重在優點而非問題上,而成員也因著所感受到的信任關係,以致 願意吸收鼓勵及建議,調整自己看環境的眼光,找到自己「獨特」的一面,並 勇敢去為自己的「想望」做努力。

為達到以成員想望為優先的團體,需要先讓成員感受到安全感,當成員在 團體中感受到被正向對待,他們便敢說出自己,敢於為自己爭取機會,並且當 問題出現時,他們會跳脫問題本身,針對目前所發現的問題找到解決方法,不 但不選擇逃避,還會和團體成員做討論,在討論中找到非兩極端的第三條路,

而在討論的過程,團體的向心力便越發提升。

讓成員感受到被正向對待之方式,以本次團體為例,起初研究者並不打算 在團體中給予點心,但在第一次團體接近尾身時,研究者詢問成員對團體的建 議,全體成員一致表示兩小時的團體時間太久,再加上結束通常都已經接近晚 餐時間,因此希望團體前或中間休息時間能夠有點心吃。研究者因著極度體會 到成員的迫切需求,從第二次團體開始,每一次都提供炸物或飲料,讓成員在 起初團體開始之前,因著食物而生發喜悅之心情,以致能打起精神進行接下來 的團體;食物的提供也拉近了研究者與成員之間的距離,讓成員感受到被愛、

被呵護,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他們的建議被採納;每一次團體開始前的點心時 間,是每次團體很重要的「催化媒介」,其讓團體成員的心輕鬆起來,邊吃邊 暢聊的時刻,卸下成員的心房,提高了成員願意分享的心。

2.信任團體成員的能力

研究者在帶領團體的過程,必須充分信任團體成員所分享出來的話,若領 導者對於成員所說出的一切都給予否定之回應,成員便會停止將真實的一面表 露出來,然而,領導者通常會因著自己無法掌控團體方向而否定成員,要求成 員說出符合領導者期待的話,因此,領導者在帶領團體之前,須先複習優勢觀 點原則,並且不斷提醒自己案主才是真正的領導者。

當領導者先安頓好自己,在執行團體的過程,突然聽見了成員說出負向語 詞,或是團體發生不在預期內之狀況,領導者才能就事論事、不帶情緒的隨機 應變,並且在引導成員的過程中,仍然不忘個體之需要,並相信每個人都有成 長、改變的可能。

在本研究團體執行的過程,幾次的團體中,都有一兩位成員突然離席或不 願意分享,當下研究者或協同領導者會在個別瞭解情況之後做反應,若成員因 著團體分享的主題而連結到讓自己心情沮喪的經驗,協同領導者便會將他們帶 到一旁,個別陪同聊出個案之感受,在個案預備好回到團體內時再帶回來;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成員直接在團體中以抱怨語氣分享自己的過往經驗,領導者會直接以其分享的 例子當活動材料,邀請其他成員幫忙在細節中找到亮點,回饋給原本分享的成 員,此方式不僅讓原本分享之成員被增權,更是提供給其他成員「練習找優 勢」之機會,幾次團體下來,成員都在訴說與傾聽、回應中,感受到團體成員 對自己的信任,以致願意在團體結束後,主動說出更多自己的經歷。

(三) 協同領導者和領導者的價值觀相似是助力

帶領十位成員進行團體對單一領導者來說顯得有些吃力,須找另一位協同 領導者共同帶領,在領導者主持活動、引導團體方向時,協同領導者的工作為 注意成員跟上之狀態,若大部分成員皆能跟著團體的步調,團體便會往下走,

此時協同領導者便會特別陪著跟不上之成員,用其能明白的方式解釋。再者,

當領導者在帶領團體的過程,面對成員突然來的需要與問題,有時會不知如何 回應,此時,協同領導者若能立即給予支持,讓團體持續順暢的進行下去便相 當有益處。

因此,領導者需要找跟自己相似價值觀的夥伴擔任協同領導者,以本研究 為例,領導者與協同領導者兩方不僅皆需認同優勢觀點,在團體中不斷以優勢 觀點原則面對成員的需求;兩方更是須要在處遇少年之方法上有所共識,若讓 少年在領導者與協同領導者身上體會到不一致,成員便不容易遵守團體規範,

甚至會產生錯亂。

若要達到以上兩點,在團體開始前,領導者與協同領導者須有足夠的討 論,針對少年的特質做了解,共同討論出團體帶領之方向,並且在團體進行的 過程,敏銳於團體成員的一舉一動,視每一個訊息如珍寶,聆聽後篩選需要的 資訊,與活動和引導話語進行結合,如此一來,團體才能夠貼近成員的實際狀 態。

(四)以成員本身熟悉的對象優先擔任領導者

此次研究對象以研究者服務單位的少年為主,不僅少年彼此間有四年以上 的熟悉度,研究者身為團體領導者,在進行團體之前也和少年認識超過四年的 時間,這層熟悉的關係,對研究者在與成員進行個別訪談、帶領團體時有極大 的幫助,少年因著對所處環境感到放心,因而願意敞開、分享更多自己的心情 與想法,而當領導者給予指導時,少年也較能聽得進領導者的觀點。

因此,未來進行團體時,建議讓已經與少年熟悉的社會工作者擔任領導 者,就如同優勢觀點原則中所提及「助人關係被視為基本且必要的」,如此一 來團體成員能較快速的進入狀況,所達到的團體目標也較能維持長久,少年較 容易看見領導者的善意,而若社會工作者本身和成員的關係極佳,團體進行更 有加乘的效果。

(五)團體領導者的優勢觀念持續提升

研究者在帶領優勢團體之前,並不習慣以優勢眼光看待人事物,此次因著 帶領優勢團體,反覆覺察自身的優勢眼光,並在每一次團體時,提醒自己「成 員有成長改變的能力」,即使成員的動作較為緩慢、對自己較沒信心,或是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為經驗不足而無法想到更好的方法,研究者都練習將「決定權」交回給他們,

為經驗不足而無法想到更好的方法,研究者都練習將「決定權」交回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