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方案設計理念與素材內容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第三節 研究方案設計理念與素材內容

本研究方案之設計理念,依據文獻探討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音樂課程與多 元文化音樂課程設計之內涵,考量高中音樂課程多以歌唱與欣賞教學活動為主,以及研 究場域中的僑教生多為印尼籍學生等因素,研究者以臺灣與印尼原住民之音樂與文化為 範圍,結合歌唱、欣賞與文化知識等教學活動,並根據教學素材之內涵與類型,將臺灣 與印尼原住民之教學素材融合於每堂課程教學,設計涵蓋音樂與語言、音樂與信仰習俗、

音樂與生活以及音樂文化大使等四個主題之〈僑本一家〉多元文化音樂教學方案。

本研究以 104 學年第一學期為研究方案實施時間,於 10 月初將研究方案交由專家 學者進行專家效度審查,並依據專家意見修正研究方案(見附錄一),自 2015 年 10 月 23 日開始,至 2015 年 12 月 30 日止,選取高中一年級本地班、僑本班與僑生班三個不 同背景的班級,實施每週一堂課,共九堂課之〈僑本一家〉多元文化音樂教學方案(見 附錄二)。以下將針對歌唱教學活動與欣賞教學活動之教學素材內涵進行探究與分析,

表 4 為〈僑本一家〉多元文化音樂課程架構圖。

表 4 〈僑本一家〉多元文化音樂課程架構圖

歌唱教學活動主要實施於主題一音樂與語言,共有印尼歌曲〈Satu, satu〉與臺灣泰 雅族歌曲〈Rimuy sola rimuy yo〉兩個主要教學素材,另加入印尼與臺灣原住民文化知

常見母音及詞彙,且發音簡單易學,研究者選取此曲作為印尼歌唱教學活動之素材,希 望藉此曲引導學生瞭解印尼語發音方式,教導學生簡單印尼詞彙,圖 2 為〈Satu, satu〉

歌曲譜例。

圖 2 〈Satu, satu〉歌曲譜例

(二)臺灣泰雅族歌曲〈Rimuy sola rimuy yo〉

〈Rimuy sola rimuy yo〉為泰雅族傳統歌謠之一,主要作為歌唱教學活動素材。

此曲為四拍子弱起拍、一段式歌曲,音域寬度為 11 度,共六句歌詞,歌詞傳達原住 民人與人之間情感的緊密相連,以及原住民與天神、祖靈間信仰習俗的連結,歌詞大意 為:「真快樂!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奶奶,大家一起來感謝祖靈,同時也來讚美天上的 父神。」考量此曲旋律簡短、歌詞涵蓋泰雅族語常見母音及詞彙,且發音簡單易學,研 究者選取此曲作為臺灣原住民歌唱教學活動之素材,希望藉此曲引導學生瞭解泰雅族語 發音方式,教導學生簡單泰雅族詞彙,圖 3 為〈Rimuy sola rimuy yo〉歌曲譜例。

圖 3 〈Rimuy sola rimuy yo〉歌曲譜例

二、欣賞教學活動

欣賞教學活動主要實施於主題二音樂與信仰習俗,及主題三音樂與生活,共有印尼

〈Kecak〉、〈Saman〉與傳統樂器 Gamelan,以及臺灣布農族〈祈禱小米豐收歌〉、阿美 族〈老人飲酒歌〉、泰雅族口簧琴、布農族弓琴與木杵等傳統樂器等教學素材,另加入印 尼與臺灣原住民信仰習俗與生活相關之文化知識的介紹,藉此引導學生認識與瞭解印尼 及臺灣原住民,以下將分別探究印尼與臺灣原住民教學素材的內涵。

(一)印尼舞蹈〈Kecak〉

〈Kecak〉為峇里島重要傳統藝術之一,主要作為欣賞教學活動素材,綜合戲劇、舞 蹈與無伴奏念誦等元素,是一種印度教祭神用的藝術形式。

〈Kecak〉故事背景源於印度史詩,描述猴子大軍協助羅摩耶納王子拯救妻子,又 稱「羅摩耶納猴舞」(Ramayana Monkey Dance)(Hughes,1997)。表演時表演者多為男 性,以同心圓方式席地而坐,所有人跟隨領唱者的引導進行相同的肢體律動,同時念誦 無意義的 Cak(音念:架)、Chi、Chu 或 Da 等音節,透過不同節奏型的堆疊,製造層次 豐富的聲響,又稱「人聲甘美朗」(Hughes,1997),以層次複音與循環反覆為其音樂特 色。

考量〈Kecak〉為峇里島與印度教傳統藝術形式之一,且其層次複音與循環反覆的 音樂特色與印尼 Gamelan、臺灣布農族〈祈禱小米豐收歌〉及布農族木杵等音樂呈現方

式相似,研究者選取〈Kecak〉作為印尼欣賞教學活動素材,輔以讀譜與音感教學活動,

引導學生體驗其音樂特色,認識印尼傳統音樂與文化,瞭解印尼音樂與其信仰習俗、歷 史文化及生活的關聯,其節奏形式如圖 4 所示,每種節奏型由三至五人共同念誦,製造 層次複音此起彼落的音響效果。

圖 4 〈Kecak〉念誦節奏型

(二)印尼舞蹈〈Saman〉

〈Saman〉為印尼蘇門答臘島亞齊省 Gayo(蓋約)族文化遺產之一,主要作為欣賞 教學活動素材。

〈Saman〉為 Gayo(蓋約)族人於慶祝民族與宗教節日時用以鞏固村民情感的藝術 形式之一,以快速的節奏與舞者間和諧的默契為主要特色,演出者多為男性,舞者身穿 黑衣,繡著象徵自然與高尚情操的七彩,並排坐於腳後跟或跪著演出,領唱者坐於排中,

引導 Gayo 語詩句吟唱,歌詞內容包含可蘭經與伊斯蘭教元素,具宗教、浪漫或幽默意 涵,舞者動作包含拍手、拍大腿、拍胸與地板,並在節奏轉換時全體一致或與反向舞者

交替彈指、扭頭與搖擺身體,呈現 Gayo 族人與其自然環境的日常生活。近年受到人口 老化、流行娛樂興起、資金缺乏及 2004 年南亞大海嘯等因素影響,〈Saman〉正逐漸消 失 中, 於 2011 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2016)。

考量〈Saman〉為印尼伊斯蘭教傳統藝術形式之一,研究者選取〈Saman〉作為印尼 欣賞教學活動素材,藉此引導學生認識伊斯蘭教宗教意涵,瞭解印尼音樂與其信仰習俗、

歷史文化及生活的關聯。

(三)印尼傳統樂器 Gamelan

Gamelan 為印尼峇里島傳統器樂文化之一,主要作為欣賞教學活動素材。

「Gamelan」一詞源於爪哇語,本意為「敲、打、抓」,樂器種類豐富,以打擊樂器 為主,包含銅鑼、銅片琴、鈸與鼓等,有時亦包含吹管樂器,是印尼傳統鑼鼓樂團的總 稱(梁秀玲、柯瓊瑢,2010)。Gamelan 演出時多半沒有指揮,由鼓手掌控樂曲的起始、

速度與樂段的轉換,演出者多為男性,以席地而坐的方式演奏樂器,且 Gamelan 最初多 用於祭神,印尼人視其為神靈的樂器,因此演奏姿勢不可高於樂器,亦不可從樂器上方 跨越而過,其音樂特色主要有二,其一為層次複音,藉由不同大小的銅片琴演奏出不同 旋律與音色;其二為循環反覆,透過大鑼控制每一次的循環。

考量 Gamelan 為印尼傳統樂器之一,研究者選取 Gamelan 作為印尼欣賞教學活動 素材,藉此引導學生認識印尼代表樂器的音色,及其演奏方式與場合等文化特色。

(四)布農族歌曲〈祈禱小米豐收歌〉

〈祈禱小米豐收歌〉為臺灣布農族傳統歌曲之一,主要作為欣賞教學活動素材。

布農族以團體歌唱為主,音樂織度多為自然和絃,此曲為五度平行和聲唱法,演唱 者均為男性,八至十二人圍成圈以逆時針方向緩慢旋轉,音域由低至高慢慢堆疊,由一 人以[u]、[e]或[o]發出長音領唱,其他人以二部或三部形式演唱和聲,製造出層次複音的

音響效果,主要於布農族傳統祭典儀式中演唱,演唱場合神聖嚴肅,目的在祈禱農作物 豐收(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知識網,2015)。

考量〈祈禱小米豐收歌〉為臺灣布農族原住民最重要的祭典歌曲之一,且其層次複 音的音樂特色與布農族木杵,以及印尼 Gamelan 等音樂呈現方式相似,研究者選取〈祈 禱小米豐收歌〉作為臺灣原住民欣賞教學活動素材,引導學生認識布農族傳統音樂與文 化,瞭解原住民音樂與其信仰習俗、歷史文化及生活的關聯。

(五)阿美族歌曲〈老人飲酒歌〉

〈老人飲酒歌〉為臺灣阿美族傳統歌曲之一,主要作為欣賞教學活動素材。

〈老人飲酒歌〉為兩聲部自由對位唱法,多以無意義的虛字演唱,為莊重肅穆的歌 曲,在豐年祭儀式開始前由一位部落長老領唱,眾人應和的方式進行,祈求慶典順利,

後於 1993 年德國樂團擷取此曲近二分之一原音創作歌曲〈反璞歸真〉,並於 1996 年作 為亞特蘭大奧運宣傳主題曲,引發原住民音樂著作權爭議(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2007)。

考量〈老人飲酒歌〉為臺灣阿美族原住民重要歌曲之一,且此曲引發臺灣原住民著 作權相關議題的討論,研究者選取〈老人飲酒歌〉作為臺灣原住民欣賞教學活動素材,

引導學生認識阿美族傳統音樂與文化,瞭解原住民音樂與其生活的關聯,進一步共同討 論臺灣原住民傳統智慧保護的相關議題。

(六)原住民傳統樂器口簧琴、弓琴與木杵

口簧琴為臺灣原住民傳統樂器之一,本研究主要選取泰雅族口簧琴作為欣賞教學活 動素材。泰雅族人演奏時,多將口簧琴銜在嘴裡,左手持竹片,右手拉動繫繩,使竹片 中的簧片振動發出聲音,並藉由口形變化產生共鳴,製造不同音高。泰雅族口簧琴多用 於通訊、舞蹈與自娛娛人(許常惠,2005),出草、狩獵與喪事期間禁止演奏。考量口簧 琴為臺灣原住民代表性傳統樂器之一,研究者選取口簧琴作為欣賞教學活動素材,藉此

引導學生認識臺灣原住民代表樂器的音色,及其演奏方式與場合等文化特色。

弓琴為臺灣布農族傳統樂器之一,主要作為欣賞教學活動素材。弓琴為撥絃樂器,

演奏時左手持竹弓,右手撥弄細鋼絲絃,弓的一端銜在嘴裡,並藉由口形變化產生共鳴,

製造不同音高,多用於抒發心情與排解寂寞(梁秀玲、柯瓊瑢,2010)。考量弓琴為臺灣 原住民代表性傳統樂器之一,研究者選取弓琴作為欣賞教學活動素材,藉此引導學生認 識臺灣原住民代表樂器的音色,及其演奏方式與場合等文化特色。

木杵為臺灣布農族與邵族傳統樂器之一,主要作為欣賞教學活動素材。木杵為打擊 樂器,演奏者手持八至十六根長短不同的木杵,交替在石板上敲擊,藉由不同音高與節 奏型合奏出音樂,產生層次複音與複節奏的音樂特色,多用於傳遞訊號(梁秀玲、柯瓊

木杵為臺灣布農族與邵族傳統樂器之一,主要作為欣賞教學活動素材。木杵為打擊 樂器,演奏者手持八至十六根長短不同的木杵,交替在石板上敲擊,藉由不同音高與節 奏型合奏出音樂,產生層次複音與複節奏的音樂特色,多用於傳遞訊號(梁秀玲、柯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