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方法及論文架構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論文架構

                                                                                                               

的現實世界與超現實世界:蘇童、莫言童年視角小說創作比較〉;方躍平、張翠榮:〈論童年 經驗對蘇童小說創作的影響〉;陸燕:〈個體自由主義飄零者:五龍形象分析〉;閻蘭娜:〈

論蘇童小說的逃亡意識〉;劉培延:〈夢:一次精神游走的人生歷險——另眼看《米》〉;訾 媛媛:〈殘缺與逃亡——論蘇童小說的特色〉;劉玫:〈穿越歷史的迷霧,凝望遙遠的楓楊樹 鄉村——淺析蘇童「楓楊樹鄉村」系列小說〉;李聯橋:〈蘇童小說中常見母題之探析〉;黃 敏:〈蘇童的南方情結〉;鄭明:〈生存與困境之歌——魯迅「歸鄉」系列小說與蘇童《米》

比較閱讀〉;高淑珍:〈游蕩在鄉村與城市之間的靈魂——試論蘇童的小說《米》〉;林銘:

〈穿越歷史時空的蘇童〉與張文東:〈顛覆與重建:蘇童小說中的歷史記憶〉等篇章。

一 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面,此篇論文則旨在以精神分析理論這個主軸,作為分析、拆解蘇 童作品的主要基礎。在一方面以精神分析的面向討論蘇童之寫作特色,另一方面亦期 望以具體的文學作品為線索,詮釋晦澀高深的精神分析理論詞彙。

本文將主要因循佛洛伊德——拉岡——紀傑克為發展脈絡的精神分析理論,作為 對蘇童作品之文本分析的基礎。啟航於佛洛伊德(S. Freud)對夢的見解,其無意識

(Unconscious)以及欲力(Libido)的觀點所造就的文本分析的一個獨特面向。而提 倡 回 歸 佛 洛 伊 德 的 拉 岡 (J. Lacan ) 進 一 步 發 展 出 想 像 ( Imaginary ) 、 符 號

(Symbolic)與真實(Real)的三層結構(Order)分類系統,以解讀佛洛伊德的論 著。而小幻物(Object Petit a)21則佔據著拉岡理論中的核心位置,被視為三層結構的 交接處,在拉岡的拓樸圖式波氏結(Borromean Knot)裡面位於最中央的場域。同時小 幻 物 參 與 拉 岡 所 提 出 的 幻 想 基 式 ($ ◇ a ) , 進 一 步 與 欲 望 ( Desire ) 、 幻 見

(Fantasy)、驅力(Drive)、以及絕爽(Jouissance)22這些詞彙有直接關係。扼要來 說,小幻物帶有拉岡定義下真實層的特性,它相對於主宰符號層意味著語言、律法、

規則的大他者(Big Other),是符號層裡面殘留的真實層所存有的形態,因此被拉岡 定義為符號層的剩餘物(Reste)。但與此同時,小幻物卻與寶物(Agalma)的概念關 係密切,拉岡認為,小幻物代表一個我們永遠無法獲得的空洞,它不是慾望所朝向的 終點,而相反在幻見所築起的屏幕上,它是觸發和造成慾望的對象原因( Object-cause)。在幻見為慾望而架設的場景、敘事之中,我們被剝奪的絕爽便囤積在將其從 我們身上奪走的大他者手裡,而我們必須從其手上試圖撿抬那剩餘的愉悅。而在穿越 幻見的有關死亡驅力(Death Drive)的論述之中,即繞過幻見所扮演的中介角色的屏 幕,小幻物則作為局部對象(Part-object)引導主體的慾望,(根據拉岡的說法,小幻 物作為局部對象實際存有的四種形式:聲音、視線、乳房和糞便),驅力並非要得到 小幻物,而是它一直繞著這個欠缺(Lack)兜圈,盈餘的絕爽便由此產生。拉岡派學 者紀傑克(S. Zizek)23尤其重視拉岡理論中幻見與慾望的關係,穿越幻見一直是論著 中的重要議題。在《幻見的瘟疫》一書之中便重寫了佛洛伊德一個具體的有趣例子:

這裡絕不是一個慾望直接在幻覺中得到滿足的案例(她想要一塊蛋糕,但她沒 有得到蛋糕,所以她幻想要一塊蛋糕)……重點的地方在於,當她正貪食吃草 莓蛋糕的同時,小女孩注意到,透過這個景象,透過看見她完全地享受著草莓                                                                                                                

21 拉岡強調小幻物(Object Petit a)應視為不被翻譯、無可被翻譯的符號。而在相關論著的中 文翻譯,約有小對形、小對體、小他者與小幻物等名稱。本文統一稱為小幻物,引文內容亦相 應更改。

22 拉岡原文為法語「Jouissance」,詞彙上的意思指享樂(Enjoyment),但拉岡的定義下更指涉 到剩餘(Excess)和痛苦(Painful),而且與快樂(Pleasure)相對,所以兩者並不是完全同義 詞。在相關論著的中文翻譯,約有痛快、執爽、絕爽等名稱。本文統一稱為絕爽,引文內容亦 相應更改。

23 中國大陸與台灣的中譯本普遍翻譯為紀傑克,而香港譯本使用齊澤克,本文統一使用紀傑克 之翻譯用法,引文內容亦相應更改。

蛋糕,她的父母竟是那麼地深深滿足——因此,和吃一塊草莓蛋糕的幻見真正 有關的,是這位小女孩期許形成一個身份的企圖(一個非常享受父母給的蛋糕 的小女孩的身份),而這滿足了她的雙親,也讓她成為(雙親的)欲望客體。24 這個描述準確地指出拉岡將慾望、請求(Demand)和需要(Need)區分出來的定 義:「主體以大他者的方式慾望」25,或說,主體的慾望就是要成為大他者的慾望。而 紀傑克的論著,亦正為拉岡發展於佛洛伊德的一套複雜理論提供了具體的詮釋引例,

以及將拉岡理論作為一種文本分析的實踐方法。而拉岡本人對一系列理論的說明,主 要見諸他的研討班(Seminar)的講稿筆錄,唯拉岡的原文運句甚為艱澀,在布紐斯芬 奇(B. Fink)撰寫的「閱讀研討班」(Reading Seminar)為理解基礎上,輔以紀傑克 將精神分析理論與當代文化相互結合的論著,以上則成為本論文於理論引用部分的根 本參照。

本文欲通過精神分析理論,展開以蘇童作品為對象的文本分析,如同紀傑克在訪 談中所言:「唯有當我能成功運用通俗文化所固有的愚蠢來表達拉岡的某些概念時,

我才相信自己已適切地掌握了它。」26期望在解讀蘇童作品的意象書寫之意義之上,以 文學的面向和方式豐富了拉岡艱深晦澀的精神分析理論。

二 論文架構

第一章即緒論,緒論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旨在說明本論文之研究動機及研究 目的,而第二部分則為範圍界定及研究文獻回顧,至於第三部分,旨在提出研究方法 並闡明此論文的章節架構。

第二章旨在整理並探討蘇童創作階段的轉變,以蘇童的個人背景資料,創作風格 之特色及變化為討論之始,亦作為本論文於後續章節文本分析的基礎。而此章節分為 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蘇童的創作年期與其作品的關係,以蘇州、北京、南京這三個 蘇童所生活過的城市劃分其創作年期,並針對每一時期對其作品的影響,作一初步整 理。第二部分則進而探討蘇童在創作生涯的寫作風格轉變,首先是蘇童於八十年代身 為中國先鋒派作家,屬於形式主義的實驗小說,然後是以一九八九年發表的〈妻妾成 群〉為轉捩點,回歸傳統敘事的後寫實主義。

第三章為正式對蘇童之小說作品展開分析並討論。此章節整理前人學者如王德 威、王干與張學昕等人之研究內容,將分成兩個重點進行。第一節是關於蘇童所建構 的兩個文本虛構之地:楓楊樹故鄉與香椿樹街,首先歸納出過往蘇童作品是如何被分 類,從而討論這兩個「紙上的舞台」所參與的小說作品,以及兩個舞台各自有著的面 貌和特色,並如何作為一個巨大之意象群的結合。至於此章節的第二部分,旨在闡述 前人研究論文中對蘇童之意象書寫的討論。而這部分同樣以兩個方向進行,第一是意                                                                                                                

24 Slavoj Zizek:《幻見的瘟疫》(The Plague of Fantasies),臺北:桂冠出版,2004,頁15-16

25 Jacques Lacan, “Ecrits: A Selection,”Trans. Alan Sheridan, London: Tavistock, 1977, p312

26 Slavoj Zizek:《神經質主體》(The Ticklish Subject),臺北:桂冠出版,2004,頁10

象的顏色,第二是從物件延伸到意象的經營。

在眾多以城鄉之對立為母題的故事之中,相對於蘇童筆下那個「我」的「還 鄉」,它們幾乎恆定的主軸和情節軌跡就是主人公的「離鄉」,離鄉之旅的終點就是 進入城市,從拉岡理論的角度,就是進入符號層,進入符號秩序的控制之中。在

《米》這篇作品的開首,蘇童以一個具體的近乎象徵儀式似的情節,點明了城市的這 個特質。當主人公五龍從楓楊樹故鄉來到城市(瓦匠街),為了乞食求飽,他所做的 第一件事便是:「五龍木然地瞪著阿保,過了一會兒他終於說,爹。」27。因此,第四 章是要討論蘇童小說中城市意象之經營,同時導入拉岡精神分析中有關符號層與大作 者的概念,作為文本分析的對照及理論基礙。此章節分為兩個部分,第一節旨在說明 拉岡定義下的符號層及語言之牆(wall of language)之操作,並以蘇童之小說內容為 例,由此疏理拉岡對符號層及真實層與想像層這分類系統的構想。其次,第二節的討 論是有關於城市與父親之意象的連結。父親不單是蘇童作品中一個經常出現的重要人 物,同時在佛洛伊德最初提出的精神分析理論中,亦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從城市 到父親,第二節的內容將環繞蘇童小說中的成長故事結構與伊底帕斯危機如何將主體 引導至社會秩序——父法之間展開對讀,同藉此深化諸如〈舒農〉、《米》和《河 岸》等蘇童作品中, 父親之角色背後所潛藏的象徵意義。

而第五章則延續上一章節有關符號層的討論,旨在檢視蘇童作品中作為符號秩序 的社會語言。除了視覺上以腐敗之河流、蒼蠅等具體展現之城市意象外,律法、規條 與道德標準等社會語言正是更為內化並貼近所描述之城市面貌。或者說,它並非純粹 是代表著某些城市的特質,而是它本身就是所謂的城市,城市——這個拉岡意義下的 符號層,即等同社會語言。城市的一方充斥著文明語言的律法、秩序和禁令,尤其蘇 童的作品亦往往借助一些角色,流露出對共產黨之權威語言的戲謔、模仿。而此章節 分為兩個部分,第一節欲以其小說中出現之特定用語、禁語、或髒話等,作為符號

而第五章則延續上一章節有關符號層的討論,旨在檢視蘇童作品中作為符號秩序 的社會語言。除了視覺上以腐敗之河流、蒼蠅等具體展現之城市意象外,律法、規條 與道德標準等社會語言正是更為內化並貼近所描述之城市面貌。或者說,它並非純粹 是代表著某些城市的特質,而是它本身就是所謂的城市,城市——這個拉岡意義下的 符號層,即等同社會語言。城市的一方充斥著文明語言的律法、秩序和禁令,尤其蘇 童的作品亦往往借助一些角色,流露出對共產黨之權威語言的戲謔、模仿。而此章節 分為兩個部分,第一節欲以其小說中出現之特定用語、禁語、或髒話等,作為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