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與方法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二、 研究方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7

篇幅較報章為長、可進行較深度的論述,而來其屬性特殊,目標客群同時對準資 方與勞方,資方藉以了解新興生產力特色以便管理,勞方則透過雜誌中勵志書籍 式的報導作為行為指南。也就是說,財經企管雜誌提供國人不同面向、不同角色 的理想生命治理模式,本研究透過檢視這些論述,試圖歸納出草莓世代作為一新 興生產力,其角色何以被建構。

此外,為了描繪出草莓族的世代位置及其實踐,除了財經企管雜誌,本研 究也將輔以其他二手資料,如世代相關統計數據、研討會、訪談等文本來交互參 照。這些資料雖然未必都著重於生產力議題,但亦是形塑「草莓世代」論述的力 量之一。綜上所述,本研究將從生產力面向切入,以財經企管雜誌上關於「七年 級生」及「草莓族」的報導為主要研究範圍,並進行批判論述分析。

二、研究方法

批判論述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由 Norman Fairclough 所倡議,

他於 1990 年代提出「文本、論述實踐、社會實踐」三向度分析架構,強調語言作 為一種社會實踐的形式,而論述則是以特定觀點再現社會實踐的語言運用,和社 會結構之間相互塑造、制約。此理論模型旨在釐清社會文化如何在文本中滲透,

雖是國內外學者經常援用的分析工具,但也因其定位及實際操作上的曖昧不清,

招致不少質疑。Fairclough 在 2000 年後提出了修正版本的分析架構,將文本、論 述實踐、社會實踐三向度提升至更抽象的「社會事件、社會實踐、社會結構」三 層次。早期的「文本、論述、社會模型」適合針對單一文本研究,然而若研究者 意欲「透過若干語言文本的範例,去探討任何一個宏觀的議題或是總體社會政治 的變遷」,則可參照晚期的「社會事件、社會實踐、社會結構」模型(倪炎元,

2012)。

Carvalho (2010)指出 Fairclough 的理論模型缺乏具體操作步驟,因此針 對媒體論述文本提出分析架構,包含文本分析及脈絡分析兩大層次,再向下細分 為幾個子類目:文本分析包含 (1) 版面結構(Layout and structural

organization);(2) 標的(Objects);(3) 行動者(Actors);(4) 語彙、

文法、句法 (Language, grammar and rhetoric);(5) 論述策略(Discursive

strategies);(6) 意識型態立場(Ideological standpoints)。脈絡分析則包含 (1)

同時性的比較分析 (comparative-synchronic analysis);(2) 歷時性的歷史分析

(historical-diachronic analysi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8

林東泰(2013)立基於 Fairclough 的「社會事件、社會實踐、社會結構」

架構,參考 Carvalho、van Dijk 的批判論述觀點, 並加入 Giddens 的結構化理論,

提出一組三面向的分析架構。第一層為文本及事件分析,關注版面呈現、新聞事 件、改變者/行動者、詞彙、修辭、句法等語言學分析;第二層為論述實踐分析,

檢視雙方(或多方)論述策略、雙方(或多方)基於意識型態立場所展現的論述 爭鬥;最後是脈絡及社會結構分析,進行同時性及歷時性的比較分析。然而,林 東泰的分析主體為國科會研究費弊案中的論述爭鬥,因此在論述實踐分析部份主 要針對兩方敵對立場。在本研究中,草莓世代論述由財經企管雜誌所撰寫,書寫 者與被指認者本就站在不平等的發聲位置上,後者再現的方式在在存乎前者設定 中,雙方難以在此場域(雜誌)中呈現出勢均力敵的抗衡姿態。

據此,本研究參考以上幾種批判論述分析路徑,發展出一組適用於草莓世 代的分析元素:

表四、分析架構

層次 內涵

事件陳述 文章結構 (標題、導言、背景、引述、事件、結果)

行動者 論述策略 修辭及句法

意識型態立場 脈絡分析 同時性的比較分析

歷時性的歷史分析

來源:本研究整理 三、研究架構

本研究將從兩種主要的文本著手進行分析,首先為了觀察「草莓」標籤所 指涉的對象與論述構成,將以財經企管雜誌中談到「七年級」、「草莓族」、

「世代」、「青年」等議題的篇章進行分析,探討其論述構成、指認方式,以及 背後的意圖等,最終勾勒出草莓世代的形象建構。當社會論述建構出了一約定成 俗的「草莓」符號,並以此標籤指認特定群體,這些被劃歸為「草莓世代」的對 象也必定有所行動。值得注意的是,不論被指認者和標籤之間產生的是對話、抵 抗、翻玩或繳械,均參與了對「草莓」一詞的意義詮釋與再生產,這些實踐也就 成為第二部分的分析文本。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9

然而,這些被視為分析文本的行動,卻難以劃出一個明顯的研究範圍。一 來,「草莓」標籤的定義本就籠統,指涉的對象廣泛;二來,這些被劃為同樣世 代的成員並非基於主觀認同而集結,因此異質性高,當中亦不乏許多次團體。據 此,本研究試圖將抵抗論述拉出雜誌之外,從具體的社會實踐(如社會運動)或 網路上的眾聲喧嘩中探詢,觀察這些被指認為「草莓世代」的對象是否具有一種

「世代意識」或「時代精神」,期待在研究完成之後,得以提出有別於前人的修 正分析架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0

第四章 草莓世代的勞動生產與再生產

第一節、消費社會中的工作倫理

本節將談到新自由主義生命治理與工作倫理再鞏固,並進而討論美學勞動與情緒客 體化議題。首先,以消費主義為主體樣貌的社會中,新自由主義必須回應消費社會裡的慾 望,並以此演繹工作倫理。當新自由主義與消費主義連結,新的工作倫理應運而生,不再 是群策群力完成目標,而是轉為自我加值、培力的個體化勞動。尤有甚者,新自由主義背 後的系統性問題被避而不談,個體的失敗也被歸因於競爭力不足。

此外,隨著工作倫理的觸角在消費社會中延伸,工作與娛樂的分野模糊,工作倫理 成為情感與慾望的號召,而情緒勞動、表演勞動等各種「美學勞動」亦成為主流。賣情緒、

賣感覺,草莓世代的各種感官與知覺(如快樂、創新等)隨之客體化,成為可供度量、計 算的「資本」。在在揭示消費社會中的工作倫理幽靈仍徘徊不去。

一、新自由主義生命治理與工作倫理再鞏固

2003 年,第一批七年級生進入職場時,各大財經企管雜誌紛紛如臨大敵般策畫專 題,試圖剖析這群與五、六年級世代迥然不同的產業生力軍;是時,正值五年級接手管理 階層 ,他們與七年級生在職場上相逢,恰好形成價值觀的對照。回顧當時的報導,五年 級生被刻畫為生活富裕、教育水平高的一代,與七年級的情況並無二致。然而五年級生見 證了台灣政治從威權走向民主的過程,又受惠於經濟起飛,對台灣仍深具信心,是兼具務 實與靈活的一代:

台灣歷來知識含量最高、平均財富最多的「接班世代」,「他們」來了,將會對 台灣帶來新的影響。在職場上,可以預期的是,相對於各種社會力量猛力衝撞的 上一代,「接班世代」在事業性格上卻較為保孚。

值得注意的是,若台灣會承襲美國與日本的發展腳步,那麼「接班世代」會不會 是世代財富盛極而衰的分水嶺?目前二十多歲的這一代,逸樂取向較「接班世代」

有過之而無不及,堅毅程度亦不如「接班世代」,更直接面臨全球化的衝擊。

資料來源:改繪自黃惠娟(2002)。〈他將幹掉老闆!〉,《商業周刊》,747: 68-77。

由物質條件豐厚的四、五年級生所孕育,七年級生在成長過程中,生活環境普遍富 足,父母及學校教育多半採民主的互動方式,因此他們自我意識更強烈,也勇於表達想法。

但他們進入職場後,其價值觀及作為卻與五年級主管的期待產生扞格: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2

大部分五年級主管都能理解七年級生的哲學,只是:「我們是工作六、七年才有 這種想法,但他們才工作第一年尌有了,」台灣雅芳薪資福利經理謝雅雈忍不住 感嘆。

對不同世代的工作態度,華義國際經理曾姿錠有個貼切的譬喻:「四年級生是:

我可以倒,公司不能倒:五年級忠於工作;六年級忠於想法,七年級嘛,忠於自 己的生活,」她笑說。

然而瞭解是一回事。在職場上有從屬關係,又要負擔成敗責任,七年級生強烈的 自我意識,馬上變成五年級主管頭痛的共同根源(盧智芳、沈倖如,2003a)。

關於七年級生的討論,一開始是將其描繪為令資方大惑不解的一群人,先分析其特徵、與 前人做比較,並帶出其成長、就業過程中每況愈下的社會脈絡。其後,針對這些特徵,分 別向資方與勞方開藥單:資方需調整管理方式,勞方則得到職場教戰守則。接下來幾年的 討論持續探討年輕人對人生的焦慮與迷惘,到了 2008 年─約莫七年級生進入職場滿五年 後─則進行第一波「驗收」:

【7 年級的紀律、工作認知跟態度最令主管痛苦】進入職場 5 年後,企業對七年 級生的評價如何?只有兩成五、六年級主管明確表示「滿意」,高達 6 成主管認 為「普通」。哪些面向造成主管在管理上最大的困難?《Cheers》調查發現,

「不在乎紀律和制度」、「對工作認知錯誤」高居第一、第二榜首,顯示出「價 值觀差異」在五、六年級主管帶領七年級生時形成極大的挑戰(史書華、吳律頤、

張玄江,2008)。

綜觀這些批評,可以發現主要癥結點在於七年級生與五、六年級主管對工作的認知不盡相 同;換言之,七年級生衝撞的乃是「工作倫理」之傳統定義,也是生產者社會與消費者社 會之間的重疊與交替。

鮑曼(1998)對工業社會之工作倫理提出批評,認為工作倫理乃是一套道德戒律,

具有前提、內涵及心照不宣的預設。在這套規範管制的邏輯中,將生命與工作的關係簡化,

人活著就必須為了本身的生活及快樂,而根據自己的能力販售勞動力;且工作本身即是價 值,因此工作成為一種常態,人們不能只是安於現狀,必須不斷求取金錢,以現狀自滿是

人活著就必須為了本身的生活及快樂,而根據自己的能力販售勞動力;且工作本身即是價 值,因此工作成為一種常態,人們不能只是安於現狀,必須不斷求取金錢,以現狀自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