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生命週期之處境與想像

第二節 築夢行動力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5

所謂「天職」是要能為工作奉獻一切,動機並非由上而下的管制與要求、也並非追求 物質上的外顯成功;而是由內而外油然而生的熱情,將勞動規訓內化,促使勞動者自 動自發、自我培力、犧牲奉獻,甚至以此做為人生驅力:

「我希望每天早上叫我貣床的,不是鬧鐘,而是夢想!」這個許多人夢寐以求的 生命狀態,是魏華星決定投身社會企業領域後每天的寫照,什麼力量讓他選擇走 上與眾不同的人生道路(黃仲豪,2012)?

勞動者雖被鼓勵要以志業作為人生驅力,但可供參照的是,志業很可能也只是插曲。

鮑曼在《工作、消費、與新貧》中指出了將志業奉為人生最高指導原則的虛幻,「『做』

與『不做』,夢想及其代價,投降的誘惑以及不要落入陷阱的警告,這一切複雜的糾葛都 被當作一種奇觀,提供給渴求志業的觀眾。 」他以運動員和明星為例,說明這些攀至專 業能力巔峰的人們,雖然得以享有極高的聲譽及富饒的物質生活,但這樣的榮耀也如同青 春一般稍縱即逝─「以工作為志業的生活乃是自毀的,是迅速邁向終點的生活。志業可能 牽涉很多事情,但最確切明白的是:志業無論如何解釋,並非生命計畫的提案,或是一生 的策略。誠如明星的事例,志業就像後現代感覺收集者生活中的任何其他經驗一樣,只是 個插曲。」此外,他也直指這些成功人士毋寧是韋伯所謂的「清教徒聖者」,將工作生活 視為神聖使命與道德課題,並認為其他任何工作也同屬美學範疇,其他勞動者必定和他們 同樣擁有能自由選擇的「靈活性」。然而,對大多數的人而言,「『靈活性』並非意味著 選擇的自由、自主和自我肯定權利,而是意味缺乏安穩保障、被迫變動,以及不確定的未 來。」(Bauman, 1998 / 王志弘譯,2003,頁 49-50)

第二節、築夢行動力

作為一個儲備勞力,「草莓」除了得立定志向,還得有夢想與熱情,方能築夢踏實。

年輕人有夢想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在財經企管雜誌論述中,也有為數不少鼓勵年輕人作 夢、築夢、冒險的建議。歷時性觀察草莓族論述可以發現,2003 年當第一批七年級生進 入職場時,當時他們被形容為很「敢」的一代,具有勇氣與衝勁:

「敢」確實是這個世代最大的特色。

今年文化大學廣告系四年級尌以「七年級的生活秩序」為畢業展主題。到底七年 級的精神是什麼?參與籌畫的林俐妘認為,一句話,尌是「勇敢大聲說」。

他們找裕隆、DIESEL 這些大企業、大品牌毛遂自薦,爭取廣告企劃案與贊助經 費。「你們有能力做我們的東西嗎?」每個企業主都質疑。但最後 7 個企劃案全 握的資源進行評估管理,以實現夢想。然而,甚麼樣的夢想才是夢想?2003 年,《Career 職場情報誌》總編輯臧聲遠曾為文指出,年輕人為了求取安穩的生活而一窩蜂報考公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7

每個人都有所謂的「舒適地帶」(comfort zone),也尌是一個屬於自己感覺很 舒服的生存範圍。一旦超出習慣的生活方式、工作、或環境,尌會對自己的能力 失去信弖,感到恐懼。而且出生於富裕社會的世代,愈不願意冒險,因為害怕失 去。

其實成功所需的強悍與膽識都可以從學習中培養,希望激勵大家勇敢面對自己的 下一步。有膽有識,打造屬於你的時勢(吳琬瑜,2005)。

正確的夢想需得是高風險的,不是待在偏安一方的舒適圈。年輕人被鼓勵要「走出」

舒適圈,「追求」夢想,這兩個動詞意味著年輕人的「不動」成了問題,如何讓他們「動」

起來則成為焦點:

10 個行動 check-list,隨時檢視自己!

1. 我想成為怎樣的人?我要怎樣才能成為那樣的人?

2. 我是不是又想追求夢想,又想得過且過、覺得「逐夢好累」?

3. 我現在做的事情,是我真正想做的嗎?還是只是為了滿足他人,而犧牲自己 的想法?

4. 當機會來臨時,我準備好了嗎?

5. 我是不是一直給自己設限,覺得「多做多錯,不做尌不會錯」?

6. 如果我什麼都不怕的話,我會做什麼?

7. 當周遭的人都在往前時,我的位置在哪?是超前了、還是停留在原地?

8. 現在過得還不錯、很舒服,但這樣的日子可以維持多久?如果有一天什麼都 沒了,在那之前該做什麼準備?

9. 我現在做的一切,10 年、20 年後再回頭看,會弖滿意足,還是悔不當初?

10. 如果我的生命只剩下 7 天,我會做什麼?(Cheers 雜誌編輯部,2013)

《Cheers》雜誌進行「2013 青年行動力」網路大調查,由 1,165 位網友調查結果 發現,高達 92.2%的填答者,弖中有「一直想做卻還沒有行動的事」。《Cheers》

雜誌整理出四大重要發現:

(1)想做還沒做的事 No.1:旅行;追求「小確幸」,最有行動力!

(2)金錢與弖魔是行動最大阻力

(3)最想要改變的:我的薪水!

(4)對人生越滿意,越有行動力 (Cheers 雜誌編輯部,201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8

關於行動如何可能,若將夢想比喻為一場賭局,則可從物質與心理兩種層次探討:從物質 面來看,就算是孤注一擲,終究也需要籌碼(經濟條件);而要產生進入賭局的「意願」,

則是心理質素與動機的問題了。從「2013 青年行動力」調查中也可以觀察出這兩個面向 的交互作用:金錢與心魔。前者涉及個人及大環境的經濟條件,在經濟景況不理想的狀態 下,以風險管理概念來看,人們的行動自然趨於保守,對於追求高風險、高報酬的人生較 為卻步。「心魔」則指向抽象的心理態度,論述中指出,缺乏行動力除了可能是物質條件 無法支持,也可能是出於膽怯,缺乏接受挑戰的勇氣:

不管是創業、實現自我,還是在舞台上面對群眾,每個人都會面對這樣的考驗:

在關鍵的時刻,敢不敢站上一個從沒站過的位置,接受一些超出自己本來能力範 圍的挑戰。

那最後「推你一把」的力量,是一種眼光、意志、判斷,甚至包括後來能承受多 少風險、能不能堅持下去的能力,簡單地說,稱它為「膽識」,英文叫做

「guts」。

為什麼在今天來說,膽識特別重要?因為不靠膽識踏出第一步,尌不可能播下成 功的種子。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也是全球知名經濟學家梭羅即指出:「有膽 識的冒險,雖然有失敗的可能;但沒有冒險的膽識,注定會失敗(盧智芳,

2005)。」

「膽識」意味著大膽與知識,換言之,是勇氣與實力兼具的表現。「實力」培植在新 自由主義脈絡下是個人責任,但形而上的勇氣是種心理狀態,該如何自我培養?在一 篇對哈佛商學院 MBA 生涯發展中心主任巴特勒所進行的專訪中指出,膽識「是在學 習中變得強悍與耐操」:

所以要培養自己的膽識,尌從每天都勇敢面對自己的下一步開始。別以為什麼大 的「個人生涯改進計畫」會有效,這些計畫通常都以失敗收場,還不如學會正面 面對眼下的每一個難題,誠實、現實地認清自己生活中的困境是什麼?我需要做 哪些事去克服它?需要什麼幫助、建議?你需要一天、一天地累積自己的活力,

用一次、一次的克服去培養自己的戰鬥力(Cheers 雜誌編輯部,2005)。

在草莓世代的論述中,缺乏行動力的心魔是「膽識」,而要能放膽去做,就得不怕失 敗。也就是說,裹足不前的原因,追根究柢就是因害怕失敗,或覺得沒必要冒著失敗 的風險突破現狀。既然享有豐碩的資源,那麼草莓世代也沒有突圍的動機。於是,相 關論述中會鼓勵年輕人先「跨出那一步」,鼓勵的方式是制定報酬(payoff)。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9

以賽局理論而言,每個玩家會理性地評估各種行動組合背後的報酬,並做出對自 己最有利的選擇。若將草莓們視為玩家, 則「裹足不前」或許是他們現階段評估自 己所能得到最好的報酬組合,也就是說,草莓們認為「追求夢想」的報酬是低於現狀 的,例如物質層面獲益不大。在草莓世代的相關論述中,亦多半針對其心理層面進行 遊說,例如快樂、自我實現、利他主義,無形中調高草莓們心中對「追求夢想」的報 酬。在商業周刊第 1197 期的〈同樂世代 3 大發現 台灣八○後白皮書〉一文中,提出 了台灣八○後具有「我要快樂、我要利他的影響力、我要高 C/P 值多元人生」三種特 色,而這些特質也影響了草莓世代的夢想走向,並鼓舞更多的年輕人以此作為典範:

再分析比較高薪、個人成功、興趣等「志向組合」,我們發現台灣有 44%的年輕 人屬於「做自己興趣的事,加上讓大家快樂的事」的志向組合,在所有的志向組 合之中排行第一!我們稱這種為「快樂志向」,也因此,我們稱台灣的八○後為

「同樂世代」!

根據我們對台灣 50 位八○後意見領袖與各領域具有代表性的年輕人的深度訪談,

其中超過三分之二在談到追求自己的夢想動機時,首先會出現的尌是「興趣」,

接著是類似「愛與歡樂」的關鍵字。

【我要高「C/P 值」人生 多條生涯並行時代來了】也正因為快樂、開弖是同樂世 代的主價值,我們調查也發現,在面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或消費選擇,這群年輕人 的關鍵字都是「C/P 值」。「C/P 值」這個字,原本用於消費者比較 3C 商品性能 與價格比的字眼,現在被台灣同樂世代廣泛應用,代表「在付出與得到之間,滿 足感、快樂度的比較值」 (李郁怡,2010)。

在前述「立定人生志向→產生具體動機→努力深耕築夢→邁向成功之路」的進程之中,

一向被視為香甜美好而不耐壓的草莓世代,被鼓勵要找出內心的召喚、立定人生目標,並 以夢想作為內在驅動力,以快樂、利他的態度,跨出舒適圈,勇敢追夢築夢─簡言之,在 這一針針的強心劑當中,把柔軟不耐壓的特質轉化為「軟實力」。興趣、快樂、滿足等等 感覺與遊樂(pleasures) 亦在這一波打造工程中轉化為個人增值以及產業的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