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草莓世代的勞動生產與再生產

第一節 消費社會中的工作倫理

二、 美學勞動與客體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5

當主管及員工同受價值觀衝突所苦,企業才意識到這套傳統的規範管制方式已經不 合時宜了。於是,雜誌專題紛紛呼籲企業轉換態度及做法,先了解新世代的想法與特質,

並呼應其需求調整管理方式。但無論手法為何,目的同樣是為了在生產力身上鞏固既有的 工作倫理,將年輕人的特質─不論正面或負面─化為資本,以達人力資源之效用最大化。

而這樣的意圖在財經企管雜誌中也昭然若揭:

若能將新世代的「好高騖遠」轉化成「務實前瞻」,鼓勵新世代能將學校所學的 理論、卓越企業的成功經驗作為典範學習,將其個人的理想與企圖弖、熱情等,

透過務實的工作做為個人成長與本事的鍛鍊,以追求個人職涯的發展,並帶動企 業組織的改善與創新經營,讓新世代的夢想能夠在企業內實現,使企業成為員工 最想工作的場所,員工當然不會想離職(陳家聲,2010)。

我發現台灣的年輕人在變,變得愈來愈不用功讀書,變得愈來愈愛玩,愈來愈懂 得生活。總有一天這些人會長大成為主流,所以我相信,台灣的產業一定會改變。

反而阻礙台灣轉型的,是我們這群朝九晚五的五年級生。如果知道八年級生的生 活形態終將成為主流,或許我們現在尌應該開始「快樂新生活運動」,一貣學習 八年級生的快樂生活形態吧(盧希鵬,2009)!

弔詭的是,這裡出現一個將結構性因素歸咎於年輕人的矛盾。新自由主義脈絡下的彈性勞 動市場並非台灣獨有之現象,而是全球大勢所趨。但在相關論述中,卻將管理方式轉變原 因歸結為「年輕人不符合工作倫理」此一現象的權宜之計,彷彿是新興生產力主導了勞動 市場邏輯:

2011 年,七年級生 30 而立,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已改寫了職場遊戲規則。或許 你是其中之一,或許你是與他們共事的對象,不管是哪一種,這股力量只會愈來 愈龐大,誰都無法忽視(洪懿妍,2011)!

二、美學勞動與客體化

當產業已經從生產者社會轉變成為彈性勞動市場,生活與工作逐漸密不可分。在鮑 曼的分析中,彈性勞動市場強調美學價值,也就是工作的意義將以其所產生的愉悅來評判。

此外,基於其不設限的彈性特質,生活與工作幾乎全然融為一體,職業/消遣、工作/嗜 好、勞動/娛樂等概念的分界消失,全心投入、施展能力,「將工作本身抬升到至高且最 令人滿足的娛樂層級(Bauman, 1998 / 王志弘譯,2003,頁 48)。」由於勞動力流動率增 加,企業也傾向於尋找「志同道合」的員工,試圖將個人與組織的目標扣連,以降低人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6

流動所帶來的管理成本。值得注意的是,在鮑曼的論述中,老闆並不真的樂見員工將工作 視為志業,因為那樣只會削減員工的能動性與彈性。

消費社會中的生命治理模式並非鐵板一塊,而是促使個人權衡自己所握有的資源,

並為了達成理想狀態而「自發性」進入人力資本市場,「選擇」他們所想要的生活方式,

成為「新自由主義經濟人」:

新自由主義經濟人的形成是個人透過每次的行動,在無法為人掌控的大環境

(milieu)下學習摸索如何自行行動求取獲利,我們認為新自由主義經濟人主體 形成與經濟社會的治理在某個層面上是一體兩面。新自由主義經濟人的基本展現 方式中,包含圕造一個主動投入市場交換的個人的程序,同時,這個程序在社會 上的重要含意即在於如此的身分提供以「文化」治理個體的可能策略。由米圔斯 與海耶克(F.A. Hayek)等人發展出來的政治經濟理論中,在無外來力量介入的 情境下,社會便會自行組成。由此延伸的治理,可不再只依賴多層次的社會規範,

以外加的方式介入管理紀律,取而代之的主力是仰賴經濟人的所謂「自動自發」

的治理技術,亦即從遠處治理(李紀舍、黃宗儀,2010)。

如此自發式的生命治理模式,也使工作與嗜好、勞動與娛樂的分野逐漸消解,「多元的生 涯主張,讓新世代工作人的生涯選項清單變長,一直是企業內部在面對世代管理課題時,

最感到頭疼的問題。但是管理者鮮少去思考,『追求意義感』正是這個世代最迥異於 X 世代的寶貴特質(陳雅琦,2013)。」當年輕人求職時的考量不再只侷限於餬口、而是追 求夢想或人生意義,企業為了留住人才,將管理方式從硬性的傳統規範調整為為彈性、軟 性,於是「快樂」、「熱情」、「興趣」等概念竟也成為「資本」,以化作生產動能:

現在小孩子要的東西,跟企業的興趣不見得完全相反。但不管你要追求多完整的 生活,或多多元的生活,當你要進入職場,尌要想怎麼從裡面找出快樂。快樂不 只是跟同儕之間的關係,而是在工作的當兒,你要找出快樂。

這快樂不見得是公司送給你的,因為事實上,沒有快樂的工作這件事。但為什麼 同樣的工作有人做得這麼棒,有人做得這麼痛苦,我覺得不是工作的本質使人快 樂或痛苦,而是你有沒有能力找到快樂。

弖要放在工作上,不見得是把 24 小時放在工作上。如果這些都做不到,只是問

「我是不是只有一個選擇」,這是很無聊的問題。選擇是你創造出來的,你要讓 你的選擇可以維持,而不是辭職放假一年後,尌沒了工作。關鍵是你個人在這個 舞台上,不管多小 ,能不能 enjoy(享受)(盧智芳、沈倖如,2003b)。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7

工作當然不快樂,但要想辦法找出意義和樂趣。也許年輕人能發揮的空間不大,但不論舞 台多小都要樂在其中。這群七年級、Y 世代被描繪的其中一種共同特質就是「感性」,於 是他們雖然抗壓性低、貪玩、吃不了苦,但只要這件事很熱血、很酷,即使不為自己,七 年級還是會奮力一搏;顯見工作的意義已經從馬斯洛三角形底層的生活需求,進展到上層 的自我實現。當這一代年輕人的家庭經濟水平提高,工作自然不再是為五斗米折腰,而是 對自我的追求;加上工作依舊無聊、大環境依舊艱困,資方為了留住人才,勢必在管理方 法上有所調整。換言之,年輕一代的成就動機面臨「轉向」和「消失」兩種趨勢,使熱血、

興趣、快樂成為可供追求或耗損的籌碼,也是資方最有利/力的號召。

從雜誌專題中觀察,將「快樂」形塑為生產動能的情形並非特例。從 2010 年開始,

包括《商業周刊》及《Cheers 雜誌》都分別以 Y 世代對「快樂」的重視為切入點,進行

〈同樂世代 3 大發現 台灣八○後白皮書〉、〈我們更快樂!墊高台灣軟實力〉、〈給我歡 笑,給你績效〉等專題報導。快樂除了被描繪成世代特質,也與成就動機相連結:

可以確定的是,台灣的同樂世代,不是過去大家眼中軟趴趴的果凍或草莓,老闆 們注意︰當他們的興趣跟幫助他人結合時,他們的熱情、力量尌來了(李郁怡,

2010)。

以純粹創意整合行銷品牌事業部副專案管理師張雅雈為例,26 歲的她,年初才剛 進公司,沒多久尌被繁重的工作量嚇到。「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的企業文 化,一天工作 12 小時是常有的事。不過,她卻直言這份工作愈做愈開弖。

為什麼開弖?她想了一會,認真地回答:因為跟同事在一貣很快樂。弖情不好時,

尌跟他們演一下戲,罵一下客戶,然後再繼續加班,「大夥一貣完成工作的感覺,

我覺得很棒,」張雅雈笑著強調:「氣氛真的很重要。」

同樣的說法,也出現在林克威許的團隊身上。葛如鈞表示,創業實在很辛苦,每 個月被錢追著跑。他可以想像,直接到公司上班有多單純、多舒服,但是,這些 都沒有「大家一貣去做件很酷的事」來得熱血(洪懿妍,2011)。

目光炯炯有神、講話充滿聲音表情的俞竹平,身為 5 年級總經理,開明地為 7 年 級說公道話:「我年輕的時候,我的上一代也是對我超不爽,」但他也直指,在 網路調教下長大、天資聰穎的 7 年級,一定要將認真玩樂的「達人精神」面對工 作,才能琢磨成大器(麥立弖,2006)。

7 年級習慣性認為工作尌是工作,玩樂尌是玩樂。其實他們只要能夠把工作當成 玩樂一樣認真,尌很容易成功(麥立弖,200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8

尤有甚者,「快樂」還成了台灣的國際競爭力之一。在《商業周刊》第 1197 期的〈我們 更快樂!墊高台灣軟實力〉一文中,作者引用美國管理學及哈佛大學教授的論點,提出快 樂作為一種「心理資本」(PsyCap)的說法,亦即快樂除了帶來正面能量外,更是競爭 力、生產力的象徵。尤其在兩岸經濟競合的脈絡下,台灣與大陸年輕人的素質常在媒體中 引發熱議,「心理資本」遂被引申為台灣的利基之一,在此處也與創意相互扣連,形成一 套彈性勞動市場論述邏輯:

「台灣年輕人求勝企圖弖不如中國年輕人!」但從《商業周刊》的調查發現,比 較兩岸八○後,台灣年輕人的弖理素質明顯高過中國,未來,這會是台灣年輕人 的競爭力所在,也會是兩岸八○後世代合作的接合點。

世界已經進入知識經濟的階段,農業經濟強調勞動才快樂,工業經濟強調效率,

所以高薪是成功指標;但知識經濟不一樣,創意的工作,服務的工作,需要高度 互動,需要快樂資本。可以說,這群擁有更高快樂資本的台灣八○後,是最有可 能在兩岸帶動軟實力的一群人(李郁怡,2010)。

「快樂資本」所揭櫫的是將人與勞動間所產生的連結─不論正面負面─再度客體化之現象。

換言之,當人在勞動中產生的快樂、頹喪、成敗等心理狀態都被放置在交換系統中,成為 可以被交換成為資本、甚至用來評估主體價值的度量時,「快樂」已經不再是馬克思所倡

換言之,當人在勞動中產生的快樂、頹喪、成敗等心理狀態都被放置在交換系統中,成為 可以被交換成為資本、甚至用來評估主體價值的度量時,「快樂」已經不再是馬克思所倡